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价值意蕴

2023-04-29 15:34:41赵彩雯朱吉勇
鹿城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居住空间审美价值三全育人

赵彩雯 朱吉勇

摘 要:文章基于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采用扎根理论、逻辑分析和跨学科研究方法,从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三方面解构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价值意蕴,分析课程在多元背景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受教育者自身综合素质,引领受教育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关键词:课程思政;居住空间;政治价值;审美价值;三全育人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to Residential Space Design Course

Zhao Caiwen Zhu Jiyong

Abstract: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residential space design course,this article adopts grounded theory,logical analysis,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to deconstruct the valu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idential space design course from three aspects:scientific value,aesthetic value,and ethical value.It analyzes th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 functions of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ained in the course under a diverse background,enhances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educatees,and guides the shaping of the educatees worldview,outlook on life,and values.

Key words: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Curriculum;Residential Space;Political Value;Aesthetic Value;Comprehensive Education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2020 年 5月,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在课程教学中)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全过程式的思政育人观,是新时代育人新格局。正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强调价值引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表征。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作为社会应用型的艺术课程,以建筑学及居住空间设计发展理论为学科背景,以艺术修养、设计思维、计算机辅助设计、空间设计原理、场地勘测为教学内容,以提升空间实用性、追求艺术性、适应地域性和注重文化性为教学目标。分析课程思政融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价值意蕴,就必须分析课程思政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的存在形态,包括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三个方面。

一、课程思政融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科学价值

(一)构建三全育人的培养格局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构筑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时空观。全员育人的关键是学校各部门各机构的“在场”。跨越组织边界,形成联动主体,构筑协同发展的育人“场域”是全员育人的有效路径,而创设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又可以反向促进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在场”状态,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全过程育人强调育人要贯穿受教育者成长学习全过程,遵循育人规律,强化育人导向,突出育人的时间维度。课程思政是构建全过程育人格局的重要途径。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设计中,时间维度包括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短期的时间维度体现在某一次课程教学中,例如,在某次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社会热点、伦理道德、工匠精神等思想政治内容,以“什么是好的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师的社会职责”、“从中国传统文化找寻中国智慧设计”等命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问题”意识下,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加实践自觉,使受教育者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接受价值观教育。长期的时间维度则贯穿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整个教学周期,可解构为前期设计理论阶段、中期实例分析阶段和后期设计实践三阶段。设计理论阶段强化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例分析阶段强化社会责任和法治意识;设计实践阶段强化工程伦理和工匠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

全方位育人突出育人的空间维度。强调充分挖掘和利用基本资源和载体,寻求多元育人途径,实现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全方位育人体现在不同空间不同领域,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设置中,应考虑学校、社会、自然和赛博的多元协作。首先,学校在全方位育人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学校是受教育者获得设计理念、厘清设计思路、发展设计能力和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场所,也是课程思政背景下创新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的主阵地。其次,社会是受教育者综合素质提升的试炼场,社会为受教育者提供具有社会意义的实践活动,例如志愿者活动、围绕居住空间设计项目的实践活动和创新创业等活动。再次,自然是生命价值的引擎,认识自然、揭示自然规律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也是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本源。天人合一、师法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智慧设计对自然的体悟。例如,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植入《从中国传统园林看中国智慧设计》为主题的思考与讨论。最后,赛博空间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虚拟空间,是集学习、社交、娱乐、辅助设计和信息传输多功能于一体的数字空间。在这个虚拟空间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在线学习,网络探究、虚拟实验、计算机辅助制图、模拟空间规划、在线讨论等方式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多地强调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提升综合素质,推进教育发展。

(二)将课程改革作为育人的主抓手

早在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本科教学的目的是着眼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再一次强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进一步落实以上教育方针政策,教育者将育人为作为总目标,将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抓手,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作为核心环节,与时俱进,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是融艺术素养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有机体,课程目标是将育人和知识传授融入教学全过程。首先,将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抓手。即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注重思政教育的体现,通过课程教学传递思想文化,培养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能力。其次,将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作为核心环节。即受教育者不仅掌握了居住空间的设计语言,还要加强现场勘察测量、方案制定和现场施工等实践环节,在实践的过程中夯实学生对空间形态、比例尺度和材料质感的感知能力,了解现实中的问题和挑战,并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教育者要本着“扶上马送一程”的理念,将课程思政和创新创业相融合,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独立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以此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最后,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作为实现手段。即课程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多元化、立体化来实施,包括课堂讲授、草图绘图、三维建模、案例研究、现场勘测和沙盘推演等,提供各种体验式学习机会,给学生创造多元的学习环境。同时,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估手段来评估受教育者的能力和进步程度。其核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发展潜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思政融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审美价值

审美的标准来自于人们对于美好和真理的追求,是人类在追求思想与感性的交汇中产生的深层精神的表达。人与动物的不同不仅在于人能主动地创造自己的需要物,而且能按照美的、道德的等价值标准,去改造客体。审美价值是审美主体所形成的审美意识观念,而在全球化语境下,物质的、消费的、功利的大众审美是对人文价值传统的冲击。在当代中国语境下,重塑民族审美品格,重构我国当代审美文化价值体系,引导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提升人生价值的审美维度。

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文件中指出:艺术学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居住空间设计不仅是一门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设计实践课程,同时还是一种有关生命和存在的认识方式,只有深刻地反映了人作为自由存在的现实的人,才能够真正地满足人对于空间的需求和追求。

