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字构造的认知转喻理据及其折射出的哲学理念

2023-04-22 08:49焦丽孟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29期
关键词:理据指代甲骨文

焦丽,孟昕

(安阳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国文字的最初形态。作为中国最早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在现代汉字中仍然能够找到踪迹,是了解中华文化根源、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甲骨文的考释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对于文字根源的研究还有不足,无法解释语义生成的机制,这就需要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甲骨文的构造特征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相契合,该理论致力于揭示语言与人类心智的关系,注重语言形式和背后深层理据之间的联系[1]。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可以用于甲骨文构形的分析,以更深入地挖掘语言的成因。

哲学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可以比拟宗教在其他文明中的地位,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哲学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2],人们在这种思考过程中形成了人生观、知识观等。因此,透过甲骨文的转喻机制来揭示文字背后的哲学理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认知转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否认了语言的任意说,认为语言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人类与外部客观环境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是基于人的心智结构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知转喻是语言现象的基本理据,使人们可以用有限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无限的内容。

转喻关系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两者处于同一个概念域,是整体和部分或部分和部分之间的指代关系。Lakoff 和Turner 将转喻定义为“发生于同一个概念域的映射,其功能主要是指称,通过一事物指称同一概念域的另一事物或整个概念域”[3]。例如,在句子“他昨天刚买了一辆QQ”中,“QQ”是品牌名称,指称该品牌的汽车。转喻可以凸显事物的属性、功能、目的等,能够实现一定的语用目标,正如李勇忠所言,“转喻作为概念范畴,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两个范畴属于同一个功能范畴 (或理想化认知模型),由一个语用功能连接,源域在心理上可以激活目标域”[4]。可见,转喻机制并不是简单的“A 代B”模型,而是“A 加B”,在这个模型中凸显概念被用作指称点来指向目标概念,附加的转喻关系能够更好地实现语言交际目的。

2 甲骨文字的转喻理据

尽管学界对转喻能否构成共识性认知理据仍存在争议,不可否认,转喻对于人类的认知和语言起着重要作用[5]。一些学者认为转喻也是汉字构造的重要理据,如夏利亚[6]、王昉[7]、周运会和吴世雄[8]等,甲骨文字的形意关系就具有明显的转喻特征。

2.1 甲骨文字转喻理据的类型

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转喻可以分为整体—部分、部分—部分两种映射关系。

2.1.1 整体—部分转喻模型

整体—部分转喻指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替代关系,包括事物、范畴—成员、复杂事件、范畴—属性等类别。事物模型指某一实体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人的身体及其构成。例如,甲骨文的(采)字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部的爪和下部的果或木,指于树木上采集果实或树叶,这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替代关系,人体部分“手”用来指代人本身,因为“手”是该动作行为中最凸显的部分,可以激活整个概念域。

部分可以指代整体,同一模型内的整体也可以激活部分。例如,甲骨文的(眉)字由眉毛和眼睛两个部分组成。如果单独用象形的眉毛,无法准确传达信息,而且容易和其他字形混淆,因此,在造字中将整个认知框架考虑在内,眼睛的加入使得字义的识别更容易、更准确。

除了人体外,其他实体也可以通过整体和部分的概念映射来实现意义的编码和解码。甲骨文的(牛) 字由上部牛角和下部简化的牛头组合而成,以该动物身体最凸显的部分来指代整体。和(眉)字相似,甲骨文的(果)字也是用整体来映射部分,将果树加入文字构造,以减轻认知加工的负担。

