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与探究:一种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教育“邀请”

2023-04-12 09:09许昌良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2022年版新课标强调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邀请”出语文学习激情、意愿以及生成对未来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可能性。“邀请”是一种隐喻,突出的是学习本有意义与价值。实现路径有发现可能、诗意梦想、积极意向、故事感召等。

【关键词】社会建构论;意义与关系;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11-0044-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站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擘画了立德树人的美好愿景,既有“想得到的美丽”(教育目的),也有“看得到的风景”(课程标准),更有“走得到的景点”(教学目标)。新课标立足核心素养,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强调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1]新课标视野中的语文教学不仅用“言语的方法”学语言,而且能够“邀请”出语文学习意愿以及生成对未来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可能性。本文试从社会建构论视角探讨如何让语文教学意义与关系在“邀请”中实现。

一、“看得到的风景”:积极对话“邀请”出语文学习的生命智慧

“邀请”是社会建构论的语词,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应该不受传统意义上的所谓真实、理性或者正确的限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无限的可能性,是无休止的对创新的邀请。[2]7社会建构论基于对“个体主义”的“解构与超越”,主张“是关系——而不是个体——构成了社会基础”“当我们走向这种建构,我们便邀请了全新的很可能更有希望的行为方式”。[2]29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课堂是一个充满对话与合作的社会组织,这个组织运行更有效的方式便是“欣赏型探究”[2]56,这是区别于问题聚焦取向的另一种组织变革新模式。欣赏型探究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凯斯西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大卫·库伯里德(David Cooperrider)提出。欣赏(Appreciative),即赏识、鉴赏和珍视,强调我们对于他人和周围世界潜在积极因素的鉴赏和珍视;探究(Inquiry),即探索、研究和发现,强调我们对于他人和周围世界所拥有的积极因素的整合、设计及其价值的实现。欣赏型探究过程中,组织成员通过积极对话,发现个人的“闪光点”和优势,并在展望未来的基础上,最终推动组织愿景的实现。[3]

语文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是强调以对话代替授受。对话,意味着教师不再把“将知识灌输进学生的大脑”作为职责,而是将有助于学生开展新的对话的资源引入课堂。如果课堂是相互接纳、尊重和包容的,学生便会踊跃参与。通过对话,学生可以将我们提供的认知传统嫁接到他们原有的视角和观点中。[2]57欣赏型探究是一种课堂组织系统思想,是积极的对话与合作方式,是形塑“积极内核”、激发组织内部成员努力变革的过程。而“邀请”则强调以积极意向促进在关系中生成,包括学会欣赏、评价、吸收、融合和再创造,是一种方法体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已经形成了关于教学的许多共识,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教学并非“教而即学”,而是教与学的相互渗透、转化的运动过程,是师生双主体多元互动,产生多元价值、多重观点的学习共同体,是师生精神与智慧生命互为共生的过程。这一理念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一种积极建构——“邀请”。学生等待着教师去“邀请”,即把学习者的愿望、情趣、主体性激发出来,把智慧生命激活起来,突出学习的本有意义与价值。课堂上当我们一起讨论,一起聆听新的观点,一起提出新的问题,一起思考不同的隐喻,一起在理性的边缘探索时,我们便进入了一个新的意义世界。[2]8

二、“走得到的景点”:欣赏与探究让学习的“邀请”丰富而生动

欣赏型探究的流程可被看成由四个阶段或者活动周期构成的完整循环,简称“4D”,即发现(Discovery)、梦想(Dream)、设计(Design)、实现(Destiny)。但欣赏型探究只是一个通用的解释,每个“D”都象征着一个集中的、任务导向的、协作的对话,并在整个流程中嵌入了集体建构的合作意识。“4D”只是代表着一些具有一定目的的不同活动和对话,可以圍绕不同主题拆分和独立使用,并非必须遵循的强制路线。[4]50笔者试以几个不同的课例来解读其教学实施。

