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玥珺 王乾宇
[摘 要] 从“三全育人”的“全方位育人”出发,基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思政育人的五维向度,即“人的个体实践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及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发展”“历史观”向度及“未来观”向度。阐明“由内至外”“从个体到总体”“从过去到未来”不同视域下,全方位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构建过程,并结合各教育层次心理特征提出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思政教育;社会关系;唯物史观;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 G4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3)03-0117-08
人的发展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而每一社会成员“无可争辩地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才使社会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任一社会成员在生产实践中增强认知能力、加深对内在及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从而促成个人劳动能力的提升及社会关系有个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意义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民族文化培养、精神世界构建、意识形态建设等任务,需要为各阶段、各层次教育提供方向和指引。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思政育人的本质首在价值观的培养,价值观的培养旨在實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统一。从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到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再到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观的要义。在此基础上,“全面”的发展还包含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矛盾的批判,蕴含着人类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因此,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遵从社会最高价值观的表现,对思政育人理念提出逻辑框架,是具有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的。
在已有研究中,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研究,囊括了该理论对教育意义的梳理[1][2][3]、对教育目的的申明[4]、对教育方法的指导,[5][6]以及具体的课程设置[7]、课程设置的作用[8]及教学效果评价[9]等多个重要方面。但就“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身所具有的指导意义,及其对两者联系的讨论尚不充分。具体来讲,针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研究,较侧重其内涵中对“全面”的阐释,包含个性的充分发展及其与自由之间关系的论述,[10][11]或衡量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等,[12][13][14]但是对“发展的历史”维度和“发展的未来”方面的挖掘则有所欠缺,更缺乏由此延展开的思政元素的深入探索。考虑相关研究现状,本文将展开“人的全面发展”的五维向度探析,并试图在各个教育层次中提出相关思政元素的渗透路径,为各教育层次开展思政育人建设提供新的框架及思路。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内涵
(一)个体的人和总体的人构成“全面发展”的主体
将“人的全面发展”树立为思政教育的框架,深度融入大思政课的培育体系,首先须明确发展的方向和主体。其中,共产主义所要求的“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15]185,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方向。此外,为了人能自觉地实现向自我本质的复归,总需要率先找到人作为自身以及作为人类属性的基本定位。“人是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人的特殊性使人成为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人也是总体,是观念的总体,是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15]188从而,以个体和总体的人作为主体,它的发展也应包含个体的、具体的、个性化的、彼此区别的发展;以及人作为总体,抽象的、一般的、共同的发展。其中,在生产实践中结成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的人向总体的人的发展过渡的重要纽带,个体的人必须在总体中,在社会交往中,才可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总体的人的发展由其内部的每一个体的发展所构成。因此,人的发展的两个方面,同时也构成了“全面”的人的发展的内涵。
(二)“自由”与“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是一个关于延续的时间概念,而自由时间的积累是劳动者才能得到自由自觉发挥的一般前提。在生产实践中,人与其自身的、与他人的、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完善,带来了效率的提升和劳动时间的节约,“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16]203。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
具体来说,从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本质来看,个体发展首先表现为劳动能力的发展。而人的劳动能力可以理解为“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7]1-195。因此,运用劳动能力的过程,一方面体现为对外部世界及对自身认知水平的加深,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掌握,使对智力发展有一定要求的复杂劳动能力得到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为体力劳动本身对体力训练、肌肉运动、熟练动作等活动的强化,实现简单劳动或复杂劳动的体力劳动部分的能力进化。在实践过程中,劳动能力的提升又会投射到劳动实践中,形成对自然改造能力的升级。而环境的变化会作为生产中物的要素改造身处其中的人,于是,“人改造自然。另一方面,是人改造人”[15]540。
更为具体的,在个体劳动能力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然资源、天然禀赋、社会分工等差异,个体参与劳动实践的时间、种类、场所等均有所不同,因此在相异的劳动实践中,得到形式和程度各不相同的发展,从而形成彼此有别的个性化发展。并且,在劳动能力有个性的发展的基础上,人与人结成“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18]591-592,并随着劳动实践的深入,不断加深交往,形成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集体力,从而人在其现实性上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501的本质属性也得到实现,并构成了个体发展的第三个方面。
