郭小娟
摘要:音乐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艺术类学科,积极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随着最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布,音乐教学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之下,小学音乐教师就迫切需要为学生创建“智、趣、美”课堂,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使学生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对此项教学活动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智、趣、美”;教学策略
2022版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所开展的艺术教学需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来做好对学生的引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通过参与音乐教学稳步提升各方面素养。尽管目前小学音乐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在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围绕“智、趣、美”来打造全新的音乐课堂,以此实现对小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引领。
1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的制约因素
音乐是一门艺术类课程,积极开展教学引领,能够提升小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尽管近年来教师在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但依然存在着诸多制约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需要教师认真反思并加以改进。
1.1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是目前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思维,大多将教学活动局限在对学生开展唱歌教学上。在此背景之下,小学音乐教材中丰富多彩的内涵就很难在教学活动中得以体现,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1.2教学活动趣味性不足
小学生喜欢参加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而目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特别注意强调纪律,在此背景之下,教师所开展的课程教学就会存在趣味性不足的问题,这一问题也会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课程教学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1.3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对于此项工作缺乏重视,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习惯于围绕教师对学生开展课程教学,教师所开展的教学引领,很难发挥出对小学生音乐学习的促进作用。
2 “智、趣、美”课堂构建策略
2.1借助活动促进学生“智”的发展
2.1.1借助教學活动,丰富教学内涵
小学音乐学科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引领,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只有如此,教师所开展的音乐教学活动才能充分发挥智育的价值。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向小学生介绍乐理知识,夯实小学生的乐理基础。做好了这项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小学生今后深入音乐学科学习奠定理论基础。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围绕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来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融入乐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之中。这样,学生才能对音乐基础知识学习产生兴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个人认识。
例如,在“进行曲”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借助《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军队进行曲》等曲目对学生开展唱歌和欣赏方面的教学,在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将本单元所涉及的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以及四二拍等向学生进行全面的介绍。同时,在介绍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乐曲内容密切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在演唱与欣赏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由此,教师所开展的音乐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师生就能围绕音乐学习进行密切协作。在此背景之下,教师所开展的音乐教学就能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和强化学生音乐基础的作用,使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
2.1.2借助歌曲改编,促进学生能力提升
对小学生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为更好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对歌曲的改编活动中来,使学生充分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认知参与到活动之中。借助这种方法,教师能够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学生营造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由此,教师与学生就能借助密切协作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实现智育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了《大树桩你有几岁》这首歌曲之后,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分析歌词大意,在充分领会歌词大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引导学生模仿这首歌曲的歌词编写方法来创作歌词,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改编充满趣味性的歌曲,并在课堂上进行演唱,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这种方法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师生之间就能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做好对学生学习的引领,小学音乐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2为学生构建趣味化课堂
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引领。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为小学生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引领学生在“趣”中深入开展音乐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做好趣味化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
2.2.1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受小学生音乐基础差异性较大的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存在着较大差距。为充分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小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可为小学生设计充满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使每名学生都能借助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以积极的态度融入教师所开展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让每名学生都能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小学生对于各种乐器的演奏以及舞蹈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一背景之下,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丰富音乐教学的内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项目中来。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借助这种方法,学生就会充分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当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参与的积极性之后,教师与学生就能建立起密切的协作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师生就能密切配合,开展好音乐教学。以“小乐队”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中专门设有教学活动“自制小乐器”,学生对此极为感兴趣。因此,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模块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制作活动,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乐器,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当学生适应这种教学模式之后,教师就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深入音乐学习活动之中,使课程教学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2.2.2利用流行歌曲构建趣味课堂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借助各种智能终端接触流行歌曲。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仅仅依靠教材中的曲目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为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应用流行歌曲来营造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充分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对流行歌曲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只要将流行歌曲与教材中的歌曲密切结合起来,就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使课程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
例如,在《丰收之歌》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选择与这首歌曲主题有关的流行歌曲,如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风吹麦浪》,引领学生在对比学习中感受两首歌曲演唱风格的差异,指导学生品悟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使学生通过鉴赏充分感受音乐学科的魅力。当教师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充分融入对音乐作品的探究中后,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音乐学习的趣味性。由此,教师就能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学生深入音乐学习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音乐鉴赏能力。
2.3引领学生感悟音乐之“美”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具有极强的美育价值。教师可以从旋律之美、歌词之美、意境之美等视角来做好对小学生的引领,使小学生借助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对音乐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教学活动发挥出对小学生的引领作用。
2.3.1创设审美教学情境
每部音乐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旋律与歌词,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所以很难快速融入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为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借助教师营造的审美教学情境,充分融入对音乐作品的鉴赏之中。
2.3.2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加深学生印象
对小学生开展音乐教学,引领小学生感悟音乐之美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围绕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作用来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积极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在此背景之下,小组成员会充分结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展开有针对性地探讨,在此过程中,每位小组成员都能不断提高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并使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稳步提升。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被充分激发,这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以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为例,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和领会歌曲的美育價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引领小学生结合自己对凤尾竹的观察和认识探讨。在这种学习模式下,每名小组成员都能充分结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认知来进行鉴赏,并说出自己的感悟,学生充分融入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之中,感受作品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美感,使教学活动的美育教育价值得以呈现。
2.2.3借助问题引领学生体会音乐作品的美
对小学生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为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课程的美育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为学生设计问题,才能使学生充分融入对作品的鉴赏之中。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大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力度,利用问题引领学生鉴赏的方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小学生充分感受音乐作品所呈现出的美。
例如,在《蜗牛与黄鹂鸟》这个音乐剧的教学活动中,为充分引领学生融入音乐剧的学习与表演中,感受音乐作品的美,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积极地向学生展示精彩的表演实况,以此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教师让学生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领会表演者每个动作和每句话的意思,结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认识深入音乐剧的学习之中,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们带着问题去欣赏和学习音乐作品。学生能充分感受音乐剧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在自己表演的过程中完美地将故事内容演绎出来。
“智、趣、美”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音乐基础来做好教学设计,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由此才能使小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充分融入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亓会寅.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0):110-112.
[2]张雯.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文化理解[J].读写算,2022(26):73-75.
[3]亓文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22(18):91-93.
[4]曹会玉.基于核心素养的“智、趣、美”小学音乐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22(10):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