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思路

2023-04-05 07:26:48靳亚麟
智库时代 2023年6期
关键词:乘务行车司机

靳亚麟

(北京地铁运营三分公司)

乘务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落实有利于保障地铁行车安全,避免各类事故发生。乘务司机安全管理需要从制度方面入手,明确各项规定,做好乘务安全组织建设,减少地铁运行期间的安全隐患。分别从人员与设备两方面掌握乘务管理的风险点,细化安全管理举措,规避地铁行车事故,引导乘务司机产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安全管理意识。

一、地铁乘务司机的工作特点

地铁乘务人员不管是司机,还是值班人员、调度人员,其工作都属于保障地铁运营安全的最后一道关。乘务人员的工作特点主要如下:

(1)作息时间不固定,缺乏规律性,上班时间分散,上班地点具有流动性。司机上班时间虽然不同线路有一定的区别,但基本上都是利用倒班休息的排班形式,上班时间通常不会超过24小时,但为保证行车安全,司机往往做较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在家休息的时间较少。乘务司机会在各点分散工作,线上作业具有流动性,不方便对人员展开安全管控与业务指导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不便,只能依靠人员自觉履行岗位职责。

(2)工作环境枯燥乏味,且十分机械化,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地铁司机人员工作环境单一,每日都在2 ㎡以内空间内度过,每趟车都要重复着开车、开门、关门等动作,为避免失误操作,要求值乘司机在遇到行车指示标与信号机,或确认车门与屏蔽门空隙的时候进行手指口呼。每班大概要做至少100 个站立、开门以及关门的动作和1000 个手指口呼的动作,开车时,隧道内乘务司机在狭窄的空间内遭受刺眼灯光的干扰,所以驾驶期间司机必须时刻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时刻关注当前地铁行进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采取解决措施,谨防安全问题发生。

(3)掌握全面业务知识,提高应急应变能力。从表面看,乘务司机每日只需要重复几个简单的动作即可,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面对突发问题与行车故障问题时,司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从而避免列车晚点,保障乘客乘车体验。这对司机的业务技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司机必须掌握地铁运营相关的应急预案,了解各类故障处理方法,时刻保持强大的心理素质[1]。

二、地铁乘务司机管理的风险点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在操作期间产生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不安全行为的重视。首先,部分安全事故来源于乘务司机自身的侥幸心理,在工作中往往为方便行事而没有按照标准展开操作,从而引发了行车事故。其次,部分事故来源于乘务司机的自大心理与自我麻痹内心,认为地铁行驶期间属于自动驾驶的状态,在行车过程中不自觉的放松警惕,没有对行车进行安全监控,导致行车期间操作行为不规范,潜移默化的埋下安全隐患。最后,部分人员技能与标准不相符,心理素质有待提升。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司机自身技能水平与心理素质将会关系到突发事件能否顺利解决,同时也会影响地铁行进安全。一旦乘务司机反应慢或者做出了错误的决定,整趟地铁都有可能发生暂时性中断与安全问题[2]。

(二)设备不安全状态

地铁运营过程中的设备至关重要,但地铁设备系统构成复杂,系统间紧密联系,所以乘务人员必须掌握系统间的关系。地铁系统的设备常见车辆系统、供电系统、信号系统等,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将会对地铁运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乘务司机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重视设备的安全工作状态。

首先,部分线路运营时间较长,设备老化严重,比如在地铁火灾事故中,多数是因为线路老化导致的。为满足当前城市地铁运营的实际需求,相应部门需要对老旧设备升级改造,全方位保障人们日常出行安全。

其次,设备操作规范与安全性能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设备操作人员对操作流程不够熟练,在操作期间存在着违规操作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也给地铁运营埋下安全隐患。一旦情节严重,设备发生事故,地铁将会因此而延误。

最后,设备检测系统缺乏完善性。影响地铁运行的环境因素众多,用到的设备复杂多样,管理与维修难度比较大。因此,有必要对设备展开严格的检测分析,提高设备安全性,为设备运行营造安全可靠的环境。

三、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策略

(一)坚持地铁乘务司机标准化操作

针对乘务司机人员的标准化操作是保障城市地铁高效安全运行的基础,具体指对站台作业与折返作业展开综合分析,分解与安全管理程序有关的技术动作,严格按照国家规章制度,以工作实践经验作为参考依据,尽可能的保障地铁稳定运营与列车安全运行,改善乘务司机作业流程,创造更加高效化、便捷化的作业流程,不断优化作业程序,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比如地铁运营期间,对地铁做好记录工作,道岔与设备操作需要执行手指口呼命令,车门关闭之前去执行确认呼唤操作,设备运行期间需贯彻停顿确认执行的操作。

