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有效指导
——关于如何引导七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几点思考

2023-04-05 12:16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5期
关键词:整本书课外阅读评价

陶 进

(合肥市第三十中学 安徽合肥 230011)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阅读,在新的形势中,无论是从阅读量的变化,还是从阅读质量的要求上来看,都对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要求学生每学年要读两三部名著。”对于当下的学生来说,每学年走马观花地读两三部名著难度不大。但是结合近些年语文中考试卷,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对于整本书阅读已不再是考查简单的文学,而是需要学生真正地走进文章,并深入文本,通过研讨与讨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目标。对于刚刚进入初中学习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要实现有效地独立完成整本书阅读的目标,难度较大,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面临的困境

首先,初中阶段相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初中生要学习的科目变多,学习的难度变大,学习节奏也在变快,留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变少,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无形中变大。面对这样的变化,有不少学生还没能从小学语文学习的习惯中走出来,又不得不努力适应难度变大的初中阶段的各科学习。语文学习难度的突然加大,让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有些手足无措。其次,整本书阅读考查范围广、耗时多,但在试卷上所占分值不高,学生易产生读了没用或效果不明显的感觉,致使他们无法静心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此外,整本书阅读本就强调个体阅读的差异性,这就更使得整本书阅读在以得分为目标的时代中举步维艰。在整本书阅读的问卷调查中,很多家长认为课外阅读耗费大量时间却不见成效,不少学生也认为阅读只有大量做题,才能提高分数。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整本书阅读成了年年被强调,却时时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那如何让刚入校的七年级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既不流于形式,又能培养他们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呢?

二、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原则

整本书阅读方法的习得源于课内单篇阅读,因此教师必须建立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联系,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教学有机统一,从而实现课内与课外知识互相迁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目标,最终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因课程设置的原因,整本书阅读多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的。因此,要想完成由课内到课外知识的迁移,达到“授人以渔”的目标,课内单篇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内为“经”,以外为“纬”,搭建课内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桥梁。“内”是指授课教师必须以教材为本,在课堂的单篇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培养学生单篇文章阅读的能力,然后通过相关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例如,在教授学生阅读散文时,我们不能只一句话概括为“形散而神不散”,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形”来读懂“神”。散文的情感通常比较隐蔽,因此我们通过观察寻找具有情感倾向的词语与语句,来推测判断文章的情感就很重要了。“外”是指学生通过在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与分析文本的能力,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知识的迁移与创造。比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在课堂上单课文讲解时,我们要有意识地介绍文章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帮助学生了解《朝花夕拾》这部文学作品写作的背景以及意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下阅读整本书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品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鲁迅先生平实语言背后,如何通过景物高低远近的变化,来写出童真童趣;如何调动味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描写心中的乐园,然后通过总结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二是“读写一体”,学以致用。整本书阅读另一难点是阅读的周期长,如果等学生读完后,仅以一篇读后感的形式完成阅读的体验,这是远远不够的。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不同的内容设定阅读的计划,适时地帮助和指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有形式的要求,又要注重学生个体独特的阅读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读书交流会的形式,鼓励学生提问,带着思考读书,在思考与讨论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教师也可通过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提高效率,如做批注,可帮助学生及时记录下在阅读过程中自己与作品间迸发出的思维火花。

陶行知曾说:“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我们在课堂上的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道路上,能尽快地独立,丢掉我们这根“拐杖”,我们在七年级的名著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以课堂为阵地,长期地开展阅读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在引导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提高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搭建阅读平台,营造良好氛围

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内,学生课下完成各科作业后,留给整本书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在校时间,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们来说意义更为重要。初中的阅读不再是消遣式阅读,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在阅读的目标发生改变后,需要教师去加以引导。

我们可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制订阅读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进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都要有计划,完成整本书阅读,时间必须要有保证。刚入学的七年级学生,面对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更需要教师去帮助他们制订计划。为了不让整本书阅读在课后花费大量的时间,我们在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读名著。例如,在校可利用中午就餐后的15~20分钟阅读课外书,这样“化整为零”,长期坚持,不仅可在校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还可以方便学生与老师交流,减轻了学生负担。寒暑假期间,可利用集中的时间多给学生推荐读本,以拓宽阅读面。

二是利用“班班通”,创建电子阅读资料包。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大数据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可利用互联网下载与整本书有关的视频、音频和相关的评论性文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用名家的点评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比如,在阅读《骆驼祥子》时,我下载了同名电影,在观赏后和学生讨论电影中祥子的形象是否与书上的描写相符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所读过的内容,加深对祥子的认识。当讨论祥子的悲剧是谁造成时,在学生讨论后,展示名家的文学评论,让学生可从另一个视角去发现作品的魅力。

