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力度:意义、问题与对策

2023-04-29 23:32师吉金
关键词:问题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师吉金

[摘 要] 思政课教学研究是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条件。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要求,是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的要求,是尊重思政课教学规律的要求,是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水平的要求。在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重视不够、缺乏顶层设计、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有:强化对思政课教学研究的认识,以问题为中心进行研究,将思政课教学研究和其他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强化认识;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2991(2023)03-0102-07

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教学和研究的结合,即教学研究。在研究的范围内,教学研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会产生极大的作用,高校思政课尤其如此。但是,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对于教学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成为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政课建设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教学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思路需要拓展”[1]184。因此,有必要对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意义

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既是原则问题,也是方法问题。因此,强化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

在高校的教学中,所有的课程都有立德树人的任务。在这一点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承担着其他课程不能承担的任务,那就是立德树人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最终目标,也是直接目标。这一目标的實现,是通过思政课教学来实现的,其中,教学活动是主要环节,所以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180。这就将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就要把立德树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立德树人的视角看待思政课教学,对思政课教学进行研究。思政课教师只有在深入认识思政课对立德树人重要作用、教学研究对达到教学目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拓展思政课教学研究思路,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思政课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全面地把握每一门课程的内容结构,更科学地认识思政课的内容如何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在思政课教学中更深入地讲清道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2]做到了这些,才能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真正有的放矢,真正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通过讲清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使高校学生在全面掌握思政课程知识的基础上,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认识中国国情,真正养成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真正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尊重教学规律的要求

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3]277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也要遵循这些规律,在此基础上,还要重点研究和把握思政课教学规律。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专家将思政课教学规律归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由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正面教育为主与社会思潮批判相结合的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师生教学相长规律。[4]291也有专家从其他方面进行探索。

思政课教学规律对思政课教学提出多方面的要求,加强教学研究是达到这些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这里主要讨论如下教学规律对教学研究的要求:

其一,整体优化思政课程内容要求进行教学研究。思政课整体优化教学内容是一个联系密切的庞大的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由于各门课程的内容不同,体现出了每门课程有具体的知识体系,而各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又处于互相联系之中。要认识和把握思政课程的体系,整体优化教学内容揭示课程之间和课程内部的联系,就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学的研究。一般说来,没有研究,只凭经验,也有可能遵循思政课教学规律,但是只有进行研究,将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能动地把握规律。在认识、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在教学中遵循规律。从这个视角看,对思政课教学进行研究,有意识地将教学研究和把握教学规律结合起来,对整体优化思政课程内容十分必要。

其二,灌输与疏导相结合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思政课程的一个特殊之处,就是将理论进行灌输。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是原则。在思政课教学中进行灌输的同时,也要对高校学生进行疏导,并且要将灌输和疏导结合起来。从一定意义上说,灌输和疏导结合,就是讲道理。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是思政课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点之一。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进行包括教学研究在内的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通过将这方面的教学研究成果纳入思政课教学中,以提高其时效性。

其三,教学相长要求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教学相长是教育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除了规律的一般体现外,还有思政课自身特殊的体现。这就是高校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知识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对老师有各种各样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的同时,还要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从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中加强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进行教学研究。当然,也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知识似曾相识又末学肤受,这更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了解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教学相长要求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师的教学研究又会促进教学相长。

其四,理论和实践统一要求加强教学研究。在高校课程中,理论和实践统一的课程很多。但是,思政课有其特点,即是说,思政课作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讲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既有理论课程又有实践课程的课程群,必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教学研究提出了独特的要求,那就是从政治性的角度和高度,既要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也要进行实践教学研究,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三)提高思政课教师素质水平的要求

教师素质的提升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政治素质、研究素养、教学水平、沟通能力的提升,等等,都是教师素质提升的内容。教学研究是研究素养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承担教学任务,也就必须具备教学研究素养,思政课教师也是如此。教师只有提高教学研究素养,真正搞好教学研究,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实际,将教学内容真正传授给学生。这是高校教师的一般情况,是高校所有教师都适用的。

