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实践探索

2023-05-10 11:01曹霞
教育界·A 2023年10期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教学实践栏目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低年级“和大人一起读”这一读书栏目的编排,旨在让小学生在阅读之初,就能获得方法上的引领,以及兴趣、习惯方面的培养。 “和大人一起读”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起点,而且这一阅读培养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进行系统地规划与落实,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曹霞(1973—),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五甲小学。

阅读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小学生的课文阅读总量应当超过145万字,这有助于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健全小学生的人格。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小学生缺乏足夠的阅读兴趣,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应当以小学生为教学中心,不断优化教学方式,通过重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来引导小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这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朗读体验—激发阅读兴趣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课文都经过精心挑选,其文字具有音律美、文学美,其插图具有意境美。这些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相契合,很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教师在展开“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此让他们充分感受阅读的魅力与言语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得学生爱上阅读[1]。

例如,在教学“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拔萝卜》一文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用流利的普通话朗读文章,并让学生在共读、伴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投入阅读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儿歌《拔萝卜》,以此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并用言语进行导入:“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听儿歌?老师为大家播放一首儿歌,请你们认真听一听,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歌名猜出来。”在播放《拔萝卜》的前奏时,许多学生还不确定这是哪首歌,等歌词一出来,他们都能够踊跃地回答:“《拔萝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再次播放《拔萝卜》,让学生跟着节拍一起唱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尝试独立阅读。虽然大部分学生非常熟悉《拔萝卜》的内容,但他们大多数是听父母读,或者通过看视频的方式了解到这篇课文,识字量较少的学生依然难以进行独立阅读,因此在阅读阶段,教师需要通过示范朗读来降低阅读难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自然段正确标示出来,并让学生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教师示范朗读后,需要引导学生自由朗读,朗读应该确保流利、正确,如果学生在自由朗读的过程中遇到难懂、难读的句子,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多读几次。在学生朗读结束后,教师需要给予相应的评价,比如“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等。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男女混读:“现在我们将男生、女生各分为一组,女生组先朗读一段,男生组再朗读一段,让老师看看你们的默契。”最后,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拔萝卜》这个有趣的故事,请大家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共同读一读这个故事,下节课分享一下你的阅读感受。”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故事,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口语能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朗读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与专注力,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感与阅读能力,对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续写故事—激活想象思维

在统编版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有着非常明确的主旨,其中的故事文字简单明了,包含大量插图,与小学生认知水平低、识字量低的特点相契合。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故事中的插图来激活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续写故事,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2]。

例如,在教学《拔萝卜》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续写活动,以续写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拔萝卜》的故事中有一个省略号,你们知道在哪吗?学生阅读文章后回答:“在第六段,这一段只有一句话,后面有一个省略号。”教师继续提问:“你们知道这代表什么意思吗?”有个学生说:“代表故事还没有说完。”此时,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同学们,故事中没有写出小猫是怎么帮忙拔萝卜的,你们可以依据前面的故事内容来继续编写吗?”学生纷纷表示自己可以。教师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明确写作思路。接着,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大家认为这个故事是在小猫这里结束的吗?为什么?”学生在观察课本图片后,发现在第四幅图中还有一只小老鼠来帮忙,而文章里并没有写出小老鼠的故事,因此学生得出:“还有一只小老鼠没有出现,所以故事还没有结束。”教师继续提问:“老公公种的萝卜最终被拔出来了吗?”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中的人物变化及萝卜变化后,能够得出结论:“萝卜最后被拔了出来,因为帮助老公公拔萝卜的动物越来越多,萝卜被拔出来的部分也越来越多,萝卜最终会被拔出来。”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续写小老鼠拔萝卜的情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续编内容的句式应与前文相同,由此规范学生的写作格式。在学生编写完小老鼠的故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狗要叫小猫来帮忙拔萝卜?为什么小猫要选择小老鼠来帮忙拔萝卜?你发现这其中的规律了吗?”有个学生回答:“每次帮忙的人或动物都比前面的体型小!”教师应对这个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提问:“那么接下来还可以请谁来帮忙呢?”有的学生回答:“蝴蝶、蜜蜂、虫子、蚂蚁……”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继续编写故事,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直接经验是学生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教师带领学生编写故事,能够驱动其感性经验,对其知识结构体系的完善与健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故事续写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促使学生通过预测文本内容,激活想象思维,为写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三、角色扮演—丰富阅读感受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象思维与感性思维,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分析是一个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其与数学的具体化、精确化分析过程不一样,不具备直观性。在“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实际学情,结合教学目标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情境中直观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将直观思维转变为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认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例如,在教学“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拔萝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只看图来讲述故事内容。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自由组织语言,其他学生则需要认真倾听。在学生分享完自己想象的故事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大家在构思这个故事时,明白了怎样的道理?”有的学生回答:“人多力量大。”随后,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自由挑选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由此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故事人物的形象。在角色扮演开始前,教师要告知学生表演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注意不同角色在拔萝卜时的动作和表情,以及走路时的差异。如果有的学生不敢上台表演,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有谁愿意扮演萝卜吗?这可是故事中的重要角色哦。”在分配好角色后,教师可以将不同角色的道具戴在学生头上。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记住自己的出场顺序,顺畅并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台词,这个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由于故事中的出场人物有限,因此不少未能上台表演的学生容易产生沮丧心理,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演唱《拔萝卜》,或是通过打节拍的方式来为表演配乐。教师还可以引导台下的学生采访台上“演员”的表演心得,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表演活动中。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月亮的味道》,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开展阅读和表演活动,促使学生爱上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在教学“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文章时,教师不能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记忆文章内容,还要让学生明白文章主旨,以及文章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感知文章中的角色,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文章的中心思想。

