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 薛正斌
【摘 要】阅读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采用叙事研究法,描述了W老师入职以来的阅读及其专业发展经历: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对其教学能力的提高;阅读对其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据此得出以下启示:培养中小学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适合中小学教师的阅读内容;通过阅读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阅读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从而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叙事研究 阅读 教师专业发展
中小学教师是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诸多新教育理念的引入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他们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而且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以及终身学习的典范,这要求他们不断学习,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中小学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主体,应不断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样的,如在职培训、专家指导、主题研修等。阅读作为中小学教师自主学习的途径之一,应与这些专业发展途径相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给他们提供持续的动力。
一、问题提出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1]。阅读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参与教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成长为逻辑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为新教育十大行动之首,以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探索[2]。 从2001年至今,新教育实验已持续20余年,始终强调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阅读作为中小学教师主动、自觉追求发展的行为,是其专业发展的持续内生动力,其不限时空、不论条件的特征,能够使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阅读置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国家政策的双重背景之下,探讨阅读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阅读如何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中小学教师应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W老师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他在本研究的具体情境中具有典型性。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研究者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整地再现教育现象的情况和发展脉络,同时更关注研究对象本身所具有的价值[3]。通过平时的观察接触与访谈,笔者能够在理解研究對象的基础上解释研究对象背后的意义,其研究进程符合叙事研究对真实情境的要求。
W老师1991年毕业于G师范学校,同年在Q市Y区K镇Q小学工作。作为一名新手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工作,W老师经常翻阅教学方面的书籍,教学能力得到迅速提升,阅读成为他专业发展的“捷径”。W老师在小学教学取得一定成就,被调入Y区小学教研室,从事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由于教研室职能改变,成立“教师发展和师资培训中心”,这时W老师主要从事两项工作:一是承担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二是承担Y区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随着工作内容增多,他开始阅读教育学方面的书籍,阅读面变得更加广泛,这促进了他的专业发展。之后,他被一所地方师范学院聘任为学校教师,主要承担本科生“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技能”课程教学工作,后又承担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工作,并被聘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
与该地区的其他中小学教师相比,W老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阅读是促进他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他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长期坚持阅读,而且已经工作30余年,满足本研究主题的叙事需要,因此,他是理想的研究对象。探寻W老师的阅读与专业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W教师的阅读经历
1. 阅读启蒙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阅读启蒙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笔者在与W老师聊天时,他回忆起小学语文教师对他阅读习惯的影响。
W老师读小学时,起初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他的语文老师非常重视阅读,在教师的引导和影响下,他对阅读产生了兴趣,逐渐养成了阅读的良好习惯。中学毕业后,他考入G师范学校。在学习期间,写过一篇题目为“游西湖”的作文,教师将其作为范文让全班同学学习,对他鼓舞很大。这篇作文使他深刻体会到阅读对语文写作的帮助,因为这是他阅读优秀范文后写出来的。之后,他便越来越喜欢阅读,并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上大学之初,他阅读了很多文学书籍,尤其对诗歌类书籍感兴趣,如席慕蓉、汪国真、艾青的诗,于是他加入了G师范学校文学社,作为社员开始尝试自己写诗,从中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
由此可见,阅读习惯可以通过后天养成,阅读启蒙者对其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在促进教师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专家的引领作用,培养教师对阅读的兴趣。
2. 阅读与其教学
W老师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分享了他从学生角色过渡到教师角色的经历。1991年,W老师正式步入教师行业,在一所小学任教。作为一名新手教师,在面对实际的教学课堂时,他手足无措,因此,他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阅读了教学实践类书籍,如《教学技能实训》等,帮助他掌握了一定的教学实践技能,在此基础上,还阅读了《小学数学教育学》等书籍,为设计教学、撰写教案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W老师通过阅读解决了课堂教学问题,逐渐适应了教学工作。
