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加强班级的良性建设

2023-04-15 04:38鲁梅林甘肃省临夏市逸夫第一小学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班干部师生关系班级

■ 鲁梅林(甘肃省临夏市逸夫第一小学/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

班主任作为班级改革的主要承担者,其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工作态度的转变至关重要。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对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规范学生的行为。小学班班主任要敢于创新,在实践中改良现有的管理机制,发现并纠正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只有解决了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班级管理效率发挥出来,从而带动班级的进步。因此,小学班班主任应积极进行教育模式与制度上的创新,从宏观上把握班级发展方向,使每一个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传统管理观念根深蒂固

放眼全国,很多地区小学班级管理观念仍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小学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的传统认知,认为管理就是“管制”,于是将社会认可的成人行为模式与思想观念强加给小学生。但是小学生处于不成熟阶段,过分要求成绩,要求服从,会压抑小学生的个性,束缚其思想,进而阻碍其身心健康发展。一旦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便会加大师生之间的障碍,不利于班级管理的实施。

2.管理模式效率低下

在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深入人心的大环境下,很多小学班主任推崇强制管理,纷纷树立起严师的形象。以监督的模式,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学生心中留下严厉的形象,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这种管理模式会使师生矛盾升级,不利于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整体性的管理模式看似解决了问题,实际上是积压了问题。问题不断积压,形成恶性循环,使班级管理的难度渐渐增大,班级管理的效率不断降低。

二、小学班主任加强班级良性建设的策略

1.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二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效率。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形成一个和谐的氛围,让班级成为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爱护,让学生内心感到温暖。主动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惑。并以此为突破口,创造一个温馨的氛围,让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态。班主任还可以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状态,及时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引导,并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提出改进意见,教会学生如何面对错误。另外,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参考学生的综合表现,不能只看成绩的高低。比如,某学生虽然动手能力不强,但是很善于思考,可以在此方面适当对学生进行鼓励。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是要多方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中的一分子,只有调动起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做好班级管理。

与其用规则去束缚学生,告诉小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如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为小学生们树立榜样。小学班主任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去诠释一个道理,这样更有利于小学生理解与接受,从而加强班级管理的效率。面对经常犯错误的学生,小学班主任不要一味地责备训斥,而是应该耐心地与其沟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分析,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不但解决了问题,更教会了学生如何面对困难,使学生在之后的生活中可以迎难而上。

2.完善班干部选举机制,发挥其管理与带头作用

小学生的特性决定了其更加难于管理,各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往往使小学班主任焦头烂额。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一支能够起到带头作用的优秀班干部团队。班干部在参与管理工作的同时,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身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班干部的带动下,学生们会更加积极地参加班级活动,以班干部为榜样要求自己,从而带动班级的整体发展。在班干部的选择上,应当摒弃传统的由教师直接任命的选举方式,选择一种由教师进行初选再由学生民主投票的方式。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直接选举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使被选举的班干部在学生之间有一定的威信,更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小学班主任应开展班干部评比工作,对其一学期以来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定。对优秀的班干部,可以进一步开展评优工作,设置相应的奖励。对于那些态度消极,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班干部,要及时进行重新选举,减少其对班级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评比机制的刺激下,班干部提高了工作热情,也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这就使班级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而高效地开展,大大促进了班级的建设与发展。

3.发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为合作学习提供了新的管理方式与教学方法,不仅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样化地完成学科任务,更便于班级开展活动,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与执行力。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通过了解学生的优势与特长,设定相应的话题和小组任务,鼓励学生自由分组,促进了有相同兴趣学生间的交流,在兴趣的引领下,更加有利于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还可以发挥调控作用,将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安排进优秀的小组中,一方面带动了学习不好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小学班主任们还可以设立小组长。小组长不仅需要有优秀的综合素质,更要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可以有效组织成员进行学习与交流。

4.注重激励学生,提升其班级责任感

在小学中,班主任的认可与赞扬往往可以给学生带来满足感与成就感。因此,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的鼓励可以激发其主动性,使其产生责任感,积极参加更多的班级活动。例如,学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时,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就会使他认识到帮助别人是有意义的事,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学生积极打扫教室卫生时,教师的认同与赞赏会使他明白班级的公共卫生需要每一个学生主动维护,有利于培养打扫卫生、保持环境清洁的好习惯。学生在为班级板报的制作出谋划策时,教师的赞扬会让他们产生集体荣誉感。小学班主任在这些事情发生后,主动表扬学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班级责任感的形成。学生们积极参与班级的文化建设,有利于班级的全面发展。只有学生与班主任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班级建设,创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5.班风是文化建设的成果