(二)形成有效评价,培养阅读习惯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每个人做事都渴望被认同。学生读书也是如此,很多时候课外的整本书阅读不能继续,往往都是因为我们把阅读与考试紧紧捆绑在一起。如果我们能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一,确定以鼓励性和发展性为主的评价原则。一是遵循鼓励性原则。阅读是个性化很强的学习活动,我们必须要客观承认每个阅读的个体在阅读水平、阅读的兴趣爱好、阅读习惯上存在着很大差异性的,因此我们的评价不能“唯分论”,而应该以鼓励为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二是发展性原则。要以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为基础,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为前提,使教学活动更适应学生,让每个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发展。

第二,构建有效的量化评价,帮助学生有计划的阅读。没有量化的读书往往导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果,不能厚积薄发。课外阅读的评价很难量化,为此笔者多次实践后发现可从每天阅读的时间,每学期整本书阅读的数量、有无批注、有无摘抄、有无阅读札记等方面量化评价。虽然看似有点刻板,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量化评价让学生在整本书阅读时有了抓手,有了方向。尤其在对待《西游记》这类故事情节复杂、人物多、人物之间关系复杂的名著时,这样的量化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情节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效果尤为显著。

第三,确立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名著阅读的评价模式不能单一,要具有开放性,最好的评价就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体的差异性。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分享交流会,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展示自己阅读的成果;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内容;还可以通过举办手抄报比赛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自评和互评,在交流中获得收获。

(三)设定阅读流程,培养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课内阅读对于整本书阅读起到的是指导作用,课内阅读是纲,没有这个纲整本书阅读就是镜中之花、水中之月,华而不实。因此,如何做好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和整合,是有效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水平的关键。

首先,要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所以在班级中可以确定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使用同一版本的书,便于学生交流和教师的指导。

其次,要固定整本书阅读的主要流程,让学生懂得可从哪些角度阅读一本书,让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时候能有一个抓手。其基本的流程如下:第一,在整本书的阅读之前要有导读课。导读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对作品产生阅读的欲望。除了一般的介绍写作背景、作者简介、内容梗概外,还可结合作品的具体特点来引导学生阅读。比如,《朝花夕拾》中的作品都是对往事的追忆,但相对于《旧事重提》这个名字来说,修改后的名字更富有诗意,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在《朝花夕拾》的导读课上,通过比较鲁迅更改作品集的名字,引导学生了解这部散文集的意义以及文学作品中对诗意美的追求。第二,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阅读的难点,要有阅读方法的指导课。阅读方法介绍与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一根“拐杖”,让他们由不知如何读,过渡到我可以这样读,直到最后懂得原来是这么读。比如:略读法,略读不等同于“走马观花”,它要求我们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要能快速地筛选出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然后有选择地忽略部分阅读价值不高的内容,即浏览然后了解大致的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批注法,用批注留下阅读思维的痕迹,在阅读的过程中,思维是具有个性化差异的,随手记录下你的感悟、你的疑惑、你的评析,使阅读随着文字的延展,从广泛阅读走向深度阅读;圈点勾画法,记亮点,即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在书或文章上即时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所感、所思、所疑。第三,整本书阅读的鉴赏课、评析课。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怎样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呢?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可寻其“宗”。整本书阅读中的“宗”就是深入分析文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一次次梳理文本、分析构思、揣摩布局、品读文段、赏析佳句、谈论感悟的过程中形成的。因而,教师要精选章节,以点带面,组织学生读名家名篇,引导学生认真赏析,大胆提出自己的读书感悟,在不断地交流中,实现思想的碰撞,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化“隐形”为“有形”,提升阅读能力

整本书阅读的“高能低效”的尴尬境遇主要是因为我们将阅读设置成“只读”模式,使得课外阅读成了消遣之物。因而,要实现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最后一步,那就是在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将所读内容进行内化,再以写的方式呈现升华,形成“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模式。怎么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写呢?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学生参加各种读写活动,将“隐形的阅读”变为“可见性的学习”。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还是乐于积极表现的。你给他一个舞台,他就有可能给你一个惊喜。比如,在《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推进课中,通过设计计时抢答“鹦鹉螺号”环球旅行路线活动时,学生们的参与性非常高。在《西游记》阅读课中通过分类整理主要任务、主要事件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在班级里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设计的过程,在倾听与讲解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创造性得以体现,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在实践研究中,只有紧紧围绕新课程的教学要求,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将课内教材和课外读物整合,才能帮助刚刚步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循序渐进培养整本书阅读的能力,提升阅读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课外阅读评价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