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23-04-14 07:29孙树德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双减

[摘  要] “双减”下教师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发展性、创新性,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数学教育的良好生态.

[关键词] 双减;优化;作业设计;减负增效

作者简介:孙树德(1983—),中学高级教师,东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东莞市初中数学科研场域负责人,东莞市教学能手,东莞市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学科骨干教师,东莞市初中数学教研中心组成员,从事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但当前的数学作业仍存在作业布置随意、题目机械重复、作业量过大、学生负担过重等问题,作业设计缺乏基础性、发展性、针对性、层次性、创新性,逐步导致学生厌学,疲于应付作业,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双减”下如何既做到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作业设计为例,谈谈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课例

1. 教学内容

4.2 直线、射线、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2. 教学分析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刻画了线段的重要性质,在有关线段长短的几何不等式问题中是一个基本出发点,也是后续学习“路径最短问题”的重要依据,并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运用. 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重要的核心素养.

3.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几何认知水平停留在初级阶段,需要一个逐步适应和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盲目拔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猜想等数学活动,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4. 教学目标

(1)理解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能用这一结论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作业目标

通过作业巩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理解和应用,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懂其原理,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路径最短问题;通过作业的设计、布置及完成情况的反馈,能及时发现、分析和改进师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6. 设计思路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精选作业内容,设计作业题目要具有代表性、基础性、发展性、针对性、层次性、创新性,丰富作业类型,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理解.

作业设计

《教育大辞典》把完成学习任务的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是教师上课时布置的让学生当堂进行检测的各种练习,而课外作业是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是检测学生是否学会了课上知识的一种方法.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为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外作业打下了基础.

1. 课堂作业

完成时间:15分钟内.

作业1:基本应用.

如图1所示,某同学的家在A處,书店在B处,星期日他要到书店去买书,想尽快赶到书店,请你帮助他选择一条最近的路线(      )

A. A→C→D→B

B. A→C→F→B

C. A→C→E→F→B

D. A→C→M→B

设计意图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课堂新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要明确:两点之间有无数种连线,如折线、曲线、线段等,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作业2:例题变式.

例题呈现:如图2所示,A,B是两个村庄,若要在河边l上修建一个水泵站往两村庄输水,问水泵站应修在河边的什么位置,才能使铺设的管道最短?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设计动手操作类作业,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变式1:如图3所示,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顶点B,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要爬行到顶点C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4是将立方体表面展开的一部分,请将图形补充完整(画一种即可);

(2)在图4中画出点A到点B的最短爬行路线;

(3)在图4中标出点C,并画出A,C两点的最短爬行路线(画一种即可).

设计意图  此题从平面跨越到立体,又从立体回归到平面,考查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最短路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路径的方案中,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画出图形,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能力.

变式2:如图5所示,已知O为圆锥的顶点,M为圆锥底面上一点,点P在OM上.一只蜗牛从P点出发,绕圆锥侧面爬行,回到P点时所爬过的最短路线的痕迹如图5所示.若沿OM将圆锥侧面剪开并展开,所得侧面展开图是(      )

设计意图  一题多变,此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地思考问题,明确立体图形有改变,但在平面展开图中围绕着“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到路径最短的方法不变,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抓住数学的本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能力.

作业3:课堂检测.

题1:如图6所示,比较大小. AB+AC______BC,其理由是______.

题2:(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第150页第15题)如图7所示,在四边形ABCD内找一点O,使它到四边形四个顶点的距离和OA+OB+OC+OD最小,并说出你的理由,由本题你得到什么数学结论?举例说明它在实际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  精选作业内容,设置探究性题目,力争设计的作业题目具有代表性、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题2是题1的延伸,题目不同,但思路与方向一致,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理解,争取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升,从作业中获得成就感.

2. 课外作业

完成时间:20分钟内.

作业1:双基巩固.

必做题1:如图8所示,某村庄和学校分别位于两条交叉的大路边.可是,每年冬天麦田弄不好就会走出一条小路来.你说某些学生为什么会这样走:______.

设计意图  布置生活化作业,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用生活化思维去思考问题,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提升他们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

必做题2:如图9所示,某学校从教学楼到图书馆总有少数学生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

(1)试用所学的知识来说明少数学生这样走的理由;

(2)请问这些学生这样走行吗?如不行请你在草坪上竖起一个牌子,写上一句话来警示他们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形式多样且针對不同智能发展的作业. 通过跨学科、有生活化的作业设计,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做题3:如图10所示,某乡镇有A,B,C,D四个村庄,县供电所设立一个变压站向四个村庄供电,请标出变压站设在哪里使得变压站到四个村庄的距离和最小.

设计意图  本题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教材第150页第15题的改编题,让学生模仿课堂的例题和练习题来做,及时巩固“双基”.在作业优化设计中融入现实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选做题:请完成以下问题.

(1)如图11所示,在比较B→A→C与B→C这两条路径的长短时,写出你已学过的基本事实;

(2)如图12所示,试判断B→A→C与B→D→C这两条路径的长短,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本题为中档题.为了使学生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逻辑,通过多样化设问,带领学生从更多角度理解数学问题,能够更加熟练地利用数学语言及数学思想分析、描述、解决问题.

作业2:能力提升.

比一比:看谁找到的路径最多.

如图13所示,从点A到点C′的最短路径是哪一条?

对蚂蚁爬行路径最短问题的再思考:如果蚂蚁在圆柱上,这时问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问题如何解决?请把你对此问题的探究写成一篇数学小作文,可以写出自己的学习体验.

设计意图  设置有趣味性的写文章的创新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通过观察、分析、动手画图,更好地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和写作能力.

教学思考

1. 设计分层作业,注重作业的层次性

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思维能力存在差异,教师设计数学作业应该尊重差异,通过层次性作业的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作业分层包括合理分层、作业量分层和作业难度分层等,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类别设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本节课根据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基础题、提高题和能力题三种类型的题目. 设计时注重合理分层,讲究梯度,布置弹性作业,根据学生能力差异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有助于所有学生掌握核心的基础知识,提升其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选做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向更高层次的题目挑战,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2. 编制探究作业,提高作业的深刻性

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设计作业时应着力突出探究性作业,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大核心素养为方向立意,除了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外更要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促使学生形成数学逻辑思想,运用合理的数学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本节课设计了变式题和选做题等探究性作业,题目设计有层次,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3. 融入日常实际生活,体现作业的应用性

数学作业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融入日常实际生活,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日常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的交汇处设计作业,可以增加学生的数学体验.本节课布置了一些生活化作业,使得学生能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4. 创新作业类型,丰富作业的多样性

单一、机械、重复的“题海”作业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布置数学作业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元化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传统书面作业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创新,尝试探索趣味类、变式类、阅读类、写作类、实验类或调查类等创新作业.本节课的作业设计适当地加入了趣味类、变式类、写作类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丰富性、多样性,进一步提高作业的质量.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有趣、有效、多元化的作业,要注重作业设计的基础性、发展性、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创新性,重构和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数学教育良好的生态.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语文课堂“减负增效”的教学策略新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