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寿
【摘要】“双减”政策为小学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方向,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通过数学学科教学的提质增效,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文章分析了“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多角度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以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 言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很容易为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业压力,教师应打破这一现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进行数学学习,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手段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进步与提升.
一、“双减”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有助于减轻小学生数学学习负担
“双减”政策的落实有效地遏制了传统教学模式下“题海战术”这一教学策略的发展,教师不再一味地进行学生“量”的积累,而更加着眼于“质”的提升.数学学科一直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内容的强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需要学生不断地打破思维惯性,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学习.
传统模式下大部分教师选择通过重复讲解进行数学教学,认为只要进行足够数量的试题训练就能实现知识技能的掌握,但实际上这种教学模式抑制了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容易导致小学生出现数学学习的厌烦心理,不利于小学生数学学科的长远发展.而“双减”政策的推行,对学生的作业时长和作业质量有了明确的规定,教师应进行精准化数学教学,以实现小学生学习质量的进步,有效减轻小学生数学学习负担.
(二)有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提质增效
“双减”政策的核心概念就是实现小学教师教学质量的进步和提升,通过小学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使小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高回报的数学学习和能力提升;通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数学学科综合能力的进步.
“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将不必要的教学任务进行了合理的删减规划,有效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特点开展个性化、针对化的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帮助小学生针对自身学习短板进行专项的锻炼和提升,从而促使小学生学习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有助于小学生身心健全综合发展
“双减”政策最显著的成效之一,就是保障了小学生休闲娱乐的权利.传统模式下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被繁重的课业任务和无穷无尽的校外培训所充斥,学生没有休息的时间,甚至连睡觉时间都有所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更严重的心理疾病.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学生需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和充足的睡眠时间,这样才能实现小学生大脑和身体机能的锻炼.“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实能够有效解决小学生睡眠不足、缺乏鍛炼、体力下降的问题,有效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全综合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未能及时革新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和落实,学生学业负担的确已经有了显著的减轻,随之而来的是学习质量和效率的下降.这一教学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手段未能进行及时革新,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没有高效高质的教学活动填补空缺,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有了明显下降,并不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和时代人才培养的期望.
许多学校教师在落实“双减”政策时仅仅关注到了政策中教师被禁止的行为,而没能深入研究和落实教师要求,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仍然采取着传统的授课模式,导致数学学科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增强意识.再加之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少,导致了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效果的退步.
(二)数学作业质量不佳
在“双减”背景下,许多教师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质量不高.随着作业减负的落实和推广,小学生的作业总量显著减少,这也对作业设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许多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对教学重点内容进行枯燥传统的数学书面作业安排,这难以有效发挥作业的诊断和促进职能,学生也无法从数学作业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和巩固,从而影响了小学数学学习质量和数学学科综合水平的发展与提升.
(三)课后服务质量不高
对于学校课后服务,许多学校并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错误地将其视为“托管”时间,而忽略了课后服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科学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促进小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一)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课堂
在小学教育阶段融入信息技术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教育导向之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也应积极探索数学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方向,紧握时代脉搏,从而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帮助教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解构和展现,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实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进步,帮助“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和推进.
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时,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数的演示和讲解.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起步阶段,抽象能力相对是比较弱的,部分学生难以通过文字和语言的描述理解分数的本质和内涵.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蛋糕等分、分方格等方式进行演示,将一个完整物体进行等分,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价值和含义.
又如,教师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混合运算”这节课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开展信息化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运算律和运算法则进行回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和整合,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小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复习能力,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学科综合水平的提升.
“双减”背景下,教师应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新道路与新方法,采取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将枯燥的数学课堂生动化,将晦涩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
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普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许多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却忽略了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的安排,将教学活动禁锢在课本之上,导致学生体会不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难以感受数学学科的独特魅力.教师应注重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元素的体现,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引导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尝试利用数学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这节课的讲解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班级学生运动情况的统计,包括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每周的运动次数和运动时长,最常采取的运动方式等,通过图表的方式将学生的课余运动情况进行直观系统的呈现.教师还可以通过数据调查运动量与学生身体素质的关系,从而呼吁学生强身健体,加强日常的体能锻炼.
这样通过一场综合性质的数学实践活动,有效实现了小学生数学统计和运算两方面的练习,培养了小学生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数据意识和健康意识,实现了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小学数学分层化作业设计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全面压减数学作业的数量,确保小学生书面作业能在校内完成,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样,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和学情分析的教学功能,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年龄特点设计符合教育导向的高质量作业.为此,教师可以进行分层化作业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短板,进行针对化、个性化的数学作业安排.
例如,教师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讲解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作业安排,尽可能地让学生处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进行高效率的数学学习.
对学困生而言,教师应着眼于学生基础知识内容的巩固.这一部分学生普遍学习基础不牢固,对于多边形的基础概念掌握不明晰,难以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师在进行此类学生的作业设计时应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保持,从基础知识内容入手,逐步进行作业难度的深入,帮助这一层次学生巩固好数学基础,跟上教学进度.
对中等生而言,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专项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学习短板和漏洞进行作业安排.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是某一知识点掌握不牢固或某方面能力比较欠缺.教师应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如计算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侧重于复杂计算作业的安排,梯形相关知识掌握不牢靠的学生,就安排包含此类知识内容的作业试题等.这样让学生的作业落实到学生欠缺的部分中,有效实现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进步和提升.
对优等生而言,教师则应注重拓展内容的安排,作业试题要注重综合性和灵活性,着眼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锻炼,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作业的挑战性,使其数学能力得到充分锻炼,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
分层数学作业设计,能够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减少不必要的作业安排,有的放矢地进行数学学习和提升.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分层作业设计,从而实现每一名学生数学能力的进步.
(四)小学数学多样化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是在“双减”政策中需要教师重视起来的环节.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学资源,有效实施多样化的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的课后学习需求.教师还应制订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拓展课后服务渠道.
例如,教师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课后服务.教师可以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定期开办数学科普讲座等,通过有效利用课后时间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的综合素养.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数学趣味活动,如教师可以进行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怎样滚得远”这一数学趣味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内容和技能开展趣味活动,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应着眼于自身教學质量的有效提升,通过信息化、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安排以及分层化数学作业设计和多样化的课后服务安排,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从而实现小学生数学学科综合能力的进步,以及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筱晴.“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讨[J].小学生(上旬刊),2023(11):46-48.
[2]苗佳昕.创新增效,控量减负:“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3(2):44-46.
[3]杨小敏.“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智力,2023(22):116-119.
[4]严琦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3(6):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