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摘要:中职院校是培养和输出职业技能人才的摇篮,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责任和任务。综观目前中职院校的电子技术应用教学,学生在实际操作上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将会对今后的就业市场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中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践性和实践性。通过对中职电子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有助于加强和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实践
一、当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与困境
(一)劳动教育本体价值的缺失。劳动教育经常被嫁接在其他课程当中,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在实践环节、惩罚方式等语境下出现,而呈现出边缘化、形式化、表面化问题,部分高校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系统研究,更不能主动占据劳动教育理论主阵地,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关系、劳动习惯等引导作用发挥不明显,导致其劳动价值观极易遭受异化和扭曲。再加上部分高校各部门对劳动教育理解存在偏差,主体权责分界过度,缺乏统筹机制与管理,导致劳动教育在时间上被割裂、在内容上不完整、环节上不连贯。
(二)劳动实践场所供给不足。在校园内,随着高校硬件及服务水平的提升,基础性保障条件越来越高,进入大学后打扫教室、校园公共卫生区域等日常生活劳动有专门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和作业,大学生日常劳动场景和机会大幅减少,存在“纸上谈兵”不加以实践的问题。加上校内外新的劳动空间未及时开发并有效供给,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大学生劳动意识不高,劳动习惯养成较差。在家庭中,存在家长包办一切家务,将劳动与学习对立起来,在思想认识上对劳动“污名化”,对劳动者不尊重,更无从谈及对劳动产生理解和情感。特别是中小学阶段,“唯分数论”的部分家长和学校将劳动教育捆绑起来,完全从教育中剥离,导致学生进入大学甚至社会都缺乏基本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
(三)实际教学的前端、中端和末端设计不规范。一在教学前端,“教什么”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大多数劳动教育没有教学计划和大纲,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教学内容缺少准入机制,导致教学内容易浅显无章。再加上专职劳动教师队伍的缺乏,难以保障劳动教育的开展。二是教育中端的引导忽略。大部分的劳动教育沿用传统式授课方式,单从听和看无法真实体验劳动,且时常又将校内劳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同于劳动教育或直接替代。三是教育末端的评价被虚化。对劳动教育的评价方式一般以静态的实践报告、实践成效所替代,缺乏明确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程序、评价方法等硬性指标体系的建构,这种“非劳动式”的教育结果无法实现对劳动教育进行真实评价。
(四)劳动体验不平衡、不充分。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其教育目标和内容应区别于中小学层次的劳动教育,更加注重学科专业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衔接教育,但目前劳动教育内容多偏向简单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相关课程及实践开发不足,教学内容和课程实施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而陷入“浅表化”“混同化”误区。在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创新创业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学生的体力劳动仅限于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活动,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逐渐蔓延。同时,受区域经济发展、受重视程度、家庭教养模式、学生个体差别等因素影响,劳动教育在各地区开展的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劳动体验也存在较大差别。
二、人工智能时代下劳动教育的变革
(一)教育过程更加智能便利,为高校劳动教育扩大覆盖面提供条件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机会。慕课、虚拟自主学习平台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使劳动教育能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行动,名师名课等优质资源无差别共享,使“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从想象成为可能,高校劳动教育覆盖面得以进一步扩大;其次,智能技术能有效降低教师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教育效率,扩大教师辐射面。人工智能通过软件及程序的设置等实现教育活动的自动开展,如3D全息图像、智能课堂助理、答疑机器人等,以情境再现、图像识别、智能交互等技术为支撑,通过重现复杂的劳动过程进行劳动示范、学习诊断和智能导学,有效促进大学生参与的同时减轻教师负担,使其不被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牵绊,有更多精力打造具有吸引力的高质量劳动教育,不断扩大劳动教育辐射面。
(二)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弹性,为教育对象全面发展提供支撑
首先,大数据与云计算的结合,使教育资源得到海量拓展。各个教育平台、各种教育课程中的劳动教育知识,以及负载劳动教育职能的各式各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劳动教育资源。其次,人工智能技术使劳动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1]。数字化、形象化、趣味化的劳动教育内容,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面到立体,从书面文字、口头表达为主到文字、言语表达、音视频多媒体相得益彰的变化,能更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感悟;最后,劳动教育内容更加新颖有弹性。因应智能时代具体专业发展和劳动形态变化的现实需求,数字劳动、情感劳动、闲暇劳动等能够发挥人类创意、创新、创造独有优势的新内容被纳入大学生劳动教育,为原有的劳动知识注入新的活力。
(三)教育环境更加虚拟泛在,让超越时空的学习体验成为现实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能根据劳动教育需要,以虚拟实景的形式将劳动场景从农田、工厂等特定场所带到学校课堂中来,借助具身技术的自然融入让大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全身心投入其中,获得“在场的错觉”,并能在操作过程中得到真实反馈,收获多维劳动体验和复合型信息检索,持续提升劳动能力。其次,智能机器带来的新颖体验,使大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性被唤醒,主动学习的意愿和深度探索的欲望被激发。最后,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教育中的运用,使大学生在直观体会到智能机器强大劳动优势及其可能带来发展危机的基础上确立正确劳动价值观,争做智能时代的领航者。
(四)教育评价反馈更加即时精准,让个性化劳动教育成为可能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能即时全面收集学习数据,把握教育效果。借助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课堂情境感知系统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对教育对象的实时学习数据进行全面收集,整体把握其参与劳动实践的状态,以及课后作业、自学浏览足迹等,全面把握大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盲点不足等,从而对教育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其次,综合运用大数据的分析预测能力,借助Knewton系统等自适应学习系统,分析研判大学生在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和劳动品德方面的薄弱点及其学习需求,进而“通过算法让机器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规律,自动发现模式并用于预测”,为大学生制定独特劳动教育方案、提供针对性辅导,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三、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架构
