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与勤勉,坚守乡村教育初心

2023-05-30 00:48:54孙晓红
中国教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海阳读书语文

孙晓红

一、求学路上逐渐确认乡村教师身份

1. 我的出生和家庭

我1969年出生于山东省海阳市发城镇吉格庄村,父母都是农民,有四个哥哥一个姐姐,我排行老六。从小,父母便对我有很高的期望,告诉我读书是第一要事。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农民的孩子只有读好书、考上学,才是唯一的出路。我正是在这种激励的环境下成长的。

2. 村小的教师很优秀

我是在自己村里读完小学五年的。村小的老师都是民办教师,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都很负责。我尤其记得四年级的曲敏老师。曲敏老师是村里招聘的代课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曲老师课上对我们要求很严厉,绝对不允许交头接耳,要坐姿端正、写字端正,但她课下对我们又很关心,可以说严中有爱。村小的學习经历让我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 海阳十三中被称为教育的“黄埔军校”

我的初中是在海阳十三中读的,那是一所重点初中。十三中的校址在泉水头乡鞠凤头村。说是泉水,其实没水,伙房的水都是我们劳动课上从外面挑回来的,水桶和担杖是我们到鞠凤头村挨家挨户借的。吃饭都是我们自己往学校带玉米面,放到伙房一起做。虽然条件艰苦,但学校的老师水平都很高,对我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纪律严格要求。学校的学习氛围特别好,上到校长和教师,下到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学习。我的班主任王寿山老师教数学,教学态度严谨,板书特别正规,讲解答题要从黑板左边写到右边,板板正正,一丝不苟。教英语的孙全英老师教音标的时候口型特别到位,上课也有趣,大部分同学的英语都在95分以上。

正因我的老师们优秀,所以十三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全县名列前茅。这些老师后来有一大半升任了领导,如县教育局的局长、各校校长等。后来听说,十三中被称为教育界的“黄埔军校”。现在想想,能跟这些老师读书学习是我一生的幸运。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都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教学。

4. 四年重点高中后进入师资班

1984年,我考上了重点高中—海阳二中。高一时由于偏科严重,我的成绩一般。高二那年,班上50多人,我考20多名。当时参加高考要先预选,预选过关才有资格参加高考。我感觉自己的成绩不一定能预选上,所以就办了复读。复读那年,我分到了周来文老师的班级,他年轻负责,能力也强。周老师教语文,讲课生动、形象、有趣。我很喜欢他的课,成绩也跟着一路提升。

1988年参加高考,我考了486分。489分能上大学,我差3分落榜。正难过的时候,听说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要在海阳招生,招收一批文科学生,办个师资班,全县大约招100人。当时的政策是12字:不带户口,不包分配,择优录用。我家兄弟姐妹六个,家庭贫困,考虑再三,决定不复读了,决心好好学习,争取被“择优”。就这样,我进入了师资班,成了预备教师。

高中阶段的学习经历虽有些曲折,但也算圆满。现在想来,周老师是这一阶段对我影响较大的一位老师。他对于语文教学的热忱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我的语文教学。

5. 大学期间学习勤奋,毕业分配做乡村教师

大学期间我主修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个专业是专门培养语文教师的。两年脱产学习,课程内容很全面,视频课包括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西方文论等,每一节课都布置作业;线下课程包括写作课、品德课、教学规范训练等。学校经常举行各种比赛,包括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第二年下半年的实习课还有授课比赛。

我知道未来的工作机会全靠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好,能读书很不容易,所以学习非常专心。付出终有回报,四个学期八次考试,我七次得了第一名。两年的大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幸运的是,毕业时海阳县急缺教师,我们这批学生不仅全部分配,而且还有正式的教师编制,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乡村教师。

二、从乡初中到镇初中:我的乡村教育三十年

1. 教学懵懂期:热情有余,能力不足

1991年1月,我被分配到离家三里路的埠后村初中,学校条件一般,但教风、校风好,民办教师居多,文凭偏低,我一到学校就成了中坚力量。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任教学科,我被委以重任,教毕业班语文。我从一开始就特别喜欢教学,从来不觉得累,每天晚上六点到九点都在办公室备课、批作业,就连周末都是如此。那时用钢板刻题、油印滚子印题。印题时,需要两个人,一人印、一人翻,还要数着,配合要默契。语文题量大,刻一次题要好几天。我从不觉得这些事情累,反而乐在其中。

