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睿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C 院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常德市人民政府主管、湖南省教育厅业务管理的具有综合性质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办学最早可追溯到1905 年在长沙建立的湖南农业学堂。学院在2006年“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等级,2011 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第二次评估;2012 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职业院校; 2017 年成为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和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院校;2018年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2020年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和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是国家首批1+X 证书试点院校。2022 年成功入选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纵观C 院校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切实深化校企协同育人,适应时代战略的变迁,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是其办学的根本。
1.外部协同模式
C 院校与外部因素的协同主要体现在经济因素、政策因素。首先,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既依靠地方经济进行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C 院校的发展初期,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对而言较为落后。但是,通过企业参与办学,职业院校为其提供技术和设备升级的协同形式,极大地推进了就业实践以及行业改革和升级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校企融合育人模式的深度性建设,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以及地方的经济发展形成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从政策上来说,C 院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常德市人民政府主管,政府在进行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当中,起到了关键性的引导作用,为校企合作创设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充分激发了校企协同育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如湘政发〔2021〕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的文件当中提到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相关内容,文件中指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支持职业院校深化与行业企业、村镇、社区合作,建设一批联合培养基地,政府的相关宏观政策的引导推进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湖湘工匠”,是当代优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2.内部协同模式
C 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的内部协同模式核心是主体之间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相互协调,将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协同互动落到实处。
引导支持促意向达成。省、市级政府对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对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化发展以及资金的投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协同模式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首先,对C 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的政策引领上,《湖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到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建设,全面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以“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为其基础,不断的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深度化建设,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质量化发展,其次,在对C 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的调节促进上,本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曾来到C 院校调研职业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工作,强调要办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的深入性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持续性渗透以及课程内容和职业需求的平衡;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专业与专业群建设、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建设;做到产教融合、城教融合、体系融合。最后,本市市政府还为C 院校提供大量的资源支持,《C 市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明确,对经发文认定的市级及以上产教融合特色品牌专业,在验收合格后,按国家、省、市级分别给予学校60万元、4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经发文认定的市级及以上校企共建培训基地、教师顶岗实践基地,在验收合格后,按国家、省、市级分别给予学校4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C市政府还通过专项资金的设置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进行了财政、人力等各方面的支持。如常人才 办 发〔2022 〕6 文件《 常德市人才绿卡管理服务办法》由市委人才办统筹协调,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文旅广体局 、 市交通局 、 市住房公积金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 ,协同推进人才绿卡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对高层次人才划分A、B、C、D 等级,分别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定期体检、休假疗养、就医诊疗、住房保障、职称评定、交通出行、文体活动及领导干部联系等方面提供优质政策待遇。
协同目标促合作准备。C 院校在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时,形成了与企业共同协商、共同推进的管理体制,使其更能够满足企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整合“政校企”三方资源,与相关企业一起制定并签署相关协议,但目前C院校的校企协同育人多依托于系部如药学系、农经系、机电系等,还未从宏观层面及院校整体层面来落实校企协同育人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归属于C 院校的教务处管理,还未单独成立专门的校企协同育人行政管理部门,没有配置专职的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影响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推进。
协同培养促成果产出。 C院校在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中,加强与合作企业的链接,在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基地、师资建设、评价体系多方面充分深入的融合协作,真正意义实现了校企协同共育。第一,在专业设置上,C 院校与企业共同商定专业的开设。C 院校在行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各专业群的优势,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寻找适合的企业,结合新的行业结构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方向,与企业一起协商建立了一些独具特色的专业群,形成了一批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机电系和美和易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软件技术(高级软件工程师方向)专业,机电系和厚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办的软件技术(JAVA 全栈开发方向)专业,这些特色专业每年招生规模达到接近500 人;第二,在课程的设置方面,C 院校注重与相关企业共同设置课程,出版了校企合作特色教材多部,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基础。如C 院校与海天建设工程公司共同成立建筑装饰工程专业;第三,在教学需求以及实训需求的基础之上,针对企业的相关机制以及职业院校的共建需求,形成校中厂、模拟机房等实训基地。药学系的药学专业及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开设了企业订单班,生源规模覆盖全年级80%,合作企业包括益丰、九芝堂、老百姓及新汇等20 多家,还是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单位,学生可以进驻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且企业也提供一定资金给系部进行实习实训场所建设,并在C 院校内设立了模拟药房用于学生实训操作。机电系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与东亚汽车公司合作,由企业在C 院校内建立了大型的汽车维修保养实习实训工厂。农经系的电子商务专业与美和易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由企业在C 院校内建立了3间电子商务模拟实训机房。第四,在师资建设上,C 院校注重“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除市教育局认定的少量“双师型”教师,C 院校还组织了院级的“双师型”教师审核评定,共评定一类及二类“双师型”308 人,分别发放一次性奖励津贴,提升教师加入双师队伍的积极。第五,在评价体系上,C 院校实行的是校企共同评价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式进行了优化,实现了校内考核与校外毕业生回访等多项评价模式结合的评价体系。
