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林 常亚杰 沈敏奇
摘 要:文章在城市数据库进出口数据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分析自贸区设立对城市贸易活动的影响效应,进而分析自贸试验区对城市的经济带动的效果。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第一,自贸试验区的设立确实有助于推动所在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增长;第二,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城市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呈倒U型趋势,即其边际效应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第三,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邻近城市的贸易有一定的虹吸效应,邻近城市的贸易进出口受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效应影响。因此,我国应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一方面要继续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創新的功能效应,培育增进贸易的新动力和新优势。另一方面,要增强自贸区的空间联动与协调,合理布局自贸试验区邻近城市的功能定位。
关键词:自贸区;贸易便利化;空间效应;城市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农业赋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证研究”(21CJL018)。
[中图分类号] F741.2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3)011-0129-01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3.011.010
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如何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议题。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全球经贸规则调整的新阶段,因此,应继续强化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的制度创新功能,持续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因此自2013年建设第一个自贸试验区——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来的十年间,我国立足国家战略要求,发挥政策创新的试验田的功能作用,分6批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覆盖了49个城市,基本完成了“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全方位布局。
自贸区的设立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对自贸区所在城市还是对周边城市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首先,贸易便利化是制度创新成果最集中的领域之一,也是自贸试验区试点探索的重要领域。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自贸试验区如何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继续推动贸易管理模式创新,为所在城市注入新的发展潜能,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议题之一。其次,自贸区的贸易空间效应也是值得关注的领域,自贸区的设立对所在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国际贸易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空间效应,是要素集聚还是要素分散?
一、文献综述
与本文相关的文献综述可以分为二支。第一支主要聚集于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型开放:杨剑等研究了制度型开放的注意力问题,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我国政府的文案文本重点能够促进制度型开放,但是对开放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前沿性的聚焦较弱[1]。程波辉和雷杨研究了我国自贸区的负面清单评估,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我国自贸区在特别管理措施、行业覆盖,外资准入限制等方面进步明显,但是与发达国家负面清单相比依然存在差距[2]。聂平香等研究了我国自贸区投资便利化措施,认为自贸区的设立优化了投资准入与审批流程,但是仍然存在制度创新碎片化,投资保护等问题[3]。刘航等研究了自贸区制度型开放与企业“脱实向虚”之间的关系,发现自贸区制度型开放能够有效抑制技术型企业的“脱实向虚”,尤其是在贷款占比方面最为突出[4]。李思敏研究了自贸区下的金融规则,认为自贸试验区应该进一步推动负面清单模式改变,遵循稳中求进的原则开展跨境资本流动[5]。李万强和贺溦研究了自贸区对个人信息跨境制度的试验,认为我国可以完善个人信息分类制度,探索审慎开放方法,提升在数字经济中的话语权[6]。江若尘和陆煊提出自贸试验区带动的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作为制度红利,是中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7]。蒋灵多等认为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全面开放的新平台,也是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新载体[8]。尹政平等认为当前我国自贸区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主要反映在贸易监管、金融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投资管理制度等方面,但是与国际上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比,依然显得有些不足[9]。