但是初入教坛,热情有余,经验不足。第一次期中考试,一看试卷,心中窃喜;一看成绩,心情低落。内容都讲了,学生却记不住。第一次感觉到做教师最难的是把学生教会。接下来,我开始不断请教老教师如何抓学习成绩,学会了天天小黑板检查、学生小组比赛、课后专门辅导,经常设评比台,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下,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有了提升。

2. 教学发展期,执教烟台优质课

1996年9月,为了更好地整合教学资源,徐家店镇五所联中合并,正式更名为徐家店镇初级中学。那年我27岁,一直担任两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和教研组长。1996年10月,烟台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刘永平老师主持了“‘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实验”课题,也称“初中语文‘双轨’教学实验”,这是烟台市教育局自1997年以来大力推广的重点课题。我是我们学校的实验教师,先后执教了海阳市观摩课、烟台市观摩课。作为实验教师和教研组长,我跟海阳其他学校的骨干教师一起,到烟台教育学院、龙口、莱州等地多次参加教材培训、新课堂研讨、经典朗诵培训等,不仅听了专家的讲座,更看到了许多老师的好课、新教师风采。无论是文言文、经典课文、作文辅导,还是古诗词赏读,新颖的课堂像一股清新的风,让我的教学理念、课堂风格都有了提升和改变。

接下来,我在2003年、2008年、2015年都获得了执教县级优质课和市级优质课的机会。出去讲过课的老师都知道,准备课是一件“烧脑”的事。我在网上不断学习,观看余映潮、窦桂梅、于永正、支玉恒等老师的教案和精品课例,博采众长设计了教案。在录播室讲一次、录一次、回看一次,请同科教师听课、提意见,再修改完善,把视频和教案发给教研员,请她指导。无数次的磨课经历让我对于如何讲好一节课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一次次赛课和学习中,我也看到了优秀老师的好课、好的教学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能力在逐渐提升。

3. 教学成熟期,更多地发挥引领作用

近几年,我愈加认为作为学校的老教师,应该发挥带头作用,帮助年轻教师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因此,我和学校的语文教研组成员一起,依托海阳市教研室的语文高效阅读课题研究,积极做好学校的语文高效阅读教学工作。由于成绩突出,我校的高效阅读典型做法由我总结做成视频,并在海阳市教科研工作汇报上进行了交流。虽然年纪渐长,但热情丝毫未减。我利用暑假时间自学微课制作,带领学校教师参加烟台市微课比赛并获奖。2021年寒假,我又在网上学习视频制作,并为同事指导、修改微课,做课件、教做视频。指导的冯晓玲老师的微课《棍棒底下出孝子吗》《手工作坊的魅力》获烟台二等奖和海阳一等奖,指导的王菊老师《防溺水》微课和课程资源都在省市获奖。

三、爱心与勤勉:我的乡村教育主旋律

1. 讀书为我提供前进的养料

2007年前后,我的事业进入了高原期。那年,海阳教科所领导来听我的课,我错误地理解了“少讲多练”的理念,把《三颗枸杞豆》讲得没有了语文味。我本想创新,反有种画虎成猫的感觉,很有挫败感。评课的时候,初龙嘉主任在我的本子上写下:“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怎么办?读书、学习、实践。

说起读书,要感谢烟台教科院和海阳教科所组织的读书活动,这些活动让我认识了身边的许多名师,他们是我前进路上的助推器。2007年世界读书日,海阳教科所举行了读书活动,有30多位教师做了读书报告。后来,获烟台市演讲比赛一等奖的谭丽敏老师,受邀在海阳做了示范演讲。这些优秀教师通过读书获得的自信、学识等都坚定了我要读好书、读出成绩的想法。我梦想着有一天我也能站上这个演讲台。每次读书活动教科所都给与会教师发三本好书,加上多次比赛的奖品和自己购买的书,如今书架上好书不少。《我的教学勇气》《名师的教学特色》等专著,是引领我前行的指航灯。我坚持读书、写作,探索、实践。终于,读书帮助我度过了自己教学中的高原期,并激励我更进一步。一个个梦想,也在不断的读书实践中得以实现。

2. 通过教改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1)学生参与讲课,教师备课“裸备”

以怎样的方式把时间和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多年来,我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讲课。备课时,我注重在授课方法上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点。我也努力做到 “裸备”,即备课前抛开教参,不受先入为主的主题、写法的左右,研读教材后再读教参。这些做法,我和学生都很受益。

2021年,我们学校的联盟校①徐家店初中领导点名要求我讲一节“思维导图”示范课。于是我执教了一节作文指导课,一名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在白板上进行了审题立意的讲解,思维轨迹清晰明了,听课的徐家店初中领导和各科老师非常赞赏,评课时都表示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运用。

