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籍的多寐发病机制及用药规律探析∗

2023-05-26 04:46孙书臣
西部中医药 2023年5期
关键词:风温卫气方剂

罗 乐,孙书臣△,谢 瑛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29;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 100050

在现代医学中,“多寐”作为一种临床症状,可见于发作性睡病、神经官能症、精神病等非器质性疾病,也是尿毒症、肝病、脑部病变等器质性疾病的伴随症状[1]。“多寐”病名最早见于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以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等为主要临床特征,中医对多寐的较早论述可追溯到《黄帝内经》,该论著以阴阳学说为纲,为中医睡眠医学奠定了基础[2-3]。在历代古籍文献中,多寐有“嗜睡”“多卧”“嗜卧”等名称,但对其病因病机及用药的记载较为散杂且详略不齐。本研究拟通过对相关古籍原文及方剂进行梳理和统计,初步总结多寐的病因病机特点及用药规律。

1 病因病机

约搜索到对“多寐”“多卧”“嗜卧”等症有相关论述的古籍73 本,根据其条文记载发现多寐涉及的病因及脏腑较多,但通过系统梳理后,发现多寐涉及病位脏腑总以脾脏居多,总病机不离阴阳之总属及寒热虚实之纲。

1.1 热邪伤阴外邪引起“嗜卧”者,多具有“热”的性质,古籍中明确提到主要有暑邪及风温之邪。《六因条辨·伤暑条辨二十六条》载:“伤暑日多,身无大热,脉软神疲,默默如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叙中暑论》及《脉因证治·伤暑》均有“暑入脾,则昏睡不觉”的记载。暑邪耗伤津液致脏腑肢体不得濡养,上扰心神而脑失清明,从而出现困倦、乏力、嗜睡等症状。暑邪以夏居多,风温则春季常见。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载:“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伤寒六书·卷之二·多眠》载:“设胸满胁痛,鼻干不得汗,嗜卧者,风热内攻,不干乎表,故热气伏于里,则喜睡。”风温属温病之一,病位主在卫表,亦有耗阴之弊。睡眠与阴阳交替及气之出入变化密切相关,并受心神主宰[4]。暑邪与风温均可伤阴而助阳,致阴阳失衡,扰乱心神,从而导致多寐相关病证的发生。

此外,其他温病之邪或汗下不当总属阴津亏伤者,均可致多寐之症,即《伤寒溯源集·卷之五·温病风温痉温》载:“阳脉浮,则热伤阴分,温邪熏灼,郁冒神昏,故身重多眠……”即《温病条辨·卷三·暑温、伏暑》载:“汗下后,口燥咽干,神倦欲眠,舌赤苔老,与复脉汤。”

1.2 卫气滞阴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其从阴入阳、从阳入阴的停留周转时长决定了寐寤与入睡时间,可见卫气运行与睡眠节律息息相关[5]。卫气与多寐的病机关键在于卫气多行于阴而少行于阳。《灵枢经·卷之十二·大惑论第八十》载:“邪气留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也。”卫气慓疾滑利,行于脏腑之周,分肉之间,若有邪气滞于上焦,阳气不得宣通,卫气不得外达而久留阴分,可见多卧。另外,肠胃大小与皮肤滑涩可影响卫气运行,如《灵枢经·大惑论》载:“黄帝曰:人之多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此人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诸病源候论·卷之三十一·瘿瘤诸病·嗜眠候》亦有类似记载。

1.3 脾病湿困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也是人体气机升降枢纽。诸多古籍原文论述脾脏为发作性睡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其病机大致分为热邪入脾、脾胃虚弱、脾虚湿困。《重订温热经解·客气温病治法》载:“多眠睡,风热入脾也,脾热则嗜卧,故多眠睡。”《玉机微义·论五脏有邪身热各异》载:“脾热者……其证必怠惰嗜卧……”脾气通于口,其主在肌肉,外之风热或暑邪可入于脾,或脾热内蕴而生,可出现肌热、倦怠、嗜卧等症。其次,脾胃伤而虚弱者,气血生化乏源,四肢百骸不得充养,故见困倦乏力诸症,如《证治汇补·脾胃章》载:“脾旺则饮食运动,脾衰则运动迟难,故凡食入后,精神困倦,沉沉欲睡者,脾气馁而不能运动也。”《医宗必读·疑似之症须辨论》载:“正如食而过饱,反倦怠嗜卧也。脾胃损伤,虚也。”《脾胃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载:“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亏弱也”。最后,湿邪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湿邪具有“重着”之性,困于肢体则感沉重难移,并可上蒙清阳,致神明不清,从而出现身重、倦怠、嗜睡等症。湿邪易困脾胃,脾虚与湿困是相生相因的病理因素。《难经正义》载:“劳倦伤脾,湿旺脾郁,皆主怠惰嗜卧也。”《伤寒直指》认为:“脾为湿困,故欲卧。”湿困脾胃还可出现泄泻证,如《脾胃论》载:“如脉缓,病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泄泻,此湿胜,从平胃散。”

