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味”与“数学味”相得益彰

2023-04-14 22:32陈春凤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生活味数学味概念教学

[摘  要]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生活味”与“数学味”相得益彰,才能提升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者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提升概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概念引入,创设凸显“生活味”的问题情境;概念建立,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概念巩固,回归生活,领悟概念本质。

[关键词] 概念教学;生活味;数学味;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致力于设计出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想、推理和讨论的数学活动,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效、更有意义。在这一全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不断实践才能努力追寻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讲究生活味与数学味,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充分挖掘一些适切的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同时凸显数学本质,这才是数学教学的本来面目。然而在当前的数学概念教学中,常常存在两种做法:一種是“数学味”过浓,概念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另一种是“生活味”过浓,概念教学直接演变成单纯的生活问题探究。因此,“味道”适中才能让学生品尝到数学探究的乐趣和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抽象,“生活味”与“数学味”相得益彰才能实现数学概念有效教学。

一、概念引入:创设凸显“生活味”的问题情境

打造“有味”的概念教学需要“有味”的生活场景导入,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系出发,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适度进行整合,创设凸显“生活味”的问题情境,可以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概念的建构中去。

案例1  认识小数

师:今天你们的好朋友“哆啦A梦”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时光机,让我们跟他一起穿越到原始部落吧!(课件精彩演绎,学生兴致勃勃)

师:这个部落的人以打猎为生,这一天,他们收获颇丰。我们一起来猜想一下,古时候人们如何知道自己打到猎物的数量呢?(课件出示猎物的情境)

生1:小石子计数。

生2:结绳计数。

师:不错,古代计数方法有很多,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他们采用的是结绳计数的方法。如图1,这表示的是几只猎物呢?

生3:6只。

师:随着猎物的增多,每打到一只猎物就要打一个绳结非常麻烦。很快,有一个聪明人就想到了一个方法,你们猜一猜是什么方法呢?

生4:我猜想他们是每满10只猎物就打一个不一样的绳结。

师:哇,真是聪明的好孩子。(出示图2)这里表示多少只呢?

生5:这里有三种不同的结。

生6:我知道,是124只。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居然能一眼看穿古人的想法,下面请试着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写出这个数。(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

师:你感觉我们的计数方法与古人相比,如何呢?

生7:我们的更容易。

生8:我们的计数法更清楚,也更方便。

师:不错,那现在猎物如果累积到10个一百只,如何在绳子上表示呢?

生9:就是在现在“百”的基础上,加一根再长一点的绳结。

……

这里,教师通过融合数学史与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自然渗透十进制数值系统的含义,并通过生动勾画十进制数值系统的发展史充分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更进一步地让学生比较古代计数法和现代计数法,让十进制的知识结构再次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充满“生活味”的问题情境下兴趣盎然地进行探索,很好地为小数概念的落地做好了准备。同时,在导入中教师依旧将数学元素置于首位,并没有让“生活味”冲淡“数学味”,所以学生的探究劲头愈发高涨,很好地拓展了概念学习的空间。当然,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入生活情境时,教师需要去繁就简,快速进入课题的学习,而不是让过于繁杂的画面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二、概念建立: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概念引入之后,自然进入数学探究活动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对概念的再加工和再设计,让概念本质从生活原型中脱离出来,逐步实现从形象到抽象的概括。那么,如何沟通好“数学味”与“生活味”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呢?大家都知道,有效的学习活动并非简单意义上的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都是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的有效方式,而这个数学探究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从而完成数学概念的自主建构。

案例2  三角形的高

师:如图3,两个三角形在“比个头”,它们都觉得自己的个头高,你们认为谁有理呢?

生1:我也认为(1)的个子高一些。

师:其他同学认同吗?(其余学生均点头赞同)

师:那你们认为(2)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个头比对方高呢?

生2:我觉得它一定是认为它的三条边更长一些,所以就认定了自己高一些。

师:那比三角形的个头是看边的长短吗?你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生3:我是根据从这里到这里的线段来判断的。(如图4,生3边解说边在图中描出两个三角形的高线)

师:就像这样的,顶点到对边的垂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线,而下面的边则为三角形的底边,请大家试着画一画这两个三角形的高。(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动手完成)

师:大家完成得非常好。下面再来看这样一个问题:如图5,下面几个三角形的底已经不再平行于地面了,现在你们能画出它们的高线吗?

……

以上案例中,教师为数学问题添加了一些“生活佐料”,瞬间让三角形的高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使学生在有趣的比个头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三角形的高,初步理解了高的本质内涵。进一步地,教师再引出底与水平面不平行的一些三角形,帮助学生建构更加丰富的“高”,使其不再局限于生活中的一些初步理解,而是在自主探究中逐渐理清“高”的数学本质,水到渠成地建构三角形“高”的定义。

三、概念巩固:回归生活,领悟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如此抽象,教师想要学生真正意义上领悟概念本质,在经历概念引入和建立的阶段后,还需要让学生适时地巩固概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让概念教学回归生活,以生活问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概念本质的深层领悟。

案例3  认识比

练习1:回想上周的校园足球赛,大家一定兴奋不已。还记得比赛结束时六年级组与五年级组的比分为3∶0,此处的3∶0是比吗?

练习2:如图6,生产中所需要的混凝土是由图中的三种材料按照不同数量配置而得,具体配置数量如图所示,你能从中找到比吗?

以上案例中,教师将教材中缺少生活味的例习题进行改编,让数学练习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鲜活的数学问题。这样一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就不再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是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热情。其中,练习1这种具有生活原型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进一步的思考明晰“比”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深刻领悟生活概念与数学概念间的本质区别;练习2则是通过生活问题完成了“比”的内涵的拓展,学生可以在思考后很快数出两个数的比,然而教师没有满足现状,而是提高要求让学生提出“不一样的比”,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深入探索后获得对三个数之比的个性化理解,深化对“比”概念的认识。

总之,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不仅需要关注到“数学味”,也不可忽视“生活味”。教师只有在概念导入、概念建立和概念巩固教学环节中做到“生活味”与“数学味”相得益彰,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体验,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得到发展。

作者简介:陈春凤(1977—),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生活味数学味概念教学
让数学回归“本位”
呼唤“数学味”重返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呼唤“数学味”探讨
创设富有“生活味”的初中英语课堂
刍议概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抓数学教学本质还数学课的“数学味”
让作文具有“生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