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问题透视和增效策略

2023-05-29 03:07孔祥云
公关世界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

孔祥云

摘要: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通过对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校机制层面和学生认知及现状层面的问题诊断,解析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内涵,提出系统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理顺核心素养课程治理机制、创新分众化教学模式、打造核心素养不断提升的教师队伍等增效策略,为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学生,核心素养,问题透视,增效策略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首提核心素养这个概念。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强调职业技术能力基础上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内涵的丰富和提升。

本文通过开展高职学生核心素养专题问卷调查,梳理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基于问题导向,对照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内涵,试图通过问题透视,剖析现状、揭示症结,进而提出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增效建议,为高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新时代高职教育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提供改革路径优化方案。

1.高职学生核心素养认知和现状问题诊断

通过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护理、机电一体化等十余个专业的学生开展专题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实际有效回收1488份,调查对象为高职在校生,2019级和2020级学生各占约50%,学生生源类型涵盖对口高职、普通高职、专本贯通、五年一贯制等。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针对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方面。90%以上的学生认为身心健康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是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按比例其次为专业技术能力、科学方法能力、职场规划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以上能力均占到80%以上。但超70%的学生核心素养自评分集中在50-70分之间,有13.2%的学生自评分在50分以下,显示高职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自我评价偏低,

针对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影响方面。97%的被调查者认为核心素养对于学习的重要影响表现在丰富知识,增长阅历,其次表现在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以及开拓思维,积极进取。

人文素养方面。超过一半的学生自评得分在50-70分,处于中等偏低的程度。在素养发展和培育方式上,有超40%的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类和文学历史类书籍感兴趣,但阅读量低,获取途径限于网络,且期待增加人文素养类选修课程。

科学素养方面。80%的被调查者在看待事物或者问题时自认为具有批判性思维与独到见解,但对于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的文字表述呈现出模糊不清、表意不准等普遍特点;95%的被调查者对于从未接触过的新事物,有意愿和动力去了解探索,但同时认为缺乏相关的课程和校园活动;94%的学生认为培养科学精神,个人方面需要加强。也有部分调查者认为学校和老师、家长、新闻媒体和社会机构的力量也需要加强。

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方面。46%的被调查者对于自己的学习有清醒理性的认识,认为学习是为职业生活做准备和愉悦身心。47%的学生对于学习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

国家意识方面。87%的被调查者认为不爱惜公共财物和在公共场合有不文明行为最能体现社会责任感缺失。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个人文明素质、乐于助人等是爱国的具体体现。

职业素养方面。43%的被调查者有很强的意愿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19%的学生认为一般或者无所谓。8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身综合素质不够是制约自己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因素。30%多的学生对于目前无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

综合调查分析显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无论从高职院校机制层面,还是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知、现状都存在诸多问题,体现出重视程度不高、理念更新滞后、融入人才培养目标不充分、“重技术技能、轻核心素养”的特点,对核心素养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需要引起高职教育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高职院校发展核心素养的机制问题诊断

高职通识课程设置现状亟待改善。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设置表现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化设计还不成熟;通识课程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需求;课程目标不清晰,总体目标与课程设置目标的关联性不强;通识课程评价办法有待实证研究。

承担素质教育功能的公共基础课或者通识课数量不足、质量良莠不齐。职业教育基本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注重把资源向专业建设倾斜,与之相比,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与新时代大国工匠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所需要的素养能力相匹配的课程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教师队伍本身核心素养水平亟待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取向的职业教育知识结构制约教育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效果。承担素质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类型众多,文理兼具,相比之下,职业院校更多的人才引进政策为专业课教师设置,文史哲艺等相关专业教师占比很少,由于受学科背景、学习经历、知识储备和相关素养水平影响,都一定程度制约了核心素养培养效果。

合作企业的核心素养培训水平有待加强。校企合作企业在和高职院校深度合作中主动承担育人职责的意识和功能在现阶段实现的并不完善,甚至有些企业偏重于技能标准选人,有些则是限于企业自身文化不健全,从而忽略素养培训环节。

“核心素养”源自西方教育学理论范畴,自引入中国后即应用于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因此核心素养并不是一个新概念。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该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形成了一套系统设计的核心素养框架。[1]但具体到不同类型的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该研究成果尚未呈现融合职业教育属性的系统阐释,而且从一些发达国家提出和不断完善核心素养内涵的历程来看,核心素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因此,本文以该核心素养框架为依据,结合时代背景和职业教育属性,基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出发点,解析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时代内涵,丰富和完善高职育人目标框架。[3]

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是指人类种族和个体在一定发展进程中所积淀的,关于文史哲、真善美的基本常识、意识价值观和行为品格的总和。[4]人文素养是支撑一个人精神、思想和道德情操的内核力量。但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技术技能、轻人文素养现象,大学语文等人文课程一度被边缘化甚至被削减。高职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一,入学前的基础学科底子薄弱,在职业标准、职业资格和就业能力系统之外,从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等多个角度看,新时代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效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健康审美素养。随着综合国力提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更加丰富多元,健康生活理念更加广泛地深入人心,同时,审美能力不断提高,审美需求也日益增加。近年来我国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建设,《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针对“五育并举”中“体”“美”相对较弱的现象强化了对人的素质结构整体优化的系统考量。