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中之重。班级在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不同的特质,这些特质就是一个班级的内涵。很多班级设置有不同的文化专栏,有激励学生的名人名言,有写满目标的目标墙,有为读书设置的小型图书馆,有负责宣传班级思想的黑板报……环境的布置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对于生活与学习的态度,影响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进而改变学生生活的环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集体荣誉感。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文化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与感悟。以古诗诵读活动为例,通过朗诵古诗,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历史人物的生活背景与生活环境,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再如“我爱班级,我爱校园”作文大赛,学生在活动中寻找校园里令人感动的事物,加深对学校与班级的感情。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令学生们感受到班级中的文化氛围,深入理解班风学风对于一个班级的重要性,加强学生的班级责任感,推动班级建设。

6.开展多样化的集体活动,让集体意识深入人心

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开展集体活动的方式,来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整体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表达的勇气。集体活动可以推动其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收获,在生生合作中,加强互动,建立稳定和谐的关系。班主任还可以在活动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其优势与不足,给予相应的建议与指导。选取班级活动时,班主任应该在了解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多角度多领域地设置活动内容,可以结合唱歌、跳舞、相声等舞台形式的表演,也可以加入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知识。目的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为班级建设扫清障碍。

集体活动的形式有很多,可以根据近期发生的事情来选择集体活动的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收获。比如,近期学校中同学之间总有或大或小的摩擦。我在选取集体活动的时候就选择了“绑腿三人跑”。在活动之前,我对学生们说:“这个比赛需要三个人把腿绑在一起,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何跑得更快,第一名有特殊奖励。”绑好布条后,随着哨声开跑。显然,这个活动需要学生间的相互配合,在配合中学生们会去思考团结的意义。班主任只需要稍加引导,学生们就会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7.与家长共同努力,为班级建设奠定基础

传统的班级管理理念中,由班主任教师单方面进行管理与教育,家长只需要管好学生的吃穿用度。然而,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多弊端。孩子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认知与不良的行为习惯,难以通过班主任单方面的教育得到改正,阻碍了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班主任教师可以通过开辟新的管理途径,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全方位了解孩子的情况,制定更加适合孩子的培养方案。同时,在班主任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可以及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也为班级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班级良性建设管理中的小学班主任沟通艺术

事实证明,传统的强制管理方式有很多弊端,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创新改良管理工作的内容。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去关心关爱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紧接着,根据他们的兴趣做进一步深入的交流,在了解学生的同时,建立稳定的师生关系。最后,针对那些内向不敢表达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沟通,减少沟通上的障碍。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会主动将自身的困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与教师分享,寻求教师的帮助,便于教师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在进行班级活动与班级管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学生感到了温暖,也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班级各方面的建设中,进一步形成班级荣誉感与归属感。

1.与学生共情,拉近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去建立一个关心、爱护、体贴学生的形象。对于学生的优点要着重鼓励,这样可以给学生建立自信,有利于其特长的发展。小学生处于一个敏感而脆弱的时期,对于犯了错的学生,班主任不应该一味批评,而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给予足够的理解与包容。要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主动向教师表达自身的真实想法,教室再适度地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构建一个和谐友爱的班集体。在这种氛围下,遇到突发情况,班主任可以最快了解学生的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2.与家长互动,全方面了解学生

孟母三迁,环境对于学生成长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家庭和学校作为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加强二者的关联尤为重要。父母对于孩子的关爱不言而喻,如果班主任也可以以父母之心去对待孩子,二者之间便实现了情感的共鸣,家庭与学校这两个重要的环境也就实现了关联。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但提高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效率,更实现了对于孩子的全面了解。很多孩子在学校与家里的表现相差很大,班主任和家长可以相互沟通,找到孩子的问题,实现正确的引导。

3.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处理好沟通细节

语言交流能力是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每一位小学班主任都需要有较高水准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组织与开展管理工作的必备能力。在平常的教学中,班主任需要熟练使用各种鼓励语和赞美语,一方面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可以起到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于犯错误或遭遇挫折的学生,班主任应该给予其理解与尊重。在解决学生间的矛盾时,要注意词语的使用,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总而言之,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应当多使用积极的话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应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班干部团队、小组长团队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加强班级的凝聚力,行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社会在发展,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的指引者,要照亮其前进的方向,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管理,保证班级良性建设平稳进行。

猜你喜欢
班干部师生关系班级
班级“四小怪”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竞选班干部
不称心的新班级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