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
摘 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植根于本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逻辑,有着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有着立足于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活动的实践逻辑。中华古代文明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人民对近现代文明进程影响的思索与应对、中华民族对西方文明弊端及不足的认识与纠偏、中国共产党弘扬文明经验历程中进行的总结与应用是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世界普遍联系与发展原理在文明演进中的体现、事物多样性且差异性思想在文明发展中的凸显、文明互鉴与共生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反映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开拓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应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拓新中明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进方向,应在“两个结合”中开辟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三重逻辑是系统的整体,历史逻辑明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理论逻辑确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理论遵循,实践逻辑,是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在现实中的展开。明确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理论、实践逻辑,有助于在新时代更好地进行文化建设与文明创建。
关键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提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水平研究”(2023ZTZD06);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机制构建研究”(22SKGH313)。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3)011-0159-0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3.011.012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着重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历史发展中,中华文明植根于中华大地,汲取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是世界史上唯一从未间断的文明形态。进入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展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当前一些研究者对现代文明的本质与特征、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与优秀传统、现代西方文明的困境与困惑等进行了研究,但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内在的理论与现实的关注,阐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对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逻辑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2]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古代文明继承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华民族对近现代进程与西方文明影响的积极应对,是中国共产党弘扬文明经验的应有之义。
(一)中华古代文明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致力于各种物质生产活动与精神生产活动,创造了蔚为大观的中华古代文明。中华民族在各历史时期致力于发展生产,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在社会生产中将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到新的历史高度,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物质生活,也为世界上其他民族物质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与精神生活中形成了丰富的关于自身修养、家庭建设、社会治理、国家建构、国际交流等方面的经验与文化。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自身的存在、发展与完善进行了深刻剖析,形成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修身为本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修养的具体规则,将追求个体的充分发展作为毕生追求。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社会治理、社会关系形成与变化进行分析与研究,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力图追求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和谐之态。这就将文明建设与文明实践的视角与层面从狭义的精神文明领域延伸入家庭建设与社会建设领域,极大地拓展了文明的内涵与范畴。中华民族孜孜探求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及交往规则,在家庭—家族—国家维度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家庭观点、礼仪礼制与习俗规范,这些对当下家庭文明建设及家风营建均有着重要借鉴意义。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自然、人群及相互关系进行哲学的思考与理论的思辨,追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等理念既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在方向与理念上具有一致性与同向性,也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纳入文明实践的领域,对未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在实践中积累了社会治理及国家治理方面的经验,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的理念与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系列的政治思想与政治观念,发展出在当时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在较长历史时段造就了历史上的超稳定结构。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追求不同人群、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追求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互鉴之途,形成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共进发展理念。中华民族自古就是具有开阔胸襟与广阔视野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形成了尊重他国与他民族的传统,并以虚怀若谷的心绪与兼善而采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在文明发展中形成的各项成果。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并为后世的世界民族和谐相处的理念开了先河。这些“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3],是中华古代文明的有益成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在继承与发展中华古代文明有益成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时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时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注意加强对中华古代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二)中国人民对近现代文明进程影响的思索与应对
