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韵笛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大量流动,我国社区治理变得越来越复杂。此外,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传统的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国,社区治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文章从社区治理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讨论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的途径,以期提高新时代社区治理
效率。
[关键词]新时代;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4.066
[中图分类号]D6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3)24-0200-03
0 引 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1];同时将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治理的一种有效手段。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位,开展信息化建设是提升社会治理效率、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2]。
1 新时代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在国家“四化建设”(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中,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基础[3]。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社区治理一直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已经在社区治理中被高度重视并广泛运用[4],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1 提升社区治理效率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管理与服务重心下移到基层,提高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与精准化水平。社区是最基本的社会治理单元,其行政作用日益凸显。新时代社区治理中,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社区治理,通过收集、整合社区治理中的各类信息化资源,实现数据的共享、融合,帮助社区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从而提升社区治理整体效率。
1.2 增强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又一次提出要加强和优化基层群众自治。社区治理的信息化建设中,要更好地利用线上和线下平台进行沟通,从而提高社区居民之间的黏性,让更多居民能够主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对于提高社区的自治水平与能力有重要价值。
1.3 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社区治理的优化,离不开居民的充分支持与帮助,为使居民享受到“四化建设”的福利,需要提升社区治理服务的信息化程度。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区治理参与程度的提升,居民对社区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出现,能够使居民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线上服务平台了解社区政策,甚至办理相关业务。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能够简化居民办事流程,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便利。
2 新时代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全国各地社区展开,总体来说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为缺少统一规划、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制度与法律不健全以及资金来源单一。
2.1 缺少统一规划
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实现不同社区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数据互联,防止因条块分割而产生“信息孤岛”,促进中国社区治理走向一体化[4]。在当前的社区治理中,各地社区治理均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一系列信息化举措,如建立社区线上平台,组建社区社群,方便人民群众在线咨询、办理业务。我国社区数量庞大(据统计,2022年我国社区服务站数量达50万个),要想从大局出发提升社区治理的整体效率,需要有大局观,从顶层设计方面进行统一的协调规划。然而,我国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缺少统一规划,各个社区在治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独自摸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的成果很难让其他社区参考,浪费情况严重。
2.2 信息技术人才缺乏
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涉及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运用、维护,通过社区相关数据的分析,帮助社区工作者有效解决社区问题。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从数据采集到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较高,相关方面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支持。但在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吸引到专业的人才,使得社区治理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沟通不畅,也较难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和平台,导致信息技术对社区治理工作的帮助不大。
2.3 制度與法律不健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来构建和完善行政工作的体制和机制。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社区治理应该逐步走向制度化和法治化。目前,我国社区在相关制度方面较为缺失,各地社区尚未形成完善的社区治理信息化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方面也较为薄弱。我国针对社区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但在社区治理信息化方面还处于薄弱状态,尤其是该怎样通过制度保障来推动技术应用创新、预防和管控信息技术带来的风险、确保技术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居民利益造成损害等方面的相关规范还不够完善。
2.4 资金来源单一
从投入角度出发,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采购硬件设施,开发线上服务平台,以及后期的系统维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并且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不是短期的投入就能彻底完成。社区作为基层组织,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社区服务收入、社区资产经营收入、单位赞助募捐、物业公司资助等,收入来源相对较少,对大多数社区来说,其收入难以负担长期、大量、持续性的资金支出,如果向政府部门申请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资金,就会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资金是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通过社区资金来源的分析,发现单一的收入来源很难满足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资金需求,所以社区应该考虑通过创新性模式筹集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
