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科渗透立德树人的策略

2023-03-27 11:59:59李慧
考试与评价 2023年2期
关键词:杨桃道德教育立德

李慧

“立德树人”一词有两个含义,即“立德”和“树人”。“立德”指的是,坚持以德育为先,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学生的精神品质,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引导和塑造。“树人”指的是,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等重要理念。综合含义来看,“立德树人”就是培养具有优良品格和道德品质的人才,改变教育教学中单一的以学生成绩为导向的错误理念,使教育的目标多元化、科学化。自教育改革以来,“立德树人”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所追求的一大标准,国家教育要培养的人才是综合素质以及能力共同发展的人才,这不仅要求人才要具备高水平的知识技能,更要求人才要具有高水平的道德品质,并且道德品质要居于首位。

一、“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从国家层面来看,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教育所培养的是未来即将肩负起建设国家、发展国家重任的人才,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的国家发展走向以及空间,对于民族复兴以及国家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从教育层面来看,教育教学的对象是人,人是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的。人的完整性体现在人的发展涉及多方面和多层次,在人的一生当中不仅会有知识和能力层面的增长,也会有个人道德品质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同时还有个人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的不断完善和改变。人的独立性体现在人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会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思想,会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品质。面对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人,教育则需要从德育入手,以良好的德育来奠定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正确走势,培养高水平道德的国家人才。从个人层面来看,学生未来会进入到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当中存在各种各样会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当面对不良因素时,良好的道德品质就能够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给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发展的空间,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小学语文学科渗透“立德树人”的意义

“立德树人”在教育当中的落实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在学校课程中开发、开设道德教育课,以专门学科的方式来落实道德教育。第二,将德育融合到各个学科当中,借助学科教学落实道德教育,这也是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渗透途径。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极易被周围的环境因素所影响,良好的引导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优质的发展,所以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对于学生未来长足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语文是一门更加偏向于文学类的学科,而文学作品当中则融合着多种多样的道德教育素材,所以语文学科是一门非常有助于融合道德教育的学科。《全日制盲校小学教学计划》中提到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要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热爱生活以及奋发向上的精神。对于盲人学生来说,视觉的缺失使得学生不能通过色彩来感知世界,学生的认知相对来说不够全面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德育的作用则体现得更加深刻,只有良好的德育才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乐观的生活心态和精神继续发展下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学科当中渗透“立德树人”这一策略必须在道德教育中落实到位。

三、小学语文学科渗透“立德树人”的策略

(一)结合日常生活,深化学生感受

对于学生来说,真正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的道德教育素材绝大多数源自于生活。语文教材当中文章虽然蕴含了比较丰富的情感和道德素材,但是都并非基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所以对于学生来讲要切身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也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素材,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组织授课,将生活融入到课堂当中,以生活实例为载体落实道德教育,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朱德的扁担》一课为例,本课主要讲述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挑粮的故事,文章题目直接点明本文主人公,大胆、直接地赞颂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吃苦耐劳的形象,赞颂了朱德同志以及战士们的良好品德和精神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分析文章情感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当中一些比较常见的实例来辅助授课。这些更加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红军战士舍己为人、奉献他人的良好精神和品质。

(二)增加课堂趣味,调动学生兴趣

对于盲人学生来说,视觉的缺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正常课堂下的多媒体展示以及师生互动都受到了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一大因素,也是影响课堂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增加课堂趣味,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以《画杨桃》一课为例,本课主要通过讲述主人公在课堂上画杨桃时所发生的故事,引出了解决问题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的道理,表達了一种追求客观实际、坚持科学谨慎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首先对文章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对文章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画杨桃”活动。在进行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吃过杨桃吗?杨桃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呢?闻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呢?”以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教师可以分给每个学习小组一个杨桃,让学生从触觉、味觉和嗅觉等角度来感受杨桃的特点,为接下来的绘画活动奠定基础。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杨桃在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方面的感受来画杨桃。在绘画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对类似于杨桃的水果的了解来进行绘画。这种方法比传统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让杨桃这种水果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学生面前,能够让学生更加认识到基于科学和实际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三)引导学生想象,丰富情感体验

由于盲人学生无法从视觉和色彩等方面来感知世界,所以现实生活当中的许多物体在盲人的世界当中都是模糊的。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具有极强的想象力,这种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学生以另一种角度来感知现实世界的方法和途径。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为例,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只名为红头的蟋蟀被误食进牛肚子,并在朋友青头的帮助下被顺利解救出来的惊险旅行故事。这篇文章重点在于梳理红头在牛肚子当中的旅行路径,通过旅行路径引出了“牛反刍”这一科学知识。在课程导入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普及“牛反刍”这一科学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科学基础。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为被误食进入牛身体内部的红头蟋蟀,让学生站在红头的角度感受红头的情感波动,比如当红头进入到一个黑暗陌生的环境时的孤立无援和恐惧,当朋友给予帮助时所感受到的温暖和依靠。这种将自己想象为文章主人公的方法能够使情感体验更加真实,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朋友伸出援手的意义,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遇到困难时冷静且理智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四)教师言传身教,树立良好榜样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就是自己在学校生活当中的依靠和权威,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稍弱的盲人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良好的教师榜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盲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榜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严于律己,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到真正的言传身教。

以《羿射九日》一课为例,本课主要讲述了后羿射下九个太阳,拯救人民于水火的神话故事,赞扬了后羿英勇为人的英雄形象。在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对于学生来讲也是另一种含义层面上的“英雄”,这在盲人学生当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学生失去了视觉,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必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不便和困难。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就像后羿英雄一样出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教会学生解决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像后羿一样成为学生的英雄,那么学生就很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师生关系的真正价值和内涵,也很难从教师这一榜样身上学到更有价值的情感和品质。

(五)实现家校共育,强化道德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道德教育除了要在学校教育中践行之外,还应当在家庭教育中展示出来,这也就意味着家校共育对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紧紧抓住家校共育这一途径,以此强化道德教育。

首先,教师要与家长达成共识,提升道德教育在家长心中的认可度和重视度。例如教师要定期组织家长会,与家长取得沟通,向家长传达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教师可以定期布置有助于进行道德教育的亲子任务,给家长提供更多能够参与道德教育当中的机会。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国学文化学习活动”,通过家长带领学生学习中国传统国学文化故事、感受古人高尚品德的方式落实道德教育,例如家长可以和学生共同学习《三字经》《论语》等国学文化名著。除此之外,教師还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定期参与公益活动,让学生以更加直接的方式感受公益带来的道德魅力,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其也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完善和发展,有助于家长真真切切地参与到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过程中来。

总之,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树立教师榜样、统一家校共育战线等都是有助于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渗透道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对于道德教育渗透策略来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是首位的,只有真正考虑到学生发展需求、结合学生发展阶段特点的道德教育才是真正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道德教育。由此可见,道德教育的落实必须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等重要理念,切切实实做到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服务。

猜你喜欢
杨桃道德教育立德
什么叫美好的道德教育
新教师(2023年12期)2023-03-14 10:11:29
这类人吃杨桃很危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杨桃:树上结满“小星星”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美国人更喜欢绿色杨桃
“严以修身”先立德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28
第一次吃杨桃
小主人报(2015年23期)2015-02-28 20: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