复杂事件模型指整个事件和其包含的一系列子事件之间可以进行替代。例如,甲骨文(生)意指“活”,指生长或者生命的存续,树木从土里长出这个动作用以指代整个生命过程。同样的转喻机制还可见于(正)、(品)等字中。甲骨文的(正)具有征伐之意,是“征”的古字。该字上部是城池的形状,下部为足,用部分代替人这个整体。军队向敌国的城池进军,通过一个子事件来指代整个事件。甲骨文的(品)字由三个表示祭祀所用的器皿的符号组成,象征多种祭物存于器皿之中用以献神,因为祭品等级层次有差别,该字后来引申出等级之意。物品置于器皿之中用于指代祭祀活动或场景,属于复杂事件转喻类型,而通过祭祀物品在类别和等级上的特性来描述事物本身属于属性指代范畴。

范畴—属性转喻模型指范畴和其属性之间存在映射关系。例如,甲骨文的(妇)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为帚,右边为女。该字用工具来指代行为(部分—部分转喻),凸显了拿扫帚居家打扫是古代女性最普遍的状态。甲骨文(女)的字形似屈膝交手的人,同样是用女性的特征和日常状态来映射这一群体,她们的活动范围多为室内,而屈膝交手乃常见姿态。也可以在该字头部加上一个横线来指代其头上装饰或者在胸部加上两点来标示女性的性别特征。通过生理特征和社会特征等凸显属性来指称女性群体,属于基于范畴—属性模型的转喻类别。甲骨文的(牢)和(宀+羊)在卜辞中用来指代专门饲养的用于祭祀的牛和羊。该字边框形似圈养牲畜的木樁和绳索所绕成的形状,内部为被圈养的牛和羊。用圈养牛羊的场所和牛羊本身这个组合来指代用于祭祀的牛羊,以凸显牛羊的特性和用途,既包含事物模型,又包含范畴—属性模型的转喻特征。

2.1.2 部分—部分转喻模型

部分—部分转喻机制包括行为、感知、控制、使役等具体类别。行为模型指的是行为参与者和谓词之间的关系,包括施动者和行为、工具和行为、施动者和工具等之间的关系。例如,甲骨文的(利)字由(禾)和(力)组成,后者是农耕常用工具,用工具来指代挖出的泥土,两个部分合起来指利益。该字通过工具来指称行为,行为来映射行为的对象。甲骨文的(见)上部为人的眼睛,下部为人形,突出人的动作“看”所依据的人体部位。该字还延伸出“所见之物”的义项。人体部位(工具)、动作行为、行为后果(动作对象)等同属于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产生转喻映射关系。甲骨文(穗)和(狩)等字的构造,字为禾字加上上下两只手,意为以手采摘禾谷的果实。以禾代穗为整体代部分,而以行为采摘来指代禾谷果实属于行为代行为对象,为部分代部分。

使役转喻关系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的替代,两个事件中一个是另外一个的起因,其中一个可以很容易激活另外一个。例如,甲骨文的(孕)字为人怀胎之形,腹部隆起。这一典型的怀孕特征指代怀孕这一行为,可以理解为结果映射原因。甲骨文的(亡)字,该字和“盲”字同音,是后者的初始形态,字形象似用某种刑具将眼珠挖出来,是殷商时期贵族对奴隶施行的刑罚。两个部分分别指代刑具和眼睛,通过动作的描述来指代结果,即变“盲”。甲骨文(死)字的构造中也有体现,该字形似人拜于朽骨之前,用人离世后的祭拜行为来指代该行为的动因,将抽象的死亡之意用具象的行为转述出来。

地点模型指地点和居民、建筑物、事件、产品等相互关联,各因素之间可相互指代。例如,甲骨文的(行)字形如四通八达的道路,也可以用来指行走这一动作行为,即通过地点来指称相关的行为。

2.2 甲骨文字转喻理据的特征

整体—部分、部分—部分的转喻关系在甲骨文字构形中都有体现,对前者而言,事物、范畴—属性、复杂事件模型等相对较为常见,对比范畴—成员和范畴—属性的转喻关系可以看出,前者案例稀少而后者比较常见,这可能是因为华夏先民的认知范围有限,尚未形成对外部事物系统的归纳总结能力,故而较难形成复杂的范畴结构。相反,他们对单个事物或较为简单的范畴结构属性观察仔细,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可以通过事物和其属性之间的替代来建立转喻联系。对于部分—部分的转喻关系,行为模型和使役模型较为常见,劳作的工具和劳动者、行为和工具等之间的转喻关系较为常见。使役模型内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转喻关系也较为常见。