四、家校合作—开辟阅读时空

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并落实“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家长一同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来,从而为学生开辟新的阅读时空,通过家校联合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4]。

例如,在教学“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中的《拔萝卜》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书写一封邀请信,邀請家长到校参与亲子阅读活动。教师可以这样写:家长您好,诚挚邀请您参加我班“和大人一起读”的亲子阅读派对。地点为××小学,时间为××月××日××时。亲子阅读派对的主要活动内容有七点。其一,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拔萝卜》;其二,家长准备一本或多本与孩子共同读过的书籍,分享共同阅读的感受;其三,通过小品、表演、朗读、讲故事等形式对书籍中的人物、情节、内容进行再现;其四,随机邀请家庭表演节目;其五,教师为参与此次亲子阅读派对的所有家庭打分,选出排名前十的家庭推荐的阅读书籍来进行重点推广阅读;其六,开展颁奖会,由所有家长、学生以及教师共同评选出多种奖项,包括“最具书卷气奖”“最佳创意奖”“书香家庭奖”等;其七,举互换好书抽奖会。整个活动过程中,请家长注意好孩子和自己的安全。负责人联系电话为×××××××××××。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QQ、微信、家校本、家长会等渠道与家长进行联系,让家长监督孩子的阅读情况,同时鼓励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并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指导。教师还可以提倡家长每晚抽出半小时与学生共同展开“每日阅读半小时”活动,使得亲子之间能够共同开展阅读,阅读完后交流感想,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5]。

家校合作是促进家校沟通的重要渠道,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开展“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以此构建亲子课内、课外的“学习共同体”,从而确保学生在家也能开展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简而言之,统编版教材中“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编排与学生实际学情、认知水平相契合,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为此,教师需要对文本的教育价值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通过朗读体验、续写故事、角色扮演、家校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学生的终身阅读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东红.“和大人一起读”阅读指导方法谈[J].小学语文教学,2022(11):16-17.

[2]王珍嫦.浅谈农村小学“和大人一起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2(06):31-32.

[3]苏妙玲.书山有路 “悦”读为径:统编版“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实施策略探究[J].教师,2021(15):24-25.

[4]陈秀琴.部编版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解读及操作建议[J].名师在线,2019(28):67-68.

[5]李益友.在孩子心底种下阅读的种子:统编教材“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教学实践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2018(36):68-69.

猜你喜欢
和大人一起读教学实践栏目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农村孩子“和大人一起读”的认识与思考
大手牵小手一起快乐读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用好教材例子盘活课外阅读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