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2016-10-14 13:14辛自强
人民论坛 2016年27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

辛自强

【摘要】社区心理建设作为社区治理的新方向,应以居民社区认同为核心,以社区公共空间为平台基础,以利益关联为核心动力,完善社区治理机制,健全社区建设实践。

【关键词】社区 心理建设 社区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社区是以共同心理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所提出。他将“社区”定义为“富有人情味和认同感的传统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本质上应该是具有心理和精神关联的一群人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既然称之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就强调人们之间要有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结,有共同的社会活动和群体参与,有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心理和精神的关联。总之,人们要有机地团结在一起。然而,当下我国大部分社区,并未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对政府而言只不过是一个行政管理的区域,对居民而言也不过是一个居住的地方。

对社区共同心理及社区心理建设的长期忽视,不仅存在于实践层面,学理上也是如此。我国的社区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角度进行的,相应地有“社区建设”“社区治理”“社区管理”等不同的理论概念。然而,这些学科的研究往往见物不见人,重制度轻“人因”,重行政管制轻心理建设。人或社区居民是社区的核心要素,无论是社区建设,还是社区治理或管理,都应该把“人”作为核心,把居民当作“人”,做到“以人为本”“深入人心”。社区建设应该有明确的“心理目标”:如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居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和谐的邻里关系、浓浓的人情味、健康的社会心态。如果没有这种心理意义上的社区建设,社区就难以成为具有心理和精神关联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理念也不易落实。

为更好地理解社区的心理内涵,确立社区心理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应该更多地引入心理学的视角。社会心理学,尤其是其中的社区心理学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社区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它致力于在理论层面研究人与社区的关系(如社区感、社区认同、地方依恋、人际信任、社会支持、邻里关系、社区参与),并试图将心理学知识用于社区建设实践,在社区层面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犯罪、社会歧视、身体和精神的疾病),用心理学的方法建设美好、公正、和谐、团结的社区。

将社区心理建设作为社区治理的新方向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基础。然而,当前的社区政策和实践往往单向度地强调了对居民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居委会行政化色彩严重,社区的自治功能低下,社区居民缺乏共同体意识。现代“治理”理念强调的是政府、居委会、居民、社区工作者、社区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其中尤其要突出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居民主体地位的发挥则有赖于社区共同心理的培育。

开展社区心理建设有助于纠正当前社区管理实践的偏颇,弥补其不足。以目前被高度重视并不断推广的“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例,仔细观察一些社区的具体实践可以发现,其中心工作内容是社区层面问题由社区网格员(主要是居委会干部、楼门长、协管员等)直接借助网络平台上报汇总到街道等更高一级网格,然后通过上级行政力量的下沉,直接帮助居民解决社区问题。这种行政力量下沉的方式,虽然能有效解决社区问题,将可能的社会风险消灭在萌芽阶段,但它是以国家行政力量对居民自治空间的过度侵入、政府包办社区事务的沉重负担为代价的,其背后的理念依然是“社会控制”和“行政管控”。在当前的网格化管理实践中,并没有充分重视居民之间的横向互动、居民的自组织或自治,社区居民反而更加趋于“原子化”,难以形成社会联结,内心缺乏对社区事务的关注热情,缺乏基于社区认同的社区参与。概言之,以“网格化”为特色的社区管理实践,并没有充分重视居民的主体意识,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社区共同心理的形成,不利于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形成。

社区心理建设是国民心理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分化,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明显增加,当前出现了各种现实的社会心理问题。一方面是社会心态问题,如失落的社会情绪、失调的社会认知、失衡的社会价值观、失范的社会行为。另一方面是一些国民群体在某些心理指标上的消极变迁趋势,如人际信任的衰落、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为此,国家应该开展系统的国民心理建设,将心理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法治建设等各领域建设同样的高度来看待。实际上,“心理建设”曾被孙中山作为“建国方略”之一提出,虽然没来得及实践。最近十年党和政府的重要文件,也反复提到社会心态培育、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干预等概念,这些都是心理建设的重要方面。鉴于此,有必要将国民心理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社区是国家与个人生活的交界面,是居民社会生活的共同体,社区心理建设可以作为国民心理建设的主要落脚点和着力点之一。

社区心理建设的基本思路

首先,居民社区认同是社区心理建设的核心。社区认同反映了居民对社区功能状况的认可程度以及居民与社区的情感联结强度,即功能认同与情感认同。功能认同体现为居民对社区的便利程度、管理水平、环境条件以及社区能否满足家庭需求等方面的认识,简言之,它指居民对社区功能的满意和认可程度;情感认同表现为居民是否在意他人对自己社区的看法、对于社区是否具有特殊情感(如家园感)、社区是否成为自己生命意义的一部分。总之,它是居民与社区的情感联结以及在情感层面上对社区的接纳和认可。居民的社区认同是社区心理的核心要素,对其他社区心理和社区行为有重要的影响。社区认同的提升有很多具体举措。一是增加“我们”的意识,强化内群体认同。二是通过共同目标、共同任务凝聚社区认同。社区认同可以促进社区参与行为,反之亦然。三是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增进居民对社区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其次,社区公共空间是社区心理建设的平台基础。现代化小区是由陌生人构成的世界,居民的日常活动局限在核心家庭之内,形成了家庭私人空间与社区公共空间的明确分隔。社区治理属于公共事务,只能发生在社区公共空间里,社区共同心理的培育必须以社区公共空间为平台。只有充分营造社区公共空间,才能吸引居民走出家门,进入社区公共空间参与社会互动和社区管理,从而形成社区共同心理。社区公共空间是多重的。一是要在社区营造足够多的公共物理空间。社区要为居民开会、闲聊、聚会、文体活动、邻里互动等提供足够多的、便于使用的公共场所。二是要善于建设并利用网络虚拟空间。社区或小区可以设立虚拟的社区论坛、聊天室、微博、微信等,让广大居民参与虚拟世界的互动,以培养社区认同,形成社区价值观和社区性格。三是要建立社区共享的意义空间。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社区的人文资源、社区的符号体系等构成了社区共享的意义空间。

最后,利益关联是居民参与社区心理建设的核心动力之一。居民对社区心理建设以及其他方面社区建设的参与,除了出于强烈的社区认同之外,最重要的动力机制是“利益关联”。调查发现,本地户籍居民相比外地户籍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和邻里互动都更频繁,这或许只是因为本地户籍居民与社区有更多的利益关联,如房屋产权、房屋的维护与保值、社会福利等,他们必须通过参与社区事务来实现或保障自己的权益;他们要在社区长久居住,也需要维系和邻里稳定的关系。居民在社区的利益不仅指自身的直接利益,如自家房产,还包括社区公共利益,如社区环境、社区秩序、社区文明等。为此,一方面要引导社区居民形成合理、合法的权利意识、主体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向居民授权,让居民有真正参与社区公共利益维护的可能和意愿。只有如此,才能在自身和社区之间建立强有力的利益关联和情感联结,从而增进社区认同。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院长、教授)

【参考文献】

①江必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5日。

责编/杨鹏峰 贾娜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