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策略分析

2023-04-07 15:30张丽
中国经贸 2023年9期
关键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张丽

摘 要:在国家社会体系中,事业单位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能,肩负保障社会正常运转,满足群众生活、生产以及各类民生需求的使命。而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做好、做实自身的中心职能工作之外,还应当重视自身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因为这两项工作都间接决定着事业单位能否高质量地履行好自身职责和使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二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但在以往的相关工作中,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却自成体系,相互脱节,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都造成了负面的限制和影响,导致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成效下降,均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为此,事业单位应改变传统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模式,对其进行相互融合、协同推进,以提高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成效,充分发挥出其效用,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和使命。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的必要性,然后主要就其二者的融合策略,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融合

除了中心职能工作之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也是事业单位日常的重要工作内容,应当引起高度的关注与重视。而且在当前,随着预算一体化系统的全面应用,应当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作为一项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既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到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更要采取科学、可行的融合策略,使其二者能够真正有效地协同推进,同步提高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成效。

一、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的必要性

(一)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

在我国的财政改革进程中,预算管理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环,旨在合理控制财务成本、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效益。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制已经基本建成,能够起到相应的预算管理效用。不过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在体制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与资产管理相互脱节、分离便是其中之一。在当前推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实现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能够帮助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增强预算管理的效用。二者相互融合之后,预算管理能够更加准确、全面地评价预算绩效,也能够为资产的配置、处置等,提供更加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的约束和指导,保证预算管理在资产的配置、处置等一系列活动中,得到更好的落实。

(二)优化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

为了开展好中心职能工作,事业单位免不了需要配置各种资产,但资产的配置往往耗资较高,会占用较多的财务及其他各类资源,因此必须要谨慎行事。如果在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着资产配置不合理的情況,则会导致大量的资金、资源浪费,且无法对中心职能工作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融合,在预算编审过程当中,就对资产的配置情况进行全面摸查,准确掌握各类资产的增量、存量数据,并从预算控制的角度出发,对资产的配置予以合理的指导和约束,能够有效预防无用资产的重复配置、超标配置。同时对既有的资产进行妥善处置,减少资源负担,进而让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得到全面的优化,使事业单位能够“轻装简行”,将更多的资金、资源和精力,投放到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的中心职能工作上来,提升其社会公共服务质量水平。

(三)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保障

受国内自身和国际上众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财政增速出现了减缓的情况,但刚性的财政支出并未减小,因此容易出现收支缺口。而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支持,所以在国家财政增速减缓、收支出现缺口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资金也就会变得吃紧,如不加以积极地应对,便会影响到事业单位中心职能工作的开展,难以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服务。通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优化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能够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运行自身财务资金,提高其资金、资产的实际利用效率,尽量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尤其是资产配置可能带来的大额开支。如此一来就可以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保障,使事业单位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高质量地履行好自身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的职责和使命。

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策略

(一)树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意识

首先,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者、管理人,应当具备全局观,除了要在日常工作中抓好单位的中心职能工作之外,也要认识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要认识到在国家财政改革、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进程下,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互融合的必要性,从而树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意识,在相关工作中加大重视与投入力度,加快二者的融合转型速度;其次,作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资产管理人员,更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认识到为什么要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协同,转变传统的工作思维、工作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协作,使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能够真正地落实到位;最后,由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涉及面广,所以还需要做好对事业单位其他工作人员的教育、宣传工作,使他们也能够了解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的意义所在,积极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优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的一体化流程

树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意识只是前提,在实际的相关工作中,重点是需要对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进行梳理与整合,优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的一体化流程。重点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第一,预算编审。应结合单位管理需求,明确资产配置标准,强化资产入口关管控,保证资产合理配置,避免出现重复购置、超标准购置的现象。根据资产实际情况,建立资产预算管理机制,推动增量投入、存量管理的相结合,逐步完善预算编审程序,借助信息技术搭建资产管理数据库,进而为资产购置、预算安排维护等工作提供可靠数据参考;第二,预算执行。应完善资产预算执行报告体系,做好资产预算执行追踪,根据执行结果评估资产管理情况,严格约束资产购建与使用程序,定期开展资产清点盘查,保证账实相符,以此实现资产优化配置,提高资产利用率。在预算追加与调减的审核过程中,资产管理部门要充分考虑到当下资产实际使用情况,逐步建立相应的资产调剂机制,以此合理调配存量资产,满足单位各项工作的实际需要;第三,经济活动分析。在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要保证单位资产状况的全面反映,根据资产的配置、闲置以及使用情况,建立并形成年度资产报告,将其与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进行对比,与有效项目进行相互印证,进而为预算编制、审批等提供可靠依据,为高质量资产管理打好扎实基础。