自大一统国家建立以来一直至清朝,社会组织方式一直保持着基本相同的形态[4],社会的经济生产方式、经济结构保持着大致稳定,各时期的经济生产在具体生产技术及生产工具上虽有着局部的改进,但总体沿袭着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封建社会经济生产关系未变化。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即是与这种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中对自然的看法、对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态度、对科学与技术运用的理念等无不打着此种生产力水平的印记;中华民族对人与人相处之道的理解、对人在社会中形成的等级关系、亲属关系、伦理联系及其亲疏远近的观念、对人的身与心的思考等也无不受到这种生产关系的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在此种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生产关系范式中保持了长期的稳定,也将此种生产力条件下能创造的社会财富发挥到极致,在此种生产力充分发挥的时节我国GDP曾达到世界GDP总量的30%左右。科技的发展、思想的演化对社会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欧洲在文艺复兴后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显示较为明显的进步性的同时也在全世界范围展示出强烈的扩张倾向,资产阶级在全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进行各种生产资料的集中、建立庞大的世界市场。“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为资产者。”[5]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自我尊荣的迷雾为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封建社会原本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纺车在织布机面前显示出生产能力上的劣势。在技术革命造就的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年代,一个民族若不能看到、接受、学习生产力发达民族的长处与优势,自身文明的发展将受阻,且在一定阶段将受到其他文明施加的极大压力。发源于欧洲的现代生产方式经资产阶级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强力传播,一切民族甚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最不发达的民族都被卷进现代文明之中。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上并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自我发展的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救亡图存的号角响彻中华大地,振兴中华的声音成为时代最强音。一些具有危机感并希望挽救民族于危亡之际的人士开始努力接触、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与文明范式,希望挽救、保存并发展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中发展出的文明。优秀进步人士开始认识到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开始理解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推进生产关系变革的必要性,开始着手在现代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全新发展。在我国古代的较长时段中中华民族掌握着先进的生产力,在历史的多个时期有对生产工具进行革新与变革、对生产工艺进行极致追求的传统与文化,中华民族古代文明有着尚生产、重民生的文化传统。在近代,此种文化传统在现代生产方式的触动下得以激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起步是对现代生产方式的积极应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是近现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中华民族对西方文明弊端及不足的认识与纠偏
西方现代文明从地域上而言起源于西方,在罗马法确立的司法模式、社会认知及相应思维模式的基础上,一种“理性的法学”才得以建立起来[6]。此种理性以精细的数目计算与确切的利弊分析作为基础,在个人追求与价值趋向上以行动与思想上的个性化与差异化为主要特征,在生产方式上以理性的工业组织以及它们的市场取向为基本特征[7]。此种文明对中世纪的封建文明当然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其打破了中世纪的封建等级特权,使得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从神学的束缚与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个体的特性与差别受到重视,科学与思想的发展成为可能,这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条块分割、不相往来或往来受到局限的状态逐渐被打破,人们认识、观察世界的眼光发生变化,世界范围内的眼光与视界逐渐形成,西方文明逐渐从较为狭小的地域范围内迈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此种文明也逐步显露出其弊端,思想价值上显露出的个人主义倾向与逐利主义作风模糊了文明本身应具有的集体追求。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个人的行为有与集体、社会、国家、民族的追求相悖的趋向,个人的行动易成为只是谋取利益的无休止的运动[8]。在资本的全面影响与全力支配下,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能力的增长、生产潜能的开发等都成为谋取更大剩余价值的工具。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逐渐丧失其初始具有的中立性,日益成为资本施展更大力量的工具。资本的普遍统治与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9]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也成为西方现代文明赖以存在的物质根基与技术基础。西方现代文明是资本主导的文明,这一文明具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资本本身是处于过程中的矛盾[10]。在资本的驱动下,生产以较之以往更有效率的方式组织起来,社会财富总量有了极大的提升,这为人在未来社会形态与文明形态中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资本的极端逐利性导致对现实中人的限制与控制,使得人成为社会生产与财富创造的工具,而不是社会生活与国家治理的主人。在社会生产方面,整个社会被资本化,整个国家日益转变为一架构造精巧但唯利是图的工商业机器,在造就一部分人暴富的同时将绝大多数人抛入赤贫的境地。在资本发挥支配作用的时空中人们日益被分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前者只有对后者进行剥削与压迫才能存在。社会上的对立情绪与敌视氛围日益浓厚,不稳定因素在社会中日益累积。在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逐利主义思想影响下,资本家的脚步在行遍世界的同时也将争夺与战争带至更广泛的地区,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争端日益常态化。在利益的驱动下,原本可以和睦相处的民族与国家在一场场争斗中角力,并使得自身的文明受到摧残,甚至造成自身文明的衰败。西方文明在经过早期的发展后已逐渐暴露出其无法克服的弊端。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与西方文明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在资本主导的现代西方文明中有着对生产无限追求的冲动,生产实际达到的程度却受到此种文明状态下人的不自由状态的限制,广大群众永远无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处的相对贫困状态下实现个人的充分发展,也无法充分享有此种生产力造就的物质财富。同时,此种资本主导的文明无法充分看待、重视、珍视个体在物质追求之外的宏大精神世界。且市场的扩张又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市场的开拓水平、发展程度不仅受到生产力水平的影响,还受到一个民族、一种文明惯有势力、惯常方式的制约。在资本主导的文明已在全世界施加其影响且其他各种文明有权选择自己的经济发展路径及市场开放程度和梯次的情况下,资本主导的文明的市场边界业已显露。西方文明现今已触及其能够容纳的界限。建设中华民族現代文明是对西方现代化及西方现代文明业已显示的弊端的积极应对与及时纠偏。
(四)中国共产党弘扬文明经验的总结与应用