至于思政课教师,所面对的问题又有特殊性,即要特别重视课程内容的方向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当然,任何一门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都有方向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问题,只不过作为一个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互相支撑的、有明确立德树人课程目标的、有严密内容体系的课程群,思政课的这个问题特别突出,因为思政课名称本身已经说明了其课程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这些都要求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教师必须具有的政治素养外,还需要教师具有包括教学研究在内的学术素养。从教学研究的视角看,教师通过教学研究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并厘清在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来体现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并达到方向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会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并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当然,思政课教师除提高政治素质外,还要提高其他方面的素质,而教学研究对思政课教师其他方面素质提高的作用更直接。这里特别要提出知识、能力和立德相统一的问题。思政课要立德树人,但是立德树人是和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養结合在一起的。对思政课教师来说,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主要的路径还是教学,这就和教学研究联系在一起了。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即所教授的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决定了传授的知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培养的能力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比一般的专业知识传授、专业能力培养更有特色,这就使得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研究尤其重要。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前面已经进行了说明。对于思政课教学研究,不是说没有重视,从党和国家的层面看,改革开放以来,不少的文件都对思政课教学进行了阐述。早在1980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的通知中就提出:“马列主义教师应深入研究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密切联系国际国内革命斗争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探讨一些新的课题,并努力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5]10此后,又对教学研究问题进行了多次论述。“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10多个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对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1]181-182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阐述这一问题。国家社科基金办公室、教育部设立专项课题来研究包括思政课教学研究在内的相关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学术界也的确出现了一批质量较高的教学研究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有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意识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重视不够

虽然党和国家重视教学研究,但是从高校整体情况看,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仍然存在着对教学研究重视不够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有些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研究上投入的力量没有学术研究大。据我们了解的情况,有些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用在抓教学上的精力大于用在研究上的精力。这是因为多年来,思政课教师不足,但开设的课程不能减少,虽然在某一阶段中,有些学校用种种方式,变相减少了思政课的课时,但是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多数学校的许多思政课教师忙于上课,忽视研究。近年来,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总体研究能力不足的问题又特别显现出来,也就是说,虽然思政课教师总体数量增加了,但研究能力却没和教师数量的增加成正比。就研究的情况看,也是侧重于学术研究,忽视教学研究。一些高校对学术研究投入的精力往往大于教学研究。更有甚者,少数学校在评职晋级、奖励等环节上没有将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放在同等地位上,这种情况没有也不可能促进教学研究。

二是思政课教师对于教学研究重视不够。高校的青年教师不懂得或不完全懂得教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轻视教学研究。有些刚从业的博士、硕士,经受过科学研究的训练,而没有经受过教学研究的训练,加之他们教学实践少,教学经验不足,又面临着评职晋级等压力,也导致他们把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对于教学和教学研究认识不足,着力不多。一些老教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其中的一部分往往认为教学经验就是教学研究,用经验取代研究,或自恃对教材知识熟练而不屑于进行教学研究。这也是重视不够的体现。

(二)缺乏顶层设计

任何研究都要有顶层设计。所谓研究中的顶层设计,就是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所研究问题的内容、范围、范畴等问题,建立一套可行性强、能解决问题的体系,探索可行的方法。在高校的研究中,一般说来,顶层设计在学术研究中比较受重视,虽然也存在许多问题,但比教学研究还要好些,思政课也是如此。

在思政课教学研究中,缺乏顶层设计主要体现在:一是学校、学院、教师在教学研究上没有长远规划。大多数学校、学院、教师没有像科学研究规划那样,对教学研究有一个系统的、长远的规划。许多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不把教学研究纳入管理范围,而教务管理部门更多的是负责教学安排和教学过程管理,而对教学研究关注不够。一些学校设在教务管理部门或其他部门的高教研究,对思政课教学研究着力不大。许多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部也有教学团队,但团队只是一个教学单位;虽然也进行集体备课,但在集体备课中对于教学研究做得不多,更不用说对思政课教学研究进行顶层设计了。至于教师个人,在教学研究中基本上是个体研究或小集体研究,这些研究计划性不强,解决问题的系统性较弱。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学校、学院、教师缺乏思政课课程群之间综合性研究,没有将思政课程群之间的共性问题作为各门思政课教师合力研究的问题,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机制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大思政课研究”,等等,这种情况很难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去对待教学研究。

二是缺乏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研究的顶层设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党和国家对学校育人的明确要求。同向同行要求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都要重视立德树人,两方面课程在育人方面要有机结合,突出协同性。而实际情况是,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以思政课程的角度来说,在如何做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问题上,主动性不够,没有对思政课以外的课程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没有对如何主动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起来,真正达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进行研究。思政课老师和其他课程教师缺乏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有效沟通。当然,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也缺少这方面的思考和研究,这就影响了立德树人的效果。

(三)总体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这是从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成果来分析的。检视学术界现有的关于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出成果的总体质量还有待提高。在检索各种期刊网如“中国知网”“超星期刊”“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等,我们可以得出现有的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成果较少。这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成果相比,也是和思政课学术研究相比。成果较少,说明思政课教师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研究不深入。当然,在现有的成果中,也有部分水平较高、研究比较深入的,但总体上说,现有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虽然“05方案”出台后的5年左右时间内,对思政课程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比较集中地提出和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教学的深入,在一些老问题仍然存在的同时,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应该研究的教学问题并没有减少。研究成果不多,研究欠深入、欠全面,会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成果缺乏系统研究。通过对思政课教学研究成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成果缺乏系统性。即是说,较少有成果从思政课整体教学上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对每一门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研究,或对每门课程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当然,这样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但缺乏整体性的研究毕竟是个缺陷。此外,在研究中还存在着对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多、对实践教学研究的成果少的情况,这也不利于改进思政课教学。

