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素质理论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2023-04-29 19:09:46刘喜鹏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到2035年,我国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的达成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教学。因而对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基于胜任素质理论,探究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胜任素质;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DOI:10.12433/zgkjtz.20232151

一、胜任素质理论视角下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

(一)胜任素质理论内涵

胜任素质也称胜任特征、胜任力或胜任能力。戴维·麦克利兰在1973年开展了一项研究并发表了题为《测试胜任素质而非智力》的论文。他这一开创性的研究很快得到学术界和企业家的认同,掀起了一场胜任素质运动,不同学者也开始对胜任素质的定义及模型开展研究。其中麦克利兰的合作者理查德·博亚特兹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他指出,胜任能力是能够使某个人在特定岗位上取得成功或杰出业绩的一些潜在特质。后来,有学者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胜任素质的三个特征:与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与工作情景相关联、可以区分杰出绩效者和一般绩效者。

目前,关于胜任素质两种常见的模型是素质冰山模型和洋葱模型(图1)。其中冰山模型是对胜任素质的一种比较直观的解释,洋葱模型强调胜任素质构成要素的层次关系。

(二)基于胜任素质理论的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对“双师型”教师这个定义,可以从字面和深层含义理解。从字面上来看,“双师型”教师,就是“双证”教师或“双职称”教师,一般来说,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分初、中、高三个等级,证书或者职称与之相对应;深层含义理解是“双素质型”,即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加剧,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企业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员工的技术和综合素质,因而以胜任素质模型为核心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很多国际大企业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开始将胜任素质理论运用在实际中,中职院校也不例外。胜任素质理论可以为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提升提供理论支持,我国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以及胜任素质理论,可以将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胜任素质划分为两个模块:显性胜任素质和隐性胜任素质。其中,隐性胜任素质包括教师动机、价值观、态度三个维度,显性胜任素质包括教师掌握的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简而言之,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基本要求外,还应满足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岗位实践的相应要求。

第一,基本要求。教师的隐性胜任素质和部分显性胜任素质,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素质结构,主要包括教师的影响力、应变能力与灵活性、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师德师风素质、敬业精神、责任感、自信心等,同时包含教师所掌握渊博的教育性知识、学科性知识、职业性知识、通识性知识等。

第二,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要求。“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实训、指导学生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同时应具备研究性思维、逻辑思维,并且善于书面表达、实施调研并撰写实践报告。

第三,教育教学要求。这是对“双师型”教师的硬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资源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反思等显性能力。

二、当前我国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2年以来,我国加大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把职业教育放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2012年的111万人达到2021年的129万人,增幅17%,在129万专任教师中,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人数过半,有69.5万人,而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占比是56%,达到占比过半的要求。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数逐渐增多,教师队伍越加庞大,但是,“双师型”队伍没有发挥出预想中的作用,队伍建设面临如下三大困境。

(一)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

想要“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作用,经费应得到保障。而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着经费投入保障不足的现状。首先是教育经费结构不协调。2020年职业教育在校生2976.98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的39.44%,中职教育投入2871亿元,占高中阶段教育的34.08%,同年全国普通高中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18671.83元,比2019年的17821.21元增长4.77%,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17446.93元,比2019年的17282.42元增长仅0.95%,由此可见,我国对中职教育的经费投入有待增加。其次是中职与普通高中经费投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自2007年以来,中职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增长3.49倍,低于普通高中4.3倍的增长幅度。我国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低于对普通教育的投入,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很难推进。

(二)职业院校偏离职业教育定位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院校单纯“以就业、升学为导向”,学校一味追求就业和升学率,不注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导致“双师型”教师无用武之地。同时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普通化”,偏离职业教育的初衷,在“双师型”教师的评审要求中有一个要求是“具有丰富的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而中职院校长期以来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双师型”教师缺少“在企业中实训教学、技术革新,并取得成果”的机会与平台。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停留在表面上。