我国的文化传统,不仅包括五千多年来的文化积累与积淀,还包括鸦片战争以来近现代社会先驱与志士仁人为保存、存续文化而进行的文化发展与改造实践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烈士们用鲜血铸成的近现代传统[11]。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从事农民运动中认识到推翻祠堂族长的族权和城隍土地菩萨的神权以及丈夫的男权[12]之必要,认识到改造乡村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在组织工人进行革命斗争时认识到要大大提升工人们的政治觉悟与文化素养,并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价值取向贯彻于工人的思想文化斗争[13]。在创建与发展革命军队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深刻领悟到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是使革命的军队区别于以往一切其他军队的根本点,深刻领会到经过政治锻造与文化熏陶的人民子弟兵才是真正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军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解放不仅是经济、民生上的解放,还是文化上的解放。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已经逐渐清晰认识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脉络与规律,认识到要对以往的文化进行适当的改造,并使之适应革命战争时期的需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明确了文化建设的领导力量与指导思想,针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及文明赓续明确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态度与文化主张,提出“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14]。面对古往今来的文化内容与文明类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客观理性的文化态度和文化主张[15]。“破”与“立”并重,在破除不适宜的沉重文化包袱的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他民族与国家的有益文化元素与文明积淀进行吸收、借鉴、改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弘扬文明经验的总结与应用。这与通过中华古代文明的扬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逻辑是一致的。在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文化建设不能在僵化封闭中的圈子里裹足不前,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明应在总结过去与接触世界的前提下继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根据文化发展的规律与文明发展的大势加快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建设,中华文明在深度审视自身过往的过程中得到了长足进步,中华文化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中得到了充分发展。
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相契合。重视联系与发展、尊重多样与差异、追求互鉴与共生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总体理论逻辑。这与中华民族在古代与近现代中探索的历史逻辑是相合的。
(一)世界普遍联系与发展原理在文明演进中的体现
“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从属于实践范畴的。”[16]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是从纯粹理论的思辨中谈论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从纯粹形式的比较中论及文明的交流。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文明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实践活动,文明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世界、社会、个体的看法与做法及其积累的总和,包含着人类在适应社会、改造世界、促成自身过程中的一切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各种事物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割裂的存在。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时期,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总是要适应并改造一定的环境,总是试图在当时技术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其他人群进行力所能及的交流,在相互交流中追求族群的扩大与适应自然能力的提升。世界各早期文明的发展历史向世人展示出人类从初发生活区域逐渐向外扩展的趋势,此种对外交流的做法既是当时人们应对自然与环境面前的本能反应,也是世界普遍联系原理在人类发展史、文明发展史上的表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实践水平的提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人们日益感知、认识到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存在,认识到其他文明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等方面的积累与成果,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的交流日益稠密与广泛,各种文明的交流互鉴日益增多。世界是向前发展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17]。“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发展和消逝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18]世界上的各个事物均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作为与人类实践伴随而生的文明也是处于不停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长期的蒙昧阶段不断探索着文明的曙光,在不断的尝试与努力后进入文明时代。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生产关系的适应及成熟程度,各种文明在其早期发展阶段总有着不完善之处,各文明形态中的人们根据自身在实践中的积累、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接触中吸收的文明因子不断更新、发展自身对文明的认知,发展并创造出本民族或国家独特发展路径的文明形态。
(二)事物多样性且差异性思想在文明发展中的凸显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从本质上具有物质属性,物质具有第一性。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将物质世界定义为单一的种类或对物质世界进行简单化的划分都是不正确的。事物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物质组成在元素组合上具有不可穷尽性,在当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仍有大量的未知物质领域尚待探究。且物质世界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下,各种现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经各种转化形成新的物质。精神世界与文化领域也是如此,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们面对着不同的物质世界,经历着不同的生活考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不同环境的不同认识,发展出不同的生产方式,并以此为基建构起不同类型、不同气质的文化形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形态与物质世界的复杂、多层是相通的。前者由后者决定,并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后者。事物具有差异性。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外在事物的差异性、主观世界的复杂性,形成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认识。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环境不同、在各种实践中的际遇不一,由此催发、形成的主观世界自然也不一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9]。既然每个个体具有独特性,由个体组成的人群、族群、种群亦具有自身的特性,基于普遍相似的实践与普遍接受的心理基础上的民族在文化气质、文化类型上也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一些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偏重于理论思辨的传统,一些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偏重于实际操作的做法。一些民族形成了偏于开放包容的文明形态,一些民族养成了较为封闭守成的文化传统。一些民族在一定的生產方式基础上创造出较为发达的物质文明,一些民族在长期的自身省察中发展出相对超前的精神文明。事物差异性原理在文明发展中有着为人所强烈感知到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在看到事物多样性的同时也指出各种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的共同特征,明示各种事物在发展中具有的普遍趋势。故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趋势下绝不能将各文明类型和各民族或国家的文明视为没有统一性、不可改变的独立个体[20],各种文明不会因多样而造成不可调和的冲突。文明发展的普遍趋势与共同追求在现时代的各国文明发展中应受到普遍重视。
(三)文明互鉴与共生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反映