三是没有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思政课教学研究。从根本上说,思政课教学研究是教育学中教学论的内容,应该从教育学、教学论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这一问题,有这个角度的研究成果。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既体现研究者有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意识,也衡量研究成果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但是,现有的大多数成果都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这从某个角度说明思政课教学研究的学理基础还欠牢固,思政课教师还缺乏从教育学,尤其是从教学论视角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对问题研究的思路,这也是“思路需要拓展”的一个证明。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对策

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来保证思政课教学的实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下列几点是必须重视的措施。

(一)强化认识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环境中,认识成为实践的先导,对实践具有引领作用、促进作用。思政课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对思政课教学研究的认识不充分,所以,强化认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是学校要强化对思政课教学研究的认识。学校的领导和主管部门应该认识到,要将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教师的教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思政课重要地位的高度,从党和国家对思政课重要论述的高度,充分认识思政课教学研究的特殊性,采取有效方式,加大对思政课教学研究重视力度。在职称评聘、教师考核等方面,将教学研究作为条件。学校重视是一种导向,对教师强化这方面的认识会起到引导、促动作用。

二是思政课教师要强化对教学研究的认识。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重视教学研究,关键在教师,成果出在教师,效果在教师的教学中,教师重视教学研究,才能投入精力搞教学研究。思政课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认真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包括加强思政课在内的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和把握各级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关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文件要求;要充分认识教学研究在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思政课和专业课的重要区别之一是思政课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而不是培养专门人才,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进行教学研究。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在实践中强化教学研究,才能将教学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目的。

(二)以问题为中心

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学术研究,都必须以问题为中心。也就是说,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就思政课教学研究来说,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材提出的问题。教学必须遵循教材,这是思政课特别重要的问题。思政课教材的编写,和其他课程教材有很多不同之处,这是由思政课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思政课教材受篇幅和其他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做到详细解答。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深化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这些研究,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190特别是既要遵循教材的基本要求,又要将问题研究清楚;既要把握政治性,不能在研究中偏离政治方向,又要注意学理性,用学理来回答问题。

二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教材提出的问题,既有重合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般说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宽泛,学生在教师教学中,可能随时会提出他们想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思政课可以当堂解答的问题,有的是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回答的問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往届学生的情况提前进行研究,这一方面老教师更具优势;可以在教学中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对于有些问题,可以和学生说明,老师需要思考后再回答,这种做法不会降低老师的威信,如果经过思考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反而会使学生觉得教师有责任心。

三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1]183大学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关键时期的疑惑、需要了解的问题更多些,这些问题有的是思政课要解决的,这和前面两点是一致的,但有的并不是思政课范围的问题,或是和教师讲授课程的联系不密切的问题,或是和思政课教学关系不密切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在教学或课外活动中尽力为学生解惑。

(三)和其他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

教学研究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方面的研究有聯系的。因此,在教学研究的同时,也要注意和其他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

一是和学术研究结合起来。思政课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强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密切结合、互相促进。此外,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解决的问题联系密切,教学研究为了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学术研究也有这方面的内容。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都保持创新性,因为不是创新的成果就谈不上研究。在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中,都要坚持“八个统一”。这是我们办好思政课的基本遵循,也是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基本遵循。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的互相促进。

二是将教学内容的研究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结合起来。教学内容的研究是教学研究的核心,教学方法是教学成效得以显现的条件之一,所以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保持用最优方法进行教学,是教学研究的应有举措。在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探讨出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研究中,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对教学方法的研究结合起来,厘清哪些内容使用哪些方法,才能取得最优效果。要将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教育学、教学论的要求结合起来,使之上升到教育学、教学论的高度。

三是和课程思政研究结合起来。如何做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是思政课的任务,也是思政课以外其他课程的任务。因此,在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就包括了如何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中,思政课教师除了研究思政课程外,还要对课程思政如何立德树人进行探索。当然,这主要是课程思政教师的任务,思政课程的教师也应该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研究上发挥自身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3]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4]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史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孙铁骑】

Intensifying the Teaching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Universities: Significanc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HI Jijin

(School of Marxism,Bohai 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 121003,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run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ell.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a require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cultivation of moral character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mphasizing depth, transparency, and livelines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respecting the teaching law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mainly including insufficient attention, lack of top-level design, and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mainly include strength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 conducting research centered on problems, and combi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research with other aspects of research.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search;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problems oriented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