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研究

2023-04-29 00:44林梅景军凯
商洛学院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

林梅 景军凯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应对挑战必须通过创新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强大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性原则。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必须坚持去劣存优,推动文本创新;坚持縱深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形式的创新;坚持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化、熏养功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能力,熏养民众素质,提升我国社会文明的高度。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033(2023)02-0016-06

引用格式:林梅,景军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23,37(2):16-21.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ultural exchange and dissemination have shown a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 is facing many challenge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we must endow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stronger vitality through innovation.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ust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integrity and innovation, and adhere to the directional principle of serving socialism and the people. To achieve the innov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 must adhere to eliminating the inferior and preserving the superior, promote text innovation, adhere to deeply explor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mote innovation in the form of utiliza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dhere to the pursuit of social benefit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al and nurturing function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rough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nhance its viability, cultivate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 and enhance the height of China's soci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aditional culture; inherit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指出并强调:“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3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是民族精神与价值的集中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的固有之义。

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学术界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研究热,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已有研究成果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问题研究,主要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涵义的探析和特征的确认,致力于回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的问题。这类成果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金燕和蔡丰明的研究文章,主要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依托人类发展所产生的具备当代社会所缺失的文化特征的精神形态。高金燕[3]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产物和结晶。”蔡丰明[4]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许多当代社会有所缺失的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第二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利用的时代价值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利用的必要性,试图为“为什么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利用”的问题提供答案。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林青和萧放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思路。林青[5]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脉——民族的根脉”。萧放[6]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保护传承人类情感、精神与知识智慧的多样性文化传统。研究者在该领域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利用的必要性,因此进一步研究该领域的价值不大。第三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利用问题的应用研究,主要回答“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利用和发展”的问题。因其直接指向于应用,能够在实践中引起显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发研究者的强烈兴趣。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萧放和邓启耀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萧放[6]提出完善记录体系,完善代表性项目制度,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科学、合理分类体系,健全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完善传承人制度与传承人群研培研修计划是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关键。邓启耀[7]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取决于作为“文化”的遗产,而非某单一“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多维度文化整体性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问题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应用研究”的范畴。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路径,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能力。总体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创新中求发展,是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研究尚未充分探讨的一个问题。所以,回答“非物质文化遺产如何在创新中求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

1  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当代社会和民族文化发展,涉及国家的文化安全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我国的“非遗+”实践不断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一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2019年,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另一方面,“非遗+”实践不断发展。我国各地积极探索“非遗+”生态圈建设和运行模式。如四川成都打造了“中华手工技艺展示交易中心”,贵州贵阳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资源开发融入文旅产业,云南大理实施“文旅融合示范区”工程,河南濮阳利用地方优势打造“濮阳杂技文化产业集群”,浙江台州开展“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师)计划”活动,北京举办“第三届北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积极探索“非遗+贸易”模式。

总体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性和战略高度,做出一系列决策部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史无前例的局面,开启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征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8]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9]在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国务院进一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保护法规,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文件。

第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确立“利用就是传承、保护”的理念,开始了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研究和实践。首先,国家公布传统工艺振兴文件目录,确定对14类383个传统工艺项目(传统工艺同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重点发展,鼓励有极强设计方案能力的公司、院校和有关单位在传统工艺项目聚集地建立了18个传统工艺工作平台。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丰富了生活内容,提升了生活品质,也实现了在利用中保护传统工艺的目的。其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协同发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融进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鼓励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景区,一批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产业基地、主题风格旅行线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一道艳丽的风景。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广大群众源源不断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幸福感,成为中华民族与众不同的文化艺术身份和精神标志,社会各界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氛更加深厚,各族人民推进交往交流交融,在交流中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面临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思想文化之精华和标志,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纽带,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承载着中华文明和中国人民特有的精神气质,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力的限制,导致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和传承主体间缺少有效沟通与互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总体上还处于“破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勺脸谱”在社会上流传已久,但从未得到有效保护;“摹印” “竹纸制作”等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却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生产陷于窘境;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导致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陷入濒临消亡的危境,亟待抢救、保护。

另外,从传播学的逻辑看来,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渠道和传承方式存在一定的漏洞。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一些传统项目渐渐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中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是民族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再加上在传承主体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以师徒传承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普遍年龄偏大、传承队伍不稳定,而年轻一代的学习热情又普遍不高。这又进一步导致传承者身上缺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结合的机制和氛围。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上缺乏活态保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消失或者濒临消失,如彝族剪纸、白族扎染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需要建立在其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之上,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三个。第一,传承方式单一、缺乏创新,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不足。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群老龄化、传承者断代。第三,传承方式与市场脱节。就具体表现而言,上述三个问题又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传承者与使用者脱节、传习者老龄化严重。第二,传承者收入低、年龄大难以接受新生事物。第三,传播方式与市场脱节,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普及,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难以产生经济效益。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的方向与实现路径

“守正创新”是高频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中央文件中的政治话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守正创新”做出了确切的阐述:“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9]创新不是随意而为,创新必须守正。传统文化创新也必须守正。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过程中,“守正”即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针,坚持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在遵循国家制度的前提下开展创新,坚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坚持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要以创新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创新要贯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下去,从而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其独特性和时代性。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的方向性原则