从总体而言,人类所面临的是整个世界。但就生活在一定区域、形成一定文化子类型的人们而言,其在具体的时空中触及的物质世界范围与精神世界范围是有限的,其从事与接触的生产种类与生活类型也是可数的。个体、族群不能突破具体历史条件的限制,其在生产与生活中只能获得有限的认知。个体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也无必要历遍所有的地域,尝试不同的人生。族群、民族也如是。散播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文明面临不同的自然条件,在不同的经历中创造出具有不同长处、优势、特色的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21]这些起源于不同地域的不同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2]。这些文明汇总起来形成了整个人类对世界的更完整的认识。对于生活在某一区域、发展其固有文明的人们而言,其他文明种类正是丰富了其因自然、认识、偏向等因素而暂不能达到的认知,其他文明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就对其发展自身的文明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其他文明种类与其基于自身历史发展形成的文明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相互学习的。不同种类的文明因为交流互鉴而愈加美好,人类发展史就是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23]。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文明不仅需要互鉴,文明也是共生共荣的。不同种类的文明是人类在某一地域、某一时段、某一发展阶段上的认知,基于某种文明形成的认知相当于个体在局部上的某一观感,不同的观感汇聚起来才能形成对自身更为完整的认知。个别的观感在感受时要参考其他的观感,精准的反应要综合各种感觉的汇聚才能做出。同理,不同的文明交汇起来才能得出人类对自身与外部世界更为清晰准确的认识,一种文明要建立在对其他文明的了解、参照、吸收的基础上才能继续发展自身的文明。可见,文明是互相依赖、共同生长的。现代技术强化了各文明之间的联系,各文明之间的共通、共生之势愈加明显,各文明的共荣也成为不同文明中人们的普遍愿望。
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立足现代、指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拓新中发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两个结合”的指引下开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开拓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并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国式现代化蕴含并敞开着崭新的文明观[24],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文明创造、文明积累的过程[25]。在现代化的文化建设实践中我国基于文明发展的崭新理念开拓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发展道路,并不断丰富这一道路的内涵与层面。文化是一种意识的创造,是社会关系的彰显[26]。文明作为文化的放大与宏观体现,是人类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形成的各种生产方式与生活状态的总和,是人类各方面思想及实践的概括,包括有意识创造与社会关系彰显的各个方面。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党和政府认识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并进的文明。党和政府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事各项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文明的综合性、系统性、联合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近现代以来偏重精神文明建设或侧重物质文明建设均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带领各族人民既发展物质生产,又注重文化提升,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进行各项政治制度建设,构建起涵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制度体系,并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予以施行,形成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在推进现代化的实践中,各项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建设活动持续开展,各种为着力于未来持续且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社会工程陆续实施,各种新技术条件下服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基础建设项目得以落实,社会文明受到高度重视,并被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提速与现代化建设的深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如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7]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五个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整体,在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在物质文明建设成果方面,我国实现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方面,人民的文化水平与文化素养持续提高,群众的精神享受与精神世界日益丰富,民众的道德素养文明整体提升[28];在政治文明建设成果方面,人民的政治参与意愿与参与能力有显著提高,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推进;在社会建设成果方面,社会文明程度有较大提升,社会公平正义达到新水平;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方面,自然环境得到较大改善,生态系统得到较大优化。
(二)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拓新中明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不仅要面向国家整体的现代化建设,还要面向人类未来发展,着眼于世界的文明进步[29]。自古以来的一些文明或因局促于一隅而无法统揽全局,或因不能及时顺应时势而渐趋发展式微。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虽具有全球视野,但因其逐利的本性、无序的特性而不能持久。人类文明应向何方发展、应如何发展,成为全人类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人民对人类文明发展动力、人类文明发展心理、发展格局、发展趋势、发展方式等方面作出深入思考,并在现代化的实践中日益明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能够开创文明发展新境界并能够引领人类文明接续发展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动力方面,中国人民认识到文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应摒弃纯粹逐利的心态与纯粹无为的妄想,并在实践中正确、全面地对待各种生产要素,克服西方文明因资本至上而产生的劳动宰制[30]。我国逐渐发展出层次丰富、涵盖各方面的文明发展动力系统,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不仅能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且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下能够实现力量的统合与集成。在人类文明发展心理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深入学习、深度挖掘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以人类文明整体进步的宏大历史视野源源不断地汲取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明发展心理。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一些文明形态中存在的闭目塞听、妄自尊大心态,也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往一些文明社会中存在的全盘吸收、照单全收心理。文明是人类自己的事业,是文明主体自发而生、自我驱动的活动。我国将文明发展建立在对本民族历史及现状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以博采众长的姿态与其他民族进行文明互鉴。在文明发展格局方面,中国人民摒弃了以往一些文明形态中存在的压制主义倾向与霸权主义行径,不将自身的发展建立在对他国、他民族剥夺、控制的基础之上,在现实文明交流活动中遵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之理念,通过构建、创新“上海合作组织”“亚投行”“一带一路”等文明交流载体,“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31],致力于形成天下一家、和谐共进的世界文明发展新格局。