第二支主要聚焦于自贸区的经济效应:首先是微观层面的经济效应,敬莉和孙哲远基于上市企业微观数据,研究了自贸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自贸区的设立对发达地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较大,同时营商环境的优化也能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调节作用[10]。王明益等研究了自贸区对企业高质量出口的作用,发现自贸区本身无法直接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出口,需要通过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的机制作用才能实现[11]。其次是中观层面的经济效应,熊宇航和湛婧宁研究了自贸区对制造业资源错配改善的影响,发现自贸区对于劳动力、R&D等生产要素的错配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影响最大[12]。杨玉桢和冀康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有效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种效应由东向西逐渐减弱[13]。张军等以上海自贸区设立年份为基点,运用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期DID模型,研究了自贸区设立的经济增长及动态效应,得出自贸区的设立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当自贸区数量增加时,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14]。李世杰等人采用回归控制法从产业结构高计划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层面分析了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产业结构的处理效应,得出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可以有效促进产业结构提升,从而提出加大“宽进严出”的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结论[15]。赵亮通过定性推演和逻辑演绎的方法发现自贸区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16]。李世杰和赵婷茹从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角度研究了自贸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发现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前期影响明显,后期影响较小[15]。刘洪槐和谢谦重点研究了上海自贸区开放对金融领域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海自贸区在推进外汇制度改革,推动金融监管创新,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在自贸区发展方面应该采取渐进式改革方略[17]。
再者是宏观层面的经济效应,一些学者研究了其中的经济增长效应,刘秉镰和吕程认为,沪、津、闽、粤四大自贸试验区的设立都不同程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18]。郎丽华和冯雪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和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平稳增长的作用,发现自贸区能够平抑全要素生产率的波动性,但是要花费相当的时间[19]。崔日明等研究了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了自贸区设立的空间带动效应,同时在机制上发现,自贸区主要是通过制度变迁和创新驱动来促进经济增长的[20]。王爱俭等探讨了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动力机制,结果发现,制度创新和投资贸易是自贸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1]。刘一鸣等研究了自贸区的设立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发现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自贸区设立所带来的外溢效应都较为显著[22]。王耀中等研究了自贸区对地区增长的影响,发现了自贸区增长对地区增长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23]。卢福永等研究了自贸区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认为自贸试验区是连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自贸区的发展重点应从产业链的外向扩展向产业的内生增长转变[24]。曹翔等研究了自贸区的设立所带来的就业效应,发现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显著提高就业率,未表现出虹吸效应,对地区的影响应该为辐射效应[25]。
最后,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自贸区的设立对经贸领域的影响,罗舟和胡尊国通过双重差分法研究了自贸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发现自贸区能够显著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呈边际效应递减规律[26]。何树全和吴佳研究了上海自贸区对资本要素流动的影响,发现上海自贸区能够显著促进资本要素流动,对投资的波动也能起到抑制作用[27]。崔卫杰等研究了自贸区在投资领域的探索,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发现投资渠道不畅、效益不足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28]。张春宇研究了自贸区服务贸易的税收政策,认为自贸区的税收政策应该针对我国服务贸易中竞争力差、结构不合理等缺点实施改进,完善税收服务,改进杠杆制度,提高服务贸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9]。王昕以珠三角为例,研究了自贸区所带来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优化效应,发现珠三角地区在“市场换技术”、积累人力资本等方面,相比于我国其他地区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30]。许培源和罗琴秀的研究发现我国各地的自贸区是“一带一路”国内建设的重要节点,天津、福建、广东等沿海自贸区应该利用和发挥自身在区位、政策规则上的优势,打造“一带一路”重要合作平台,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31]。黄启才通过非参数合成控制法研究了上海自贸区政策的引资效应,发现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有效增长对外直接投资的流量累积[32]。
学者们从制度型开放和自贸区经济效应的角度研究了我国的自贸区,拓展了自贸区研究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一方面充分挖掘和阐述了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回答了自贸区制度新在何处,如何实施等问题;另一方面又把自贸区的设立与经济增长、就业、产业链升级、企业行为等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经济领域问题结合,同时依据自贸区所在区域的现状和政策特点,聚焦于社会关注,分析了自贸区的经济效应,体现了较强的现实意义。