(三)部分中等职业院校教师更注重理论,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

职业教育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由教师带领去企业实习,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而发现不足,更努力学习理论知识。目前,中等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主要采用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等学术指标,不注重实践,一心脱离实际整单纯的学术研究,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技能课程教学。导致教师所发表的学术文章与实际不符合或者过时,另外学生不能在学校得到很好的提升。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共500余种,覆盖了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在加工制造、高速铁路、电子商务等这类需要专技人才的行业中,新增从业人员有70%来自职业学校。可以说,职业学校毕业生已成为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按相关计划学到知识,学校不能为社会提供合适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利于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职业教育推行特色学徒制,该制度基于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以师带徒为主要关系,要求教师手把手带徒弟打磨技术,以工作场所学习为主要方式,实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要求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应聚焦如何带领学生,将理论很好地运用在实际中。不聚焦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技能而重视学术研究,这严重影响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基于胜任素质理论的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一)调整中等职业院校定位

调整中职院校定位,可以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更好的教学、科研环境,让拥有双证的“双师型”教师真正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在不断实践中熟悉利用理论。

中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起点,对整个现代职业教育意义重大。我国计划到2025年,让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因而中职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推动学校多样化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拓宽中职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如与高职学校合作,为想继续深造的学生进入高等职业学校提供机会。为抓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升学教育,重视学生技能质量培养是首要任务,但是也不能忽略对学生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加强对中职学生文化教育,学生得以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除了在教育方式上完善外,还要与时俱进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争取做到让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

(二)参考素质冰山模型,完善教师基本素质

从教师的自我概念和知识技能入手,加强教师知识、品格、技能等方面的完善,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中职院校教师自我提升行动。首先是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其次是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教师理论知识。同时,中等职业院校邀请专业人士开发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体系,结合教师日常教学环节中的具体情况,对本校教师开展定制化、个性化培训,逐步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培训效果,进一步拓展优秀教师的培训途径,对“双师型”教师实施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全方位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三)搭建综合体实践平台,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中职院校可以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启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同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丰富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形态、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等。比如,福建工业学校以校内“产学研创公共实训基地”为中心,推进科教融汇,充分挖掘华晨宝马、中望软件、华航唯实等合作企业资源,在与企业合作后,安排专业教师全程参与产教融合项目,带领学生深度开展企业实践,让师生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用最新设备,熟悉岗位技能。通过搭建综合体实践平台,以技术能手、科技特派员和党员先锋岗为先导,着重教师的社会实践经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合作企业项目研发,破解技术难题,修炼科研硬功,对高技能人才进行有效培养,助力企业成长,培育领军科研人才,切实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团队能力素质、科研能力。

定期开展考评。基于胜任素质理论,对“双师型”教师多方面的素质诊断,如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同时学校要以省级认定标准为基础,参考学校实际情况,定期对已认定为省级“双师型”教师开展绩效考核,判断其是否满足“双师型”教师标准,紧跟政策与社会发展,不断更新教师评价标准,将教师参与企业挂职的积极性、技能大赛的创新性等作为考核标准。对胜任素质不达标的教师强化培训或脱岗培养,制定培训标准,合理使用培训体系,促进一线教师达标,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中职学校根据对“双师型”教师的胜任素质标准要求,除了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完善考核办法外,还需要针对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建立本校“双师型”教师激励办法,在绩效分配、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一方面,制定硬性标准,如调整“双师型”教师职称晋升的依据,将能给教师带来成就感的活动纳入其中;另一方面,通过物质激励、精神鼓励等方法,对专任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实践的行为发放课时津贴,并对教师实践后所作的反思、小结在学校官网、官微等社交平台上宣传,对于在企业实践中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额外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确保教师不因参加企业锻炼、区培省培国培而影响收入。总之,中职院校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建立“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促使教师主动参与企业实践,对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努力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让“双师型”教师队伍更具竞争力。

四、结语

提升中职院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强调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培养相融合,建设理论掌握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胜任素质理论出发,关注教师个人素养,全方位建设适应时代发展与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以身作则、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掌握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爱国敬业、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等道德素养和工匠精神,将所学运用在工作岗位上,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清雪,刘影.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独立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09):350.

[2]张洁.加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21(01):75-76.

[3]陶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应用情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5):30-31.

[4]裴晖.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研究[J].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1(04):72-73.

[5]罗爽.基于冰山模型的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8(09):207.

作者简介:刘喜鹏(1981),男,河南省郑州市人,本科,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教育、建筑。

猜你喜欢
中职院校双师型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6:06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初探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50:07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29:07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4:01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