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颖 雷 颖 艾玥玥 向唯鸣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西安 710061)
儿童早期是个体社会行为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良好社会行为的发展对儿童健康成长和社会化过程具有长久的影响(邓赐平, 1998; 齐亚楠, 杨宁, 2020)。有研究者提出儿童的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亲社会行为、攻击破坏行为和害羞退缩行为三个方面(邓赐平, 1998)。亲社会行为,例如分享、安慰等,对儿童自我概念、同伴接纳、人际关系等方面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杨伟鹏 等, 2014)。相反,害羞退缩和攻击性行为水平高的儿童更容易遭到同伴拒绝,在学校适应等方面遇到更多困难(贾守梅,汪玲, 2011; 齐亚楠, 杨宁, 2020)。目前相关研究逐渐从理论角度向实证研究转变,已有部分研究使用不同干预方法来促进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例如,研究者以社会主题绘本为载体,以团体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等为切入点来促进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杨伟鹏 等, 2014)。但是国内现有的关于儿童早期社会行为训练课程缺少系统性和理论支撑,并且缺乏对于低龄儿童的相关研究。鉴于此,本研究将尝试使用正念练习来促进儿童早期的社会行为发展。
根据Kabat-Zinn(1990)的定义,正念是通过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去体验此时此地的感受而不做判断。当下体验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身体感觉、情绪反应和感知觉体验等,正念强调以一种开放和接受的心态来看待这些经历(Bishop et al., 2004)。近年来,正念在国内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正念训练可以有效帮助不同人群减少压力,提高注意力、认知灵活性、社会情感能力等(Jha et al., 2017)。随着正念训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已有研究者将正念训练应用于儿童群体,发现正念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注意力、执行功能、社会情感能力、亲社会行为水平等,并能有效减少行为和心理问题(金建水, 刘兴华,2017; 李泉 等, 2019; Flook et al., 2015; Laundy et al.,2021; Semple et al., 2010; Viglas & Perlman, 2018;Wright et al., 2019)。例如,研究者采用正念社会情感学习项目(Mindfulness-Based Social-Emotional Learning Program),将正念训练应用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方面,结果表明正念训练在改善儿童心理社会适应、亲社会行为和情绪调节方面有显著积极效果(Moreno-Gómez & Cejudo, 2019)。参加正念认知疗法的儿童在注意力问题、焦虑症状以及行为问题方面比对照组有更明显的减少,并且这些改善在干预后的三个月内保持稳定趋势(Semple et al., 2010)。Sciutto等(2021)对3~8岁儿童实施为期8周(16次)的校本正念项目,结果显示参与正念干预的儿童外化行为(多动和破坏性行为)显著减少,亲社会行为显著增加。
目前,针对儿童的正念练习主要包括身体扫描、坐姿、运动和步行冥想等核心训练,并且引导儿童有意将正念带入日常生活中,例如洗澡、吃饭、游戏中的正念练习等。当儿童注意力分散时,通过正念练习鼓励儿童使用呼吸作为注意力的“锚点”,培养其集中、维持和转换注意力的能力等(李泉 等, 2019; Burke, 2010)。正念训练帮助儿童学会把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的经历与体验,减少过度关注焦虑的情绪或者认知反刍(通常伴随负面情绪),以不评判性和善意来关注当前的想法和情绪(Wright et al., 2019)。此外,儿童正念练习还包括针对儿童人际关系技巧训练,例如换位思考、乐观和感恩练习等 (李泉 等, 2019; Saunders & Kober, 2020)。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以3~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验证儿童正念训练对其社会行为的作用效果。从家长和教师的不同视角评价儿童社会行为在正念训练前后的变化,并通过追踪调查考察正念训练效果的稳定性。
从西安市某幼儿园抽取两个小班共60名3~4岁儿童,被试此前均未参加相关的训练研究。其中一个班30名儿童为正念训练组(男童15名,女童15名;平均月龄53.3个月)。另一个班30名儿童为对照组(男童12名,女童18名;平均月龄52.7个月)。训练组和对照组儿童在年龄、性别、家庭结构及独生情况上均无显著差异,确保两组儿童的同质性。见表1。本研究已经获得家长的知情同意。
表1 被试基本信息(n=60)
2.2.1 儿童社会行为评估问卷-教师版
该量表由邓赐平(1998)在中国3~5岁的儿童群体中进行修订。包含31个项目,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在一个月内的表现,根据题目评估儿童的社会行为。量表包含三个维度:亲社会行为(11题)、害羞退缩行为(7题)、攻击性行为(13题),从“很不符合”到“十分符合”三级评分。在本研究中,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6、0.86和0.76。
2.2.2 儿童社会行为评估问卷-家长版
该量表包含21个项目,由儿童社会行为评估-教师版问卷改编修订(邓赐平, 1998)。要求家长根据儿童在一个月内的表现,根据题目评估儿童的社会行为。量表包含三个维度:亲社会行为(9题)、害羞退缩行为(4题)、攻击性行为(8题),从“很不符合”到“十分符合”三级评分。在本研究中,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2、0.83和0.73。
研究在被试所在幼儿园的活动室进行。正念训练组儿童参加为期6周12次的正念训练,每周2次,每次15~20分钟。与此同时,对照组儿童在另一间环境类似的活动室,参加由教师组织的游戏、看图书、讲故事等常规活动。前测、后测、以及项目结束三个月后分别由教师和家长填写儿童社会行为评估问卷。
本研究采用的正念训练主要参考已有的儿童正念相关研究(李泉 等, 2019; Berti & Cigala , 2022),借鉴经典的正念练习方法并针对3~4岁儿童发展特点改进活动形式。例如,加入视频、动态图片、相关玩具教具等儿童感兴趣的元素,通过集体活动、小组活动的形式改编、设计并实施正念训练。正念训练分三个阶段展开,共包含12次具体的主题活动(如表2所示)。带领儿童训练的教师均具有教育学和心理学背景,并参加过儿童正念课程师资培训。
表2 儿童正念训练内容简介
