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琼琼
摘要:分享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品格,对于幼儿来说更是一种进行社会交往的方式。通过分享,幼儿可以更好地进行和谐的交流,逐渐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幼儿积极主动的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幼儿更好地融入人际交往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亲社会行为。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促进幼儿成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特点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引导幼儿进行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促进幼儿社会化发展。
关键词:幼儿 分享行为 重要意义 现状 教育策略
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这些都是典型的亲社会行为。幼儿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体现在知识的学习上,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也要注意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会分享,能够积极沟通交流,处理好人际关系,建立幼儿分享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1]
一、分享行为的重要意义
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分享意识的养成,行为是意识的外在表现,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意识,才能更好地支配行为。4~6岁是儿童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教师要十分注意这一时期对于幼儿意识形成的引导和养成,抓住这个关键期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在进行分享行为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多观察,观察本身就是幼儿一个重要的知识或者技能获得方法,在加上幼儿具有依赖性,对于教师和家长的行为举止有极强的模仿性,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更好地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养成。除此以外,强化对于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身的强化、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都是幼儿行为养成的很重要动机,当内在的动机驱动幼儿做出行为时,对于幼儿逐渐养成习惯有积极作用。这样一来分享行为会逐渐内化,幼儿更好地理解分享的意义,养成分享习惯。[2]
二、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
(一)激发意愿,树立分享意识
分享意识是幼儿养成行为的前提。教师要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要让幼儿知道分享不仅是一种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能够更好地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时候,良好的班级氛围,同学关系等都和分享意识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分享的范围很广,日常生活中自己吃到的东西、好玩的玩具、见过的美景、听过的故事、知识的储备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分享的内容和同学、朋友进行交流分享,和同学之间通过这些东西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让同学关系更加融洽,这样不仅可以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氛围,还能更好地促进班级管理,将整个班级融合成一个整体。教师可以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于幼儿进行引导,并且可以根据情况作出示范,将自己的身份进行转变,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幼儿活动中,以不同的方式和幼儿进行分享,进行交流,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树立起分享意识,促进幼儿成长。
(二)抓住机会,渗透分享教育
在每日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际情况进行分享教育的渗透,让幼儿在更多的场景和更多形式中进行分享,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分享的意义,感受分享的内涵,体会分享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合理的教育方法强化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出现,在此基础上,通过言语或者行为给幼儿进行讲解,这样一来逐渐强化了分享在幼儿心中的地位,强化的方法可以采用正向评价的方式,在幼儿做出正向且积极的分享时,可以进行语言上的夸奖、鼓励等,让幼儿从心理上确定正确的分享是十分有用的。在语言强化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只评价幼儿的行为,不涉及幼儿的品格相关的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分享带来的快乐。[3]
(三)不断深化,由物质方面走进精神方面
分享行为可以分几个方向,物质分享和精神分享可以算是不同的维度,并且对于幼儿来说,精神分享更加有利于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精神分享可以更好地拉近幼儿之间心理上的距离,物质分享毕竟需要幼儿拿出一些东西,对于幼儿来说会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而精神分享则更加方便快捷,且更容易走进幼儿的内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更加注重精神分享,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分享知识内容,分享所见所闻,分享自己的快乐,让幼儿相互分享交流,促进幼儿成长。
总之,教师不仅要引导幼儿更好地成长,而且要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分享行为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幼儿沟通交流、生活学习的重要手段,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合适的教育活动,让幼儿更好地融入班级内,让教育氛围更加融洽,让幼儿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德显.幼儿分享意识、分享行为发展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21(12).
[2]陈会昌,耿希峰,秦丽丽,林思南.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J].心理科学,2021(03).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