在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摆脱了西方文明强势话语强加于其他民族的不利影响,结合自身文明建设活动对“永恒论”“抽象论”“冲突论”等不正确学说进行了批判,指出文明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用实践证明所谓永恒不变、理论抽象的文明形态及文明实践是不存在的,用文明交流活动证实所谓文明因各有不同价值趋向而必定爆发冲突与争斗的观点是错误而有害的。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实践指出西方的文明肇始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并用自身从事社会生产的实践证明生产关系必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作出调整与改革。在生产力必将获得更大提升的背景下,各国的现实情况也能证明纯粹从资产阶级利益出发进行的生产关系设计是终究要被抛弃的。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形态将开启人类文明的新旅程[32]。在人类文明发展方式方面,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形成了共同富裕、协调统一、和谐共生、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文明造就新方式。共同富裕创新了人的存在方式[33],也拓新了人类文明发展方式。协调统一事关社会各方面资源、各社会生产要素的运用、调配与集合方式,这对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文明发展至关重要。和谐共生事关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与发展形态,在人类活动日益深入自然的情况下此种方式是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平发展事关各国、各民族在价值理念、追求取向等方面发生不一致时的总体处理方式,这是不同文明之间相处与交流的总体原则。合作共赢事关对不同文明发展要求、发展目标的考量,事关对不同文明中人們所想所念的关切,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抽象之物,而是世界历史性的综合产物[34],是中国人民在自身文明发展中必然产生的整体文明考量。中国人民也必将在此种人类整体文明考量中更加明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前进方向。
(三)在“两个结合”中开辟新时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们的文明在发展[35]。文明不是自有之物,不是舶来品。文明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成果及其呈现。只有从现实的丰富生产实践与多样生活实践中才能形成一定的生产力成果与生产关系类型,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艺术、文学、哲学、法律等显性的文化果实与载体。中国的具体实际是文明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文明发展的物质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的具体阶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奔赴的目标。这些具体实际标明了我国文明发展的历史方位,也标识出我国文明发展的现代特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现代的文明,是从现代精神、现代思想、现代技术、现代方位、现代实践中发展出来的文明。其以近现代以来中外各种文明中的思想解放成果及优秀文化成就为文明构建的精神之基,以近现代以来的数次技术革命引导形成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及其现实世界改造实践为文明构建的物质之基,以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世界观、时空观、历史观、民族观、文明观确立文明立足及发展的历史方位,以近现代以来已经形成的各种现代化建设活动、正在以往基础上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活动作为文明构建的实践之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现代化因素不是凭空产生的,对具体实际的考量不是当前才有的,这是在近现代以来的文化延续与文明演进历程中的主脉络。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宏伟历程是我国近现代以来的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延续。当前,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时应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应体现出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各项具体情况中形成的现代性,应使各项文化建设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形态,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发出来的文明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方法引导中华民族古代文明而发展出来的具有历史传承与历史厚度的文明形态。这一文明形态有着中国特色、中国做法与中国气派,在载体显示、内容呈现、思维展示等方面无不带有明显的中国印记。一文明必有一文明的载体,文字、话语是一种文明宣之于世的媒介与标识。自车同轨、书同文的封建大一统国家建立后,中华民族的文字保持着极强的稳定性,并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出符合中华儿女使用习惯与认知特点的词汇、语式、句式,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丰富语言,构建起具有中华文明表示度的话语体系。这一话语体系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载体,在新时代只能丰富、发展、创新这一文明载体,而不能对此有丝毫的忽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深入探索人与人的相处之道、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途、人类社会关系的构建之法,形成了自我管理、家庭维护、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方式方法,形成了反观个人、认识自己、观察社会、透析自然的丰富内容。这些认识明确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架构中的基本范畴,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容。并非所有的认识活动都是一蹴而就的,文明的发展过程也是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一些重要的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停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运用趋于成熟,随着与马克思主义相应理念与理论的融合而趋于完善。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天下观。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及长期在一定地理环境下形成的民族心理,中华民族初始的天下观既有对各国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和一家的正确认识,也包含着本民族处于天下中心、定于一尊的偏狭看法。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看待世界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传播使得中华民族在观天下、察世界时有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新时代,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中的民族和平相处观、四海一体观、不同民族种族人民皆兄弟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普遍联系观点、世界是发展的观点、人类社会形态演进观点融合起来,创造性地形成了文明发展的新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践行。这一创新理论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是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理论,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结合创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的新空间、新视野与新形态,从理念上破除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错误认知[36],在各国现代化过程中将作出积极贡献,对维护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1).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67.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報,2022-10-26(1).
