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探究

2023-04-29 17:47李衍臻
《学习方法报》教学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汉字教学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汉字是汉文化得以绵延千载不断的重要载体,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需求量的增大,汉语国际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如何帮助学习者克服畏难情绪,提高汉字教学质量,已然成为一项不可回避的挑战。作者受《说文解字》一书启发,认为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课堂也要重点讲解中国文化。本文主要阐述汉字与文化的关系,从文化视角来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现况,最后探求汉字教学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汉字教学 文化教学

现如今,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们来说,学习汉语不仅是听说读写,更是借汉语之手来揭开“古老的东方神秘面纱”。所以,对外汉语教学重点不能止步于语言技能教学,应将文化教学融入其中。汉字是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活化石,应善于利用其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通过将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与汉字教学相结合,不但能让学习者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对汉字学习的浓厚兴趣。

一、汉字与文化

(一)汉字产生与文化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是历史绵延与变迁的痕迹。文化包括语言,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必然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文化内涵。因此,汉语的产生与中华民族文化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文字形成有以下观点:文字初始是临摹万物之形,这类似图画般的符号称之为“文”。此后,依靠形形、形声手段结合的符号称之为“字”。汉字的形成,由其观点佐证,被定义为“六书”。分析“六书”之法,不难发现,汉字产生背后所体现的文化现象是“观物取象”。“观物取象”作为《易传》的哲学观点与汉字最原始的象形造字法多有共通之处。“观物取象”意为仿自然与社会中具体事物之感性形象,确立具有象征意义的卦象。“象形造字法”意为借文字线条或笔画,将表达的具体事物的外形特征勾画而出,以达用象形指代具体事物的目的。“观物取象”与“象形造字法”之所以相通,正在于此。例如,“日”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创字是借太阳本身形状圆形,中有一点,像人们直视太阳时所见之形态;“水”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创字是借江河之形而来,中间似水脉,两旁为水流;“雨”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创字是借天落雨的情形。由于图画局限性,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汉字逐渐发展成了表意文字,但其余造字法仍会以原有象形字做基础。所以,汉字演变并没有遗弃象形,象形仍在后续产生的文字中有所体现。自然,文化也在汉字演变的长河里一脉相传而来。

(二)汉字结构与文化

《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的主要思想在于诠释为人处世之道,不可过于,要恰到好处。汉字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这一思想。汉字固有“方块字”之称,其形状方正,横平竖直,追求对称,都可视为“恰到好处”的体现。例如,“启”初为会意字,殷商甲骨初文“”从又从户,“又”借手之象形,“户”借门之象形,两相会意,示以手拉门,表开启之意。后在原字形下部添“口”——“”,从口,增以言语启发教导之意。除了增意之用,在字形上追求整体且对称的表现,正是基于中庸文化思想。构字部件作为汉字的一部分,也印证了这种文化思想。许慎完成了最初汉字部首分类,并定义为“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可见,“部首”的产生正在于举一形而统众形, 那么“部首”必然也能体现这种以总体筹划观之万物,上下通达的中庸文化。例如《说文解字·竹部》有145字,其大致可分两类:植物和竹制器物。[1]“竹”部能将这两类事物归于一起的原因与“竹”字产生有极大关系。“竹”初以象形法创字,借竹叶下垂之形,甲骨文写作“”。可见,“竹”由象形而来,“竹”部自然可指植物。又因竹子本身特性及易获得,古时被广泛使用并制成乐器等,所以“竹”部自然可涵盖竹制器物。

