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曲
[摘要]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以一种大共同体视角引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鲜明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等特征,如何增强各民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既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命题,也是亟待学术界回答的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理论课题。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整体性分析,梳理出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总体趋势、热点主题等基本样态。其一,在研究的总体趋势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相关研究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体现出理论研究来自实践并服务实践需要的特征。其二,在研究主题分布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视角广泛、内容多样,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四个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深度。未来,学术界应当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建构,扩展研究视野,构建系统性知识体系,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热点;研究展望
[中图分类号] D6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7608(2023)03-0033-08
古今中外,对共同体思想的研究一直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勾勒了理想化的城邦共同体(也称政治共同体),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只有在共同体之中才能过上“善的生活”。现代共同体主义认为,个人是由其所属并由此而获得尊重与关注的共同体所塑造的,不存在“不受牵连的自我”(Unencumberedselves)。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民族是一个具有亲属关系的共同体,具体地说,是其成员之间由于出生境况相同而形成的密切相关、占据广阔领地、有时间深度的共同体。”[1]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人类解放道路中,特别是在其唯物史观的创立、运用、验证、深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深刻阐释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抽象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真正共同体”等丰富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各民族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提供了精神指引和根本遵循,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热潮。学术界积极回应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课题,研究成果大量涌现。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热点问题,提出今后需要深化研究的主题,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提供基础性知识,更好地把握该主题的研究动态与趋势,拓宽其理论研究的宏观视野,进而开辟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文献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运用高级检索功能,检索要求筛选为:(1)检索关键词界定为“中华民族共同体”;(2)时间界定为2013—2022年;(3)文献来源类别为CSSCI。为确保所获取文献的精确性,对以上文献进行了人工筛选,剔除了非研究性和重复性的文献,最终选定359篇高质量文献。
第一,文献趋势分析。从2013—2022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文量来看,2015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论文数量开始增加,2017—2022年迅速发展,其中2017年是关键节点,该节点与党的十九大时间重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结合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热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引领了学术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热潮,反映出学术界为治国理政服务的时代特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主题来看,前10位的主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民族团结”“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共同体意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观察到,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研究相比其他视角更为突出,主要围绕概念、意识、认同、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研究,这也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时代性。
第二,研究力量分析。研究力量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它包括研究人员、研究机构及其合作网络关系等。从研究人员来看,张淑娟、严庆、赵刚、王文光等人是2013年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主要力量。从研究机构来看,该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阵地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等。“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中西部地区,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尚未形成密切的合作群体。
第三,关键词聚类分析。依据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及强度进行聚类,发现相关理论研究向“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边疆民族地区”等多个维度发散。其中,2018年研究前沿为“民族关系”“民族主义”“社会结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2019年研究前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多元一体格局”;2020年研究前沿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教育”“制度优势”“五个认同”;2021年研究前沿为“民族团结”“民族工作”“民族共同体”;2022年研究前沿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热点主题
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学术界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等主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第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研究。近年,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对“民族”“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概念进行了解释与辨析。中华民族是一个融合血缘、地缘和精神的共同体,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通过相互交流与交融形成的有机整体。在具体研究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的概念相互交织,既有学者将二者交替使用,也有学者将二者进行区分。
“中华民族”概念的研究集中表现为“演化”与“建构”两种研究理路,随着两种研究理路的深入发展,呈现出互补趋势。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界定主要涉及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民族认同等大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建构。孔亭、毛大龙从内涵、结构、功能出发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内在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本质属性就是命运共同体[2]。李贽、金炳镐在宏观层面,以世界历史发展的维度、民族形成的维度、社会主义建设的维度为研究框架,探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使命,特别突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意涵[3]。张亚席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引领性和总括性的复合概念,是建立在各民族对文化高度认同基础上,基于共同或相似的文化理念、文化思想和文化基因,形成的以文化价值的同一性作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并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和凝聚力更大的“灵魂共同体”[4]。杨鹍飞反对用西方“民族—国家”二维视角解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要从“名”与“实”去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即不囿于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名称,而需更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实体,明晰各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定位[5]。李静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经历了“离合—合散—散聚”的历史过程,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基础与现实基础进行系统剖析,提出中华民族在“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基础上进入了“自为”的发展阶段,“自为”的发展阶段表现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共知共觉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6]。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生成与演变既表现出历史积淀,又充分体现出时代特质。学界对其概念的解释与辨析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一是在“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对比和互动中更凸显和明确了“共同体”的内容指向,包括共同的历史记忆、精神文化、责任使命和前途命运。二是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以一种大共同体视角引领学术界的研究热潮。学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解释变得更加丰富和广泛,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被赋予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内涵和时代特征。