随着时代的更迭,信息储存的载体呈现多样化,以视频形式记载的课堂实录也是生动且鲜活的阅读资源。W老师说:“在小学数学名师中,我比较喜欢吴正宪老师,我多次观看她的课堂实录,深感她的数学课堂氛围很活跃,教学内容接近儿童的生活实践,比如,吴正宪老师讲‘估算’这节课时,真正体现了数学课堂不是讲授关于记忆知识的方法,而是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W老师通过观看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实录,启发了他的课堂教学思路。在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的八年间,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比同龄教师更新颖。他参加省、市、县不同级别的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均获得了一等奖。由此可见,阅读对W老师教学实践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承担教师培训工作
W老师于1999年从小学调入教研室,2003年,他参加Y区的中加合作CIDA项目,作为项目的种子选手,在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教授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学习之后,他开始承担有关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进行提升教师能力的培训时,他阅读了著作《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书中很多理念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吻合,这本书改变了W老师的学生观和教学观,从而影响了他的教学策略。后来,他又阅读了很多教育类书籍,例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李跃儿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斯宾塞的《谁动了我的奶酪》、东方英才的《好老师的十堂必修课》等,通过阅读,他的视野变得更开阔,促使他深入思考怎样做一位智慧型教师。
在调入Y区教研室工作后,W老师作为小学教研员,关注的内容主要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这时他从聚焦阅读学科类书籍到涉猎教育教学类书籍,有效夯实了他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
深入教学一线
在信息技术2.0工程与学科融合推进过程中,W老师作为Y区的小学数学教研员,进入Y区的各个小学课堂听课。在听课过程中,他开始思考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在多年前,他对这个标准有自己的理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关于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W老师认为不能用之前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课,于是他研读了最新的课程改革相关内容,重新思考有关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在阅读之后,他把一些相关思考写成文字,对一节好课的标准进行了总结概括。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W老师依据最新的评价标准对一节课进行了点评,还细心地讲解了信息技术的三维度,并强调一定要研读国家发布的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政策文件。在不同的阶段,因为工作任务的变化,W老师的阅读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3. 阅读与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师身处教学一线,具备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有利条件。因为每天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对于研究问题的思考、研究资料的收集等都具有一定的优势。W老师回顾了他从小学任课教师成为教研员、走上教育科研之路的经历。
W老师在小学教学时,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他写的第一篇论文是有关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之后,他写了有关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论文,这两篇论文均发表在《宁夏教育》杂志上。这些论文是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思考,并阅读相关文献写成的,这是他最初的教学研究。从小学调入教研室之后,他开始对教师成长和课堂教学方面的内容进行思考,并做了相关的课题研究,起初以如何提升起始年级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研究内容,之后将中加合作项目中“如何提升学校信息化资源的利用率”作为课题研究内容,获得了“宁夏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再后来,他站在培训者的角度完成了如何提升培训者素养的论文,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他阅读了相关教育理论、学科指导、教师培训策略等方面的书籍。W教师说:“在做研究的过程中,阅读给予了我两个方面的帮助:一是丰厚的理论基础,二是先进的教学方法。”他的教育研究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得到了提升。
W老师在小学任教过程中,主动思考教学实践问题,并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这是他研究意识的萌芽。W老师调入教研室之后,更多的是站在教研员的层面去思考教育问题,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他能够独立承担课题研究,并获得省级奖励,研究能力得到很大提升。现在W老师作为研究生导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介绍了《教育研究方法》这本书,并仔细解释了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W老师通过阅读该书,学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研究的方法,为他承担教育课题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撑。
四、W老师的阅读启示
本研究对W老师的阅读经历进行了叙事研究。W老师通过阅读更新教育理念,积累教师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从他的阅读经历中能得出以下启示。
1. 培养中小学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是批注与写作。阅读是站在他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在阅读时可以进行批注,需要解决的教学疑惑或是自己的想法都可以记录在书旁,还可以将阅读与教学、教育研究结合起来写成教育故事。中小学教师是在教育教学生活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能够帮助他们及时进行反思,为专业发展提供回顾的佐证。学校通过设置教育故事专栏,评选优秀作品予以表彰奖励,激励教师坚持将撰写教育故事与专业发展相结合。
二是阅读方式多样化。随着时代的更替,信息储存的载体呈现多样化,阅读方式也应与时俱进。中小学教师在阅读纸质书籍的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閱读,在工作之余关注教育类新闻,了解国家最新的教育政策。中小学教师应利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方式,多方面促进自己教学理念更新和教学能力提升。
2. 选择适合中小学教师的阅读内容