总体而言,整体—部分的转喻关系更直接、更易识别,相比于部分—部分转喻关系更为常见。显而易见,华夏先民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认知思维,甲骨文的认知转喻理据研究有助于揭示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

3 甲骨文转喻理据折射出的哲学理念

殷商时期已经萌生出一些哲学观念,甲骨文卜辞及商朝晚期的《易经》就是例证。甲骨文的转喻机制反映出华夏先民的一些思维模式和哲学观念,包括注重实用性、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等[9]。

3.1 天人合一的观念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国哲学体系的核心观点,甲骨文字的构造中也体现出这一基本理念。甲骨文(天)字虽然有多个变形,总体上由两个部分组成:下部正立的人形和上部圆圈或短横。该字的本义是人的头部,人的头部描述离不开整体,通过整体来映射部分。西周早期,字指称天神的用法越来越多[10]。该字的构造反映出人与客观世界不可分割的观念,华夏先民有了一定的主体意识,能够以自我为出发点来认识和描述世界,但是人和世界并没有清晰的界限,而是融为一体的。

甲骨文构形中整体—部分转喻范式比部分—部分更常见也体现了这一哲学观念,如(生)、(穗)、(牢)等。这些字反映出人类和客观世界是不可分割、内在统一的,而不是对立关系。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万物,人与世界的互动形成人对自身和万物的认识,而人对自身的思考也基于整个宇宙。

3.2 注重事物实用性的务实精神

中国的哲学思想即注重理想,又注重实际,这一点在甲骨文中也比较明显,例如,(狩)、(利)等字都具有实用主义的色彩。(狩)字的两个部分(犬)和(干)均为捕猎之工具,该字的组合强调了捕猎行为中工具的重要性;(利)字的右半部分(力)是农耕时的常用工具,通过工具指向行为,行为又凸显出结果,也强调了工具对于获利的重要作用。

因此,华夏先民在认识事物时已经能够注意到其现实功能和作用,利用事物来实现一定的目的。中国哲学思想并不是完全形而上的抽象概念,而是和现实世界密不可分的,现实世界是理论的出发点,也是理论的落脚点,故中国的哲学思想具有明显注重实用性的一面。

3.3 和而不同的理念

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不仅推崇人和自然的统一,还倡导不同文化和理念的和谐相处,以实现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甲骨文的构字中也体现出这一哲学理念。甲骨文的字下部为木,指代木架子,上部为丝弦形状,整个字体表示古老的乐器。不同的乐器可以合奏出和谐的旋律,从而给人带来快乐,因而该字衍生出“快乐”之意,是通过原因来映射结果的转喻模式。这一认知机制也反映出中国先民“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中华文化能够吸收和容纳不同的文化因素,以实现不同理念的和谐相处。

3.4 内圣外王的观点

中国的哲学与政治不可分割,一直在寻求出世和入世的最佳平衡。甲骨文创造的初衷也是实现人和天地神祇的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是满足政治统治的需求。

4 结束语

认知转喻是甲骨文字构造的重要理据,反映出华夏先民的思维特征,他们已经具有比较全面的转喻思维能力,并通过语言来传达对外部世界和自身的认识。通过甲骨文构字的转喻机制可以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哲学理念,本研究也表明,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在甲骨文字中都有体现,虽然还不成体系,但是为后世哲学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理据指代甲骨文
Let’s Save Food To Fight Hunger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甲骨文“祸”字新证
三千年甲骨文
最“萌”甲骨文——心
从文化理据看英汉语词翻译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
“不一而足”话讨论
自然语言中的指代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