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网络议程设置的视角,选择中国新闻社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9月22日至2022年1月31日作为研究范围,对1192篇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从关键词、报道阶段、报道主题、消息来源和文字风格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其特色是:立足中国本位,凸显核心概念;多阶段设置议程,提升议题传播力;报道主题丰富,多维解读中国方案;引领主流价值,传递权威声音;把握议题特点,秉承“中新文风”。
关键词: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特色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9-0090-04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的视频讲话中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 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下文简称“双碳”)目标,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一方面,这一目标对发展低碳经济和重塑能源体系有着纲领性作用,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双碳”议题与我国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每个公民从自身做起,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上述这两方面因素促使“双碳”议题受到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低碳”“消碳”在我国逐渐成为热词。
实现“双碳”目标已然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议题,媒体理应承担起宣传鼓劲的职责,传播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赋能助力。针对“双碳”议题,主流媒体如何才能让“高大上”的新闻内容更接地气?如何才能对宏大的新闻议题给予细节化、故事化的叙事呈现,让受众入脑入心?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实际上,“双碳”议题已经引发了我国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和关注,这一年多以来,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在内的多家主流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持续的报道,“双碳”一词当选2021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2]。
在诸多关注“双碳”议题的主流媒体中,中国新闻社(以下简称“中新社”)较为特殊,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中新社是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通讯社,是中国借“双碳”议题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生态观的重要媒介。其二,中新社对气候议题一直持有较高的关注度,已经连续多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举办“中国角”系列边会,曾多次针对相关话题进行深度报道。为此,本文选择中新社为研究对象,试图立足国内语境,聚焦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通过对其报道特色的呈现和剖析,为我国主流媒体在“双碳”议题的新闻报道工作中有效发挥舆论引导功能、提升传播效果提供借鉴和参考。
选用慧科数据库进行样本收集,选取2020年9月22日至2022年1月31日作为研究范围,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关键词,媒体限定为“中国新闻社”,其他检索条件包括媒体来源为“报刊”,获得相关报道共1205篇,清除无关报道后,最终获得1197篇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样本。在研究方法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研究样本的报道主题、新闻类别、新闻体裁、消息来源和报道形式进行编码统计,并对样本中的关键词进行词频计数,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围绕关键词构建共现矩阵,绘制中新社“双碳”议题的媒体议程属性网络。对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图景进行分析后发现,从2019年9月“双碳”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至今,中新社对这一议题予以持续关注,相关新闻报道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报道特色。
一、立足中国本位,凸显核心概念
在中新社“双碳”议题的报道图景中,词云图依据关键词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频次绘制而成(见图1),而媒体议程网络则是在媒体新闻生产日常规范的基础上搭建而成(见图2)。因此,關键词的词频和点度中心度可以直接反映出媒体选择、建构新闻事件的组织架构和议题设置策略。分析绘制的词云图和媒体议程网络图,可以发现:针对“双碳”议题,中新社围绕部分核心关键词展开新闻报道,立足中国本位呈现中国方案。
首先,中新社强调了中国与“双碳”方案的紧密联系。“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点度中心度排名前三,处在媒体议程网络的中心位置;且“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词频排名均在前十,说明这三个词语在“双碳”议题报道中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这反映出中新社立足于中国本位报道“双碳”议题,强调“双碳”愿景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向世界做出的郑重承诺,用中国的视角、价值和方法来展现我国生态观、文明观的精神内核。
其次,中新社凸显了“双碳”目标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绿色”“低碳”“能源”等属性相互关联度较高,在媒体议程网络中连接较为紧密;且“发展”一词词频最高,“绿色”“能源”词频排名第三、第四,均处在词云图的核心位置。这反映出中新社围绕“双碳”议题进行报道时,着重凸显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绿色低碳能源。
最后,中新社突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属性相互关联度较高,在媒体议程网络中连接较为紧密,说明这些关键词在新闻报道中频繁地被联系起来。这说明中新社对“双碳”议题进行报道时,突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要求——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