(三)明确资产配置标准、细化预算编制

除了要优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的一体化流程之外,事业单位还必须要采取科学、可行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措施,将其二者的一体实施、协同推进真正落到实处。如上所述,明确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标准,这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的关键点,能够为后期的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为此,应对事业单位自身的资产情况进行全面摸查,详细掌握单位资产的结构、质量、管理维护费用、使用频率、使用效率等各类信息。然后再结合单位的预算管理总体计划,以及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需求,制定更为合理的资产配置标准。在后期的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中,如无重大的情况变化,都需要按照资产配置标准来分配资金、资源,从而解决无用资产的重复配置、超标配置问题;同时还需要针对资产管理细化预算编制,结合年度单位预算编制,根据单位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和履行职能的需要,由单位提出拟购置资产的品目、数量并编制资产购置预算。财政监管部门再结合单位存量资产和配置标准提出购置审核意见,把资产配置审核作为资产购置的前提条件,增强资产配置的计划性、有效性和规范性。对年度安排的资产购置预算,必须明确购置资产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经费来源安排等,年度内安排的资产购置预算,原则上不得调整,确需调整的,需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可操作性。

(四)强化政府采购及资产收益和预算绩效管理

在科学、可行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措施中,还应强化事业单位政府采购方面的管理力度。政府采购是资产购置的一种方式,要建立资产购置和政府采购之间的互动机制,对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必须依法实施政府采购,扩大通过政府采购购买资产的范围和规模。年度无购置预算安排的,不得进行采购。在预算执行环节,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跟踪资产购置预算执行结果,规范资产购建和使用行为,督促资产占有使用单位不断提高使用效率;其次是对于能够产生资金收益的事业单位资产,要加强相应的收益管理工作,并且应将其纳入预算管理的体系当中来。并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过程当中,对资产的收益情况加以考虑,从而更加合理地调节预算指标,这样才能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实现更加深度的融合;再者是要对事业单位资产严格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相比于更容易量化的事业单位资产资金收益管理而言,资产预算绩效管理更加复杂也更加重要。因为对事业单位资产预算绩效的管理,更为注重的是资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即资产的配置和使用,在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中,发挥出了怎样的作用和价值。实践过程中,应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性质和中心职能工作,结合资产的功能,制定详细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看资产的资金投入与其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否成正比。如果社会效益不佳的话,则应当考虑在下一轮的预算编制中,降低预算标准,或是考虑合理地处置资产,避免加重事业单位的财务负担。

(五)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动态融合

不论是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还是预算管理,都需要以数据来反映相关信息和动态,如果其二者之间的数据信息不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就必然导致其二者的融合受阻,无法真正高效、有机地推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下,应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利用其功能和优势,来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动态融合。在财政部目前全面应用的预算一体化系统中,已经建立了资产管理模块,但是由于系统的不成熟,目前还未实现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信息和资产管理信息之间的数据通道的贯通,接下来预算一体化系统应将改进重点放在将相关的工作事项、数据信息全部集中在一起,便于二者的信息共享。如此一来,只要事业单位从事了资产配置、处置等各方面的活动,其变动信息就可以立即被预算管理采集到。据此,预算管理便可以对资产管理的预算执行情况,乃至于资金收益、社会效益情况,形成及时地掌握、了解和分析。如果资产的变动与预算管理存在矛盾和冲突,或是可能引起超预算的情况,便有助于及时地纠正、调整管理策略,避免造成更大的资金、资产损失。再者,事业单位应当逐步探索、尝试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大数据,将市场的变动情况也囊括进来,依靠更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大数据的辅助下,事业单位能更好地预测单位所需资产的市場价格波动,以便在合理的时机,调整预算规划,降低单位的资产购置成本。

结束语

在国家财政改革、预算管理一体化的进程下,事业单位应当积极探索自身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途径,采取科学、可行的融合策略,使其二者能够真正有效地协同推进,同步提高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成效。以充分地发挥出其二者的效用,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制、优化事业单位的资产配置、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保障,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和使命。

参考文献:

[1]唐艺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22(23):150-152.

[2]王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融合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18):163-165.

[3]方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应用探微[J].财经界,2022(27):81-83.

[4]刘庆玲.新预算管理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策略研究[J].纳税,2020(04):248-250.

(作者单位:广东省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

猜你喜欢
资产管理预算管理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论基于内部控制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式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