3 新时代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优化路径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社区是一个关键的基础单位,在信息化时代,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和管理的关键环节。新时代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从顶层设计、人才引进、制度与法律保障、经费来源等多方面着手优化。
3.1 做好详细的顶层设计
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依然发挥主要作用,在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中,应该从全局出发,通过顶层设计,让社区信息化建设得以规范开展。社区治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涉及通过信息技术收集社区治理的相关问题,还包括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线上治理流程化与数据安全防范等,只有做好顶层设计,才能避免治理过程中的风险。
在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中,政府应该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化流程,同时出台信息采集的范围、规范、标准等政策,通过政策性文件为基层社区指明方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大型互联网公司,直接开发社区治理系统软件,基层社区通过系统软件的调用,可以实现数据对接的一致性,方便后续各基层单位之间数据共享,进而提高社区的整体治理效率。此外,信息安全一直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在数据的采集、保存、调用、分享等方面应该作出严格的规定,如部分敏感数据只允许保存在本地服务器中,禁止联网,相关敏感信息的调用需要做好严格的权限规定。
3.2 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在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社区应该积极地组建一支能够满足信息化时代发展所需的多层次人才队伍。信息技术人才团队的组建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种是以社区居委会的名义招聘或者培养人才,另一种是通过外部合作的形式。社区作为基层单位,居委会是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招聘信息化人才。居委会的工作涉及基层民生工作,很多时候受到上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政府部门的延伸,在人才招聘方面有一定的优势。通过网络资料查询发现,福州等多地的基层社区都有招聘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信息,基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社区群、招聘平台等多种渠道,筛选专业、工作经历、证书等条件,招聘信息化人才。此外,也可以从内部选调具有较强学习能力、有一定信息化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人才。
社区治理的主体不仅有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还有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居民。还可以通过与外部企业合作的方式引进社区治理信息化人才,社区内部分从事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企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开发、维护团队较为稳定。社区治理信息化的部分工作可以通过与外部企业合作的形式开展,以快速解决信息化人才缺失的问题,促进社区内企业的发展。
3.3 完善制度,健全法律法规
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关制度的保障。针对该项工作,应该尽快出台信息采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居民参与制度以及社区问题线上处理制度等,并根据制度出台相关细则,让社区工作者能够做到有据可依,从而规范社区治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法律法规可以为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尤其是对于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问题,更应该适时地强化与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在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要引导社区信息化建设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发展。制度的建设能够为权力的规范运作提供有力的保证,科学的法规制度的构建能够有效降低风险、提升效能、促进发展。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信心,加强系统的建设,使其能够科学、有效、规范地运行。在智慧社区中,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要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除了要健全与规范有关的法律和制度,还要严格规定其界限范围。比如,要严格划分不同级别人员的权限、加强安保系统的建设、制定并實施奖惩措施等。此外,需要培训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其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同时增强其问题意识和预警意识。与行政管理体制相结合进行动态管理,并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提高居民整体生活品质。
3.4 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一方面,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应该组织基层社区工作者认真研究国家已经出台的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各社区应该坚持政府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资,采用移交-经营-移交(Transfer-Operate-Transfer,TOT)、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BOT)或公共私营合作制(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等现代化融资模式,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5]。
另一方面,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可以由居委会出面协商,对于有意向参与社区治理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资助的形式募集资金,如果涉及大量资金的投入,可以在向上级部门咨询确认的情况下,在后期项目运营中,给予企业适当的补助与政策支撑。此外,涉及辖区内物业管理的问题,可以与物业公司洽谈,物业公司通过赞助的形式补充信息化建设资金,作为补偿,可以尝试在信息化系统中增加物业管理相关板块,帮助物业公司解决部分问题,实现双赢。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社区治理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整体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各区域的发展过程各不相同,社区治理的形式也各不相同,社区治理已经从传统的单一化发展到了多元化。针对多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多方面有效的信息化建设路径出发,以确保我国社区治理措施可以得到良好的实施,进而促进我国社区治理工作平稳、健康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石枚鑫.城市社区危机治理现代化的路径[J].学术交流,2020(9):131-138.
[2]简敏,张亚辉.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发展与效能提升[J].重庆行政,2020(6):106-109.
[3]田应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论基础与根本遵循[J].理论视野,2022(10):12-19.
[4]和平.武汉市社区“三方联动”服务机制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20.
[5]聚焦“三化四区”朝阳十年气象新[N].北京日报,2022-1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