二、多阶段设置议程,提升议题传播力
新闻报道的数量直观体现出在一定时间内媒体对该类新闻的重视程度。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媒介议程强调的内容与公众议程重视的内容之间存在高度的一致性[3]。伴随着“双碳”工作从中央顶层统筹到地方有序落实的过程,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经历了从酝酿阶段到萌发阶段、再到发展阶段的过程,报道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对这一议题的关注度逐步提高。
第一阶段为酝酿阶段,时间为2020年9月22日至2021年2月28日。这一阶段平均每月相关报道量为11.2篇,整体报道数量较少,对这一议题的重视程度不高。第一篇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这两个关键词的报道为《经济观察:中国低碳发展中的“能源革命”》,报道时间为2020年10月8日,较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0年9月22日首次提出“双碳”目标已过去半个多月的时间,报道时间有所滞后。在酝酿期这一阶段,中新社的报道内容大部分聚焦于中央政府。例如,中新社曾对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报道,邀请经济专家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这一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解读;又如,中新社曾报道国务院、工信部、发改委等围绕“双碳”目标节点所出台的政策举措。这一阶段,中新社围绕“双碳”议题的报道内容较为单一,重点关注中央政府的相关举措,强调中央政府在推进“双碳”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第二阶段为萌发阶段,时间为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这一阶段的报道数量大幅度增长,平均每月相关报道量为84.3篇。在这一阶段中,中新社的报道内容更加丰富,涉及的新闻主体也更为多元。具体来说,报道内容包括“两会”期间民主党派关于“双碳”议题的提案;政企合作打造的科技园、智慧小镇等项目;政府部门、能源企业和高校合作创建的绿色能源研究中心;为碳减排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与个人,等等。相较于第一阶段,中新社聚焦全社会推进“双碳”工作过程中的多元主体,通过报道政企合作、学界业界合作等相关内容,凸显多元主体通力协作实现“双碳”目标的社会氛围。
第三阶段为发展阶段,时间为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在这一阶段中,报道数量进一步增长,平均每月相关报道量为109.1篇。相较于前两个阶段,第三阶段的报道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紧跟“双碳”议题相关的时事热点,对我国上线碳排放交易权市场、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发表重要讲话、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热点事件进行了持续跟踪报道。二是关注地方政府落实“双碳”工作的相关情况。在涉及政府的相关报道中,这一阶段更为关注各地方政府助力“双碳”的实际举措和成果。例如,曾报道陕西、吉林、浙江等多地在发展绿色能源和实现产业转型方面取得的成效。
三、报道主题丰富,多维解读中国方案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对媒体而言,关于这一议题的报道同样会涉及政府、学界、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通过对于样本的编码和梳理,笔者将中新社“双碳”议题的新闻报道归纳为四大主题,分别是:政府举措主题、学界研判主题、企业行动主题和个人贡献主题。总体上,围绕“双碳”议题的四大主题所涉及的新闻事件主体、新闻素材来源、报道侧重点各具特色,中新社借助这些多样化的报道主题,为公众了解这一中国方案提供了多维视角。
所有主题中比重最大的为政府举措主题,占比40.69%。这一主题主要涉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委落实碳中和目标规划的具体举措,新闻素材多为官方公布的信息,时政、经济类的严肃硬新闻居多。例如,在2021年6月16日的一篇报道中,中新社着重报道了辽宁省政府通过实施产能产量双控、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等举措推进辽宁钢铁工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这一主题所占比重最大,能夠凸显政府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的主导作用,让公众感受我国政府部署推进“双碳”工作的效力。
占比第二的是学界研判主题,共395篇报道。这一主题主要涉及业内专家对于“双碳”相关政策、发展趋势的解读和研判,以及学界开展的相关研究活动,在新闻标题的呈现上部分选用了疑问句和感叹句,新闻素材多为专家学者的观点。例如,题为《专家支招:面对“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如何做?》的新闻,标题选用疑问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随后对学界开展的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进行报道,展示会议的研讨成果。这一主题能让公众知晓经济、能源、环境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提升关于“双碳”议题的知识储备。
占比第三的是企业行动主题,共254篇报道。这一主题主要围绕企业为响应碳中和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展开报道,新闻事件的主体包含多类企业。如,中新社曾报道中国节能、中国石化、国家电网等国有企业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的实际举措,小遛共享、滴滴出行等私营企业在打造绿色低碳交通方面的具体行动,以及宝马、西门子等外资企业在我国能源市场的合作创新等。这一主题能让公众了解企业在推进碳减排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会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的剧变。
占比第四的是个人贡献主题,共38篇报道。这一主题对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个体进行报道,为我国开展碳减排工作树立了一批优秀模范。例如,中新社曾对环境监测企业创始人洪基恩、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的地理学博士魏智华、为中国能源行业痛点开出药方的华侨栗世芳等人进行专题报道,称赞他们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做出的贡献。这一主题能够激励全社会向杰出代表学习,拉近“双碳”议题和公民之间的距离,号召更多公民参与到减排降碳的行动中来。
四、引领主流价值,传递权威声音
多元复杂的舆论生态环境对主流媒体强化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社会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双碳”这一重大新闻议题,中新社在报道上坚持正确导向,积极进行价值引领、传播权威声音。