(2)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

因为农村学生普通话、当众语言表达能力都欠缺。2008年教初二时,我开始进行“课前5分钟演讲”课题研究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学年分四步走:一是学生自选美文演讲,演讲结束进行自评和他评,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审美和认真倾听的习惯;二是话题演讲,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每周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练笔并演讲,倡导学生讲自己的故事,训练方式是学生写、教师批,学生再改,并重点训练学生在姿态自然的基础上加上体态动作,小组内演讲后,再推选一到二人在班级演讲;三是命题辩论和即兴辩论,重点训练学生在交际中用一定材料支撑观点,能根据演讲情境适当进行抑扬顿挫的表达,有恰当的体态语;四是检测和展示阶段,重点训练学生仪表得体,说话时有一定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应变能力,运用一定的演讲技巧。多样化和系列化的口语交际训练,启迪了学生的心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尤其是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效果明显。课前5分钟演讲活动,作为学校的语文特色和必要环节,从2010年开始全校推广延续至今,并不断完善和改进。

3. 坚定教师的“渡人”使命

教学工作中,教师承担着“渡人”的使命。所谓“渡人”,便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走出迷茫、走出困境。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同时也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如果引导不好,可能影响一生。我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行为动态,并坚信用真心能换得学生的信任。

我班有一位全校出名的“假小子”翠翠,骂人、打架、不学习。那天,轮到翠翠演讲时,她竟把演讲稿全背下来了!全班同学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我表扬了她,她竟第一次有了羞涩的表情。我及时放大这一优点,极力夸赞她的美。从此以后,她像变了一个人,不说脏话、上课不捣乱了。每次演讲她都认真对待,还主动要求她母亲找老师沟通,多抓她的学习。那年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每班只允许一名学生参赛。比赛前我在班上进行了选拔赛,学生民主评分。我班六名选手,翠翠得了第二。第一名是往届校级演讲冠军,我跟她商量,让翠翠参加。翠翠很感动,也很努力,虽然只得了三等奖,但同学们还是报以最真诚的掌声。她变得越来越温柔、懂事,集体观念也特别强了。现在她已经成家立业了,生活也过得美满幸福。作为教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一名学生走出青春期的迷茫,走向更好的道路,这就是最幸福的时候。坚持“渡人”,这就是教师的价值和使命。

4. 带动学校教师搞好教学研究

我常鼓励年轻教师参加读书征文、课例设计、论文比赛等活动,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在学校“共读一本书”演讲比赛后,我筛选稿件,先后两次组稿、改稿、投稿。我把自己的专业书籍拍照分享在教师群里,让教师选择阅读,激励他们写读后感,并面对面修改、推敲,直到发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修改的部分线上教学经验总结稿也陆续发表。我校许多年轻教师现在已能主动参与读写活动、课题研究,并主动投稿,这种教研氛围让我倍感欣慰。教育的接力,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但我愿尽我所能,以身作则,无私传递。

我热爱教学。对自身职业,我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我进步,我愿自我加压和自觉要求。我愿继续守候乡村教育,守候乡村孩子,守候对教育的执着和勤勉,做好平凡点滴,实现自我超越。

访谈后记

在收集资料撰写博士论文的过程中,笔者来到山东省海阳市发城镇初级中学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田野研究。也是在这里,笔者见到了这位人称“最美乡村女教师”的曲秀红老师。初见曲老师的印象便是优雅、活泼、健谈,整个访谈持续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曲老师像个行走的乡村教育“百宝箱”,将她三十年的乡村教育实践经历与反思融合、提炼,娓娓道来。访谈中,曲老师表达了对当前乡村教育现状的担忧:“我国乡村教育的未来将走向何方?”对于她的这一发问,笔者既惊讶,又深感欣慰。惊讶于一位乡村教师竟在思考如此宏观的问题,欣慰于我们国家的乡村地区有这样一支优秀的乡村教师队伍,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和一生都奉献给乡村教育。乡村教育的发展作为我国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其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乡村教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主体,正是因为有像曲秀红老师一样的优秀乡村教师,我国乡村教育的振兴目标才能看得到希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口述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海阳读书语文
海阳核电2号机组完成调停检修顺利并网
水泵技术(2022年1期)2023-01-14 23:59:09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海阳大秧歌为例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5:58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我们一起读书吧
海阳核电机组循环水系统的调试
电站辅机(2016年4期)2016-05-17 03:52:37
海阳核电1号机组非核蒸汽冲转试验成功
电站辅机(2016年4期)2016-05-17 03:52:35
读书为了什么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