1.发现可能:在对话与建构中“邀请”出创造的激情

社会建构论思想认为:真实的世界是由对话、符号、隐喻和故事这些言辞创造出来的,言辞并不只是发出声音,也不只是一种修饰方式,或是具有某些信息的中介,而是在指导人们如何建构这个世界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4]15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现代诗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意象为抓手,引导学生重温“意象”概念。以《乡愁》一课的教学为例。

【环节一】让学生自主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归纳意象特点。

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找意象时是比较容易的,但也有把握不准的时候,这时就要教师引导学生领悟,意象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

【环节二】通过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情感。

1.让学生思考作者选择这些意象的意图。以第一小节为例,《乡愁》为什么选择邮票这个意象?请你发挥想象力,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具体情境。

生:青少年时期,“我”外出求学,只能通过书信来联系母亲,在每次寄信时都需要贴上邮票,才能成功投递。邮票代表着一封封家书连接着“我”和母亲,是这一时期非常重要的物件,具有代表性。

师: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寻找自己情感和诗歌情感的共同之处,想一想自己外出远离母亲时的内心感受。

生:我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诗歌中的母子之情,离别之愁。

【环节三】提出问题,勇敢质疑。让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

生:《乡愁》中的离愁别绪明明非常深重,为什么作者运用的意象以及对意象的修饰都是轻描淡写的?例如“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这样怎么能体现出情感的浓重呢?

师:请小组合作,将诗歌改写为“乡愁是一方高高的坟墓”“乡愁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之后读一读,谈谈感受。

生:通过对比阅读,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别具匠心,以轻描淡写的方式将乡愁浓缩其中,恰恰反衬出思乡之情的浓烈。

师:你们再选择一到两个意象,创作一首简短的小诗。

…………

这一教学片段是基于師生有效对话,促进学生对知识不断进行新的建构,“唤醒”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他们“言说”的意愿,建构了一个语言(思维)活动场域。这样的教学在知识迁移与运用中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其合作探究与创造能力。师生对话犹如一个磁场,诱导、激发与牵引学习主体释放自身的潜能。

2.诗意梦想:选择富有张力的话题“邀请”出探究的意愿

“诗意的、诗歌的”(poetic)一词来自希腊语“poses”,意指“制造或者创造”。欣赏型探究理念中的“诗意”意味着组织就像诗歌一样,是人类的发明。它能够被制造和再造,能够被创造和再创造。[5]12“诗意梦想”离不开指向期盼未来状态的那种有积极意向的激情思考。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富有张力的话题,“邀请”学生开发自身潜能和优势,或凝思,或尝试,或讨论争辩,或增写补充,展开富有意义的探索。《藤野先生》一文教学中,藤野先生作为一所普通医学专科学校的教师,“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却是十分“伟大”。一般来说,一个人“十分崇高卓越,贡献卓著,令人敬仰”才能配得上“伟大”一词,那怎么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矛盾处呢?笔者抓住这一契机,设计了如下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分组研读文中“闲笔”的段落,看看其他段落内容是否和此有关联。学生通过阅读概括,得出文章还写了三类人:一是清国留学生,二是日本青年,三是中国看客。

其次,引导学生讨论,透过这三类人物形象,你能体会到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当时中国处于积贫积弱、一盘散沙的状态。

最后,让学生思考:以此为背景,反观藤野先生依然主持公道,公平对待“我”, 体会到了藤野先生身上具有什么精神?学生通过鲜明的对比,把藤野先生的性格与“伟大”联系在一起,于是便理解了藤野先生“伟大”的结论。

此教学片段选择了“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却是十分“伟大”这个富有张力的话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层层剥笋式的探究中,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这位日本老师的公平正义,给了青年鲁迅无限的激励。学生也就理解“伟大”的含义了。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尝试与创造,学会用自己的方式领悟,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兴致勃勃。课堂上学生探索欲望被激发,充满创造的激情。

