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数学教学本质还数学课的“数学味”

2016-07-14 12:33李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数学味数学课学科

李华

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部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多样,花样多多。在诸多的因素融入课堂之时,不难看出生活味、语文味、信息技术味越来越冲淡了应该有的“数学味”。用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话就是:“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致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怎样让数学课的“数学味”更浓些呢?结合听课调研的一些情况以及我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要合情合理

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几乎每位教师都在追求这个课改的“标签”,似乎没有了这个标签自己的课就不能称得上课改的课。尤其是在近几年各类优质课比赛中,创设情境大有泛滥趋势。毋庸置疑教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之间的桥梁,如果不合情合理或太过华丽会干扰学生知识学习与思维的发展,势必会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耗低能”。

二、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数学是很抽象且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些时候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数学本质的抽象性很难契合到一起。这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一些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尤其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点。随着学校条件的大力改善,“班班通”和多媒体电教室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比起传统教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网络资源的共享机制为老师们提供了现代教育技术所必需的很多课件、教案资源。因此我们在体会到科技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变利的同时,其实不知不觉地又失去了传统教学中很多优秀的东西。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鼓励学生在操作中体会“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体会“数”与实物的一一对应,丰富学生对数所代表的事物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作为模型的作用。传统教学走过那么多年,一些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也不能一概摒弃,该传承的还是要传承下去的。数学课不是展示教学手段有多先进,更重要的是它必须为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撑,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自己的生活。

三、数学活动的开展要有实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我区已经推行了三年,三年来“少教多学”成了教师们的共识。课堂上教师不再讲很多,而是设计一个个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互帮互学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每节课教学目标。这些做法正契合了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无论是设计、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还是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独立思考或者合作交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标的要求细品之也是告诉我们活动也仅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教学中也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数学课堂上的活动要有实效性,抓住数学本质的东西设计实施活动。活动要遵循目的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将对活动形式的重视与追求活动的质量有机统一起来。笔者认为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活动设计目的性要明。即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抓住数学内在本质,切实为知识的学习服务。设计的活动要具备探索性、挑战性,让活动有教育价值。(2)活动要有具体要求。活动都要设计活动的步骤,学生依据步骤进行,这样活动才有序。(3)小组合作重在“合作”。小组合作不仅仅是几个人坐在一起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分工要明。(4)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学生活动时绝不能袖手旁观,而是深入各组来到学生身边,启发学生共同探索。(5)学生活动之后,教师必须有一个总结。教师在总结时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重在教会他们思考问题。总之,让活动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的深化,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四、学会放弃去繁从简

一位教师在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几分之一》时,新课学习分为四大环节,每个大环节有至少分为四个小的教学层次,去除导课和练习仅新课学习就有12步需要走。因此为了完成这些预设,师生一节课下来共同的感受是好累呀!由于匆匆而过,课的重点不突出,难点又没突破。其实中间有很多环节都是可以省略的。这并不是个别现象,甚至是一些有一定经验的教师似乎在这一点上更严重一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课堂上太面面俱到。唯恐学生学得太少,又唯恐学生学得不那么顺,所以铺垫了再铺垫。(2)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性,把很多数学之外的东西融入课堂之中。(3)思想教育泛化。为了突出思想教育专设环节进行而缺失了潜移默化。(4)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欣赏占用太多时间,似乎在课的结束变成了欣赏课程。

彰显学科特色,针对不同学段,从中找到学科能力培养对应的标准和量尺,应该是学科有效教学应有的功能。希望教师能抓住数学教学的本质,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有浓浓的“数学味”。

猜你喜欢
数学味数学课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有趣的数学课
“超学科”来啦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