第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研究。“中国”一词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是无与伦比的,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与国家认同。悠久的中华文化从未断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和确立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与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性,也是各民族文化的依托和根基。近代以来,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觉醒,特别是抗日战争的胜利,表明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是维护祖国统一,各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文化认同、社会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始终贯穿各民族社会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全过程。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研究,主要有以下学者的代表性观点。胡岩梳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认同,提出中华民族认同是对各民族共同利益的认同,是对各民族共同祖国的认同,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7]。李克建对中华民族“华夷一体”与“天下观念”进行剖析,从儒家视角“仁”与“礼”的角度探究中华民族认同的文化基因[8]。王震中从文化基因、国家统一、语言文化、中国梦的角度探究了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认为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凝聚是一体两面的关系[9]。齐万良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大一统的角度剖析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历程,认为“四个自信”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10]。张文树、包有或阐述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关系,并提出了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中介形态,对于二者和谐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11]。路娟认为,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文化认同实质上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对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和形式的认同[12]。
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研究主要涉及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同。这些要素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交织的。不基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谈政治认同是片面的,不基于政治认同、国家认同谈思想认同是孤立的。
第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1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4]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5]可以看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发展。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56个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深入研究是引导全体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岳凤兰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途径,并从“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等方面进行解读[16]。沈桂萍从国家认同的角度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提出国家认同的文化和心理基础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7]。刘永刚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构逻辑,指出二者的体系互构与功能互通辩证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18]。尹学朋、王国宁从自我认同、族群认同、社会认同、国家认同的角度分析了公民认同的架构基础,并指出要从家庭、学校、媒体等渠道从小培育各族学生为奋力实现中国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路径[19]。严庆等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加强调国民的政治归属与政治认同,核心在于引导各族人民加强“五个认同”,落脚点是增强国民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具有强调中华民族统一性的意义[20]。王延中等则认为,要防止把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也要警惕和杜绝只强调本民族文化认同而排斥中华文化认同的狭隘文化认同观[21]。
目前,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围绕文化角度展开讨论,相关研究应该进一步增强实践性,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不断铸牢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第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的研究。关于精神家园研究,学者们并未将“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区分,其研究更侧重于精神家园的理论构建与时代解读,可以说,“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精神家园层面的功能是相通的,并且在“中华民族共同体”聚类中显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重点内容。从时间上看,现有研究主要对中国的古代、近代与当代的民族精神进行分析,内容上涉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等领域。陈来以爱国主义为视角,对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划分,提出爱国主义在先秦孕育成形、汉至唐确定形成、宋至清成熟发展、晚清至近代进入崭新时期[22]。肖群忠、霍艳云从爱国主义精神层面探讨了中华民族精神,并提出“政治要求与道德义务相统一、文化认同与政治依托相统一、民族主义与协和万邦相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特征[23]。温静认为,爱国主义在中华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这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时代诠释,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现实诉求的必然产物[24]。刘培功、单虹泽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文化是其重要的民族特质,以和为贵、和而不同是其重要处世方式[25]。辛向阳对习近平提出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进行解读,认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26]。蔡诗敏、张胥从精神独立性的角度指出,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是实践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27]。郑文宝以习近平的民族文化观为基础,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建设进行了分析,认为习近平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个自信”等思想扩充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引领着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建设方向[28]。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的研究集中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等领域的理论探讨,而这些领域均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精神家园研究的一个实践意义就是要促进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促进各族群众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使我国各民族永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研究展望
本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的359篇文献进行了分析,梳理出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趋势、研究力量和研究热点主题等基本样态。整体来看,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一,在研究的总体趋势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相应研究紧跟时代发展需要,与国家政策紧密相关,体现出理论研究来自实践并服务实践需要的特征。其二,在研究主题分布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视角广泛、内容多样,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
解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既要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渊源,又要研究这个共同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具体表现特征与形式,需要在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进行理论建构,不断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表现出中华民族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基因密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9]。习近平指出:“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30]“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逻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逻辑,“交织交融”“守望相助”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逻辑。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立足现在、夯实基础,憧憬未来、实现复兴,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未来研究的三个方向。