一方面,中新社积极通过“双碳”议题的相关报道向社会公众传递主流价值。钟三屏专栏曾发表文章《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世界,习近平展现的知行合一》,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梳理和阐释,介绍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观。又如,中新社对“运动式”减碳这一乱象予以批评,指出部分地区在推进“双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一窝蜂”“一刀切”、碳中和“帽子”满天飞等问题,向公众传递出尊重规律、科学理性、实事求是的核心价值观。再如,中新社曾在多篇新闻报道中阐释我国经济增长与绿色转型的关系,通过引用专家观点、列举具体案例阐释二者的相互促进关系,加深公众对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认识。这些报道全面阐释了“双碳”议题所蕴含的发展观、生态观、文明观,用立意深远、统摄全局的剖析与思考,向公众传递主流价值观念,充分发挥了媒体的社会职能。
另一方面,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在消息来源方面体现出较强的权威性。消息来源具体可分为官方渠道、专家学者、记者自采、转载和其他共五类,其中以官方渠道为主要消息来源,记者自采和专家学者为辅助消息来源。具体而言,有865条新闻报道采用了官方渠道的信源,报道内容具有较强的权威性。中新社作为中国第二大国家通讯社,相较于其他媒体而言,与权威机构的距离更加接近。中新社在超过70%的“双碳”议题报道中,采用了生态环境部、国新办、国家能源局等权威机构的信息,向公众传递权威的官方声音。此外,有443条新闻涉及记者独家采访的内容、330条新闻采用了专家学者的信源,提升了媒体的竞争力。中新社在37.01%的报道中采用了由记者实地采访、调查获得的新闻素材,这些一手资料能够增强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的独特性和新鲜感。另外,中新社在“双碳”议题报道中很好地调用了专家资源,通过对特邀专家进行专访、援引资深学者的观点等方式,为公众提供专业的独到见解。总体上,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的消息来源较为权威,能够为公众提供可信度较高、说服力较强的介绍和阐释。
五、把握议题特点,秉承中新文風
中新社原社长郭招金曾用“短、快、新、活”来概括中新风格[4]。在“双碳”议题报道中,中新社充分结合这一议题的特点选取相关话题进行报道,在文字风格上延续了短小简洁的中新风格。
显然,“双碳”议题与经济类话题的联系最为紧密,还涉及政治、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数据统计发现,中新社围绕“双碳”议题的相关经济类新闻占比最大,政治类、社会生活类新闻位居其次。经济类新闻有647条,占比超过样本总数的一半,新闻叙事大多围绕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成果、企业绿色转型、行业变革和升级等内容展开。政治类新闻有202条,内容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出台的生态政策、政府官员的公开发言讲话、“两会”代表的生态环境保护提案等。社会生活类新闻有132条,围绕与公众接近性较强的新闻点展开叙事,如向公众介绍碳减排志愿活动、全民消碳行动、绿色打卡出行活动等。可见,中新社围绕“双碳”议题进行报道时,较为恰当地把握了这一议题的自身特点,突出重点、多层次地围绕相关话题开展报道,生动地展现出“双碳”目标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凸显了“双碳”对我国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此外,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在文字风格上简短有力,旨在以最精炼的语言向公众传递具有价值的信息:一是报道体裁多为“短平快”的消息。研究样本中消息类新闻体裁的占比超八成,篇幅多为一千字左右。二是新闻导语开门见山。多数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的导语写作手法较为传统,短短几十字,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得清晰明了。总体上,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延续了“尽量将新闻写短一点”[4]的中新风格,在新闻内容的行文上体现出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字美感。
六、结语
碳中和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主流媒体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想要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认同碳减排工作,就必须注重提升“双碳”议题报道的传播效果,在新闻的内容和形式上寻找新的突破口。
作为颇具代表性的主流媒体,中新社围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等关键词形成了“双碳”议题的媒体议程属性网络,分为多个阶段进行议程设置,在报道主题、新闻体裁、消息来源和文字风格等方面形成别具一格的报道特色。这些报道经验,对于其他主流媒体开展“双碳”议题报道工作而言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当然,中新社“双碳”议题报道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化空间,例如,可进一步在新媒体平台积极布局,借助其旗下国是直通车、中新经纬、中新视频等栏目平台和微博、微信、抖音等客户端围绕“双碳”议题开展更为丰富的融媒体报道。未来,期待更多的主流媒体能够抓住碳中和传播窗口和机遇期,制作出更多接地气的、深入人心的新闻报道,发挥凝聚共识和舆论引导的社会职能,号召更多公民参与到碳减排的行动中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EB/OL].(2021-09-22)[2022-08-30].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1/09-22/9570844.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汉语盘点:2021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发布[EB/OL].(2021-12-13)[2022-08-30].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112/t20211213_586996.html.[3]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51.
[4]孟菲,王玉平.中新视频生存发展离不开“中新风格”[EB/OL].(2012-08-17)[2022-08-30].https://www.chinanews.com/gn/cns60/news/196.shtml.
作者简介:韩昊鹏(2000—),男,汉族,安徽安庆人,单位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新闻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