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对可能存在的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周浩, 龙立荣, 2004)。结果表明,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5个,其中第一个因子所解释的变异量为24.25%,低于40%的临界值。因此,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
首先,对3~4岁儿童社会行为各维度在前测、后测、追踪三个时间点的得分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在前测中,无论是教师评定还是家长评定,儿童社会行为三个维度的基线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s>0.05)。在后测中,教师评定的社会行为三个维度训练组和对照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ps<0.05),训练组的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害羞退缩和攻击性行为显著低于对照组。家长评定结果表明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上,训练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s<0.05),害羞退缩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在三个月后的追踪数据中,教师评定的社会行为三个维度的训练组得分和对照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ps<0.05)。家长评定结果表明亲社会行为和害羞退缩行为上,训练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s<0.05),攻击性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儿童社会行为各维度的描述统计结果(M±SD)
为进一步验证正念训练对儿童社会行为的作用效果,分别以社会行为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以测试时间(前测、后测、追踪)为组内变量,以组别(训练组、对照组)为组间变量,做2×3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根据教师评定结果:儿童社会行为三个维度上测试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均显著。根据家长评定结果:儿童亲社会行为、害羞退缩行为的测试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均显著,攻击性行为的交互效应不显著。
表4 儿童社会行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教师评定数据的事后检验结果表明(见表3、图1):(1)训练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后测和追踪得分显著高于前测,追踪得分显著高于后测。对照组追踪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和后测,后测得分相较于前测没有显著变化。(2)训练组的害羞退缩行为后测和追踪得分显著低于前测,追踪得分显著低于后测。对照组仅追踪得分显著低于前测,后测得分相较于前测、追踪得分相较于后测的变化均不显著。(3)训练组的攻击性行为后测和追踪得分显著低于前测,追踪得分相较于后测变化不显著。对照组前测、后测和追踪得分两两比较的变化均不显著。此外,为检测训练组和对照组不同阶段变化趋势的差异,对不同阶段的差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训练组的前后测差值和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值在教师评定的社会行为三个维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s<0.05),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后测和追踪数据差值在社会行为的三个维度均不具有显著差异(ps>0.05),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和追踪数据差值在社会行为的三个维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s<0.05)。
图1 教师评定干预前后训练组和对照组儿童社会行为各维度变化
家长评定数据的事后检验结果表明(见表3、图2):(1)训练组的亲社会行为后测和追踪得分显著高于前测,追踪得分相较于后测的变化不显著。对照组仅追踪得分显著高于后测,后测和追踪得分相较于前测的变化均不显著。(2)训练组的害羞退缩行为后测和追踪得分显著低于前测,追踪得分显著低于后测。对照组追踪得分显著低于前测和后测,后测得分相较于前测的变化不显著。(3)训练组和对照组的攻击性行为前测、后测和追踪两两比较变化均不显著,但是训练组的攻击性行为得分相较于对照组呈平稳下降趋势(见图2)。训练组的前后测差值和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值在家长评定的社会行为的三个维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s<0.05),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后测和追踪数据差值在社会行为的三个维度均不具有显著差异(ps>0.05),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和追踪数据差值在亲社会行为和害羞退缩行为两个维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s<0.05),在攻击性行为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图2 家长评定干预前后训练组和对照组儿童社会行为各维度变化
为了考察正念训练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加入性别因素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教师评定和家长评定的社会行为三个维度,性别(男、女)×组别(训练组、对照组)×测试时间(前测、后测、追踪)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ps>0.05)。
为考察正念训练对3~4岁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训练组儿童参加12次正念训练,对照组进行正常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从教师和家长不同评价源来测量儿童的社会行为变化。在训练前后进行测量以比较正念训练对儿童社会行为的作用效果,并在训练结束后三个月进行追踪测量以考察正念训练效果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正念训练组儿童的社会行为变化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正念训练对3~4岁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产生显著的积极效果,并且训练效果具有稳定性。