第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逻辑的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作为一种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物,每一个具体的民族都是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到以亲属部落为基础的部落联盟,再“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这一历史过程经历漫长的交流交往交融。习近平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31]“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逻辑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1)加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为什么党能始终得到人民支持、为什么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为什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如何将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系统深入剖析。(2)加强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的研究。譬如,加强考古学相关研究。加强对考古学的研究,有利于解释中国国家起源,阐明中国早期国家产生方式,以及夯实中国国家起源的理论根基。(3)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特别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研究。正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民主国家。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的价值追求,其背后的历史逻辑是什么?中国古代如何对少数民族进行治理,制度如何构建、经验如何积累、效果如何提升等系列问题也值得研究。(4)加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华民族形象的历史研究。在现代化进程中,统一的政治共同体通常以国家的形式出现,而增强国家凝聚力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民族认同,文化符号对民族认同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符号的研究,有利于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5)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置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历史背景下加以研究。譬如,统筹“两个大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切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6)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等历史教育资源,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习近平强调:“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32]
第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逻辑的研究。民族是由文化、政治、心理等因素共同塑造耦合而成的复杂现象。从文化维度来看,民族拥有共同的语言、历史和风俗习惯;从政治维度来看,民族是拥有政治认同的共同体;从心理维度来看,民族具有共享的忠诚与情感。谈论民族就必然涉及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民族理论以及民族政策,而这些范畴又必然涉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政治秩序、意识形态、共同体主义等规范性或描述性概念。这些规范性或描述性概念在中华民族的脑海中,自动转化成“中国”“华夏”“炎黄”“黄河”“长江”这些词语,既凸显历史记忆,又彰显国家、政治、文化、民族等层面的心理认同。习近平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33]由此,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逻辑的研究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进一步加强。(1)加强对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集中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内涵、历史方位、实现路径和战略步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是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2)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理论研究。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际问题,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成果,需要深入阐释研究。(3)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民族凝聚、民族发展、民族繁荣的理论研究。(4)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增强“五个认同”的理论研究。(5)加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6)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
第三,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逻辑的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需要围绕“铸牢”展开研究,“铸”指的是实践,即通过法律、制度、政策等实践路径推动中华民族的“五个认同”;“牢”指的是效果,即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我国民族大团结和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逻辑的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加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实践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要从小抓起,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建设,突出思想内涵,强化思想引领,让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必修课,引导学生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的实践研究,特别是关于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何缩小民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互利共享需要深入研究。(3)加强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实践布局的研究。(4)加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特别是对形成“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制度的顶层设计研究。譬如,对促进各民族地区协调发展、增强平等团结互助意识,扩大民族交往与交流的顶层设计的相关研究。(5)加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譬如,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的实践研究,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实践研究等。(6)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实践研究。学术界要进行广泛调研,利用“爱国主义”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制定完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提供专业化建议,为党中央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实践政策建言献策,为铸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做出可行性实践规划。
[参考文献]
[1]格罗斯比.牛津通识读本:民族主义[M].陈蕾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18.
[2]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6):51-57.
[3]李贽,金炳镐.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观的三个基本维度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20(2):1-10.
[4]张亚席.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科学内涵、价值意蕴与路径探析[J].学习论坛,2022(6):99-106.
[5]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83-94.
[6]李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与现实基础[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4-20
[7]胡岩.论中华民族的百年认同[J].民族研究,2013(1):11-21.
[8]李克建.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形成:思想基础与认同目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20-24.
[9]王震中.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凝聚[J].红旗文稿,2016(1):23-26.
[10]齐万良.中华文化认同探微: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大一统的辩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25-31.
[11]张文树,包有或.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关系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11):1-4.
[12]路娟.民族共同体视野下文化认同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9):67-70.
[1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
[1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40-41.
[1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9-40.
[16]岳凤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红旗文稿,2020(8):17-19.
[17]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6.
[18]刘永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构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0):17-23.
[19]尹学朋,王国宁.公民认同需求梯度化:铸牢少数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J].广西民族研究,2020(6):24-30.
[20]严庆,崔舒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与维度解析[J].青海民族研究,2022(4):44-51.
[21]王延中,宁亚芳.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大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99-109.
[22]陈来.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J].哲学研究,2019(10):11-19.
[23]肖群忠,霍艳云.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基本特征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6):59-66.
[24]温静.论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核心地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2):37-42.
[25]刘培功,单虹泽.从“大同世界”到“万物一体”:论儒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河南社会科学,2019(8):31-37.
[26]辛向阳.习近平点赞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什么[J].人民论坛,2019(S1):126-127.
[27]蔡诗敏,张胥.中华民族精神独立性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社会主义研究,2019(1):63-71.
[28]郑文宝.中华民族精神建设分析:以习近平的民族文化观为基础[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57-63.
[2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
[30][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41.
[3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
[3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等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把标准公正用人拓宽视野激励干部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N].人民日报,2018-11-27.
[责任编辑:张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