1.4 胆热肝实《太平圣惠方》载:“夫胆热多睡者,由荣卫气涩阴阳不合,胸膈多痰,脏腑壅滞。致使精神昏浊,昼夜耽眠,此皆积热不除,胆肝气实,故令多眠也”,胆热肝实之证致营卫气血不通,胆之清净被扰,神明浑浊,出现嗜睡多眠之症。少阳病见多寐者,可因胆热入内而生,如《伤寒论辑义》载:“脉浮细而嗜卧者。

尚见胸满胁痛一证。“浮细自是少阳本脉。嗜卧为胆热入而神昏。宜与小柴胡汤。”作为其少阳表里之厥阴肝脉,或木实乘土,或气郁不达,或夹热犯胃,可导致多寐。如《伤寒说意》载:“少阳之脉弦细,木贼土困,则善眠也。”《素问直解·刺热篇第三十二》载:“肝主疏泄,故肝热病者,小便先黄……木气不达,故多卧,火气有余,故身热。”《黄帝内经太素·五脏热病》载足厥阴肝脉“上行挟胃,故身热多卧,卧不安也。”

1.5 心虚神乱《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载:“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中藏经·论心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第二十四》载:“心虚则畏人,瞑目欲眠,精神不倚,魂魄妄乱。”心为“君主之官”“神明之主”,且主血脉,心气虚则血气不荣,神明失养,可见合目则眠、魂乱易畏、精神不充等症,并可兼少气懒言等气虚之象,如《医理真传·卷一·内伤说》载:“凡属内伤者,皆心气先夺,神无所主,不能镇定百官,诸症于是蜂起矣……少气懒言身重喜卧……”另外,心为脾之母,心脾二病可并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六·不寐多寐源流》载:“多寐,心脾病也。一由心神昏浊,不能自主,一由心火衰,不能生土而健运。”此为心火偏衰,君火不明,母病及子,脾病而失健运,多寐之证乃发之理。

1.6 阴病阳虚《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之二·梦·昏沉多睡》提出:“伤寒之邪,传入阴则多眠。昏昏闭目者,阴主阖也,默默不欲言者,阴主静也。”阴病阳虚者,气血鼓动无力而沉静欲睡。《伤寒杂病论》少阴病提纲提出:“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此证为虚寒之证,因阳气不振,故精神疲惫而欲寐,清·姚球《伤寒经解·卷四·少阴经全篇》载:“但欲寐者,阳尽则神昏,阴虚则精倦。故少阴病,不论病之阴阳,皆昏昏欲寐也。”少阴病与多寐的病机联系常为脾肾阳虚兼痰浊上犯,在阴阳不相顺接的基础上兼有湿困,从而出现疲乏、嗜睡、身重等症[6]。

此外,也有医书指出,少阴所属之肾病在其本脉症之外,可因精竭神疲出现多寐症,《顾松园医镜·卷四乐集灵素摘要·病机》载:“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皆肾脉所过之病〕……脊骨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皆肾脉之所及,精竭者神疲,故嗜卧〕”除此者,还有暑气伤肾者,《脉因证治·卷一·伤暑》载:“入肾则消渴,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精神不足……”其他病后体虚者,邪气留恋,正气不足,可见倦怠、多眠、身热之证,《杂病源流犀烛·卷六·不寐多寐源流》载:“病后多眠,身犹灼热,余邪未清,正气未复也。”此外,《金匮要略》中所论之“狐惑病”也伴有默默欲卧之症,原文:“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其病因较为复杂,涉及湿热、虫毒、瘀浊等病理因素[7]。