但是,学者们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在制度型开放研究方面主要偏重于定性研究,并没有落实到制度型开放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层面,因而无法做实证分析。而事实上,制度型开放最终都需要体现在经济效应上。其中自贸区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尤其涉及贸易便利化,其效应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第二,相关研究没有涉及城市层面,主要聚焦于国家层面、地区层面或者企业层面。而自贸区的设立,其影响不仅局限于国家、地区或者企业层面,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城市层面。因此,对于自贸区的设立如何影响城市的国际贸易,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城市空间效应,尚需进一步研究。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说
为研究自贸区对城市贸易活动的影响,首先需要建立理论基础,并引出研究假说。
(一)理论基础
1.理论模型的构建
本文的理论模型是在鲍德温和塔格里奥尼(Baldwin and Taglioni)、马淑琴等研究的基础上改进得来的[33-34]。假设一个经济体内部存在有两个部门,即Walras部门和D-S垄断竞争部门。只存在一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X产品生产只需要劳动,Y产品的生产需要劳动和其他中间产品。其他中间产品以CES形式组合,消费者效用函数U为:
(二)研究假说
假说1: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有效促进贸易便利化。
自贸区的设立降低了贸易壁垒和投资准入门槛,其中的一些新的政策和规则诸如负面清单、单一窗口等都率先在自贸区中落实和实现,具有“先行先试”的重要意义,因此自贸区的设立能够通过制度型开放,降低贸易成本,改善营商环境,从而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实现,而这种贸易便利化的实现,从实际效果看,正是反映在贸易额的增长上。从理论上看,自贸区的设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一样,也能够带来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即创造新的贸易,导致原有贸易关系的改变。但无论如何,这两种效应都能带来贸易额的提升。而从实践上看,自贸区的这种影响又都反映在所在城市的对外经贸关系上。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自贸区的设立能够有效促进贸易便利化。
假说2:自贸区的设立对贸易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点。
自贸区的贸易效应不仅受到自贸区本身影响,也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时间上呈现阶段性特点。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正如假说1所述,自贸区的设立实现了贸易便利化,能够带来贸易量的提升,所以在自贸区设立之初,自贸区对贸易便利化的影响往往较为显著;另一方面,自贸区的设立所带来的贸易效应并非一成不变,它也会受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影响,其贸易效应呈逐年递減趋势,因此,也需要考虑自贸区对贸易的长期效应。与此同时,国际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自贸区的贸易效应,尤其是在国际经贸形势日益复杂的当下,诸如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欧盟的碳排放政策等也会对自贸区的贸易效应产生影响。所以,在研究自贸区贸易效应时,需要对特定政策事件时点进行着重分析。总之,自贸区的贸易效应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研究。
假说3:自贸区的设立具有显著的城市空间虹吸效应。
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会增加邻近城市间的贸易竞争差距,造成贸易区位转移,因此在研究自贸区对城市经济影响时,还需考虑自贸区的设立所带来的城市空间效应。一般来说,所在城市通过设立自贸区,往往在城市间的贸易竞争中就能占据先发优势,由此形成“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这种情况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在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改善了所在城市的营商环境,反向削弱了邻近城市的竞争力。尽管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能够产生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但由于我国自贸区的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溢出效应无法得到完全发挥,所以不足以抵消由此而产生的挤出效应,因此在空间交互方面呈现一定的虹吸效应。此外,这也和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的城市群的特点有关,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模型设立、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在推导出实证模型和理论假说的基础上,便可以进行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立及变量选择
基于贝特朗和穆莱纳桑(Bertrand & Mullainathan)提出的多时期DID实证方法设定的模型见式(21)和表1:
Expit=β0+β1FTZit+γTXit+μi+τt+εit (21)
一是被解释变量。基于相关研究,运用多期DID方法,实证分析自贸试验区设立后对贸易进出口额的影响效应。
二是解释变量。即虚拟变量FTZit,参考陈林、伍海军[33]的研究,FTZit即为地区虚拟变量与时间虚拟变量的交互项,描述了i城市在t年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与否。
三是控制变量。为了更好地控制其他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考虑到城市的进出口与多个因素相关,在模型中引入城市的营商环境(PM25)、GDP、人口数(POP)、储蓄率(INV)、投资额(FIN)、年金融数据(FIN和TEM)。
構建的DID模型仅评估了考察期内的自贸试验区对城市贸易进出口的效应,无法反映出自贸试验区设立不同时期的边际影响,因此,本文在基准模型基础上,引入各期时间的虚拟变量,并将虚拟变量与FTZit相乘构成交互项观察不同时期自贸区设立后的动态效应。[34]
增加的变量Yeart为年度虚拟变量,在第t年为1,其他年份为0;βt为第t年自贸区建设对i城市进出口贸易产生的边际影响。
自贸试验区由于其特殊的制度创新红利,能极大推动所在省市进出口的发展,同时,自贸试验区可能对临近城市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由于临近城市与自贸试验区所在城市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企业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自贸试验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可忽视。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引入FTZ的空间交互项,对模型(1)进行拓展:
新增变量wji即空间权重,反映了邻近城市间的关联程度。δ为空间效应下,邻近城市对自贸试验区所在城市进出口贸易的边际影响系数。在进行实证回归中,为提高回归结果的有效性,剔除序列相关等问题,本文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对相关数据做了聚类调整①。
(二)数据来源及统计特征分析
本文运用多期 DID 研究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如何影响城市的贸易进出口。如果该城市建立了自贸试验区,变量取值为 1,否则取值 0。如上海 2013 年建立自贸试验区,则上海在 2013 年后的每天都取值 1。天津、福建和广东等城市在 2015 年后取值为 1。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和陕西等城市在 2017 年后取值为 1。这些城市为对照组,其余各城市为控制组。根据中国政府网的公开资料,包括国家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年份,汇总整理。城市进出口贸易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各地方统计局、其他控制变量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各城市地方年鉴、金融年鉴和海关总署公开数据。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我国的自贸试验区自 2013 年设立第一个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来,经过六轮扩容,当前已成立了 21 个自贸试验区,37 个片区,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发展格局。在功能定位上,我国不断提高整体站位,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作用。如2013 年 9 月设立的第一个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服务全国战略方面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是引领全国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标杆,是自贸试验区“雁阵”中的“领头雁”,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作为全球卓越城市承担着面向世界引领新时代全球化的功能;中国(广东)自贸试验区是粤港澳合作示范区和开放型经济体制先行区,在国家战略中承担着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作用;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和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服务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辽宁、吉林自贸试验区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国(河南)自贸试验区服务中部崛起、一带一路交通枢纽。海南自贸港作为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其功能定位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等等。21 个自贸试验区根据自身禀赋特征,定位清晰,功能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积极发挥自贸试验区对地区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示范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自贸区一览表如表3所示。
四、实证结果分析
第一,实证回归中,为了提高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本文估计时对标准误进行了聚类调整。运用双重差分法得到设立自贸试验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回归结果,列(1)为未加控制标量的DID回归结果,用于参照;列(2)是加了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
根据结果显示,在没有控制变量下,FTZ的系数为0.1753,在1%的水平下是显著的;模型(2)增加了控制其他可能影响进出口贸易变量后,实证结果显示,FTZ的系数为0.1462,在1%的水平下仍然显著,且显著性进一步加强,反映出,尽管设立自贸试验区是一项准自然实验,但实证估计时若不对各城市的经济异质性特征加以控制,会高估自贸试验区对贸易进出口的边际影响。列(2)的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显著增加了城市进出口贸易数量,进一步论证了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效应可以促进所在城市的贸易便利化,推动贸易发展,并且会对邻近城市的经济活动产生空间溢出效果。从空间维度上看,自贸试验区对标国际经贸规则的传统议题和新议题,确实有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邻近城市贸易进出口通过价值链嵌入也可以“搭便车”参与国际贸易市场,通过地理相近的优势,利用自贸区便捷高效的平台,降低了企业的“搜寻成本”和贸易相关的“菜单成本”。假说1得证。
此外,为验证是否存在内生性问题并进行安慰剂检验,本文分别把核心解释变量FTZ后推2期,前推1期。通过FTZ后推2期可以发现,FTZt+2系数为正且不显著,说明不会因为遗漏变量而导致内生性问题。同时引入FTZt-1可以发现系数为正同样也不显著,所以安慰剂检验通过。
第二,增加时间交互项。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知,自贸试验区对所在城市的经济效应是比较正向的,充分肯定了自贸区的设立以及其对区域贸易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自贸试验区设立的持续性和动态性,本文继续对自贸试验区设立后对城市进出口贸易的动态影响做了分析,本文基于模型(2)展开计量分析,考察自贸试验区设立后各时期对城市进出口贸易的边际影响,估计结果如下。
从模型(2)估计结果可了解,城市特征变量并未影响系数值的显著性检验。城市特征变量后FTZ×2013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余年份与自贸区的交互项FTZit×Yearit都是显著为正,从列(2)的数值可以看出,自贸区建立之后的年份,自贸试验区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进出口贸易,而这种提升总体呈倒U型。2014到2016年,整个数据先上升,而到2016年后又下降。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有:第一,2013年我国建立了首个自贸试验区,即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此之前,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并没有得到制度创新的刺激,而2013年9月建立上海自贸试验区后,城市的进出口贸易明显得到了提升,因此,可以说,自贸试验区的制度效应显著;第二,随着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其制度创新的边际贡献逐渐升高后呈递减效应,这符合经济学中的“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第三,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其一系列贸易保护的主张,导致国际市场需求逐渐乏力,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一定程度影响了自贸試验区的制度效应。假说2得证。
