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探究

2023-04-29 12:38胡玉秀
中国科技投资 2023年8期
关键词:自然资源信息系统

胡玉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态势。而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是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在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其次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以水库为例,对其水资源利用和规划进行探究,并就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资源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信息系统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自然资源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活动,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很多学科分支、理论知识体系和技术方法。

目前,我国对资源进行了重新分配,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水资源的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系统化和科学化处理仍有待持续完善。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研究与建设,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应对当前的生态危机。同时,还应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及技术,解决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难题,为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良好条件。

一、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概述

资源综合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对各种自然资源信息科学化、系统化及合理化利用,全方位控制和协调的一种新型管理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环境问题日益重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环境保护力度及水平等方面入手,探索新时期我国资源综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提炼出改进措施,以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能源领域、水污染治理工程及生态保护中充分落实。

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构建,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因此,我国在资源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首先,要制定并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环境保护基本法》。其次,根据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有关生态保护政策,确定适合国情的实施细则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最后,健全相应的配套设施,包括基础设施设备、技术工具、检测手段等。

二、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现状

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是指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法律规定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各种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整合及动态化配置,其目的在于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而对于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则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同时,还应实现经济、技术等方面综合效益最大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是在分析了国外的经验后,结合我国国情形成的一种新思路。目前,国内关于自然资源的评价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尚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同时,由于各方面技术水平有限,现有方法与手段难以满足我国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人文、环境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这种全新的模式,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实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应建立一个科学、高效、完善、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并能为人们提供充分服务和产品信息的体系,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度,增强综合管理意识,最终提升对整个国家经济的整体控制能力及水平。

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包括组织架构、信息系统建设和人才队伍三个方面。其中,组织结构是实施其他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具备的信息系统。在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建立完善、高效、便捷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实现自然资源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人力资源系统建设与开发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有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对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政府有些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造成各政府部门间不能及时共享相关资料,再加上政府各职能机构各自为政,导致其协调性差、效率低下,这些都是制约这一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

其一,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都处于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中缺乏系统、有效的体系,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模式。其二,目前国内对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进行评价,主要以国家规划为准。但是各个地区之间存在差异性和复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评估结果。所以不同区域间的自然资源状况,也不能采用统一的标准。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管理方法与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实现高效发展目标。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我国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以此增强管理效果,解决管理难题。

综上所述,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虽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必须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化的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且适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可持续发展办法,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三、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运行环境

加强政府领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化、专业性强的体系。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资源管理系统是相当必要的。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其次,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再次,要加大对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跟踪检查力度,并做好监督工作。最后,要加快信息平台技术发展速度,构建高效运行机制,以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共赢目标,共同应对复杂多变且多层次、多样化、多元多样的社会经济问题,从而提高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水平和效率。

(二)完善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组织架构

在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过程中,组织架构是非常重要的,决定着整个系统运作的效率和效果。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科学又有效的资源评价体系。首先,应该建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对各部门进行评估。其次,应成立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并制定一系列的标准。最后,要加强政府领导与社会各界人士之间的合作交流机制、专家咨询制度等方面内容,从而使各个领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组织的高效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系统。在这一体系中,应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信息系统、社会组织机构等相关管理系统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同时,还要加强对资源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建设工作,以及法律法规保障机制方面的研究开发及技术支持,并保证其达到较好的实施效果,从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良性发展。

(三)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制度的落实

我国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资源数据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网络化程度,促进各部门之间沟通协调。首先,要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在自然资源综合管理系统中,对每个环节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其次,加大新技术投入力度,实现系统集成优化升级以及信息化管理的高效、便捷。最后,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有利于我国现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顺利展开,为今后其他领域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自然资源保护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尽管自然资源保护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相关法律制度不断出台,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地区“重开发、轻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力度依然不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目标多样化。曾经以经济为导向的发展观念虽得到逐步转变,但以资源和生态保护为目标的发展动力仍然不足。此外,自然资源保护观念的建立较为滞后,管理体制和模式无法跟进等问题导致相关制度落实缓慢、缺乏成效。因而,需要更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思想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思想。同时,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建立区域间的横向补偿制度,依据各个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并优化纵向补偿机制,构建创新性的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相融合的混合型补偿机制,将资源保护补偿机制与生态补偿有机结合,并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的跨区域协同交流和合作、共享资源保护实践经验和具体技术,为自然资源保护制度的落实提供支持。

(四)强化配套设施

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供水、供热、生态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因此,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比如,水资源规划、建设规划、水土保持方案制定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一系列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工作;建立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制度,规范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以保障其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来看,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奠定基础。其次,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水资源、电力等都属于重要资源。同时,在水土保持方面,也应加强开发和利用,提升其使用效率并减少污染;对于森林植被保护来说,最关键的是对土壤的改良及净化处理,以降低危害度及损失率。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最后,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大水环境质量监管力度。自然资源综合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相关部门、企业及政府共同参与,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五、结束语

在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要将资源利用率降到最低。其次,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最后,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科学发展观等原则,实现可持续化发展体系建设目标。同时,还要重视社会与环境利益结合点、社会责任感提升策略等内容,在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利用率低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重酉,孙瑾,胡艳芳,等.水文循环、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版),2011,26(2):57-68.

[2]李永华,徐海明,高阳华,等.西南地区东部夏季旱涝的水汽输送特征[J].气象学报,2010,68(6):932-943.

[3]李永华,卢楚翰,徐海明,等.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西南地区东部旱涝的关系[J].大气科学,2011,35(3):422-434.

[4]刘波,翟建青,高超,等.1960-2005年长江上游水文循环变化特征[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95-99.

[5]郑小波,王学锋,罗宇翔,等.1961~2005年云贵高原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16(5):657-664.

猜你喜欢
自然资源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乐于探索 美在其中
论中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方法
法律未界定之自然资源
浅析越南经济发展展望
企业综合节能信息系统SciMES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