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见悦
摘要:自中国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新社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调动力量主动作为,紧紧抓住“情”与“理”,以全媒体模式推出了一大批打动人心、立场鲜明、影响深远的作品,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为整个“援港抗疫”工作做出了贡献,也为今后对港报道工作积累了新经验。
关键词:中新社;对港报道;重“情”重“理”
2022年2月,中国香港爆发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中央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援港抗疫工作,这是一场与病毒赛跑抢救生命和健康的行动,是展现同胞骨肉之情的行动,也是体现“一国两制”优越性的行动。
大灾之中,疫情、舆情、社情往往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两种制度”框架下的支援工作,又在管理、物流等方面存在特殊的客观限制。如何做好新闻报道,完成鼓舞人心、排除干扰、支持抗疫的重要任务,成了媒体的重大考验。
中新社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调动内外力量,以“针对性、有效性”为指导方针和考核标准,积极主动作为,紧紧抓住“情”字和“理”字,以全媒体模式及时推出了一大批打动人心、立场鲜明、影响深远的作品,为舆论引导工作,乃至抗疫工作发挥了自身的作用和贡献,也为今后对港报道工作积累了新经验。
一、“两种制度”的同心抗疫,前所未有的新闻大考
本是春和景明的季节,中国香港却阴霾满天,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凶猛来袭,港人生命健康遭遇历史空前威胁。香港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中央在第一时间成立“内地支援香港抗疫专班”,援港抗疫。“一国两制”框架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抗疫的主体责任在香港特区政府。而且,香港与内地分属两个相对独立区域,物资、人员往来需要过关交接,彼此管理理念和制度有所不同,支援工作有着诸多客观限制,更何况这还是一场高传染性疫情环境下的支援。对于参与援港抗疫报道的媒体来说,同样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一方面,由于出入境防疫要求,内地媒体很难新增采编人员前往一线,第一现场采访工作只能依靠有限的驻港团队力量;另一方面,援港抗疫同时涉及内地、香港和国际三个相互区别的舆论场,三地受众间背景相异、信息不对称、缺乏交流渠道,很容易产生信息摩擦。最特殊的是,总有一些人不愿意看到香港的繁荣稳定,不愿意看到疫情尽快得到控制,不顾“生命至上”理念,挑拨离间、搅乱人心,破坏同心抗疫的氛围。这些,都是以往在内地重大事件报道中所没有的不利因素,给采访报道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通讯社,是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通讯社。对港报道,一直是中新社的重要业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新社迅速调集包括香港分社、广东分社和总社相关部门在内的综合团队,统一指挥,主动作为,展开援港抗疫报道工作,持续以全媒体模式发出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稿件,这些作品的着力点重在“情”字和“理”字。
二、“将心比心”的暖心故事,一国同胞的血肉真情
2022年3月初,援港抗疫度过最繁忙的半个多月后,中新社发出了《“两制”难隔“一国”亲情 内地援港抗疫“数字”背后故事多》这条综述稿件,总结前一阶段的援港抗疫工作,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中新社对自我报道工作的总结——始终关注其中的“亲情”故事,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将心比心”,亲情是打动人心的永恒话题。
中新社发出的稿件不“宏大叙事”、不空喊口号,而是讲述一个个具体人物的抗疫故事。《香港抗疫大巴司机:内地援港人员多和我孩子一样大 很有使命感》《“95后”女孩三度赴港抗疫:两年来我在香港待了一年半》《驻港部队老兵重返香江援建医院:香港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些带着温情、温度的稿件,成为抗疫过程中的暖心声音。
根据中新社的经验,对港报道不宜调子太高,必须更接地气,在突出人物故事、挖掘人物细节方面入手,把中央援港抗疫的政策及实效落实在一个个人物故事中,入情入理,为普通香港市民所接受。为此,中新社专门开辟“情满大湾区”“湾区同行”栏目,集中呈现抗疫过程中大湾区同胞之间血脉相连、同心抗疫的故事。
