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下中国古典哲学术语英译研究
——以陈荣捷译《传习录》为例

2023-04-22 08:49曾妍程建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9期
关键词:传习录斯坦纳阐释学

曾妍,程建山

(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回顾百年西方译史,语言学派、哲学学派、文艺学派往往以作者中心论为主导,而“五十本三不易”“八备说”“五不翻”等中国传统译论则映射着原著中心论的色彩。译文仅是“派生的和非创造性的活动”[1],译者通常被视为原作者身影下的隐形人,如图里(Gideon Tonry)所言“一种隐身的存在”,因而形成了一种“作者是主人,而译者是仆人”的现状。自20 世纪60 年代,解构主义思潮兴起,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意义、功能等有了新的认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在此过程中,美国学者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将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作为理论基础,运用跨学科的广阔视角将诠释学移植入翻译研究的视域。本文从斯坦纳阐释学的角度,借助其提出的“翻译四步骤”理论,分析陈荣捷英译本《传习录》中出现的相关古典哲学术语。

1 阐释学翻译观概述

“翻译,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2]在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中,译者无疑给予了原文新的诠释视角。斯坦纳在《通天塔之后》第一章以翻译莎士比亚剧作《辛白林》 为例,指出翻译莎翁作品除了要了解时代背景、厘清句子结构外,最重要的一步在于译者必须回到写作者的语言背景,明白当时人们的语言习惯与明讽暗喻。由此可见,译者唯有通过深入诠释、重新构建,才能得以将隐没的意义再现。在翻译研究中,对术语本身及对术语相关历史的考据分析至关重要。正如阐释学理论所指出,“通过阐释认识前人,认识当时的生活最终认识历史”[3]。而当解读一部作品时,也正是从所谓的“成见”出发进入文本内部,通过对文本的诠释以完成对世界的解释。这种“文本视域”与“读者视域”的交相融合,正是斯坦纳对海德格尔哲学阐释学的创造性阐释。故而,斯坦纳的翻译理论结构建立在哲学阐释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试图阐明“解释”是翻译的普遍特征。在《通天塔之后》的序言中,斯坦纳一言道明“理解即是翻译”。在他看来,无论是语内翻译、语际翻译,抑或是符际翻译,这三者最大的特征在于理解。语言是不断变化的,每一种语言都有其时效性,每当人们阅读一段文字或是听见一段对话时,都在进行着翻译活动。古人云:“闻弦歌而知其音,读书画而明其意。”翻译的内涵与外延在理解中不断放大,而在理解诠释的动态过程中,作者、译者、读者与文本在无形之中构建起“解释学循环”,译者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可能会改变原文的意义,译文必然也无法表达原文的全部意义。在此过程中,翻译的主体势必是能动的存在,译者主动将自我视域与作者视域相融合,形成全新的“翻译学视域”。在此基础上,译者在一定限度的自由范围内对原意加以发挥,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2 陈荣捷英译本《传习录》概述

《传习录》 是王阳明先生对先秦儒学经典的诠释。承载阳明学主要思想的《传习录》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等核心思想。《传习录》一直备受学者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丰富。而《传习录》英译及相关英译研究少之又少。美国心理学教授和哲学博士亨克(Frederick G.Henke)在1916 年首次翻译出版The Philosophy of Wang Yang-ming 一书。1963 年,美籍华裔哲学史家、朱子学专家陈荣捷(Wing-tsit Chan)的《传习录》全译本Instructions for Practical Living and Other Neo-Confucian Writings by Wang Yang-ming 出版[4]。他的翻译作品不仅是翻译,亦是了解原文思想和理论观点的极有价值的学术资料[5]。1972 年,加拿大华裔汉学家秦家懿的节译本The Philosophical Letters of Wang Yang-ming 出版,此译本中仅包含王阳明先生讨论哲学问题的部分书信,故一般不被称作《传习录》英译本。此后再无《传习录》新译本出现[6]。

按照斯坦纳所描述的“解释学循环”观点,译者往往带着“成见”侵入源文本,在主体性驱动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本体视域”与源语的“文本视域”逐渐融合,形成新的译介效果。可见,对于《传习录》这样一部“诸品皆备”的源文本而言,运用“阐释学四步骤”理论来逐层剖析陈荣捷先生在“信任”“侵入”“吸收”“补偿”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诠释文本,维持原作风貌的基础上向国外读者传递中国文化内涵的方法与策略,这一观察视角对于《传习录》外译研究、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研究价值。

3 陈荣捷英译版《传习录》四步骤分析

在《通天塔之后》 的第五章中,斯坦纳详细论述了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现结合陈荣捷英译生涯及英译本原文,来诠释斯坦纳眼中这一“启发和挪用意义的转换行为”。