第三,增加空间交互项。本文基于王鹏等人提出的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刻画城市间的空间关系[35],分别是:地理距离权重矩阵w1,经济距离权重矩阵w2和引力距离权重矩阵w3①。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自贸试验区不仅会对所在城市产生经济效应,也会对邻近城市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但是,自贸试验区是否具有显著的外部性需要进一步探究。对此,本文基于模型(3)进行了实证回归,结果整理成下表。
从估计结果可以了解到,引入空间交互项W后,FTZ的系数值与估计保持一致,仍然较为显著,说明自贸区的设立对于城市来说,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但是,基于三种空间权重矩阵得到的系数均为负数,这意味着自贸区的设立对于周边城市来说,空间虹吸效应超过了空间溢出效应,越是距离自贸区所在城市近的周边城市,这种空间虹吸效应也就越强。可能的原因在于:第一,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使得自贸区所在城市获得制度优势,从而拉大了城市间的出口竞争差距,进而造成了贸易的区位转移,使得自贸区所在城市愈发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第二,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改善了所在城市的营商环境,使得所在城市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更具优势,由此相对弱化了邻近城市的贸易环境,导致这些城市在城市间的贸易竞争中,处于劣势。第三,自贸区的设立吸引了优质要素向所在城市集聚,提高了所在城市外贸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由此也能带来显著的空间虹吸效应。所以,尽管自贸试验区对于周边城市来说可能还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其导致的邻近城市竞争和挤出效应更大,因此在空间净效应上呈现为一定的虹吸效应。
五、 总结与启示
根据研究,可以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持续扩大自贸试验区布局,继续发挥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本文实证证明,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模式极大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充分反映了我国自贸试验区发挥的显著贸易带动功能。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应继续完善自贸试验区布局,拓展试验的广度和深度。在已有的21个自贸区、67个片区基础上,加大中西部地区布局分量,提升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水平,与“一带一路”相对接,为发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经贸关系提供平台。同时,围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等新领域、新业态,探索差别化试点任务,催生发展新动能,实现开放新态势。
第二,扎实推进制度创新,深化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集成性创新。本文结论显示,自贸试验区经过十年的建设,极大地激发了所在城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和制度创新效应。同时,通过对标国际最高经贸规则,自贸试验区所在城市的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由于我国正在申请加入CPTPP,所以可以针对这些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先在自贸区“先行先试”,然后逐步推广,为未来加入奠定基础。同时,还应不断完善所在城市的营商环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产业导向的自贸区制度,为引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制度平台,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贸易发展的带动作用,推动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第三,在自贸试验区空间维度方面,应增强自贸区的空间联动与协调。一方面,充分考虑自贸试验区的虹吸效应和集聚效应,发挥各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合理布局自贸试验区的建设,避免自贸试验区间的同质化竞争。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试验的广度和深度,围绕更多产业、更多领域开展差异化探索,如北京自贸试验区突出高科技和服务业的发展优势,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湖南自贸试验区依托高端制造业的优势,全面落实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要求,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两大战略。安徽自贸试验区通过加强高水平科技供给,探索跨省域联动发展机制,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浙江自贸试验区扩展区域发挥数字经济领先优势,共建共享数字长三角,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些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制度创新”试验田“的作用,持续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作用,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 杨剑,张威,张丹.制度型开放注意力配置研究——基于自贸试验区方案文本[J].国际经济合作,2021(3):50-58.
[2] 程波辉,雷杨.中国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实施效果评估——基于2013—2021年负面清单版本的内容分析[J].亚太经济,2022(6):105-113.
[3] 聂平香,游佳慧.中国自贸试验区投资便利化成效、问题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22(1):51-59.
[4] 刘航,孙早,李潇.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脱虚向实的机制与对策[J].国际贸易,2023(1):31-39.
[5] 李思敏.金融服务规则比较与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借鉴[J].南方金融,2022(1):3-11.
[6] 李万强,贺溦.自贸试验区推进个人信息跨境制度开放研究[J].国际贸易,2021(8):20-26.