个体在实践中获得个性化的、差异化的发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特殊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从特殊上升到一般的过程中被抽象掉,仅留下人的类本质和人作为整体对世界进行改造的一般性质。这时,人作为总体与自然界发生关系,并投射出人对自然改造的能力变化。而与此相适应,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现实的人实现对自身的改造,观念的人同样实现对自身的改造,从而形成人的全面发展。
(三)對“全面发展”的特殊规定
不论是现实的、个体的人,还是观念的、总体的人,不论是具有个性化的劳动能力和交往关系的发展,还是人类的一般性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一点在人的发展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共同搭成了人类社会向上发展的阶梯,并印证了体力、智力,个体和总体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人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的需要,这是必然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它隐含着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也即包含着人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发展历史。生产力的不同发展阶段作为人的发展结果,同时也决定着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只有在前一阶段已经得到发展,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时,或者说解决问题的办法已经存在了,新的问题才会浮出水面,于是解决问题、实现新的突破才使更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可能,构成了全面发展的阶段性。
但是,任一发展阶段所能达到的成就,或受人脑开发程度的限制,或受自然资源与技术水平的局限,都表现出一定的有限性。人脑的开发、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新型替代能源的出现或许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方案,但归根到底,对任何人、任何地域、任何领域而言,一天的时间无论是否以24个小时来计量,它的界限和容纳总量都不会增加。因此,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阶段内发展的有限性,时间的无限性则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必然的、阶段性的,有限的和无限可能的发展,是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必要规定。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五维向度及其思政元素的渗透
(一)个人的发展:个人劳动能力及其有个性的发展
1.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劳动能力方面,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体力的发展构成智力发展的基础。由于“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了”[17]582,于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促成其二者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不同的教育层次,由于受教育主体年龄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征的差异,在体育和智育的课时安排、内容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应充分体现出适龄的特征。特别是对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身心成长发育、习惯养成,也是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有计划地安排和分配智育和体育课程的比例,使智育与体育形成“劳逸结合”的有机构成,切忌因升学压力而挤压体育活动的时间。同时注重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注重以负责人(班主任)为核心的“全程育人”教学团队的模式推广,确保在学期间,课堂内外的育人质量。这不仅包括文化课上获得的对物质世界的理性认知,或在体育、体活课上习得的强健体魄的方法和实践,还包括使学生从课堂外、从教师的育人态度、从学校的管理模式等全部外部对象中,获取对外部世界的反馈,全面地、逐步地形成对自身的正确定位。受到年龄局限下心理特征的影响,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于形成健全人格十分重要,其教育意义得以凸显出来。
2.个性的发展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
个人有区别的、个性化的劳动能力的发展,是社会分工产生及其发展的前提,同时作为社会分工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其制约。人在环境中确证自身的本质力量,由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的区别,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15]191,形成个体之间的特殊的、现实的本质力量的差别。并且,“由于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如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15]191。正如“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是不同于耳朵的对象的”,个人相区别的“本质力量的独特性”,使“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15]191。因此,基于个人有区别的本质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个性化的偏好与审美、精神感觉和实践感觉等,才以各种活动和享受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各教育层次,规划培育一定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是个性化的发展教育的基础。由于人自身条件和发展的历史差异,个体形成有区别的劳动能力,这种区别表现为个体发展的特殊性或个性,也包括个人志趣、偏好和审美等。而有个性的人创造出有差别的生活环境,相异的生活条件又创造出性格各异的人,进而形成具体的、特殊的劳动产品,构成更丰富的社会分工与交往形式。对于高等教育阶段已经成年的学生,其已进入生理和心理发育相对成熟的阶段,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更加多元和全面,家庭教育在社会环境教育中所占的比例渐渐减少,脱离家庭管束的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处理网络时代的庞杂信息,成为了这一阶段发展的关键。它要求个体在接收外部信息时已经形成对世界的初步认知,这要求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基本的价值判断。强健的身体、敏锐的头脑可以更多地在课堂外的场所得到锻炼,而在课堂内,则应受到更多对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并通过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也即通过深入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实现智力、体力与生产劳动的统一。[15]555-557
(二)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社会性的发展