科学素养。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15年的6.2%提高了4.36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目标任务。[5]但是在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发展不平衡和薄弱群体等问题依然存在,作为未来产业工人和技术革新的中坚力量,高职学生加强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现代化强国的大势所需,是适应未来新生产新技术的必要准备。

职业精神。职业的基本呈现形式是劳动,尊重劳动、乐于劳动始终是职业精神的基本表达。新时代职业精神已经从仅仅为了把事情做好、把产品做好的传统意义转变为职业人个体对职业意义的精神性反思,并在职业活动中不断追求卓越,表现为带有鲜明时代性的工匠精神,“为社会提供更精细的工业产品和生活服务,也使职业人获得自身的职业情感的满足,实现社会和个人的价值”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职业精神的具体诠释。

国际理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把国际理解素养概括为,应具有全球意识、开放心态,尊重并对世界多元文化有一定了解。全球化和现代化导致世界日益多样化和错综复杂,个体要理解和应对这一世界,需要掌握多变的技术,理解海量的信息,他们还要面对社会共同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实现目标所需的素养日益复杂,不再局限于某些狭隘的技能[6]。这种时代要求反映到教育领域中,决定了基础教育要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灵活的、能够适用于多样化情境的能力或素养。

1.课程构建:系统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

高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首先应解决课程载体主渠道的问题。针对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薄弱的特点,紧密结合核心素养内涵要求,解析素养对应能力,探究聚焦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构建功能完善的公共基础课课程体系,做到课程载体“质”“量”兼具。

明确不同素养维度下的课程模块。从核心素养与课程设置的逻辑对应关系确定不同维度下的支撑课程,打造哲学与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职业规划与素养3个固定模块以及1个跨学科的开放模块。确定模块下的课程,从学习内容和领域划分,开发相匹配的选修课程,丰富完善公选课程超市。改革学时学段设置,开展教学实践,需要顶层设计层面更新观念,破旧立新,重塑课程体系模型。

解决课程评价方式单一,手段僵化弱化等问题。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实施课程难度系数设置等办法突破素质评价量化瓶颈;二是开发信息化评价实施办法,引入大数据分析手段,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档案,作为课程质量的物化依据。

2.课程治理:理顺核心素养课程治理机制

建设基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管评研一体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育人职能,树立“大公共课”理念,组建多部门联动治理机构,强化制度、资源等建设和保障,实施教师“1+n”主辅课管理办法等,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治理体系。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职业核心素养培训模块。企业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分学段、分专业(分岗位)融入素养培训课程,融合优秀企业文化蕴含的教育资源,校企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和学分制改革有机结合,形成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核心素养培育新机制。

3.模式创新:创新实施分众化教学模式

教育不是“大而全”的工程,而应是“少而精”的技艺。[7]公共基础课引入“精准”理念,将分众化教学法运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中。分众概念由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他的著作《未来的冲击》提出,根据受众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将其细化为具有某些共性的同质群体,对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实践活动效果的最优化。[8]精准细分受众的具体差异,实施有效教学,激发情感共鸣、价值认同,以达成特定目标。面对现实、承认现实、从现实出发,尊重学生基础教育现状、尊重个体差异,详细做好学情分析,这是核心素养通过课程实现提质增效的基本条件。

4.队伍建设:打造核心素养不断提升的教师队伍

核心素养培育得以在公共基础课堂中发挥作用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主动适应新角色,超越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范围,接受必要的教学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课程胜任能力,在课程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成长。[9]

教师教学能力需要提高应对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能力以及拓展适应社会变革的视野和眼光,并不断丰富个体知识体系,以适应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学校层面,应构建校内专职教师为主、校内兼职为辅以及校外兼职为补充的师资团队,培养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深刻、把握准确的专家型教师团队,让教学设计深度融合素养目标,并形成长效机制,实现稳定传承。[10]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J].上海教育,2016(27).

[2]傅维利.论核心素养的认识误区与关键素养体系的中国化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08).

[3]宁琦.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国家意识与国际意识[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6).

[4]顧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

[5]邱晨辉.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发布[N].中国青年报,2021.01.26(教育).

[6]李松林,贺慧.整合性:核心素养的知识特性与生成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21(1).

[7]刘福才,王发明.新时代核心素养高质量落地的困境与突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1).

[8]唐一山,唐智松.理论·实践·政策:核心素养“冷热”现象的三重审思[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Z2).

[9]杜雪娇.分众化视阈下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J].社会科学家,2021(3).

[10]杨向东.关于核心素养若干概念和命题的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10).

(作者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