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2023-04-20 19:07张晓宏
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互动教学

张晓宏

摘  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体育与健康是初中各类文化课程之间的调味剂,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体育与健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还能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因为,体育运动在促进学生心、肺功能等方面机能发展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和氧的供应,有效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此外,体育活动大多是在室外进行的,正是这种特殊性,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但参与体育运动时,还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自觉性,这也为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创造了有利时机。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培养,学校教育更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必须改变重分数、轻能力、重知识、轻品德、重智育、轻体育的现状。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互动;教学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发展迅速的阶段,应特别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体育与健康是初中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根据育人的整体理念,体育与健康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非常重要。我们以健康教育理念为先导,鼓励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本文总结了初中体育与健康的现状,并就如何通过体育与健康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提出建议。

1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健康心理品质

作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融合的主导者及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有直接影响,因此,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健康心理品质,确保其始终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初中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融合的一个要点。要想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健康心理品质,应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不断增强体育教师的职业情感。首先,学校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体育教师的道德责任意识,促进教育与职业的统一化,以增强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其健康心态的形成。其次,学校应对体育教师实行柔性化管理,加强学校与体育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主动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和教学地位,以培养其职业情感。第二,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心理品质。一方面,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层面的教育培训,使其深刻意识到健康心理品质对于自身发展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掌握调节心理状态、培养健康心理品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确保自己能够始终具备健康的心理品质;另一方面,学校应定期对体育教师的心理状态进行检测,并聘请专业人员对存在消极心理的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心理疏导,以确保体育教师始终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2增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受到前期体育教学条件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都比较低。对于此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去开展互动教学,根据一个或者多个体育运动的类型去设计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体育教师还可设计一些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兴趣,尽可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以达到提高互动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发展的目标。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感,让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以此去增进课堂上的互动,让教学变得更加有趣和高效。在竞赛方式的组织下,教师可以依托于体育运动设计比赛类型,通过比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并且教师要在比赛当中去落实互动教学的理念,使学生在此期间的学习体验感得到加强,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对于“篮球”运动来说,体育教师可以组织一场篮球比赛,两方各由五个人组成,以五个球为比赛获胜的方式,从而使初中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并且学习相应的体育技巧。在篮球比赛的开展下,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相应的篮球技巧和运球方式,同时,因为篮球比赛是一个合作的运动项目,所以在比赛过程当中,学生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计划,并对比赛中各个位置进行分配,如中锋、大前锋、小前锋、得分后卫、控球后卫这五个位置。这就要求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分析,从而根据队内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行最佳方式的分工,让竞赛互动的方式能够更好地落实到体育与健康课当中。再如,篮球的全场比赛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耗费很多体力,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半场比赛的规则设计竞赛活动,组织3v3、4v4的比赛,并以此去帮助学生了解更深层次的篮球比赛规则,使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积极的互动,增加在学习中的体验感,让体育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所以,竞赛互动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参与感,同时,还能将更多的知识点渗透到竞赛当中,让学生在知识实践的过程做到深层次的知识理解,落实体育与健康课堂的互动教学理念,提高体育的教学意义。

3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很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也能得到广泛地运用,它能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责任心、主动性、创造性学习和注重个性发展的能力,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就拿初中来说,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教师都可以参与,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合作,教师也可以根据课程安排,推出一个球类运动,例如:排球,相对于足球、篮球等偏向于男生的运动,排球更具有普适性,而排球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来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而增加学生的运动量,改变体育项目的数量。合作能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抵触情绪,减轻其学习负担。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其潜能,为其提供有针对性地辅导,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融合,是新课标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学校及体育教师应在深入了解中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结构及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融合原则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好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健康心理品质、以心理教育为中心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基于体育教学积极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等融合要点,切实做好二者的融合工作,以此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更好地保障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陸明.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282-274.

[2] 陈达喜,戴相荣,赵国荣.浅谈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当代体育科技,2019(25):40-41.

[3] 陆明.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4):282-274.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互动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组织之我见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构建高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几点看法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浅析初中体育与健康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