马克思说:“对他的生产资料的私有权是小生产的基础,而小生产又是发展社会生产和劳动者本人的自由个性的必要条件。”[18]872可见,个性的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而有区别地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则是个性得以发展的前提。其中,人的个性“是由非常明确的阶级关系决定和规定的”[15]571,是由特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社会身份所决定的。因此,社会中“由于各自的个性而从此相互隔绝的所有个人”[15]316都应当“有社会空间来展示他的重要的生命表现” [15]335。这指明了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需要从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中得到确证。
1.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
“个体是社会存在物。” [15]188并且,“只有当对象对人来说成为社会的对象,人本身对自己来说成为社会的存在物,而社会在这个对象中对人来说成为本质的时候,这种情况才是可能的”[15]190。“人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人的第一需要,使人彼此建立联系。而当个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时,“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15]519就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并且,这种生产方式应当理解为“一定的活动方式”“一定的表现自己生命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15]519-520。同时,“这种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15]520。可见,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使人具备了一定的支配自然力的能力,又因为人和人差异化的生产条件而产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并通过个性的发展,在专业化、专门化的生产过程中形成更加丰富的社会分工,促进社会的进步。而发展了的社会又会为人创造新的生产条件,进一步形成人的有个性的劳动能力的进步。于是,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
因此,在家庭和學校教育中,彰显个人才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对人的社会属性的认知渗透。这包括对“人的社会关系总和”的本质认知,包括“人在社会关系的发展中发展自我”的认知,包括建立对“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的本质”的认识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建立在对社会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得到的对现实和理想社会的理性构画,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感性口号。以此为基础,对思政元素的开发并不困难,无论教育层次和学科门类,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是人与人发生关系的基础,自然科学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一样要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课堂、家庭、社会团体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其他家庭成员、学生与其他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因学科的分类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并不排斥其本质的同一性。
建立集体意识,因个人能力、行为习惯、审美偏好等差异而形成的每个人在集体中表现出的特殊性,正是“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基础,不是要消除个性,而是要在集体中充分发挥出个性的作用。有区别的个体才能应当在“合作”中展示出来,才更有意义。因此,挖掘个体有差别的才能、偏好、习惯等,是协调集体中人员配置,使成员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集体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它隐含在集体中,弱化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竞争观念,同时强化以“共建”“共享”理念为基础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在不同规模的集体中,“各尽所能”地展示个性、发挥集体力的作用,是这一阶段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所在。
2.在社会交往中促进个人德行的发展
建立集体意识、强化人的社会属性,还包括个人在集体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并从社会交往中树立自身品德,形成个人德行在社会交往中的发展。在人与人发生交往的各种场合,人的德行不应当必须有法律或道德的约束才能有所呈现,而是应当回归到社会交往本身。在集体中找到自身定位的人,因作为“集体人”而存在共性,共性的认知使成员的个性得以发展,同时也使得集体力得以展现。“诚信与友善”的观念因集体力的发挥和“共性”认知的培育而呈现出来,不是因为“诚信”是维系契约和其他经济关系的片面保证,也不是因为“友善”能避免冲突从而减少摩擦成本,而是因为同为“集体人”,为了共建集体发展的目标,为了同享集体发展的成果。因为人与人的交往构成社会经济基础的一个部分,而建立在这一经济基础上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共同的目标。
因此,在小规模的、由血缘或亲缘关系所构成的集体中,例如家庭、家族,集体观念的塑造能帮助家庭完善内部的分工,从而使各自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家庭成员和对自身的尊重,绝不是追求形式上的男女平等或尊老爱幼,而应是来源于对其人格、对其劳动的本质、社会性的本质及其个人才能的肯定。在以一定的实践条件为基础的集体中,例如学校、工作单位,集体观念的塑造能帮助个体成员实现能力发展与集体绩效发展的统一。在集体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建立起由于分工合作而形成的经济关系和情感关系,并在总体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对于他者的价值。
这一过程还投射出自身德行的发展。例如集体责任感的培养,荣誉感、爱岗敬业观念的建立。在更为广泛的、由历史和文化条件形成的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层面,则表现为以个人的充分发展作为贡献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社会发展的力量,同时谱写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更为宏大的目标,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需要有阶段、有计划地部署和实践,需要统筹城乡、地区、产业布局,需要深入社会的调查,需要每个人在自身的、具体的、不同基础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在人作为国家人、民族人、社会人的属性上,形成自身的全面发展。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的劳动本质和社会关系本质的发展,而伴随着社会中个人的全面发展,人对自然界关系发生变化,“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 [15]162的人的类属性也将得以实现。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发展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础。在个体的人和总体的人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一方面要给所有人生存和发展提供“狭义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也要作为“被劳动占有的外部世界”和被感知的“感性的自然界”而存在,为所有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广义的条件。与此同时,“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 [15]158。自然界提供人与人交往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作为“人与人联系的纽带”而存在,因此自然界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15]187。