对于乘务司机来说,实施标准化操作的主要内容如下:

(1)加强对司机不安全操作行为的有效控制。司机在行车作业期间必须对列车牵引制动与信号灯的当前显示气压做出全方位监测,同时对列车缝隙安全加以监测,任何不安全行为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科学高效的落实标准化操作,将其与程序化管理相融合,规范司机的操作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率。比如对设备展开操作时,司机室应开启阅读灯,执行“停顿确认”操作,使用对讲机,并在手指与客户等制度下辅助完成操作,谨防误操作行为产生。

(2)实施标准化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司机违反两极化的情况发生,乘务司机安全标准规范需要与设备操作规范相融合,同时兼顾岗位标准规范,将乘务司机的标准化操作限定于合格的作业体系内,加强对个人行为的有效阅读,从根源入手避免违章违规操作,尤其是当前地铁列车自动化程度很高,有的司机形成了大意的心理,没有充分意识到违规操作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有必要发挥标准化操作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司机的正确引导,强化其责任意识与安全管理意识。

(3)控制地铁行车期间的各种不安全状态。以标准体系为前提,司机在运行期间必须做好危险源的有效辨识,同时列出相应风险点,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要求完善作业方法,从而将当前操作的不安全状态尽可能的降到最低,规避安全事故问题,为乘客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3]。

(二)加强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

1.培养良好的安全行车习惯

要求乘务司机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以端正的态度面对日常工作,养成良好的行车习惯,做好行车安全检查。依靠大量的安全检查,确认关键模块是否存在作业风险,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找出不良的作业习惯,避免侥幸心理,强化青年管理意识。

落实多样化安全检查方法,在现场应发挥盯控与区间暗查的作用,将录音与录像两种方式结合,或者采用路段测试、行车命令测试的方法,检测当前司机在标准化操作方面是否存在漏洞,其操作水平能否达到行业标准要求。

对乘务司机执行的标准化操作做出评估分析,要求企业制定详细的评估标准,对人员作业行为展开统一化规范,经过评估后引导司机人员意识到自己在操作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意识的完成纠正[4]。

2.采用智能化培训方式

加强对司机的标准化作业培训,培养其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下意识的规范个人行为。针对需要上线进行作业的乘务司机,可利用候班期间对司机进行桌面演练,再利用下班时间完成故障操作与排故演练,组织人员进行比赛,对标准化作业完成有效评估,潜移默化的提升司机安全操作水平与整体业务水平,在企业内营造出更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3.强化安全管理责任意识

行车司机在工作期间往往是要处于单兵作战的工作状态,所以运营时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坚持戒备与谨慎的工作心理,以高度责任意识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现阶段整个乘务司机的人员队伍正朝着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青年司机在工作中往往实践经验不足,日常工作中容易形成思想波动。所以,有必要加强对司机人员安全管理意识的提升,通过对人员展开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研讨会,提升人员红线意识,在全公司内打造出人人讲安全的氛围,以此促进列车稳定且安全的行进。

4.落实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地铁日常乘务管理工作中,有必要根据具体操作岗位和作业程序情况,在较为关键的时间点配置相应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国家与行业标准,细化劳动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关于安全管理的制度性建设。与此同时,企业应加大现场作业监察力度,安排管理者深入一线,对于防挤、防脱、防冒等不安全行为加大监测力度,对于作业期间发生的违章或违规行为必须大力整治。针对缺乏安全意识的乘务司机,应按照自身情况制定可行性的安全防范举措,比如刚经过考试且处于实习阶段的新上线年轻司机,建议实施双人代班工作模式,轮流添乘。如果司机放假回来之后,有必要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只有通过培训的司机才能重新回到岗位继续作业。

5.完善奖惩制度

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奖惩制度的实施往往需要联合奖励激励机制,这是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有效举措。应按照乘务司机的岗位工作特点,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岗位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作业标准,同时确立绩效工作机制,对表现优异、操作精炼且能够按照安全制度执行工作的司机予以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对于表现不理想且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了违规操作的司机,有必要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完善每月考核工作制度,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为优秀人员提供来自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双重奖励,使其更加努力的坚持标准化行车操作,在全地铁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行车工作氛围[4]。