二、文化视角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发展与现况

文化视角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主要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汉字教学涉及的文化知识较少,第二阶段为培养文化教学意识。在第一阶段,教学理论研究从“语文并进,读写、听说分设课型教学汉语”开始,逐步发展至“揭示汉字体系内在系统性”,[2]同时也结合分层教学理念,提出“中高级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有必要开设选修汉字课”。具体教学方式也随之丰富,例如:汉字图表教学法、析字教学法、字素拼合法、以及后来产生的“认写同步”汉字教学等各种汉字教学法。[3]这一时期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从读写与听说关系的角度入手,将课型进行了分类,是一种语言技能层面的分析,但落实于如何教,在现实中的教学层面仍留有空白。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这些方法开始暴露出不适性,底层逻辑都没能改变过于机械化的识记方式。基于“会书写”和“能认知”是检验汉字教学成果的标准,因此具体教学法会被困在认字与写字的课堂比重关系上,而忽视认字与写字本身都各具不同意义。任何理论与实践最难的就是“由零到一”的产生过程,我们不能否认其独有价值,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也是如此,不能平地而起。

随着文化教学进课堂,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也受其影响,开始从汉字本身文化这一角度重新思考,这也迎来了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第二阶段。有关学者提出“汉字课主要内容也应包含汉字历史、现代汉字形体”,这就是将汉字本身的文化现象带入课堂。随着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入,学者们还提出利用汉字字理阐释,这是要求教师运用符合“i+1”理论的教学语言让留学生了解并理解汉字构形构意的特点。目前,基于该理论,部分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课堂已采用“新说文解字”的方法,[4]这是一种以流俗汉字学的字理阐释为基本的教学方式,不仅讲授生字词,还有汉字背后的造字趣事以及汉字本身的结构分析。某种程度上来说,汉字中的偏旁、部首本就与英语语言中的词根词缀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会比较符合部分留学生的认知模式。

三、文化视角下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教师角度

“汉字难学”已成为刻板印象,尤其是对于非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因此教师想要更好地开展汉字教学,帮助学生们克服畏难心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由文化导入,采用了“新说文解字”方法进行教学,已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思路。教师若想真正使用好这一方法,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既然涉及到文化教学,那么文化差异是必然不可回避的一个客观存在。这又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汉字有关的文化现象,也要了解他们授课对象的文化背景,要有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龙”字教学。作为中国上古神兽,龙是福瑞之兆,但对于欧美留学生而言,在他们的文化认知中对龙所持有的态度是消极的,他们认为龙是代表邪恶与残忍力量的,因此,“龙”字教学就会面临文化差异这一问题。在汉语掌握程度较弱的留学生课堂,回避差异会更有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以及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语言教学应旨在满足日常交流,在运用文化导入时,教师也不应盲目以吸引学生兴趣为目的选取过于晦涩难懂的内容,这反而加大了学习者的学习难度,过犹不及。

(二)教法分析

兴趣是学习者最好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无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激发起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是十分关键的。文化引入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课堂而言,本身就已改变了单纯通过描红学习写汉字的机械化的课堂教学现状。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课堂中,所谓文化引入,最基本的就是在教学中要逐步引入造字法,因为汉字从产生到发展及其自身结构本身就有关文化。基于此,可以逐步引入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等概念。对于初学者可采用动画演示,对于中高级的学习者可采用故事讲述,不仅使学习者学习了新汉字,还能锻炼听力及提升理解能力,这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是一个闭环系统,由教学输出与学习反馈共同组成。利用文化导入来增加课堂趣味性直接作用于教学输出,那么讲练结合则是直接作用于学习反馈。对于汉字教学而言,学习反馈直接体现在认读与书写,因此不能轻视书写汉字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汉字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了解汉字结构的区别,通过导入这种追求整体性、对称性的美感文化,已经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方块字不只是单纯的“横平竖直”,那么对于之后更具体的“品”字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等的认知,他们将会掌握得很快。

参考文献 :

[1]王慧丛.从《说文解字》“竹”部字看“竹器”的娱乐文化[J].品位经典,2020(10):19-20.

[2][3][4]傅晓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13(02):31-46.

[5]李莉.汉字文化与对外汉语汉字教学[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9(02):81-82+85.

[6]邹丽琴.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文化透视[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李衍臻(1996—  ),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汉字教学文化教学对外汉语教学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浅析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论汉字偏旁部首在改善留学生汉字畏难心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