一是学科教学类。新任教师一般处于“生存关注”阶段,为了快速掌握基本教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小学教师应阅读学科教学类书籍。首先,阅读任教学科的教材,在厘清教材思路、理解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其次,阅读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在阅读过程中聚焦任教学科的重点、难点去阅读,把握好教学目标。最后,阅读教法指导类书籍,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情设计教学,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是教育教学类。中小学新任教师随着教学基本“生存”知识、技能的掌握,由关注自我生存转到关注教学,进而向“任务关注”阶段过渡。为了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中小学教师应阅读《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教育教学理论类书籍,虽然这类书籍没有直接指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但能让他们掌握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为其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三是教育科研类。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教学,还要进行教育研究。他们在承担教育研究课题时,通过阅读《教育研究方法》《如何做好文献综述》《调查研究方法》等教育科研类书籍,能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明确研究思路,进而展开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四是通识性阅读。经过多年教学实践锻炼,中小学教师开始向“自我更新关注”阶段迈进,为了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他们还应该博览群书,如文学类、哲学类、历史类书籍。文学类可以增强小学教师的文学底蕴,在教学时才能够随时随地引经据典。哲学类和历史类是高度理性化的,这类书籍对于理性思维的形成大有裨益,能够帮助教师客观看待教学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从而理智处理。
3. 通过阅读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是营造阅读氛围。学校作为中小学教师阅读的支持者,第一,要给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如将学校的阅览室布置成休闲室,能让教师在休闲时翻翻书,彼此互相谈论,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环境。第二,学校要为中小学教师购置各类教育教学书籍、订阅相关报刊,保障他们有书可读。同时,丰富中小学图书室资料库,如建立中小学名师资料库,让中小学教师通过查找资料,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第三,加强专业人士的引领,W教师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要定期邀请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教师开展阅读讲座,分享阅读经验,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二是建立教师阅读共同体。阅读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入,交流使人清醒。为了促进教师共同发展,相同学科的教师可以组成一个专业发展共同体,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在读书交流环节,将自己遇到的教学困惑与同一学科的教师交流,能够一起分析教学问题,提出教学对策,促进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阅读之后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的过程就是再一次梳理的过程,从阅读理论和读者反应的角度来看,我们越发相信“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确实扮演着核心角色。不论是一位成熟的读者,还是一位刚开始阅读的教师,讨论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4] 。中小学教师在阅读和交流时,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去解读文本,不仅是与文本进行对话,而且是在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会更好地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4. 通过阅读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一是承担研究课题。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教师不仅要成为专家型教师,而且要成为学术型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中小学教师应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教育研究课题,为了顺利完成课题研究,主动翻阅相关教育研究方面的书籍,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解决自己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锻炼教育研究能力。
二是成立主题研修团队。目前,校本主题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基本学习方式,阅读可以和主题研修活动相结合,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队伍中组建中小学教师主题研修团队,在进行教育主题研究的过程中,共同确定研究主题。在开展主题研修活动时,研修组的老师围绕主题,閱读大量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能快速掌握相关主题领域的知识,他们的主题研修能力在阅读中得到提高。教师如果完成了某一主题的研究,还可以延续相关的研究主题,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验证并不断改进完善,从而形成一个教育教学主题系统。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主题研修时对于相关教学方面的内容也会了解得更加全面透彻,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教学实践问题。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EB/OL].(2018-03-22)[2022-08-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1803/t20180323_331063.html
[2]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二十年:回顾、总结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11):1-44.
[3] 钟景迅,刘任芳.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施困境分析——来自A省欠发达地区县级教育局长的质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38(2):48-54.
[4] 艾登·钱伯斯.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6.
[5] 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36-40.
[6] 李莉.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10-13.
本文系宁夏高等学校一流教育学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NXYLXK2021B1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