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甜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办好思政课提出明确要求: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看望医药卫生界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办好“大思政课”,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好“大师资”、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等内容。[3]因此,有必要对“大思政课”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加以梳理,总结学术界关于“大思政课”的研究情况,探寻在目前研究基础上可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对“大思政课”的生成逻辑进行探索是研究“大思政课”的出发点,只有对它的生成逻辑展开研究,才能更加深入理清“大思政课”提出的必要性与价值意蕴,深刻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进而更进一步探究其实践路径。
关于“大思政课”的理论逻辑,刘长军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坚实理论。[4]“大思政课”倡导从“思政小课堂”迈入“社会大课堂”,增强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和沟通交往的能力,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张士海提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支柱。[5]在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百年历程中,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指导青年,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最为重要的就是将党的创新理论知识恰当融入教学内容中,加强理论对青年头脑的武装和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6]显而易见,“大思政课”的生成是新时代社会现实孕育出的最新成果,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指南。基于此,秦宣认为“大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课程。[7]时与势呼唤“大思政课”,因此我们要善用“大思政课”,引导青年学生学会洞察和分析中国与世界的发展形势,培养把个人理想和价值追求融入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8]做实现中国梦的奋斗者和实践者,以此实现自身价值。
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集中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效果中。当前,在思政课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参与主体上,专职思政课教师起主要作用,与其他主体未能较好协同;在教学资源上,思政课与专业课之间融合不足;在教学形式上,仍有部分高校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形式较为单一。以上这些“短板”使思政课陷入瓶颈,弱化和降低了思政课本身应有的教学成效。正基于此,王学俭、施泽东等人认为“大思政课”的提出理据之一便是回应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问题,坚持破立并举,以协同创新为理念指引,以大协同、大联动、大整合,着力破解存在的问题。[9]这充分证明,“大思政课”是贯彻落实“八个相统一”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和提升其课程效果的必然选择。
学术界对“大思政课”的概念进行了诸多探讨和界定,极具意义和借鉴价值,学者们的观点既有相似,又各有侧重,基本涵盖了“铸魂育人”的大使命、“多主体协同”的大格局以及“向社会延展”的大场域等角度,与生动的实践、现实相结合,具有时代性、实践性、现实性等特征。
“大”是“大思政课”的前提,是“大思政课”有别于传统思政课的显著标志,显示了其容量之大。就使命之大而言,徐蓉、周璇认为“大思政课”的“使命之大”主要聚焦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层面,“大思政课”正是通过使优秀人才站稳国家立场来呈现其使命之大。[10]就格局之大而言,杨增岽、赵月认为,思政课之“大”在于多维时空协同育人,广泛调动一切育人主体,有效整合育人资源,为全方位、多层次和全覆盖的“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可能。[11]就场域之大而言,沈壮海认为“大思政课”的发生场域不仅限于学校之小课堂,更在于宏大的时代篇章、鲜活的社会实践以及生动的历史现实等丰富思政元素融合形成的社会大课堂。[12]
“思政”,即“思想”和“政治”,是“大思政课”的本质和核心。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借以“大思政课”的平台深入开展。王资博认为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本质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其核心是坚定理想信念教育。[13]“大思政课”必须具有高度的思想自觉、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极强的感染力、亲和力等特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使其牢记“国之大者”的要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彰显自己的人生价值,磨炼其意志品质,升华人生境界。
“课”作为“大思政课”的落脚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形态。课程包含了教学主体、对象、内容和手段等基本要素,囊括教学设计、活动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等诸多环节。叶方兴认为,“大思政课”是以思政课为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环节,其具体实施本质上表现为一项课程实践活动。[14]作为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目标的思政课创新形态,其内容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导入、生动的实践案例、拓展课堂、实践服务等教育方式。[15]
当前,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意味着思政课也面临着改革创新的关键期。基于此,“大思政课”的提出可谓是恰逢其时,具有极大价值意蕴。
“大思政课”既为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办好思政课的问题提供了重要遵循,也为思政课如何守正创新打开了新思路和新视野。[16]通过善用“大思政课”,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拓展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总体上推动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朱旭认为,“大思政课”理念旨在改革思政课,升级思政课堂教学,继而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提供新动力。[17]可见,“大思政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现实的生活中,提升了课堂的实践性,进一步推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育人之本,就在于立德铸魂。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6]这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时代新人和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环节和实然之举。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铸魂育人的实效性亟待增强,而“大思政课”正是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18]“大思政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铸魂育人,采用创新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一大批心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不断强化着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能。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9]这更加突出了作为新时代教育理念的“大思政课”的重要地位。赵春玲、逄锦聚提出,教师应当在讲述历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感知当下,使学生自觉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念,主动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中。[20]“大思政课”贯通“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报国之志,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积极担当有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从教学理念的角度来看,思政教学正经历着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升级,从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向“知识—价值—能力”全面发展的升级。