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红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作用 对策
引言:语文学科是一门研究汉语和文化的综合性人文学科。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内在涵养和精神素质,教师要在语文的教学中,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语文的教学应该以课堂为主,但不能局限于课堂和理论知识,要发展语文教学新模式,要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量,落实语文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立足课内,拓展课外,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课内拓展阅读的意义
(一)课内拓展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阅读过程中的知识积累是写作的基础。在阅读实践中能够增加学生的生字词积累量,并且通过阅读名家名著,感受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的浮沉,能够体会作品里人物形象和故事情景所展现出来的丰富情感,在阅读中寻找文章线索和脉络,理清人物关系,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1]
(二)课内拓展阅读有利于打造高效高质量课堂
以课堂为中心,拓宽课下学习的内容,通过增加课内阅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传递文化自信和文化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课内拓展阅读的对策
(一)小组合作,交流监督
实现小学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实践,需要充分发挥合作精神。语文的阅读学习不是单一的“看”,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不论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要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阅读思考的交流。例如课上,在学习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交流得到不同的感悟,启迪学生,进行智慧培养。课下,教师可以布置课外阅读分享任务,让学生在周末、假期相互监督,进行线上线下的小组交流活动,有利于学生持续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立足课内,教师引导
实现小学语文课内拓展阅读的实践,要以课上教育为主,发挥课堂和教师引导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本章节主要学习《花钟》《蜜蜂》《小虾》这类生物科普文,教师可以适时推荐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昆虫记》。教师要在课堂中增加学生阅读、朗诵的环节,讲解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给学生提供更多阅读的机会,增加课堂阅读实践。
(三)学校重视,环境培养
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语文阅读实践的开展,学校要结合语文教学的进度,开展校园阅读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例如在学习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该部分主要是爱国古诗和爱国主题课文《中国少年说》《圆明园的毁灭》等,学校就能够以“缅怀历史,爱国复兴”为主题开展演讲和古诗赏析比赛。通过比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阅读的实践也不仅仅在于“读”,学校要重视阅读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理解文字,用心体会其思想意义。[2]
(四)家长参与,课外拓展
家长要参与学生的阅读实践,关注学生的课下阅读。在生活中,父母要承担起教育培养小学生能力素质的责任。例如,父母可以陪伴学生阅读背诵课文,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提出建议;在周末或假期可以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和一些天然的有阅读氛围的地方学习参观,陶冶孩子的性情。家长要支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帮助购买书籍和答疑解惑。这样做不仅能够顺利开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还能有效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打造语文阅读课堂,要立足课内拓展、课外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还要重视课外,拓展环境培养,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知识面,扩充学习的广度。教师要意识到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阅读,不断探索阅读教学新模式,结合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葛燕芳.关注小学语文课内拓展阅读资源的选择和运用[J]. 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05):81-82.
[2]徐燕萍.基于課堂源点的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实践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19(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