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小艳
摘 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双减”政策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争取更多可支配时间来全面发展自己。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过量的课下作业和课外培训,使得学生可支配时间挤压殆尽,被迫成为只会完成作业的人。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成长会受到负面的影响,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但是,社会建设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并非一个只会考试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便成为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创新发展的“推手”。
关键词:“双减”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引言
在“双减”的背景下,加强课堂教学是学校和老师减轻学习负担的重要措施。新的教育环境和新的教学需求,使各初中和广大师生都要深刻领会这一方针,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监督,并通过加强措施,从课堂上要效果,从而达到减负不减教学质量的新要求。
1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初中数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数学这一科目有着抽象性的特点,学生要通过理解概念去提升自己的逻辑能力。所以,初中生在接触数学的学习时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部分学生由于思维活跃,对于数学内容非常感兴趣,并愿意花时间钻研数学问题。这一部分学生即使没有来自家长和教师的监督,也能够自主进行数学学习。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其思维能力不够强,对于数学概念会表示难以理解,进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部分学生在课上就不具备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更是十分排斥数学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对数学这一课程的态度,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纠正学习态度。总体来说,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并不难,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之后,就能够很轻易地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2基于优化教学目标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关键,而课堂教学又是以教学目的为中心的,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机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目的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的教育效果和标准。数学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显性的和隐性的。在新课标下,中学数学不仅要传授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还要注重数学逻辑思维,合理运用数学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并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方法来重构数学规律,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明确自己的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便逐渐形成了核心素养。
3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要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就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能够让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时,不仅应注重教导初中学生数学知识,启发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更要重视培养初中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加强师生互动,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困惑,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答
疑解惑。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知识点中,不仅需要初中学生理解其中的知识原理,了解其中的知识框架,还需要学生进行模拟和操练,因此教师将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实践练习,让初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效验证理论知识,同时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使初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和开发,增强初中学生对数学的深度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帮助初中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习者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高效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果。
4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在网络与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涌入课堂,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辅助工具。因此,要充分运用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能与质量。比如,在课堂里指导学生边思考边演算,使整个教学过程清晰、完整。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操作方便、信息展示速度高的优势,展示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问题,并将问题进行对比,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又例如,采用整体形象强、声光和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微课、STEM)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教学水平。此外,教师要善于综合运用网络上的优秀教育资源,指导同学们运用网络资源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互动交流,并对其进行适时、准确评价,实现信息化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5优化课后作业结构
“双减政策”的推行下,要想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设计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此时教师就要摒弃“题海战术”,选择最有效最重点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数学知识的巩固练习,拓展迁移。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作业的科学评价,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布形成性评价而不是最终评价。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并在生活中完成数学实践。这样才能在政策改革之下,保持数学学习热情,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结语
总之,就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减负”政策任重而道远,但长远来看,这一政策对初中数学教學的影响绝对是积极的。在“减负提质”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学要紧紧跟随国家教育方针,积极开展“减负提质”,切实改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果,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发掘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才能优化教学效果,才能让我国的教育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普维.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J].散文选刊:中旬刊,2022(6):2.
【2】魏振军."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4):3.
【3】沈木勇."双减"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J].中学数学:初中版,2022(1):3.
【4】董广巨."双减"背景下初中高效数学课堂的实施路径[J].辽宁教育,20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