3.积极意向:在充满期待与帮助中“邀请”生成的幸福

意向,是从自我经验出发所诠释的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向往,是积极的、指向未来的能量。未来学家默尔丁告诫人们:一个技术取向的问题解决者,会严重地削弱我们创建积极意向的能力。她认为我们需要培养“意向素养”,也就是发展有关未来的、饱含希望的和符合预想的意向能力。[5]26以《湖心亭看雪》教学为例,教师积极赋予学生“积极意向”,鼓励学生比较阅读,形成以下教学。

师:同学们,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人是以语言的方式把握世界并长大成人的。高明的作者总是把自己的意图与精妙的构思蕴藏在语言之中。请大家慢慢品味大师的语言,我相信同学们是可以穿透语言的外衣,走入语境,探明作者想表达的意思的。同学们,将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与本文中的“独往湖心亭看雪”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两个“独”所包含的不同心境。

生:“独钓寒江雪”中的“独”,是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受牵连而被贬后所写,这一“独”与“孤舟蓑笠翁”中的“孤”相呼应,体现了柳宗元政治失意的无限心酸与孤寂。

师:反观张岱的“独往湖心亭看雪”,实有舟子相伴,为何还说独自前往?

(课堂一时冷场,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师:请大家回顾前面已学文章中带有“独”的语句。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晋陶渊明独爱菊”“众人皆醉我独醒”等。请大家讨论讨论。(这几个“独”的含义是比较清晰好理解的,句子抛出来后,学生恍然大悟,争相回答。)

生:张岱的“独”中包含的是傲然独立的清高,这种清高是不为舟子所能理解的,这一“独”恰恰体现了张岱趁兴而往、兴尽而归的畅快。

…………

这个课例中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文本意义的期待、对学习的关怀与积极意向始终贯穿其中。在这种氛围中,学生释放出本有的符合预想的热情与活力,“邀请”了生成的欢乐。

4.故事感召:在欣赏与讲述故事中“邀请”出文化的温存

听故事与讲故事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文本的理解。高度关注好的故事,能够让学生弄懂为何被感动,充满“邀请”的教学过程就应当是生产故事的审美过程。笔者曾经教学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这篇散文诗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及默默奉献的决心。篇幅虽然短小,但有完整的情节,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中各显现其性格。在深入品评文本细节之后,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如此短小的文章,表达却波澜曲折、丰富而有意趣,除了作者高超的创作能力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学生面面相觑,难以回答。面对这种情况,笔者没有急着让学生回答,而是深情地讲述了泰戈尔的人生故事:泰戈尔一生喜欢儿童,曾有“儿童的天使”之誉,生有一子一女。然而就在泰戈尔潜心于儿童教育的时候,他的爱妻不幸去世,翌年,一双儿女也相继夭亡……

听完故事,学生很受感动,加深了对作者的认识,不仅回答了问题,而且谈了对文本新的认识。有学生说:实际上课文中的孩子和她的妈妈就是他的孩子与妻子的影子,多么充满爱的诗人!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带领学生赏析《孩童之道》一诗,接着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新月集》。

教学中,“说事”有时比“说理”更能打动人。课堂教学的故事话语常常可以成为课堂有温度、有厚度的恒久动力。故事可以来自文本,也可以来自日常生活,当然还可以来自当下的课堂现场。充满“邀请”的课堂就应该是一个充满故事的课堂。

基于欣赏型探究引发的学习“邀请”,实践中蕴藏着妙不可言的无限的丰富与生动,也实现着课程改革从“想得到的美丽”到“走得到的景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4-45.

[2] 肯尼斯-J.格根,玛丽·格根.社会建构:进入对话[M].张学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3]张新平,李国伟.欣赏型探究及其对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4(3):32-26.

[4]弗兰克·约瑟夫·巴雷特,罗纳德·尤金·弗莱.欣赏型探究:一种建设合作能力的积极方式[M].张学而,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

[5]黛安娜·惠特尼·阿曼达,赛斯顿-布伦.欣赏式探询的威力:正向改变的实践技能指导[M].高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许昌良,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广州,510095)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广东省教育督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