(三)建立地铁乘务安全体系

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保障地铁运行稳定,谨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从宏观角度来看,地铁乘务安全管理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分析,做好乘务安全组织规划,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对此,有必要完善乘务司机安全体系,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1)建立地铁乘务司机安全委员会。地铁运营中心应完善地铁乘务安全组织体系,为乘务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创建相应的安全委员会,以企业中层管理者作为委员会的成员,这些人员对于乘务安全管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接下来就要对一线乘务人员展开安全工作指导,并为地铁运行确立安全管理网络。在安全委员会内,各部分工作人员作为线路上的安全工程师,以日常安全管理与检查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安全管理网络主要包含线路上的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人员、各班组安全员几部分。针对乘务安全,有必要从上至下的完善组织体系。

(2)合理签署乘务司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全方位保障地铁安全运行与生产,以安全第一作为首要原则,高效落实安全责任,发挥奖励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制度的作用,将地铁安全操作责任同个人职责相关联,高效落实乘务工作下达的各项安全要求。对工作加以分解,根据具体的责任内容为人员下发安全责任书,要求各岗位人员签署责任书,建立不同层次的监督考察制度,从制度上入手为地铁安全管理提供高效支持。以运营中心主任作为首要责任人,对各线路运行的安全性情况加以研究,组织安全工程师展开安全培训活动,对各条线路进行安全检查,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两种方式相结合,及时公布检查结果,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需要责任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完成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定期举办乘务安全工作会议。这也是一项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对各个季度、月份的地铁乘务安全情况与司机标准化操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随后对下一季度的乘务安全任务加以部署。地铁管理部门需要在每个月组织一次安全工作会议,该会议主要对乘务安全现状加以总结,落实上级传达的精神,学习新的安全文件,掌握其中要点,再对下个月的乘务安全做好安排,使乘务司机人员意识到这是一项常态化工作。各个班组在每周需要开展一次安全工作会议,总结现阶段安全工作的实际开展现状,对接下来标准化操作的实施提出可靠建议。

(四)积极开展乘务司机安全教育

科学进行地铁乘务安全教育培训,以此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了新员工安全培训与全体人员培训两部分。其中新人员安全培训主要涵盖了实习人员、岗位调整人员、离开岗位一年以上再次回归的人员,这些乘务司机都要经过培训后才能进入岗位工作,乘务安全教育培训主要是专门的安全工程师为其进行教学。各班组组长需要对组内成员进行日常安全教育。将乘务安全教育培训与年度教育相结合,为员工建立个人安全档案,根据具体工作操作情况,及时更新档案信息,建立员工签到表,记录安全培训的具体情况。

对新员工展开三级安全教育。第一级为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即传授国家与地方关于地铁安全生产的政策与标准规范,以及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第二级为施工现场与地铁运营环境中不安全因素的识别与分析;第三季为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与安全事故案例研究,经过案例剖析了解安全操作要点。对人员进行风险源分析与作业执行培训,针对地铁乘务司机作业风险研究得知,人员操作风险是存在一定规律性的,通过作业培训制定相应防范对策,保障地铁安全运行。

对在职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尤其是对于乘务司机人员来说,安全意识的培养与形成是一项漫长的过程,无法凭借着个人的三分钟热度产生,而是要通过确立安全文化,对人员自身加强引导,从而进行安全操作。因此,每月应对在职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由于乘务司机的作业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与机械性,司机需要每日重复同一个动作,长时间会导致思想麻木,所以建议开展每月安全意识教育,以此起到思维警惕的作用,对每个月内产生的安全事件组织学习,经过事故演练提升人员安全责任意识。

四、总结

总而言之,城市地铁乘务司机安全管理作为保障地铁安全运行的关键,有它能够控制人的不安全操作行为与设备的不安全工作状态,降低故障发生几率。所以,应进一步优化乘务司机标准化操作流程,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加强现场管理,科学制定奖励激励制度,尽可能的提高人员参与积极性,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

猜你喜欢
乘务行车司机
画与理
高速动车组司机乘务交路优化编制方法
铁道学报(2020年7期)2020-07-30 09:34:28
老司机
杂文月刊(2019年19期)2019-12-04 07:48:34
高职院校空中乘务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32
老司机
带立即折返的高速动车组乘务交路回路优化编制方法
夜间行车技巧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2:12
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制服设计研究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