[4] 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社会结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6] 余在海,江永霞.从现代文明的本质界限来看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J].天津社会科学,2019(2):11-16+54.
[7]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苏国勋,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8.
[8]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79.
[9] 陈立新.破解现代文明困局的中国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7(5):24-27.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1.
[11] 许嘉璐.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M].北京:中华书局,2017:15.
[12] 毛澤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
[13] 王婷,阎树群.中国共产党维护人民文化权益的百年历程、基本经验与时代进路[J].江西社会科学,2020(10):121-133.
[14]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83.
[15] 邢红梅.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观的演进逻辑与理论品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3):55-63.
[16] 刘先春,张艳霞.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核心内涵和世界意义[J].理论学刊,2023(1):42-51.
[17] 王志民,陈贞吉.全球发展倡议: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4):102-108.
[18]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18.
[1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20] 叶险明.重新诠释两个重要历史哲学命题间的关系——超越“文明形态的多样”与“世界文明发展的统一和趋向”关系认识中的误区[J].理论视野,2022(8):103-108.
[2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4.
[22] 习近平.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3月28日,海南博鳌)[N].人民日报,2015-03-29(002).
[23] 粟莉.习近平新时代多样文明重要论述探析[J].理论导刊,2018(11):39-44.
[24] 庞立生.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6):42-51.
[25] 陈金龙.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3(3):1-7+203.
[26] 徐闻浓.论新时代中国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与走向[J].社会科学家,2022(11):148-154.
[27]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7-19(001).
[28] 范建华,周丽.论中国共产党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脉络、核心内涵与实现路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14.
[29] 王永贵,颜润芝.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强国的行动逻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15.
[30] 刘洋.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现代化的时代开新与系统谋划[J].南京社会科学,2023(3):1-9.
[3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69.
[32] 付文军.从批判到建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学理探赜[J].思想教育研究,2023(5):56-62.
[33] 张超,李志强.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重维度[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15-21+177.
[34] 刘怀玉,苏振源.论中国道路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辩证法意义[J].宁夏社会科学,2022(6):27-38.
[35] 刘永丽.现代文明之旅:路在何方——《读康熙信中写到的黄河》的哲学阐释[J].名作欣赏,2003(5):25-28.
[36] 张忠胜.习近平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思考及举措[J].党的文献,2020(1):46-52.
History, Theory, Practice: The Triple Logic of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uang Xu1,2
(1.Training and Training Center for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eam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2.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rty and Government office, Chongqing 400054)
Abstract: There exists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civilization,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Marxism and the practical logic of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since modern time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eneficial elements in ancient Chinese civilization,reflections and responses of Chinese people to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civilization,understanding and correcting the disadvantages and deficiencie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summa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experience in promoting civilization are the historical logic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inciple of universal conn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 the prominence of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mutual learning and symbiosis among civilizations reflec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are the theoretical logic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buil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orms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in the two combined processes. The historical logic clarifies the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oretical logic determines the theoretical adh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Practical logic is the expansion of historical logic and theoretical logic in reality. We should Clarify the historic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ogic of building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modern civiliz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istorical logic; theoretical logic; practical lo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