从生存到发展的过程,总是要求社会剩余产品,亦即剩余劳动时间的积累,蕴含着以劳动生产率提升为表现的社会生产力的升级。这一过程行至今日,已迫切地要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解”,即体现出“生态生产力”核心特征中以“人-社会-自然”协调发展为价值目标的必然要求。[19]从而表达出绿色发展理念中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财富的可持续生产的一致性。
“科学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动力。”[15]773在各教育层面、各教育场合中,对自然界的规律的归纳、对自然力的利用和支配、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等,都显得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确学习的目的。明确自然科学“日益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15]193的属性,是自然界对人的历史的关系的表现,它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必须与自然界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一致。以片面的经济上的发展代替人的全面发展是狭隘的,也将造成以自然界的萎缩为代价的人的局部的、有限的、畸形的发展。
(四)人的发展的历史观与未来观
1.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的历史
从现实的个人发展,到由个人所构成的总体的人的发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发展,“整个世界,包括每一个单个的人在内,都是立足于过去的基础之上的”[15]472。人的发展的全部历史以及为了人的发展而做准备的历史,[15]194共同构成了人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此,理解人的发展的历史是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包括了人的个性化发展的历史、总体的人的发展的历史、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的历史。
在人的个性化发展的历史方面,那些由个人的感官延伸出来的,确证自身“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5]191。而“个人的这种发展是在历史地前后相继的等级和阶级的共同生存条件下进行的”[15]570。这表明了过去的人的发展所建立的经济基础构成了人的继续全面发展的条件,并且与过去的物质基础密不可分,甚至由此而产生的“思想的历史”恰恰说明了“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18]50-51的重要事实。因此,对于人的发展的历史的教育,也将成为人的继续发展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包括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历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等在内的历史的学习,不应只是特定教育等级下、特定学科的教学内容,而应推广至全教育层次、延伸至各个学科、拓展至各个领域。而历史教育方面的思政元素的渗透则应考虑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在基础教育阶段,侧重于创建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凡事多问为什么”,并从事物发展的历史中去寻求答案。在高等教育阶段,确保个人在制定升学、求职目标时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凡事从实践而不是从臆想出发,充分考虑自身个性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充分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个人的历史决定其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不仅有利于加深个体对自身及对社会的认知,更有利于明确个体及社会发展的方向。就像社会发展的历史也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历史无不在向我们证明,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的远大理想是人类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2.共产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展望
从过去发展的历史印记中,未来发展的线索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论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都有社会空间来展示他的重要的生命表现”[15]335,“在直接生产领域,……社会是否有时间来实现合乎人性的发展,就取决于时间。甚至精神生产也是如此”[15]270,“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70。一个人积累下自由时间,并根据需要自己处置自由时间。一方面要求“人通过认识和利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支配自然力”的发展的历史为这个人贡献出节约劳动时间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为其提供合乎人性的发展的方向。这恰恰是人的发展的历史和未来的观念的写照。如果每个人都明确“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53,那么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向往就将成为迈向共产主义理想的桥梁。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财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18]46,进而每个人的有个性的劳动能力及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都会成为全社会发展的基础。于是,由旧的分工所带来的限制将被消灭,“每个人的才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在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进程中真正获得解放”[15]807。人的发展的历史投射出人的发展的方向。正因为展开对唯物史观的深入学习,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共产主义理想的实践性和必然性,使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并有利于每个人在社会中根据个人有个性的才能的发挥找到自身的定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的一份子。于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将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实践基础的每个人的实在的向往。