(一)以美化人——从世界、人文和自我三个层面融入

以美化人是从思想和观念的层面为出发点,强调通过美的力量来塑造人。

从世界角度观之。美是人类对于当下和未来的期望和追求。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类的艺术教育课程,不能脱离社会的大背景,也离不开世界艺术的滋养而扎根,观照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拓宽文化视野、超越局限才能深刻理解世界的多元性,进而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全球化,在开放的文化艺术背景中,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引领中国的审美价值观在世界语境下熠熠生辉。

从人文角度观之。以美化人意味着发现和构建更广阔、更包容、更理性、更具关怀的人文价值观。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类型的艺术教育课程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获得美感体验的审美能力和人文修养。受教育者在接受美学理论和赏析经典空间设计作品时,强调艺术与哲学、艺术与社会、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生态等相关领域中人的感受和需求,关注人类幸福,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为大众传递有价值的人文信息。

从自我角度观之。以美化人通过培养人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意识,不仅是对外表的修饰,更是对品格、行为举止、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的美化。以美化人需要营造浓厚的美学氛围,包括环境创设、美学教育、艺术鉴赏等方面,同时也需要通过引导、鼓励与激发内在美的表达,使其得到完美地体现。通过对自我的美化,受教育者才能更好地关注与理解自己、包容与欣赏他人,在探索自我和发现潜力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广泛的和包容的人生观。

(二)以美育人——从艺术创作、审美鉴赏和审美意识三个层面融入

以美育人,指通过美的艺术形式和美学理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如审美能力、艺术修养、文化素养、创造能力等,引导受教育者提高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并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专业素养、有思想的完全的人。

从艺术创作角度观之。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是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的艺术语言,创作前,加强对设计理念、设计流派的认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领略艺术语言的精髓;创作中,引导学生将空间设计原理和设计实践相结合,通过艺术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表达;创作后,引导受教育者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设计理想和价值观。

从审美鉴赏角度观之。一是教育者为受教育者营造具有赏析价值的空间环境,使受教育者通过对空间设计案例的感知和分析,掌握艺术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二是通过鉴赏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设计素养和审美品味;三是通过优质的艺术考察、鉴赏训练和讲座座谈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受教育者的情感认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从审美意识角度观之。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审美意识是指受教育者在体验或创作美的空间时,对空间的感知、体验、设计或者批评的能力和素养。培养审美意识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首先要了解居住空间设计的产生和流变;其次提高对美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引导受教育者接触、欣赏和感悟美;最后形成批判性的审美意识,通过语言艺术等方式表达对美的感受和思考,逐渐形成富有个性的审美观。

三、课程思政融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伦理价值

伦理是自由的理念,是政治、法律和道德的统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由此,将伦理价值从政治价值、法律价值和道德价值三方面进行阐释。

(一)国家政治价值观的定位

国家政治价值观是国家核心利益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内容。课程思政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民主、法治、科学、文明的现代政治观;引导受教育者对世情国情民情进行深入了解;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养,建立公民道德观念,培养社会责任感。

国家政治价值观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具体体现为聚焦与国家政策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表1所示。

(二)道德价值观的阐释

道德价值是人类文明的范式,是实践活动中所奉行的一种理性的道德规范和精神导向。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伦理道德体现在对人的尊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其一,人是社会的核心,社会的全部价值都源于人的生产实践。在居住空间设计中,设计者需充分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和偏好,尊重居住者个人隐私并保护其信息,以专业的视角在空间的功能性和审美方面发挥创造力,为居住者提供安全、健康、舒适和高品质的居住环境。其二,自然观、文化观、环保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共同建构为环境观。自然观强调设计者对自然的理解和认知,包括汲取自然观的设计理念、利用自然光源、采用自然材料等;文化观则强调文化的在地性和文化的包容性,即既尊重和反映当地文化,也创新和包容现代文化,既有传承又有更新;环保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都强调居住空间的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状态。其三,道德价值还体现在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源于课程思政中德育建设的内涵。例如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加入设计师的社会职责等话题的相关讨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并升华为坚定的职业信念,外化为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使命。

(三)法律价值观的引领

建筑室内设计行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法治理念的贯彻。在教学中将法制理念融入专业知识中,使受教育者对法律价值形成认知并作用于设计实践,有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公德意识。在法治理念的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居住空间设计课程的具体价值,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增强法律意识,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确保设计符合消防、环保、建筑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标准,保障居住者合法权益。其次,贯彻法治理念,有助于降低安全风险。在实际施工中,私自拆改承重结构、违规改造线路、使用非标建筑材料的安全事故不胜枚举,在课程中,通过大量反面案例分析,有助于降低设计和施工带来的风险。最后,开展法律价值观的引领,有助于保障居住者的合理需求。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的居住空间设计效果,促进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实用知识的目的则在其功用。课程思政实现了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有机融合和统一,在居住空间设计课程中,首先,利用专业设计知识和设计实践经验解决空间问题和社会问题,可以提升价值观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次,知识教育的价值基础在于真理,受教育者不仅学习到设计知识本身,而且要理解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并把握知识背后的深层次价值,更加全面地领悟时代的内涵和精神。最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人文资源下,真正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空间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华栋.课程思政:从理念到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

[2]王晓宇.“课程思政”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3]黄卫星.审美价值观的传播与构建:当代美育中的对话与交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5]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Z]).北京:教育部,2020-05-28.

[6]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8]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责任编辑 郭文斌)

收稿日期:2023-03-19

基金项目: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改革试点项目:居住空间设计1”(MSZK1901)成果。

作者简介:赵彩雯(1985-),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美学。

猜你喜欢
居住空间审美价值三全育人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试析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环保节能
居住空间设计的思考方法
儿童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居住空间的“通用设计”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3:39:00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09:09
中国门神画之美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作好作恶者皆龙友也”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考试周刊(2016年51期)2016-07-11 17: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