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敏 高枫
一、写作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1926发表在《语丝》周刊。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的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二、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梳理文章的感情脉络。
鲁迅研究专家孙绍振说《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鲁迅“抒情双璧”,你觉得本文抒发了哪些情感?
第一二节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与哀悼。
第三四五节是纪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地揭露和控诉。
第六七节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一方面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残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卑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的悼念刘和珍君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另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高度颂扬了激励了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一)研读一二小节,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在第一部分中。反复出现“有写一点儿东西的必要了”。你觉得这个必要是什么必要?
明确:
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端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影响论调。
第二个必要在于唤醒庸人,让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的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2.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诬蔑和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同样用了个“尤使”,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制的不同寻常的恨。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3.“真的猛士”指什么人?“惨淡的人生”是什么意思?“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真的猛士指真正勇敢的革命者,惨淡的人生指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哀痛者和幸福者,分别只看到黑暗现实哀痛于国家和人民而无力改变的人和敢于正视黑暗现实为国为民、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人。
4“真的猛士”“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分别指什么人?
明確: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护这个非人的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是指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的人。因此,不惮以最坏的恶意中的中国人不仅是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的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二)阅读第3-5小节,思考问题。
1.刘和珍是怎样一个青年?他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呢?自读第3、4、5段,思考归纳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你能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
明确:追求真理风潮领袖,敢于反抗,虑及母校: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欣然喋血:勇敢坚强,敢于抗争,难中救助,从容善良。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明确: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御用文人的无耻污蔑,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有形的刀枪加上无形的刀枪,这就是中国式的专制统治,这就是中国式的白色恐怖。正是这野蛮而严密的专制统治,使得我们的民族逐渐消亡,以致默无声息了。
沉默有两种含义,两种结果,一是爆发,沉默的过程是积蓄力量的过程,是爆发的前兆,一是灭亡,甘受压迫,国家民族更加衰退下去。作者选用选择复句启示人们,事情已到了尽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也没用,必须起来斗争,表明了作者的斗争意志和一切期望
3.作者为什么反复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和珍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流卑劣。
4.第五节再记叙遇难者时句子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5.“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刘和珍所中枪击是从背部入,可见并不是冲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的搏斗,证明他完全是无辜的,他不是什么暴徒,倒是政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绝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的戳穿了段政府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袭击国务院泼罐火油,炮制炸弹、手枪木棍冲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至互有死伤。”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6.第六节首句“时间依旧流逝,街市依然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太平”本意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个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的局面。看来,318惨案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词,蕴含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三)、研读6、7小节,思考问题。
1.“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该句“伟大”一词,有“赞颂说”,有“反语说”。持赞颂说的认为,这一部分的中心是赞颂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沉勇友爱、临危不惧的精神,是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敢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持“反语说”认为这是讽刺政府对爱国青年的攒射,这样也就能与下文的“伟绩”“武功”等反语相协调一致。你认为哪一个更合理?
2.说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对徒手情愿是什么态度?你怎样理解?
明确:不赞成。作者认为应改变斗争方式。
作者用煤的形成来比喻牺牲巨大才换来社会的一点儿进步,作者用煤的形成做比喻,深刻阐明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前进一小步,而且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由此疼沉痛的指出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意在告诉国民,认清反动统治者吃人的本性,吸取血的教训,改变斗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