[21]万成认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应回归人学关怀的本意,以尊重人性为逻辑起点,以满足人的实际需要为内在动力,以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为现实基础,以观照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22]由此可见,“大思政课”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聚焦学生主体,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增强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沉浸度和获得感,满足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要增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课“活”起来,转变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齐鹏飞认为教师要把握教学设计思路,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并通过开展探究式教学、专题式教学以及互动式教学等方式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教学成效。[23]樊明方、淡如冰进一步指出要打破场域限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界限,推进教学的延展性,[2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思政课的灵活性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总之,“大思政课”要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过去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模式,从而让学生实现从“让我学”向“我要学”的自觉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理论教师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5]可见,优化教师队伍,是贯彻落实“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一步。基于此,夏永林认为,教师必须遵循“四个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和“六个要”等要求,加强教师自身理论素质,改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26]周文提出,通过引入优秀兼职思政课教师作为专职思政课教师的补充,以加强和扩大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27]
“大思政课”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建设也是一项系统工程。[28]从育人主体来看,徐蓉、周璇认为要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和其他专业课教师之间形成互动,统筹推进理论与实践教学,形成多元师资相互支持、联动与融合的育人格局。[29]从育人资源来看,苏玉波,王洁指出要构建思政课教学与教师和谐共生、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联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大思政课”生态体系,促进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协同和合理调配。[30]从育人机制来看,要建构起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综合协同育人机制,搭建校内外合力育人“立交桥”。[31]
通过对“大思政课”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检视可知,学界关于“大思政课”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是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大思政课”的基础,而且还为学界进一步推进“大思政课”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启迪。但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一是对相关概念界定方面仍未进行清晰的厘定;二是对其价值方面分析的不够透彻;三是研究视野和方法不够全面系统,仍需学界以现有的文献成果为新的研究起点,进一步深入挖掘对“大思政课”的研究。
首先,从“大思政课”与“大思政”关系来看,二者之间具有内涵上的重叠,都注重“协同育人”,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强大合力,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其次,从“大思政课”与“大思政格局”关系的角度来看,“大思政课”是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大思政格局”主要侧重协同育人,形成统筹合力,而在“大思政课”建设中,构建“协同育人格局”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实践路径,使“大思政格局”更加全面和丰富。二者属于交叉包含关系,彼此融合,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最后,关于“大思政课”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每个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到大中小各个阶段教学的有效衔接,用大中小一体化探索“大思政课”。
第一,综合阐述“大思政课”的文化价值。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同样也是思政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思政课教学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大思政课”中,充分发挥“大思政课”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弘扬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第二,系统论述“大思政课”的理论价值。一方面,“大思政课”作为思政课的一种最新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重要支撑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理念,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另一方面,推动“大思政课”能使学生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领会和感悟马克思主义的力量,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本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为中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播。
“大思政课”的建设需要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法彼此相互支撑。在专业融合方面,当前学术界已有对“大思政课”背景下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的相关研究,但仍然需要从其他专业角度去深化。例如,深入探索“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研究、高校化学思政教育体系建设路径研究以及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效果研究等等。从研究方法上看,任何理论研究都需要实践的支撑,目前学界对“大思政课”的研究缺乏数据支撑,应加强应用型理论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典型案例分析和非结构化访谈等方法,对“大思政课”各个方面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掌握“大思政课”理念是否真正贯彻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去,并结合现实的教学实践,分析当下“大思政课”各个主体的现状与落实情况,比如可以对当下思政课教师的素质、能力以及对于“大思政课”理念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进行调查等,总结经验,找出问题,使研究方法多元化。
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大思政课”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爬梳,基本整理了当前研究的内容和热点主题,发现当前涉及“大思政课”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已较为广泛,但对于界定“大思政课”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其价值意蕴以及将不同专业与方法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研究仍有待加强。另外,再加上“大思政课”的提出时间较短,其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今后应在清晰界定其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大思政课”内在意蕴,深化不同专业与方法互构互融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完善“大思政课”相关研究的内容,进而不断贯彻落实“大思政课”理念,推动思政课进行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全面发展和心怀“国之大者”的新时代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