3.1 信任

在斯坦纳眼中,“信任” 意味着译者相信文本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因而译者在择取翻译文本时“首先是初始的信赖,一种信任的投入,以过去的经验为保证”[7]。进而译者尝试理解原作,挖掘其含义,深入其意图。譬如在中西历史上,解经学家对《圣经》的翻译顶礼膜拜,视之为解读圣意的神圣事业,鸠摩罗什、道乾、玄奘等佛经翻译家为了译经而皓首穷经、残烛秉书、孜孜以求,将之视为毕生无以穷尽的事业,其坚定的意志皆来自对原文本的无限信任。

陈荣捷是美籍华裔,青年时代就赴美求学,后在美国生活与工作,在长达50 年的时间里进行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翻译和教学工作,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对中国哲学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8]。在陈荣捷英译本《传习录》的译者注中,他表示亨克译本中包含太多翻译错误,重新编排了原作结构,省略了许多原作内容,这样会导致此中国文化典籍得不到应有的诠释。因此,陈荣捷先生觉得提供一个新译本十分必要。

3.2 侵入

斯坦纳引用一个比喻形容“侵入”,“意义是译者擒回的俘虏。我们破解一个密码:破译是解剖性的,必须击破外壳,层层剥离内核”。这表明译者的“侵入”具有“侵略性”和“摧毁性”,易产生局限性视野,译者对于文本的解读也难免与原文有偏差。因此,任何译者都无法完全客观理解原文。

3.3 吸收

斯坦纳认为,“对原文意义及形式的引进和接纳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也不是要把它们引进,吸纳到真空中去”[9]。在译者将主体视域侵入源语文本之后,原文本的概念意义与指称概念被提炼而出,译者再度将其吸收(incorporation) 进入“他者”的文化场域之中。但正如斯坦纳所言,这一文化场域并非“真空地带”,如何在早已“拥挤不堪”的译语文化中吸收接纳源语意义,这便是阐释学对译者所提出的挑战所在。

例1: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

译文:This is not as good as to pursue old-style learning.

例2: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

译文:If during the day one feels work becoming annoying, one should sit in meditation.

例3:圣人应变不穷,莫亦是预先讲求否?

译文:A sage's response to changing conditions is unlimited.Does he have to study beforehand?

例4: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是有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

译文:For 'substance and function come from one source.' Given the substance, there is the function,and given the equilibrium before the feelings are aroused, there is the harmony in which the feelings are aroused and all attain due measure and degree.

例1 中的“旧时学问”是指朱子的学问。在吸收这一步骤,译者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差异,便直接直译为“old-style learning”。通常情况下,中国哲学典籍中每个核心术语都有好几层意思[10]。例2 中,“静坐”通常是指“安静地坐着”,但实际上这里的“静”是指排除思虑,闭目安坐,译者译为“sit in meditation”,没有破坏原文意思。例3 的“应变不穷”没有对应的英文单词,这里侵入原文,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译为 “response to changing conditions is unlimited”,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例4 中,“体用一源”即本体与作用同源,译者译为“substance and function come from one source”。“未发之中”于《中庸》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文译文是喜怒哀乐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是“中”,当这些情绪发出来后,用未发时候的“中”来控制这些情绪,就是“和”。王阳明先生认为“未发”和“已发”本来就已经存在。“未发之中”对应的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此时人心如明镜,看待事物时不会带入自己的偏见与情绪,更加地客观。因此,把“未发之中”译为“the equilibrium before the feellings are aroused”,该译文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3.4 补偿

在经历“信任”“侵入”与“吸收”之后,原文本的概念意义、文化意义乃至风格和意义都已被解构殆尽,在跨文化的交流场域之间势必会产生“意义失衡”的现象。就这一层面而言,阐释学四步骤中的最后一步——补偿(compensation)便显得弥足重要。在翻译实践中,未到佳境的译者在译本中往往是大量增译,曲解附会;或是频繁略译,截难去棘,而真正的译品“总是寻求均等的补偿”。

例5: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

译文:To seek the highest good[the abiding point]in individual events and things is to regard righteousness as external.

注释:Book of Mencius, 6A:4.Throughout the Instructions for Practical living, Wang attacks again and again the doctrine that righteousness and other moral principles are to be found in external things, a doctrine advocated by Kao Tzu (c.420-c.350B.C), whom Mencius vigorously denounced.

陈荣捷将“义外” 这个哲学术语,译为“regard righteousness as external”。该哲学术语的英译与原文本的中文译文“把义视作外在的东西”意思相近。此外,为了使目的语读者充分理解原文,对“义外”这一古典哲学术语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陈荣捷对该古典哲学术语加以必要的解释和标注来源出处。他对此哲学术语的注释为。《孟子·告子上》:“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而孟子反对告子“仁内义外”之说,孟子认为仁义的根本在于心中。其注释水平之高,备受欧美学界认可[11],对该古典哲学术语的补充注释,可以使目的语读者快速了解更多中国文化和历史,还可以更好地理解译文所要传达的意思。

例6: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译文:This is innate knowledge of good (liangchih) and need not be sought outside.