(一)“价值—工具”全方位
随着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的日益密切,技术的选择和使用越来越显现出价值的倾向。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设备的智能化、多样化、数字化应用越来越广泛,劳动教育与教学技术之间产生了极强的黏合度、适配度、融合度。一方面,人工智能由仅作为工具的价值存在到根据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不同而提供更多的价值选项的能动性存在,教育技术的协同性越来越高,逐渐由“通用”低配版功能,实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专属”价值[2]。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跨越时空,提供更加情景化和智能化的劳动场景再现,在收获劳动体验的同时,学生感知着智能技术在教学情境中提供的新奇体验,激发其内在探索和创新的欲望,认识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改变与体验的同时,也认识到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规避可能存在的异化风险的重要性。
(二)“虚拟—现实”全领域
人工智能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发展,为劳动教育提供的智能化仿真化的实践平台以更加自由开放的情景式劳动体验,但这种虚拟的劳动体验提供的更多是基于对劳动的心灵感受和脑力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由身体的实践而产生的劳动认知、情感与态度,因而也无法生成真实的劳动能力。因此,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劳动教育在综合运用VR、AR等智能化技术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劳动情境,打破实践基地实习时间受限而导致的浅表层体验和空间阻碍造成的实践盲区,更好地进行沉浸式多维劳动体验。同时,合理安排课程中劳动实践课时间,提供现实的劳动场所,以真实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感知帮助学生获得劳动能力,直观看到自己的劳动过程成果,实现物理教学空间与虚拟教学空间互补转换的动态融合,实现认知与实践的深度认知性和循环互动性。
(三)“社会—教育”系统全覆盖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发挥社会各界的育人合力,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优势互补[3]。劳动教育不仅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同时也激发了教育智能化转型的发展动力,因此需要构建基于国家战略前沿化需求、经济社会多变性发展需求、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育人格局,确保现代化创新型劳动人才的综合培育实践的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社会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劳动实践提供最前沿最真实的劳动场所的同时,也是实证人工智能时代下中国劳动教育体系现代化质量、效应影响因素的最好验证。
四、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构建
(一)建立有效的制度保障机制
由于人工智能平台劳动教育的开放性、自由性及可编辑性,不同教育平台提供的劳动教育的内容便存在专业性与混杂性、多样性与单一性、尖端性与陈旧性相互交织的现状。因此,亟待以政府为主导,确保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平台的专业化建设与系统性维护,建立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内容的准入机制,加强对劳动教育内容的遴选、分类、更新,以政策性的保障,避免劳动教育学习空间的泛娱乐化、商业化倾向,明确人工智能的责任与义务,打破其野蛮生长的不良态势,保障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清朗环境。同时,强化对人工智能下劳动教育的安全保障政策,劳动教育不仅是对学生个人劳动的教育,更是提供整个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要加强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内容准入制度、系统运维制度、平台审查和安全评估等,形成前瞻性、可视化的制度保障[4]。
(二)建立充足的资金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要形成合力,加强对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预算与财政投入,特别是以专业性为导向,与学科专业相匹配的优质企业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共同打造虚拟劳动场景,职业体验、项目协同等合作。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高校,以就业为导向驱动劳动认知、能力、素养的协同育人,建立人才培养合作试点单位,形成校内劳动教师、企业专职师傅、劳动项目产品等人才培养专项资源库,为开展劳动教育配备齐全的基础设施和配套保障。另一方面,为鼓励大学生从事公益性劳动,以劳动精神和劳动价值观的正确树立为导向,积极筹建立专项资金库,由政府牵头对接相应企业,提供多样化资金支持,为大学生提供以政府支持、企业助推、社会协同的公益性劳动空间、劳动机会、劳动平台,创建和谐而向善的人工智能下的劳动教育。
(三)建立社会资源支持开放共享机制
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打破课堂与实践基地之间的时空距离,借助一体化的劳动教育平台,实现多维空间的聚合与时间的聚合,统筹社会各方力量,打造多方联动的线上线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保障劳动教育具有的鲜明实践性[5]。要极大发挥社会各级组织优势,建立社会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对学校、场馆、基地等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统筹规划,协同社会各界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共育格局,提供项目化、常态化的劳动教育联合培养模式,在实时参与他人创建的劳动实践项目中,自主形成研究小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校内教师与校外行业专家在线上实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与优化,实现即时性与泛在化展示与交流,推动对学生的教育性评价、教师的指导性评价以及基地的考察性评价,在多维情境与多重循环互动中形成劳动智慧。
参考文献
[1]邵建新,何玉坤,李雪.教育生态学视角下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2021,No.306(06).
[2]王惠颖.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转向与实施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1,No.408(10).
[3]胡雪凤,洪早清.高校劳动教育的智能转型与应然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06).
[4]刘飞君.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重塑及实施进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12).
[5]张家军,吕寒雪.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教育变革:缘起、挑战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22,sc.35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1.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21JDSZ3097;2.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工智能时代下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2-ZZJH-183;3.2023年河南省科技智库调研课题,“河南省高校应用型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NKJ-2023-73B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