2 方药分析

2.1 纳入标准以“嗜睡”“多寐”“嗜卧”“多卧”等关键字为主症治疗的方剂,并有明确药物组成。

2.2 排除标准1)无明确药物组成的方剂;2)临证单一举例的相关方剂及加减方。

2.3 数据规范及统计分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方剂中所包含的各类药物进行名称规范,并将各味药物的性味及归经依次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

3 结果

通过对有关多寐证治的古籍方剂进行整理,共收录57首方剂,涉及124味药物,总频次为500次。

3.1 药物性味对所涉及的124 味药物进行性味频数统计,治疗多寐病的药物性多温或寒,占74.2%(92/124),味以辛、甘、苦为主,占82.9%(156/188)。辛温助阳擅行气,苦温易化湿,与气机不行、阳虚或湿困脾胃致多寐的病机契合。甘能补能和,甘温健脾胃,甘寒生津助阴,而苦善入心,恰解脾胃病、热邪、心病所致多寐病之病机。见表1—2。

表1 药味频数统计

表2 药性频数统计

3.2 药物归经对所涉及的124 味药物进行归经频数统计,治疗多寐病的药物多归脾(胃)经,其次为肝、肺、肾,累计占74.5%(251/337)。古籍条文论述中多认为多寐病与脾胃密切相关,故用药归经多以脾胃类为主。其次肝、肺二脏主人体气机,肾脏统管一身之阴阳,为“先天之本”,且外邪多从肺卫入,符合因气机失调、邪气侵袭或阴阳失衡所致多寐之病症。见表3。

表3 药物归经频数统计

3.3 频次前24的药物统计将频次前24的药物统计得到其总频次为284,占所有药物总频次的56.8%(284/500)。见表4。

表4 前24味药物名称及频次

3.4 药物聚类分析将上述频次靠前的23 味中药(除去甘草)进行聚类分析,可大致聚为4 类:C1:丁香、肉豆蔻、干姜、木香、肉桂、附子,以温阳行气为主,符合多寐之阴盛阳虚的病机特点;C2:神曲、麦芽、陈皮、苍术、白术、厚朴,乃“平胃散”之主方加减,符合多寐湿滞脾胃的病机特点;C3:当归、黄芪、五味子、升麻、白芍、麦冬,以补气养阴为主,符合热邪伤及气阴所致多寐的病机特点;C4:人参、茯苓、半夏、酸枣仁,以益气健脾为主,符合因脾病所致多寐的病机特点。见图1。

图1 23味药物聚类分析

4 总结

通过对多寐古籍条文的梳理及方剂药物的统计发现,古代医家对多寐的发病认识及用药有以下特点:1)多寐病因病机大致可分为热邪伤阴、卫气滞阴、脾病湿困、胆热肝实、心虚神乱、阴病阳虚、病后体虚以及狐惑病等;2)治疗多寐的药物性多温或寒,味多辛、甘、苦,归经以脾(胃)居多,并涉及肝、肺、肾等脏腑;3)通过对药物的聚类分析进一步证实脾胃乃多寐的病机核心,并可涉及气、血、阴、阳及湿邪等多种病理证素。

本研究因涉及的医书及内容较为散杂且方剂数量有限,并未能对临床病例进行大数据分析,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西医研究中嗜睡病症与精神疾病的关系较为复杂,比如发作性睡病、Kleine-Levin综合征、特发性嗜睡障碍与重度焦虑、抑郁症、躁郁症等情绪障碍疾病关系密切,但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8]。1 项对《中医方剂大词典》中治疗多寐方剂的规律分析结果显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4味核心药及“四君子汤”基本方[9]。另有资料显示对发作性睡病患者进行临床及证候特征的10 年随访,结果表明脾虚湿困证上升,取代肝气郁滞证型且占比最高,脾为最常见病位,湿邪占比超过气滞成为最常见病性[10]。中医讲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社会和生活环境更迭,疾病和病证特点也处在动态变化中,希望通过对古籍的分析挖掘,并将古人辨证思维与现今医疗环境下疾病的演变特点进行有效结合,对多寐的治疗提供更细致的研究和全面诊治方法。

猜你喜欢
风温卫气方剂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风温”概念演变探源*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中药方剂在治疗黄褐斑中的应用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玉钢1080m3高炉提高风温实践
风温对炉况的影响实践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