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宜薇+周小儒
摘 要:门神画在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艺术文化的进步,门神画再次掀起了一阵巨浪,不断向前发展。中国门神画在造型、色彩、构图上运用夸张、圆满、对比等手法,追求形似意象,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英勇威武。与其他民间美术相比,门神画以自己的方式满足了中国民众的情感寄托,既满足了民众祈求平安,合家安乐的心理需求,又提高了人们的艺术气息和审美需求,具有不容忽视的双重审美价值。
关键词:中国门神画;民俗艺术;审美价值
一、中国门神画的历史渊源
门,在中国民间中具有其独特的意义,门通常与家联系在一起,家在中国民间具有生命繁衍的概念。《黄帝宅经》中提过:“夫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家族的安与不安,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门是人进出的通道,是连接外界与家的桥梁,也是家与万物生灵的界隔。门敞开,不仅可以向外界敞露胸怀,也可向大自然取景,关上门,避免尘世的干扰而独守一片宁静之地。在门上张贴门神画,阻挡妖魔鬼怪的进入,逐渐形成人心灵的寄托,保障居宅与家族的安宁,祈求合家安乐。
门神信仰起源于古代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与敬仰,民间百姓认为门能阻挡住世间万物的有形之物,可是阻挡不住变幻莫测、无孔不入的妖魔鬼怪。于是,希望“站岗守卫”的门神保护家人的幸福健康、合家安乐。由此,门神观念逐渐形成。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有辟邪之功效,桃木有辟邪之意也与神荼、郁垒在大桃树下捉鬼有关,最常见的方法是将神荼、郁垒的名字刻于桃木上,或将桃木雕刻成神荼、郁垒的模样,悬挂于门前,给民间百姓以心灵寄托,祈求平安幸福。唐宋时期,印刷术的兴起,加快了门神画的发展,随之逐渐成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文化,具有神秘的民间色彩,门神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崇拜英雄好汉、敬重英雄的善恶感。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张贴门神画,祈求新的一年家族安宁幸福,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民间艺术之一。
二、中国门神画的造型之美
门神画的题材多种多样,变化多端,在人物造型上,具有意象性倾向,轮廓线条规整,多用繁而不乱的细节描绘,富有节奏感,表达出一种秩序美。从不同角度看门神画的造型语言,更能突显出门神画的审美价值,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造型之美。
门神画中人物造型多以“S”形呈现,给人一种和谐、动态的美感。例如,门神秦琼的形象就是呈“S”形, 身上扬起的飘带为庄严肃穆的姿态增加了动态的美感,整体轮廓浑然一体,并且脸部十分精致,追求细节上的变化,线条粗犷有力,有阴有阳,有粗有细,是完美艺术的阐释。
门神画中人物造型夸张,人物比例大部分都有头大身短的特征,尽量压缩身材比例,使得门神更加威武有力,震慑四方,给百姓以安全感。并且,结实敦厚的人物形象,使百姓更能感受到踏实、安全、坚定,因此,门神在中国百姓心中是忠诚、坚定、安稳、英勇的象征,是百姓的守护神。例如,门神《将帅图》中人物造型夸张,缩短身材比例,突出头部五官,特别是眼睛的描绘,有意将人物的两个眼珠拉得很近,传达英勇威猛的视觉感,双眼如电,炯炯有神,再配以动感的鬓发,震撼人心,有精有神,彰显出扶正镇压、驱除鬼怪的主题。
三、中国门神画的色彩之美
中国传统门神画的色彩特点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密不可分,门神画取材于民间百姓生活,以不同地区的不同民俗和传说故事为题材,由此,门神画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是色彩视觉感的重要载体。
中国门神画的色彩搭配展现出强烈的东方色彩之美,其大红大绿,对比强烈,与中国传统观念中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气场相契合,反映了中国民间百姓新时期新面貌,祈求阖家安康的心灵寄托。中国传统民间绘画中,大红大绿等叫做“硬色”,根据“文相软,武相硬”的原理方法,武将门神的色彩多用硬色,采用纯度较高的对比色,如红—绿,蓝—黄等,突出武将粗犷、魁梧的形象特征,并且,纯度较高面积较大的对比色易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激发百姓对门神的崇拜与敬仰之情。此外,为了避免门神形象过于刻板,常采用淡灰、淡蓝等“软色”进行调和装饰,正如“软靠硬,色不楞”的色彩特点,将门神画描绘得栩栩如生,富有节奏感。
另外,中国门神画常采用原色,鲜明、强烈,极少使用间色和复色,因为间色和复色表现力较弱,色彩情感复杂,因此间色和复色有画龙点睛之笔,起到点缀的作用。色彩对比鲜明,形态夸张,吸收了民间艺术崇尚原色、艳色、清新明快的特点,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
中国民间绘画历来有赋予色彩以象征意义的传统,一切色彩都富有情感内涵。暖色调在中国门神画中广为应用,红、黄、紫是暖色调的代表,常用于门神画中。暖色调画面富有节奏感,色彩鲜艳夺目,热烈激昂,显现出浑厚凝重的质朴之美。红色是是中华民族之国色,自古以“中国红”著称,象征吉祥、热烈、庄重。红色也是人类视觉最先反应、最易感受的色彩,具有一定的情感意义。例如,关公像,脸部色彩基本为红色,于是“红脸关公”成为形容人品刚正不阿的代名词,极富民间情趣与风貌。
