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2023-03-23 09:54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张小燕
家长 2023年36期
关键词:家校双减育人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张小燕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双减”政策着力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压力,然而教育工作不能完全依靠学校的力量来完成,而是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形成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合力。因此,本文探讨“双减”背景下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教育实践和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校家社协同育人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双减”政策的落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家庭应当弥补学校在育人中的不足,努力配合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学校和家庭作为学生重要的两个成长环境,共同育人可以综合利用两方的资源和优势,促进学生社会认知、情感态度、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首先,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品质,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两者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互动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家长的陪伴与指导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

其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面向社会的“桥梁”,校家社协同育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和人际交往经验,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传递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最后,校家社协同育人还可以让教育资源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得到共享,共同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优质教育的改革发展。

二、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风

从学生品质培养来看,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家长要改变功利主义和盲目攀比的理念,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特长,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家长要尽量增加与孩子的亲密互动时间,共同参加家庭活动,增进亲子情感;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和家庭氛围,建立秩序和规范,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家庭规则;要以身作则,做出行为榜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要关注孩子在学习中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帮助孩子解决可能的学习压力和焦虑问题。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开展心理疏导和情绪管理等活动,让孩子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要加强自身学习,了解孩子的心理,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家庭教育活动,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指导,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从学习方面来看,家长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有良好光线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和噪音,让孩子能够专心学习;鼓励孩子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作息、规律学习等,培养自律和坚持学习的意识;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了解其学习状况和困难,积极提供适当的学习指导。如,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分配,并定期检查和反馈学习情况;鼓励孩子参与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和兴趣培养实践,如阅读、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孩子大胆质疑、自主探索答案,培养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思维。

(二)完善学校课程,促进校家社协同育人

首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对主要科目课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如通过选修课、才艺课程等形式,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同时,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性思维,设计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完善主要科目课程时,学校要注重增加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扩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此外,学校还要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计,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思考和整合知识的能力。例如,将科学知识应用于语文写作中、将历史知识与数学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其次,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引入实践性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所在提供差异化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课后作业,避免过多繁重的作业负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作业应该具有合理的难度和深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业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及时给予针对性指导,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最后,学校要引入亲子课程,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亲子课程可以包括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以及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通过亲子课程,家长与孩子可以共同探索学习的乐趣,增进亲子情感,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了解孩子面临的困难和需要,通过与孩子的亲密合作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家校沟通、反馈在线平台建设

首先,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学校应提供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包括面对面的家长会、家校活动、家访以及线上平台等。通过这些渠道,学校与家长可以实时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发家长群、电子邮件、短信通知等工具,随时发送学校的通知、课程安排和学生表现反馈,加强双方的互动和深入了解。

其次,提供家校反馈机制。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家校反馈机制,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送学习报告、学生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反馈。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个别面谈等方式与家长深入交流学生的优点、困难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支持。学校可以成立家校委员会或家校合作组织,由家长和教职员工共同参与,推动家校互动。这样的组织可以在学校层面进行沟通和合作,设计家庭参与活动,搭建家校交流的桥梁,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再次,整合信息技术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平台,搭建家校互动的在线平台。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家长可以登录相关平台,查看学生学习情况、作业、学校安排等信息。学校还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家长留言板、在线问答等功能,与家长进行实时交流和反馈,提供在线咨询和指导。

最后,增强教师家访和家长培训的意识。学校要增强对教师家访和家长培训的意识,提升教师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家访,了解家庭背景和家长对教育的期望,同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目标和学习计划。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家长培训,为家长提供与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加强对家校沟通和反馈平台的建设,学校能够与家长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双方可以更好地交流和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反馈、支持和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目标的实现。

(四)组织家校活动,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通过组织家校活动和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学校与家庭可以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提升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效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家庭与学校共同育人的理念和目标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首先,主题活动的策划。学校可以组织一系列主题活动,旨在促进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主题可以涵盖社会公益、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具体应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家长的需求加以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主题活动中,增加交流和合作的机会,达到共同成长和提升的效果。

其次,组织家访和社区参观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家访和社区参观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亲身走进社区、了解社区、感受社区活动的氛围。通过与社区居民、社区组织的互动,学生和家长可以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这种活动还可以加强家校的联系和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再次,设定校园开放日。学校可以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和社区群众进入学校,参观学校的设施、教学活动和学生成果。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和信任,也能够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与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开放日,学校和家庭可以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中。这种活动可以涵盖环保、扶贫、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通过参与实践,学生能够增强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这些活动中,家长可以与学生一同参与,对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和讨论,促进家校互动和协同教育的推进和落实。

最后,举办家长学习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学习活动,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支持。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专题讲座、家长培训、亲子教育课程等形式,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其育儿能力。而且,家长参与学习活动后,可以更好地与学校和教师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五)完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机制对教学有着指导作用,影响着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发展。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学校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及时反馈学生的发展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良好而全面的评价机制可以激励学生发展潜力,促使学生在学习、品德、社会等多个方面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与传统的“唯分数论”不同,学校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习效果,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才能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笔试和考试外,还可以采用项目评价、口头表达、实地考察、评议会议等方式,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其次,加强个性化评价,学校应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个性化评价。评价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不仅注重统一的评价标准,还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评价指导和支持。学校要在多元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学科成绩、综合素质、学业水平、社会实践、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评价指标。通过定期的评价,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再次,除了教师和学校评价外,学校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通过自我评价,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互评则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学校要建立定期反馈与辅导机制,及时向学生提供评价结果和发展建议。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个别面谈等形式,与学生和家长交流评价结果,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评价反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问题和不足,还要强调学生的优点和潜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最后,为了有效实施全面评价,学校还应关注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在评价方面,教师需要具备科学评价的理念和方法,有能力综合评价学生的各个方面。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评价工作坊、教研活动等,提升教师在评价和指导方面的专业水平。

三、结语

“双减”政策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肯定了家庭在教育中的价值。家庭教育是实施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基石,学校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中坚力量,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开展,能够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质教育的积累,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及时与家长分享教育理念、政策和教育进展,与家长共同解决教育难题。家长也应增强教育意识,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家校双减育人
家校距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