例6 中,陈荣捷将“良知”译为“innate knowledge of good(Liang-chih)”,采用音译法,这种译法一方面能向目的语读者传达“良知” 这一中国古典哲学术语。同时,译者补偿音译造成的损失,补充对该哲学术语的英语解释“innate knowledge of good”。这种译法能使译者感受到汉字的声音效果和意蕴,从而领悟该哲学术语的意象和内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古典哲学术语的翻译体现了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的四个步骤。

例7: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译文:The Teacher sai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 is the work of abiding in the highest good.Once we know what the highest good is, we know how to investigate things."

例8: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译文:In other words, in all places and at all times the Principle of Nature must be preserved.This is the investigation of principles to the utmost.The Principle of Nature is clear character,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rinciple of things to the utmost is to manifest the clear character.

例9: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

译文:There is no event outside of human feelings and human affairs.

例10:“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译文:"Friends, in dealing with each other,should try to be humble toward one another, for that will benefit them.If they try to be superior to each other, it will hurt them."

例11:省察是有事时存养。

译文:Self-examination is preserving the mind and nourishing the nature while engaged in activity.

在例7 中,陈荣捷把“至善”译成了“the highest good”,将这句话中的两处“格物”译为“the investigation of things”和“investigate things”。“格物”“至善”和“止至善”体现了阐释学翻译的四个步骤。第一步“信任”,相信原文,认识并理解这些哲学术语表达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传递的信息是有意义的。第二步“侵入”,提取术语的意义,哲学术语“格物”表达的内容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至善”的“至”是最或极的意思,至善是指极完美的境界。止至善,不了解文化背景的话会以为是终止的意思,而实际上译者了解原文的意思,这个“止”是指达到,因此“止至善”表示的意思是达到极完美的境界。第三步“吸收”,这些哲学术语蕴含文化背景,因此此处不能完全直译,需要考虑具体意义。第四步“补偿”,根据原文内容和形式,并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进行翻译,因此译文一方面表达了原文的语义,另一方面赋予了原语语言力量,凸显中华思想文化。例8 中哲学术语有“存天理”“天理”“穷理”“明德”“明明德”,明代儒学以王阳明为代表对天理的诠释是“心理”,本心即天理。存天理就是存养天理,“穷理”的“穷”字不是表示缺少,而是表示无穷无尽,穷理就是穷尽事物的道理。另外,明明德是儒学三纲之一。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第一个“明”是动词,表彰显或弘扬;后面一个“明”字在句中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光明的”;“德”是指“道德”或“品行”。连起来是说,人要弘扬内心的善良光明的德性。译文充分考虑了语言特点和文化因素,结合中国哲学的相关知识,进而准确地理解了原文的含义,不仅理解准确,而且不拘泥于字字对应。例9 中,人们看到“人情”二字,第一反应会认为是指情面、交情、礼物,而人情事变中的“人情”是指人的情绪或者情感,即人的喜怒哀乐。陈荣捷具有双重的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充分理解原文,合理诠释了背后的文化内涵。例10 中“相下”和“相上”分别指的是相互谦让和相互竞争比较。译者在侵入这一步骤中从原文撰取了意义,将“相下”和“相上”分别译为“be humble toward one another”和“be superior to each other”,保留了原文中两个术语结构一样而意思相反的效果,在维持原意的基础上合理地补充了背后的文化内涵,达到了于无声处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译介效果。例11 中“省察”是指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译者在侵入过程充分理解原文,没有将其简单翻译为“examination”而是译为“selfexamination”,完整准确地传达了这一古典哲学术语的意义;存养是指存心养性,在补偿步骤中,译者采用了增译的方法,译为“preserving the mind and nourishing the nature”补充了文化内涵,便于读者理解。

4 结束语

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将翻译过程分为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本文从这四个步骤对陈荣捷的《传习录》英译进行研究。首先,陈荣捷信任《传习录》及其作者王阳明,相信原著具有翻译价值,而萌生翻译王阳明作品的想法。其次,陈荣捷在自己对原著的理解上,从社会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侵入原文。在此过程中创造了高质量的译文。再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糅合了原文的形式和内涵,在保留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呈现出了更加忠实且流畅的译文。最后,译者对原著中出现的大量传统文化术语中文化意义和语言形式的丧失进行了补偿,从根本上实现了译文与原文之间语言和文化信息的平衡。

猜你喜欢
传习录斯坦纳阐释学
从“教有三变”看王阳明的静坐教学方法
《意象之美
——意象阐释学的观念与方法》简介
“阐释”与“训释”——中国古典阐释学的语文学形式
训诂与阐释——阐释学体系建构讨论
欧拉线的逆斯坦纳点性质初探
An Analysis of the Non-mandatory Explicitation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Chuanxil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etics
不同翻译研究范式与批评中的批评者阐释学立场①
阅读史视角下的《传习录》研究
斯坦纳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传习录》“以象达意”式论述语言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