3.1.1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思想在文化领域的重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精神文明的载体,又是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中国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民服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演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仅仅是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而且在为人民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旅游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技术可以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发展和应用,这可以极大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可以进一步发展传统文化,也可以极大地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3.1.2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随着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仅可以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而且还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社会主义区别于其它国家的社会主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因此,保护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可持续性。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可以推进民族文化建设,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繁荣。文化不仅具有事业性,也具有产业性,最为典型的文化产业如影视戏剧产业、文旅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能够助推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繁荣富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象征,通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第三,文化的教化功能是文化具有事业性的根本依据。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熏养、教化的功能,能够提升民众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软实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可以加强民族文化建设,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傳承的重要作用,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性发展的实现路径

3.2.1去劣存优,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本创新

并非所有传统文化都属“优秀文化”,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包含糟粕性内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劣”。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需要去劣存优。把传统文本创新的过程定义为“去劣存优”,其实质是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剔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本中的糟粕性因素,保留优质的传统文化,以此传承和创新传统文本。

首先要清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低俗性内容。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高度重视,全国各地“申遗”的情绪高涨。但也有一些地方并未清晰了解“非遗”的真实含义,导致“非遗”保护的广泛、低俗化。例如“童子尿煮鸡蛋” “冥婚”申请办理“非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确认上,现实中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良趋向:一是慌不择路,盲目跟风,不深入分析就盲目否认。例如“求签”这种行为,在大众普遍认知中,一些“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电视宣传片中它被做为一个反面例子,在某些地方却将其展示为一种文化现象。二是“泛文化遗产论”,即觉得但凡传统式文化,不谈它的价值,根本不管是否具有单独存有的实质特点,甚至是对近些年新发生的效仿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也定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重塑项目的情况。

其次,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中与现代文明不相容的因素。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形式,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抵触。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燃放烟花爆竹营造了极其浓厚的年味,但同时也造成了大气污染。近年来我国推出“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其目的即在于去除传统文化中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抵触的内容。

从文化遗产的乡土文化保护角度观察,一些出色的文化遗产仍可在文化的精神层次传承下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仍对整个文明的进程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是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延续生命、再次存活的原因。应该保护那些与现代文明相一致、健康、安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至今仍然为大众喜爱的木版年画、民间剪纸等民间手工艺。

3.2.2纵深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形式的创新

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很多学者的第一反应即是“非遗+旅游”。但是,“非遗+旅游”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最常见形式,却并非唯一形式。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传统文化保护的同时,如何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经济效益,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掘价值,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角度来看,它不仅可以构建地方文化的特色,提高地方的观光价值,而且可以为政府创收,推动经济发展。它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经济效益,例如: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礼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还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可以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必须重视利用形式的创新。利用形式的创新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创新处理,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以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一方面,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新利用,实现产业化、商业化、社会化的转变。例如,可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新利用为基础,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于影视制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到新的媒介,以便更好地传播民族文化;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于社会教育,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要把握“互联网+非遗”的新样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化,可以增加和扩大非遗信息的受众群体,起到广泛宣传非遗知识、法规及政策的作用,从而实现发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化是一条值得探索的保护路径。”[10]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关键在于融进当代生活、完成时代意义。互联网技术增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消费者间的距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取下“神秘的面纱”,走入普通人的生活。利用互联网服务平台,可充分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与手艺,有利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合当下多元化、人性化、定制化的趋势和潮流,保持生产和消费的稳步发展。

总而言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不仅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形式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把握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维护好传统文化的原有特色,以及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方式,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以更丰富的创造性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2.3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形式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2]34文化首先具有教化功能,其次才是经济功能。文化的教化功能是文化具有社会效益的根源所在,也是“文化自信”的立论基础。因此,优秀文化的第一属性是社会效益性,而非经济效益性。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问题时,多数学者强调和重视“非遗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这是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问题上的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首先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化功能的利用,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社会效益的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按照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从祖先的记忆中流传下来的,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蕴藏着国家文化的历史记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促进民族融合,增强民族自信。

追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形式的创新,是当今推动文化振兴的必由之路。第一,在维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第二,要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研究,提出新的利用方案,改变落后的利用形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形式的创新。第三,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力度,挖掘和培养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传播和宣传传统文化,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同时,要加强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认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文化机构等的作用,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可不断深入。另外,还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以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自信的精神纽带。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文化多元竞争激烈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既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国家发展战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我国软实力的内在需要。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真正地活起来、传下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2]  本书编写组.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出版社,2022.

[3]  高金燕.媒介融合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32-139.

[4]  蔡丰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64-69,80.

[5]  林青.乡村振兴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4):32-37.

[6]  萧放,张士闪,宋俊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问”[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15(1):1-15,153.

[7]  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J].文化遗产,2022(3):1-7.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1.

[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

[10] 刘敦俊,颜军.商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络化研究——一种“互联网+”的非遗保护思路[J].农业网络信息,2017(6):27-31.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