[7] 江若尘,陆煊.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及其评估——基于全球比较的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10):71-81.
[8] 蒋灵多,陆毅,陈勇兵.城市毗邻效应与出口比较优势[J].金融研究,2018(9):56-73.
[9] 尹政平,李光辉,杜国臣.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经贸新规则研究[J].经济纵横,2017(11):39-44.
[10] 敬莉,孙哲远.自贸区设立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J].华东经济管理,2023(4):47-55.
[11] 王明益,刘晓宇,李冉.自贸试验区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出口吗[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22(6):38-55.
[12] 熊宇航,湛婧宁.自贸试验区的设立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改善效应研究[J].软科学,2022(9):57-64.
[13] 杨玉桢,冀康孟.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2(4):11-18.
[14] 张军,闫东升,冯宗宪,等.自贸区设立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动态视角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8(11):125-133.
[15] 李世杰,赵婷茹.自贸试验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实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8):118-128.
[16] 赵亮.自贸试验区驱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2021(3):122-127.
[17] 刘洪愧,谢谦.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实践及制约因素辨析[J].经济纵横,2017(12):56-66.
[18] 刘秉镰,吕程.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分析——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8(3):51-66.
[19] 郎丽华,冯雪.自贸试验区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平稳增长吗?——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双重差分法的验证[J].经济问题探索,2020(4):131-141.
[20] 崔日明,陈永胜,李丹.自贸试验区设立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动力机制与空间带动效应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21(11):1-20.
[21] 王爱俭,方云龙,于博.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传导路径与动力机制比较[J].财贸经济,2020(8):127-144.
[22] 刘一鸣,王艺明,刘志红.自贸试验区的经济增长与外溢效应——基于改进的政策效应评估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18-130.
[23] 王耀中,罗舟,胡尊国.中國自贸试验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54-62.
[24] 卢福永,史薇,王鑫涛.自贸试验区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机制及路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2):90-99.
[25] 曹翔,张双龙,余升国.自贸试验区的就业效应:虹吸还是辐射[J].当代财经,2020(11):3-14.
[26] 罗舟,胡尊国.中国自贸试验区政策试点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法的验证[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1(2):67-72.
[27] 何树全,吴佳.贸易自由化对资本要素流动的影响——来自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经验证据[J].现代经济探讨,2020(9):46-53.
[28] 崔卫杰,马丁,山康宁.中国自贸试验区促进投资的成效、问题与建议[J].国际贸易,2023(1):21-30.
[29] 张春宇.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税收政策及完善建议[J].国际税收,2019(2):11-16.
[30] 王昕.自贸试验区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研究——以珠三角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8(12):75-82.
[31] 许培源,罗琴秀.自贸试验区功能差异化与“一带一路”建设[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67-79.
[32] 黄启才.自由贸易贸试验区设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基于合成控制法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9):53-62.
[33] Baldwin,R., and D.Taglioni,“Gravity for Dummies and Dummies for Gravity Equations”,NBER Working Paper,2007: No.12516.
[34] 馬淑琴,李敏,邱询旻.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异质性及区内全球价值链效应——基于GVC修正引力模型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20(5):62-74.
The Impact of Free trade Zones on Urban Trade Activities: Based on Trade Facilitation and Urban Spatial Effects
Xiaolin Chang Yajie Shen Minqi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y, Shanghai 2000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import and export data from the urban database from 2011 to 2017, the Dual Difference Model (DID) is used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zones on urban trade activities, and then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driving effect of free trade pilot zones on cities.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it has been found that, firstly,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pilot zones does contribute to promoting the growth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the city where they are located. Secondly,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pilot zones has an inverted U-shaped trend in promoting urban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with its marginal effects showing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Thirdly,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pilot zones has a certain siphon effect on the trade of neighboring cities, and the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of neighboring citi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effect of free trade pilot zones. Therefore, it is proposed that 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play the functional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pilot free trade zone and cultivate new impetus and advantages to enhance trade under the dual cycle Dual circu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suggested to enhance the spatial linkage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free trade zone, and reasonably layout the functional positioning of adjacent cities in the free trade pilot zone.
Key Words: Free Trade Zone; Trade facilitation; Spatial effects;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