协同交互促成果转化。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的过程当中,职业院校以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为依据,对专业课程、专业项目、专业评价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针对性调节,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更适应社会需求,同时,C 院校也注重与企业间的协同共享,促进共同发展。首先,C 院校教师将科研成果反馈合作企业,对能够产生市场效益及其价值的产品进行研发每年C 院校都会派出10 多位机电类及农林类的专家、教授级老师进驻到合作企业,作为科技特派员,指导企业生产的同时,参与新产品的研发,推广技术成果,使研发的成果更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其次,C 院校为合作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培训。C 院校以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作为依据,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推进进行了多维度的考量,更加关注企业的需求,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例如,在合作的过程当中,通过构建培训班的形式提升企业人才培养质量,如钳工班、电工班、畜牧兽医班等,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应用性人才。
协同效应促转型升级。C 院校在和企业协同育人的过程当中,基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专业的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等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此同时,推进双师型队伍的持续性建设,既强化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为校企融合项目质量的强化和优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从这一个角度上而言,无论是企业或者是高职院校都具有了实质性的收获,企业增强了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竞争力,并通过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提升了企业职工的文化素养,而高职院校则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获得了良好的实践机会,进一步的加强了科研实践能力,达到了互惠互利,共生共赢的协同效果。
由于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存在着较多的差异,由此而形成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不同。为此,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进的过程当中,要基于产业基础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进行职业教育和企业合理化的规划,从而形成具有地方经济特色以及文化特色的产业系统,更有助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持续性推进。首先,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重要依据,充分的挖掘区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并与科技园、产业园、工业园等园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达到多层次、多领域以及多形式的产业链建设,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产教融合等形式达到良好的校企协同育人效果。其次,推进区域发展特色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之间的渗透。例如,将校企融合育人模式的成果应用于地方经济或区域的服务活动过程当中,基于区域文化特色基础,对相关的工业生产技术等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升级,促进就业率和文化教育普及率的提升。与此同时,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以及高职院校教育作用,深度推进文化教育和产业生产发展之间的融合,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职业院校的育人能够达到优势互补的双向优化,进一步的推进校企合作的持续性发展。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的过程当中,企业和职业院校都是直接的参与者,对于该模式的纵深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因此,企业和职业院校不仅要在各自领域中完善自我发挥作用,亦要深度合作协作开发整体效应。
职业院校可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其一,专业设置适应性发展。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推荐的过程当中,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与地方经济发展、合作企业的需求、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等相适应,进而推进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强化高职院校专业设计的实质性效果。首先,专业设置要有其规范性。以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重要的依据,加强专业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其次,专业设置灵活化与特色化。既要突出企业和院校各自的重点专业和项目的优势,也要进一步的形成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校企合作品牌、实训基地,达到强强联手的协同效应;再者,专业的设置要具有其实用性价值。对职业院校的内部管理而言,要满足其教学需求,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要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接,对专业和市场发展的渗透性进行规划,以市场需求、生源因素以及就业保障等多个维度来考量专业设置。其三,完善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的职业院校制度以及制定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章程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所在。通过对治理结构的完善,提高其治理能力,鼓励并积极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机构的设立,使其充分发挥咨询、协商、审议以及监督的深入性作用。将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协同育人质量纳入到职业院校考核与评估的核心指标当中,形成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校企协同育人考核模式;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成效纳入到企业社会责任考核系统当中,完善对企业的监管制度;推进学分制改革,优化学制体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岗位和家庭实际选择等等具体内容进行更具人性化的制度建设。让学生有机会实现提前就业,尤其鼓励家庭贫困的高职学生分分阶段、 分类别的完成学业。采取多样化的培养形式,尤其现代学徒制的完善,大力发动企业和学校协同合作,不断深化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可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其一,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企业是具有盈利性的社会组织,但是,短期利益目标的抑制以及可量化的目标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导致了企业参与协同育人模式的积极性不高。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校企协同育人能够有效地优化当下人才培养模式,使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能有更为准确的依据,使人才培养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对接,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更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只有树立起可持续性发展观,着眼于未来发展,形成协同育人模式的持续性互动,并正确的认识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当中的长远性利益的优势,激发企业主动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积极;其二,企业要积极的履行自身社会责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以及教育文化的发展。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推进的过程当中,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合作的形式增强社会知名度,既有助于打造企业品牌效应,也有利于更好的服务地方的经济建设,从而达到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的双向优化发展。
强化校企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高职院校在和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要形成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信息对接,从高职院校的角度上来看,要及时的了解企业的调整和人事变动,对合作的项目给予充分的重视,从而增强企业合作的意愿。与此同时,结合企业的最新发展需求以及最新协同成果,进一步的强化项目的宣传效应,形成良好的校企协作氛围。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中的相关参与人员间的交流,以此确保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准确度,进一步的完善校企协同模式项目的建设,形成职业院校和企业工作思路和方法上的默契度。与此同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过程当中,企业文化和职业院校文化之间的渗透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深化性建设的根本所在。为此,在校园文化体系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企业文化特色,进一步的形成独树一帜的具有企业文化特点的职业教育文化。例如,在职业院校走廊上张贴优秀企业家以及创业者故事和风采录的形式,设立企业名师大讲堂,让有丰富管理经验或技术经验的企业人员来职业院校开展专题演讲,宣传企业的品牌文化、价值观、信念等,以企业名对高职院校内的实验室、教学楼实训基地等进行命名,从而营造良好的校企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