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柳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此,本文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为背景,以“勾股定理”为例,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勾股定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具有重要作用,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勾股定理”教学中,可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勾股定理,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应善于设计和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1 情境教学法的概述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将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和应用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或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的情境,如实验室实践、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模拟游戏等,通过情境中的体验、观察和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情境教学法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学生在情境中被赋予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角色.教师不再是传统知识灌输者,而是情境的引导者和学习的促进者.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引导讨论、提供资源和指导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情境,并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和发现知识.“情境—活动—问题—整理总结—应用”是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教学循环.学生在体验情境、参与活动、面对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和应用知识,通过整理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终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此外,情境教學法也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1].
2 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数学课程中常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应用.而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对数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2)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将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而通过情境教学法,学生可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3) 在初中数学中,勾股定理属于重要定理,但对于学生可能是一个抽象而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情境教学法,教师可设计一些与勾股定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验证和应用勾股定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3 情境教学法在“勾股定理”教学中的应用
3.1 创设情境
为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的规律与特点,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假设学校的操场上有一个长方形的篮球场,教师需要确定篮球场的对角线长度.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观察出一个直角三角形,该三角形的直角就位于篮球场的一个角上,而两条直角边正好是篮球场的相邻两条边,从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直角三角形与篮球场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使用测量工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篮球场相邻两条边的长度.学生们可形成小组,在实际测量时互相配合,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学生需要将测量到的三边长度记录下来,包括直角边a、直角边b和斜边c.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可深入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和属性.最后,学生们返回教室,将测量到的数据整理并计算每条边的平方.学生们会发现直角边a的平方加上直角边b的平方恰好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们会逐渐理解这就是勾股定理的表达形式.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亲自验证这一定理的正确性.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们在观察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合作讨论、分享结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勾股定理[3].
3.2 引导发现
在引导学生发现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可以设立直角三角形的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身观察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首先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些直角三角形模型,并告诉学生要观察这些模型中的数值关系.然后询问学生:“在直角三角形中,你们观察到有哪些数值呈现一定的关系?”通过该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学生们开始观察和比较三角形的三个边长,发现无论这些模型的形状和大小如何变化,直角边的平方和总是等于斜边的平方.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该数值关系的原因?为什么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通过该问题,学生们可能会进一步推理和探索,从而可能会开始研究直角三角形的各个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学生会发现,对于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a、b和斜边c,根据三角形的定义,a、b和c之间存在特殊的关系:a2+b2=c2.
引导学生们对该关系进行验证,鼓励学生选择几个具体的直角三角形,测量其直角边的长度,并计算平方和.学生可以比较这些平方和与斜边的平方是否相等.通过这项实验,学生们将进一步巩固勾股定理的本质.学生可将勾股定理的本质总结为数值关系:在任何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和实验,逐渐发现直角三角形中数值关系的规律,并且能够将其用勾股定理的形式进行表达.
3.3 经验总结
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勾股定理的经验和规律时,可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总结该定理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包含3-4名学生.为每个小组发放一些直角三角形的实例(可视图形、卡片、模型等),并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探究这些实例中的勾股定理特点.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交流各自的观察和思考.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会提供适当的引导问题,例如:“你们发现什么规律?这些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直角三角形?为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希望激发学生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勾股定理的特点.在小组讨论之后,会邀请学生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一些勾股定理的经验和规律.学生们可能会发现以下特点:
勾股定理适用于所有直角三角形:不论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度和斜边长度如何变化,勾股定理始终成立.形式化表达: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a和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应用广泛:勾股定理不仅在数学中有应用,还在物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例如测量、导航等.
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学生可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通过该过程,学生将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学生们可分享在讨论和解题过程中的发现和困惑,从而获得更全面的学习经验.通过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们将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数学定理的本质和应用.学生将不仅仅是被告知勾股定理的公式,而是通过亲身经历和合作讨论,深入地理解该定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4 情景应用
通过设计真实的情景问题,可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例如:为学生提供某房屋设计图,其中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墙角,直角边的长度已知为3m和4m,学生需要计算出斜边的长度.
这样的问题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除房屋设计问题,教师还可设计其他情景问题,例如直角三角形的旗杆问题.假设学生们正在筹备学校的体育比赛,
学生需要在操场上安装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旗杆,其中一根直角边为2m,斜边的长度为10m.学生们需要计算旗杆的高度.
通过该情景应用问题,学生们不仅可以运用勾股定理计算旗杆的高度,还能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的情景应用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水平.通过这种有趣而实用的学习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勾股定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5 课堂展示
在展示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过程中,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学生可选择口头汇报、展示板、PPT等方式进行展示,也可选择个人展示或小组合作展示的形式.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利用勾股定理解决或说明该问题.例如:学生可选择测量和计算该主题下的实际长度、角度或高度等.对于口头汇报,学生可准备一个简洁明了的讲解稿,结合图表或示意图阐明自己的观察和推理过程.
对于展示板或PPT形式的展示,学生可利用各种绘图工具、计算器、测量工具等展示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学生可用图表、图片和文字说明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结合勾股定理进行解释和验证.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积极互动和提问,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们可提出问题、分享观点、讨论结果,并互相帮助和指导,通过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
通过展示,学生们可在同伴的观察和反馈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展示形式和内容,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能力.通过这样的课堂展示活动,学生们将有机会展现自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这种自主展示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这种活动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从彼此的展示中获得灵感和启发,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通过以“勾股定理”为例,教师可看到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教师应当善于设计和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为彩.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勾股定理”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6):3840.
[2] 赵玉娜.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教材为例[J].环球慈善,2021(3):106.
[3] 刘剡.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总体与样本”为例[J].新丝路:上旬,2021(10):8384.
[4] 鲁云.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1(4):2021.
[5] 马洪超.打造“极简理念”下的生态数学课堂——以《函数与方程》一课为例[J].数学之友,2022,36(3):3233.
[6] 陈万寿.从三个事件互相独立的条件谈起[J].数学之友,2022,36(3):5556.
[7] 张倩,沈威.一道中考销售类试题蕴含模型思想的探究[J].數学之友,2022,3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