《援港跨境货车司机吃睡在车上 争分夺秒运抗疫物资到港》《援港建方舱的“港剧迷”:深夜被两岁女儿提醒未祝“生日快乐”》《“95后”为援港推迟婚礼 期待携爱人去维港吹海风》《壮族兄弟携手援港建方舱:工地上度过“三月三” 从没去过香港》仅从标题上便已经可以看到,一稿一人物、一人一故事,不需要口号,不需要说教。活生生拼力相助的淳朴同胞更能让人动容,更容易让人为自己国家民族的凝聚力自豪,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中新社还积极凝聚民间力量,共同参与对港发声。“广东各地乡亲录制视频 为香港同胞加油打气!”这是中新社与广东地方多个机构,共同完成的新媒体作品,在特殊时期以乡音向香港乡亲传递牵挂之情。《香港有难,我们当然要全力以赴!正如以前港人帮助我们一样……》民间人士代表内地同胞表明的风雨同舟之情,中新社及时进行了转发推荐。为了留住更多深情瞬间,中新社还支持、推动民间机构“广东潮青会”启动“湾区青年影像国际赛同心抗疫作品征集活动”,推动“同心抗疫”的民间氛围。
三、“据理力争”的引导批驳,有理有据的权威声音
作为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香港既是经济竞争的中心,也是舆情交际碰撞的前沿。近年来,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之后,香港社会由乱到治,但舆论环境依然碰撞激烈。作为国际通讯社,中新社发挥驻外资源优势,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积极发声,既正面引导同心抗疫氛围,又及时对“乱港言论”反制批驳。
正面引导需要权威声音,中新社精心策划,在抗疫的关键阶段独家专访林郑月娥、李家超、陈茂波等香港特区政府官员,10组系列稿件以文视图全媒体传播,传递舆论场最强音,仅香港各主流媒体便采用上百家次,包括《星岛日报》《明报》《信报》《大公报》《文汇报》《商报》、无线电视、香港开电视、香港电台、头条新闻、香港01等媒体。
系列报道既涉及特区政府抗疫政策、提振经济的宏观问题,也涉及患者治疗、派发物资等具体信息,通过特区官员权威回应,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特区政府当时的政策和措施,增强各方对抗疫工作的信心。《林郑月娥:抗疫决心从来没有动摇》推出后,《明报》在头版采用,香港无线电视、香港有线等也引用了视频画面滚动报道;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在个人社交平台转载、评论中新社报道,指出香港现阶段抗疫不可松懈,官员在抗疫方面应该有所担当。此外,中新社还专访多位权威抗疫人士,增强正面舆论声音。《梁万年:香港抗疫要更精准和更超前》获《明报》头版头条采用,NOW新闻、商业电台、《星岛日报》《头条日报》、橙新闻等媒体也引用转载。
“动态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接种疫苗与否?建造方舱医院是否有意义?伴随着抗疫工作的进行,各种议题始终影响着香港抗疫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不时出现的歪曲言论,中新社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快速推出相应稿件,澄清事实、廓清谬误,据理力争进行反制批驳,对冲相关舆情,为中央援港抗疫做出正面舆论引导。
四、重“情”重“理”,不断提升对港报道工作水平
在中央的支援下,在香港各界同心努力下,如今疫情已经日趋稳定,香港的经济发展信心也在不断恢复。中新社重“情”重“理”的系列全媒体稿件,在本轮“中央援港同心抗疫”报道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个实践经验对日常的对港报道工作也是可行之道。
一方面,对港报道是一项综合而长远的工作。“以港言港语,做好对港传播”“握紧同一文化优势,讲好中国故事”“打造精品节目,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运用新媒体扩大对港传播路径”,这些都已经是进一步做好对港报道的共识。但不管用什么媒体模式、选择什么题材、针对什么受众,都要始终不忘记用真实而生动的故事传递一个“情”字,爱国恢宏之情、同胞骨肉之情、人间互爱之情、人生奋斗之情,这样作品才能深入人心,传播才能真正有效。
另一方面,对港报道是一个道理越辩越明的过程。《香港国安法》实施和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为“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难免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时就需要媒体及时发声,表明立场、批驳谬论、澄清事实,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
五、结语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已经迎来发布3周年,一系列重大题材等着媒体去采写传播,对港报道又将迎来新一波高潮。在此过程中,坚持重“情”重“理”,以真实故事感人,以权威声音说理,相信将可以产生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传播效果,使对港报道这项长期使命的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