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靖
摘要:目前,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设计作业,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其次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优势设计作业,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最后可以通过生活实践设计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高生活能力。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作业设计 数学
当前,对于学科作业的设计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致力于缩减学生的作业总量、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创新数学作业的形式,让数学作业从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思维发展、日常生活经验积累、品质塑造等方面对学生发挥综合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作业的重要性,提升作业效果。
一、研究好作业质量和数量
缩减作业总量,减轻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重要要求。在传统的作业设计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全面记忆与抄写课堂中的各种知识,学生作业任务多,但是作业兴趣不足。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设计相应的作业,让学生重点学习还未掌握的知识,发挥作业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优化作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1]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作业。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发放课堂学习状况调查问卷,让每个学生如实填写对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状况,以此为依据,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比如,一些学生反馈对于通分的方法掌握不够牢固,教师可以为学生多设置这一类型的题目,展开针对性训练。又比如,一学生能够熟练计算分数加减法题目,但不能够运用语言表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此,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填空题目,让学生填写相关的关键词,充分巩固基础的概念,强化数学理论素养。一些学生对于运用分数加减法知识解决应用题目掌握不足,教师可以设置物品分配、道路修建、物品运输这些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展开思考。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从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入手,设计具有精准提升作用的作业,完善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下功夫创设多种方式作业
“双减”政策倡导要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力。而进入高年级阶段,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会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思维特性运用不同的方式展开作业,获得丰富的作业乐趣。[2]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个性化的方式完成作业。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尝试计算六边形花园的面积。”对此,一些学生可以将六边形划分成六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计算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求出所有三角形的总面积。一些学生则可以裁剪出六边形的图案,继续将六边形裁剪成两个等腰梯形和一个长方形, 从而寻找到新的计算思路。而一些学生可以观察六边形的小木片,在六边形的各个角上填充一个三角形,能够发现六边形会变为一个大正方形。从而通过填充法的方式计算面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作业任务,培养学生灵活的数学思维。
三、探索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因此,教师还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设计多种实践性的作业,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自强自强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帮助他人解决困难,培养助人意识。
例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类的作业,促进学生成长。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统计自己一周内的课外阅读时间,并说说感悟。”对此,学生可以首先利用表格图统计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长,接着利用这些数据制作成折线统计图,从而反思自身课外阅读意识不足的问题,并制订合理的课外阅读计划。又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在小区中宣传节约用水理念。”对此,学生可以对社区中的邻居展开采访,了解邻居近一年来每个月的用水量,用这些数据制作成多个折线统计图,评价每个邻居的用水习惯。比如,一些邻居的折线统计图中的折线趋势不断向上,学生可以建议这些邻居节约用水。一些邻居的折线图中的折线趋势不断向下,学生可以对这些邻居的用水方式表达认可,并邀请这些邻居分享用水习惯。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以日常生活为平台设计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指导个人生活,感受到完成数学作业的成就感,进一步提升完成作业的动力。
综上所述: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从学生数学学习的薄弱环节、优势环节等方面入手,分别设计学习成果提升类、思维方式拓展类的作业,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设计生活类的作业,让学生帮助自己与他人解决问题,得到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涛.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生活化探析[J].名师在线,2019(22):44-45.
[2]宋小英.减负增效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