四、中国门神画的构图之美
中国民俗文化中“美”和“满”紧密相连,“满”在中国民间百姓心中意义非凡,老百姓做任何事都希望图个圆满,图个吉利,如成语美美满满,子孙满堂,幸福美满等,是民间百姓祈求阖家幸福的情感寄托。门神画也不例外,其构图充实圆满,少有空白,这与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相差甚远,文人山水画以留白作为虚实的表现形式,更是情感传达的主体,而门神画则讲究“满”,圆圆满满,祈求幸福。另外,门神画中人物多以正面出现,无论画面中人物如何众多,画面人物一般互不遮挡,人物的五官必须被看到。例如,秦琼和尉迟恭的门神画,人物造型顶天立地,上下舞动的双臂,扎马站立的双脚,恰到好处地布满每一寸画面,错落有致的战旗、弓箭等装饰纹样,使得整个构图充满极大的张力。
对称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常用的手法,也是中国门神画构图的基本特征。大部分门神形象都成对出现,以体现和睦美好的含义,与中国民俗观念中的“好事成双”相呼应。例如,神荼和郁垒、秦琼和尉迟恭等,人物双方对称,相互呼应,体现出一种平衡美,有强烈的装饰韵味。门神画对称构图使得画面更加饱满,疏密、虚实处理得十分恰当,蕴含出中国百姓深层次的崇尚中庸和谐的审美。
民间门神画也有单幅门神的构图形式,门神人物占据整个画面,人物魁梧、饱满。单幅门神画经常会有童子作陪衬,童子左右簇拥着门神,动态舒展,由此形成了内松外紧的效果。单幅门神的构图形式以中心门神为主体,有利于老百姓视线集中于门神人物形象上,对门神的敬仰之情更加浓厚。
五、中国门神画的审美价值
(一)质朴与直白
质朴,是中国民间绘画的天然情感所在,也是民间绘画的精髓所在。一般认为,单纯、朴素的形式都是质朴的,像中国门神画,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成为具有驱邪魔、卫家宅、保平安等多种功能的守护神。中国门神以其质朴的审美价值成为民间诸神中最受群众欢迎者之一,既体现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是文化及社会意识背景下的民间艺术载体。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凝聚,才使得民间门神画在中华民族的大好河山中传承和发扬,才使得门神画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直白,亦是另一种美的表现方式,它会随着审美对象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风格而发生变化,它通俗、清逸、舒朗,让人轻快、闲适、怡情、悦性。门神画,以自己独特的情感形式传递中华民族百姓的精神寄托,以自己直观可感的样式表达中华民族的审美价值,传承中国民间艺术的精华,反映出中华民族文化日益丰富灿烂的历史篇章。
(二)强烈与繁复
强烈的审美境界使人联想到波澜壮阔的大海,宽阔无痕的天空,令人心胸开阔,富有情感。中国门神画色彩对比鲜明、强烈,常以对比色出现,突出门神形象的粗犷、魁梧,激发了东方民间百姓欲求吉祥、平安、幸福的传统观念的思想感情。繁复是透过对简单生活的揣摩及对复杂生活的精雕细刻,传递民间劳动人民的情感寄托。中国门神画以其精美的线条,寓意丰富的纹样给人以遐想,图案细密、精巧,色彩瑰丽多姿,同样也是一种繁复之美。
(三)寓意与象征
中国门神画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通过对劳动人民情感的升华,对民俗和传说故事的认识和积累,创造出美丽的民俗艺术文化。门神画的视觉语言,是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审美的产物,是融入感性事物的审美创造。例如,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莲子和花生结合象征连生贵子,猴子骑马寓意马上封侯。随着文化的发展传承,民间门神画的象征也会越来越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寄托了东方劳动人民渴望和平、驱鬼去恶的心灵寄托。
六、总结
总的来说,中国门神画在民俗文化内涵方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色彩,是中国民间百姓情感的表达与传递。门神画所表现出的民族情怀,让中华儿女感受到一种无可替代的情感温暖,使我们触摸到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民俗艺术之美,被我们珍惜和弘扬。至今,中国传统门神画已很少见,可是每到春节,贴春联,贴福字等形式一直贯穿着我们的始终,在我们思想情感中根深蒂固,这都源自于门神画的艺术情操,可见门神艺术生命力之顽强,影响之深远。
参考文献:
[1]祝捷, 王家民. 门神画艺术特征研究[J]. 艺术探索, 2009, 23(1): 113-113.
[2]王月洁. 中国传统门神艺术形式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
[3]陈纯珍. 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初探[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4]马文慧, 何甜. 浅析门神的符号意义在现代服饰中的应用[J]. 山东纺织经济, 2015,(06): 47-49.
作者简介:
张宜薇,北京化工大学艺术系硕士研究生。
周小儒,北京化工大学工业设计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