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多元合作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案例分析

2023-04-19 19:06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渔洋中学袁玉涵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诗词高中语文情境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渔洋中学 袁玉涵

情境多元合作为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在一定时间内对相关教学要素进行整合与分析,构建了一种富于情感的场景,以此促进学生对语文课程知识的消化、吸收与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实际,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设计相应的单元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作品中多元情境的解读与分析,构筑综合的语文教学平台。由此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基于情境多元合作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一)整合教学资源,构建高效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在情境多元合作的背景之下,应当不断加强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进一步达成单元学习目标。基于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通过优化整合促进学生了解诗歌鉴赏方法、文学阅读技巧与方式、文学短评阅读方式等,对学生设计多种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在单元教学活动中往往具备多项课程教学内容,应当与教学进度相结合,实现对各项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在高中语文“古诗词”单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象库的统一整合,古诗词中的动物主要有燕、猿、雁、鸦、杜鹃、鹧鸪、鱼、蝉等,人物主要有渔翁、游子、美人等,自然风物主要有风、雨、雪、月亮、太阳、草、柳、梧桐、山、水等。古诗词在意境表达中具有一些独有的常见词汇,如沉郁、雄浑、深幽、荒凉、寥落等,通过此类信息整合,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语文诗词中的意境。

例如,在“爱国情怀诗词”单元教学中,教师以电视剧《觉醒年代》陈乔年奔赴刑场的情境作为案例,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教学情境进行多元整合,如各项学习要素、学习情境、学习资源等,并通过音频、电子文本等,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各类语言学习形式相结合,更好地满足学生日常学习需求。

(二)依托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为此,教师在学习任务设置过程中,针对不同单元课程,设置基于多元情境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之下,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思考。例如,在“生命的诗意”主题单元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学情境进行多元整合,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精神世界,深刻体会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更好地体会诗人的生命情怀,以此触发学生的生命感悟;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与阐述自我,提升学生针对语文作品的艺术表达与审美能力,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此教学任务之上,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发现生命的秘密。对单元语文课程知识进行梳理,体会作品中的意境,感受作品中表达的人生态度。基于不同作品的风格,促进学生感受诗人的精神追求。通过对单元作品字词的把握,品味作品中的灵性。让学生分组朗诵作品,更好地进行意境多元整合,体会作品中生命的诗意。由此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中层层推进,促进学生更好地对语文学习资料进行阅读与使用,逐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与生命情怀。

(三)以语言为载体,感知作者的情感

高中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载体之一为语言,因此在单元整合过程中,对高中语文课文的语言进行深入挖掘,实现对语言的学用、品味、赏析。按照单元教学的设计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品味中外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作品,在培养学生认知形象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更好地品味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提升学生文学欣赏能力。语言是作者表达情感的工具,高中语文课文语言或沉郁顿挫,或清新明快,通过对语言的分析与解读,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例如,陶渊明在表达田园生活舒适与安闲时,使用了白描式的语言表述方法,但是在此类语言表述之外,陶渊明是否在表述其他的思想内涵呢?你在语言表述之外是否还能解读到一些特殊的信息呢?通过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引用与单元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喜爱、对官场黑暗的抨击等多种情感。由此在单元教学设计中,应当加强对语言的关注,引导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背后所蕴含的多种情感,达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四)以情感为出发点,感受作品的内涵

情感是语言的核心,例如高中语文抒情文体中,看似无意的一种表述,可能蕴含着作者的多种感情与态度。因此在对文章内涵与情感的把握上,应当与作品中的语言结构相结合,深入分析挖掘作品中的意境,对相关情境进行多元整合,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活动中,能更好地把握诗词中的思想内涵与意蕴,以作者情感为出发点,更好地品味作品中的情感内容。通过对作者情感与情怀的解读,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情感熏陶,更好地发挥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功能,促进学生品味作者积极乐观的态度,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例如,古诗词单元教学中,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通过梦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使学生看到诗仙李白的狂傲,此时李白的性格特征更加鲜明。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面对当时黑暗的官场,没有选择同流合污,而是辞官回乡归隐,在这一故事情境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短歌行》通过简短精悍的语言,使学生体会到曹操的远大抱负与乐观心态。因此通过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的精神价值,以此滋养学生、勉励学生,促进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为学生提供人文精神力量。

(五)巧设情境,赏评结合,抒发阅读的真情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情境,以此促进语文课程教学,加强对多种教学情境的创设,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与态度,感受作者的情怀。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效整合各项信息资源,创建多种教学情境,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意境与意象,并形成自己独有的认知与理解。例如,“解密诗词的DNA”情境教学中,教师梳理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带领学生赏析作品。很多古诗词作品中均有水这一意象,在不同的作品之中这一意象有什么差异呢?为此进行情境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师带领学生体会水这一意象与作品中的其他意象之间构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你在阅读过程中形成了什么样的体会,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与情感?通过此种分析,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不同意象在诗词中的作用。从人物形象入手进行情感分析,例如在《登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均塑造了“登高望远”的诗人形象,但是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异呢?由此从具体的人物角度入手,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在《声声慢》《登高》中人物的情感表达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情境合作的角度入手进行设计,对学生构建“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将自身对作品的感受表达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好地达到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例如针对曹操这一形象,对学生设计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曹操的生平经历,与曹操的影视形象相结合,基于对《短歌行》课文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二、“生命的诗意”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具有多项体裁,例如散文、小说、剧本、古今中外诗歌等,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当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语言特征等,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在“整体设计,自然渗透”教学思路之下,设置“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主体,对相关单元内容进行整合,通过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与熏陶,进一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生命的诗意”单元教学课文有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杜甫《登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曹操《短歌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唐、宋诗词入手,学习近体诗、古体诗、歌行体的优秀代表作品,李白、杜甫最为典型。

通过学习诗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通过朗诵进一步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追求与情感态度。基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运用想象、联想等多种方式与手段,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品中的人、景、事、物,让学生再次回归到历史场景之中,感受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一起进入情感世界。在教学设计中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与学生的学习基础相结合,促进学生更好地品味作品中的精神内涵与当世价值。基于意境、意象分析,更好地品味诗词语言的精妙之处,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与角度分析作品的内涵,并与自身生活经历相结合,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豪放词,与婉约词有哪些方面的差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品较为豪放,主要体现在哪些层面?结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代背景,在诗词中能看出作者苏轼什么样的心境呢?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与体会?通过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对现代网络信息的收集能力与分析能力,在对词风流派界定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关键信息的归纳与整合能力,通过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意境,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但是苏轼的作品并不全是豪放风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蝶恋花》(春景)等作品也体现了婉约风格。在情感表达与语言使用上细腻含蓄,对情绪与情感进行了良好的烘托。《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特征主要体现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等景物描写层面,在人物描写上塑造了诸葛亮洒脱闲雅、运筹帷幄的儒将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物表现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三、结语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广泛运用了情境教学方式,对单元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与梳理,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当对单元课程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促进学生体会作品人、景、事、物,感受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从多个维度与角度分析作品内涵,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加强对文本的精细化选择,在任务驱动之下,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高中语文课文中的意境与蕴含的思想感情,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诗词高中语文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