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参与正念训练后,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社会行为评定结果在亲社会行为维度基本一致,正念训练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提高,且在训练结束后三个月的追踪数据显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持续增强,说明正念练习能够有效提升儿童亲社会行为水平,该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例如,Berti和Cigala(2022)研究发现,经过正念训练的学龄前儿童在亲社会行为、自我调节和观点采择方面有显著提升。Viglas和Perlman(2018)的研究结果显示,与没有接受正念课程的儿童相比,接受正念课程的儿童更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同情能力更强,也更愿意给予他人关心和帮助。此外,正念训练还有助于培养善良的品质,进而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Cheang et al., 2019)。本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儿童在三个月的追踪数据中其亲社会行为相较于前测也表现出显著提升,这可能是因为随着小班儿童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在自然成长的条件下,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得到一定的积极发展。但是对照组儿童的亲社会水平仍然显著低于训练组,证明正念训练仍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
教师评定结果显示经过正念训练之后,儿童的害羞退缩行为显著减少,家长评定结果也显示儿童害羞退缩行为呈下降趋势,该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Esmaeil-Nezhad et al., 2019)。通过正念训练,个体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并保持平静,控制负性情绪和冲动反应,缓解及抵消自我损耗,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孙长玉, 陈晓, 2016; Esmaeil-Nezhad et al., 2019)。自我概念和个体的心理弹性具有正向关系,心理弹性是社会退缩的重要保护性因素,从而帮助减少退缩行为(齐亚楠, 杨宁, 2020;Esmaeil-Nezhad et al., 2019)。此外,在面对压力时,正念训练可以帮助儿童进行自我调节,减少社会压力的情绪反应,增加自我表达,从而减少害羞退缩行为(Britton et al., 2012; Coholic et al., 2020;Flook et al., 2015; Wright et al., 2019)。
本研究结果表明正念训练能够有效减少儿童攻击性行为,该结果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已有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在降低儿童焦虑、抑郁、愤怒程度、破坏性行为方面有显著效果(Tao et al.,2021)。这可能是因为正念训练增强了儿童的情绪调节,减少了冲动、愤怒和消极反刍这几个可预防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Goodall et al., 2012)。根据教师评定数据结果,参与正念训练的儿童攻击性行为显著减少。根据家长评定结果,参与正念训练课程的儿童攻击性行为有所减少,但变化不显著,这与Vekety等(2021)的研究结果相似,正念训练可以有效减少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攻击冲动行为,但只有当教师进行评价时,正念的作用效果才显著,而当父母评价时结果不显著。Vekety指出家长和教师对正念训练的结果报告会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儿童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表现会出现差异,比如儿童在幼儿园更容易出现注意不集中以及问题行为,因为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对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要求更高。此外,本研究中正念训练是在幼儿园环境中进行的,对儿童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可能有更加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评定的儿童攻击性行为有更显著的变化。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的性别对于正念训练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这和已有研究结果也具有一致性 (李泉 等, 2019; 张洁婷 等, 2021; Sciutto et al.,2021)。李泉等的研究结果发现正念训练对3~4岁儿童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的提升不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者提出正念训练的性别差异可能和参与者的正念水平基线是否存在差异有关(张洁婷 等, 2021)。本研究没有直接测量儿童的正念基线水平,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验证。
儿童正念训练方案及其实施过程尚有需改进之处。第一,本研究中参与正念训练的被试人数有限,可在后续研究中扩大被试对象的范围,验证正念训练对不同群体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效果的差异,例如探讨正念对具有问题行为的儿童以及弱势学生群体的影响(金建水, 刘兴华, 2017),为未来推广正念训练活动提供更为可靠的实证依据,从而使更多儿童群体受益。第二,研究过程主要以幼儿园场所干预为主,考虑到不同环境下儿童的行为差异,今后的研究可为家长提供正念训练活动以便提高家长的正念教养水平,从而促进儿童在不同环境中的积极社会行为发展。第三,本研究初步发现了正念水平对提升3~4岁儿童社会行为水平的有效性,但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正念训练与儿童社会行为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否与家长教养方式等变量相关,值得深入探讨。
(1)儿童正念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儿童亲社会行为、减少害羞退缩和攻击性行为水平;(2)正念训练对提升3~4岁儿童的社会行为水平具有持续性影响;(3)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的正念训练效果基本一致,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评价的儿童社会行为各个维度都具有显著变化,家长评价的亲社会和害羞退缩行为有显著变化,攻击性行为没有显著变化;(4)性别对3~4岁儿童正念干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