三、结 语
基于发展的必然性、阶段性、有限性和无限的可能性,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勾画出思政育人的五维向度:(1)个人的发展,(2)社会的发展,(3)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4)过去的发展历史,(5)未来的发展图景。这五个方面,从自身的发展,到社会的发展,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再到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未来观的完整过程,也将以树人为依规,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讲好真正的思政课,不只是在課堂,也在家庭和社会的育人环境中,渗透在各教育层次中。第一,个人的发展:在初等教育阶段,侧重于体力和智力的培育,确保在更高教育层次中,有个性的才能得到培养和发挥。第二,社会的发展:集体观念的确立,需要在初等教育阶段进行渗透,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巩固。明确集体认知对个人社会交往的积极作用,明确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断升华德行的过程。第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深刻理解和谐和发展的两个方面,保证“人与自然和解”,至少在初等教育阶段开始渗透,并保证在高等教育阶段有关于自然科学理论、现代农业、工业产业或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的社会实践的有效展开。第四,唯物史观的教育:人的发展的全部历史,包括自然的历史和社会的历史,对此的学习不该只是文科生的特权,而应该有计划地推广至全域,在由各个历史阶段所拼凑起来的单元学习中,推进全面的历史观的构建。第五,共产主义理想的渗透:与唯物史观相统一的是共产主义理想的确立,它要求社会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参与者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个人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奋斗。
[参考文献]
[1]庄丽梅.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J].现代交际,2020(13):151-152.
[2]邓艳君.红色基因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三重路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1(2):111-115.
[3]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2005(5):3-8.
[4]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13-15.
[5]齐小军.在高校开展“共同富裕”教育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1(22):56-58.
[6]鲁明川,曹克亮.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2(1):59-64.
[7]李晓娟.“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J].职大学报,2021(6):106-109.
[8]王潔松.关于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1):135-138.
[9]袁俊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青年思政教育的有效性[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5(2):39-41.
[10]侯长林,蒋炎益,杨耀锟.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J].贵州社会科学,2022(2):113-119.
[11] 艾丛潞.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素质教育的本质回归[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5):13-24.
[12]丁义浩,林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程思政建设[J].人民论坛,2022(8):123-125.
[13]周志成,刘福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J].人民论坛,2013(18):177-179.
[14]费拥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视阈[J].学术探索,2012(12):167-169.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9]穆艳杰,马德帅.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变革视角下“生态生产力”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56-62.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孙铁骑】
The Five Dimensional Dimen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Reflection on Marx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ory
CUI Yuejun1,WANG Qianyu2
(1.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Beijing 100091,
China; 2. School of Economic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21,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all-round education” of “thre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nd based on Marx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ory, this paper proposes five dimens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practice of human beings” “social rel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relationship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s and natur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future perspective”. Clarify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Marxist valu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from inside to outside” “from individual to overall” and “from past to future”, and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eaching practice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educational levels.
[Key word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ocial relation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ommu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