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中学德育工作实践与探究

2023-03-21 20:21肖瑶黄琳西安滨河学校陕西省西安市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中学德育

■ 肖瑶 黄琳(西安滨河学校/陕西省西安市)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学生德育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学阶段德育工作无疑承载着国家发展的希望,同时中学生所具备的文化素质及思想道德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整体风貌。除此以外,中学阶段的学生还要面临中考、高考的重大考验,所承受的压力较大,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消极情绪。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也需要对德育工作引起重视,从而给予学生更多的心理疏导。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仅注意到了核心素养在主要学科中的重要性,对于其在德育工作中的培育重视程度并不高。因此,中学教育阶段,教师有必要对德育工作引起重视,并结合核心素养,对其实践进行探究。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

所谓核心素养,更多的是基于学生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层面提出的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力。2014年,教育部正式颁发了课程改革文件,明确提出构建核心素养体系的重要性,并对中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发展能力等进行了说明。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在借鉴国内外诸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核心素养进行了更加深度的探究。上述研究成果表示,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将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的核心,并从文化发展、自主能力及社会层面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育。

二、中学德育工作的要求

1.整体性

学校并不是德育工作开展的唯一主体,需要综合考虑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社会的整体性。研究表明,育人功能是学校德育整体性的主要体现。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德育的整体性也与教师的“全体性”息息相关。这里所说的全体性不只是德育教师的专业程度,还包括其他学科教师的参与度与落实程度。最后,校园风气与校园文化也是德育整体性的主要体现,良好的校园风气与校园文化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健康的环境,同样具备育人功能。

2.层次性

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道德素养等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思想方向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学校德育工作应结合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特征进行思考,从而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体现德育的层次性。

3.长久性

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是诸多教师关注的重点。学生是教师的主要教育对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持续发展有所思考。因此,德育需要长时间开展,同时还需要长期有效开展,从而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思想,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4.渗透性

中学德育工作应杜绝形式主义,强化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这是中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内容。因此,德育教学的渗透性主要强调德育工作与各学科的深度融合,即德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灌输,从而更好地为核心素养培养创造机会。

三、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社会不良信息容易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中学生还未真正走向社会,与社会的接触较少,家庭和学校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然而,近年来,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路径大大增加。基于此,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网络传播不良信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智能手机已基本全面普及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喜欢通过网络了解外界信息,但与此同时,网络不能对不良信息进行自动识别,中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部分负面信息的出现会左右学生,从而影响其观念,使部分学生走上不归路。

2.教师对德育工作的必要性缺乏正确认知

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文化教育,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较低。每个学期教师都会结合学校要求对班级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进行调整,但这些规章制度所包含的范围通常仅覆盖学生的日常生活,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但难以促进道德品质的培养。此外,这种制度化的班级管理还削弱了学生的个性,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其所出现的情绪变化及心理问题也难以及时察觉。

3.德育工作内容与方式单一

与文化知识教学不同,德育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传输德育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念等加强教育。现阶段,许多家长和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德育工作缺少正确的认识,投入在德育方面的精力有限。一般来说,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以口头叙述、板书为主,这样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使得学生一知半解,课堂氛围较低,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四、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1.强化核心素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强化核心素养是提升中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核心。一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教师和学校还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创造条件。

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内设置专用板块,集中摆放名人雕塑,并在旁边对其人生经历及所具备的道德品质进行说明,增添校园艺术文化气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的思想向更加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前文提到,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德育教学工作应聚焦学习能力、道德文化等多个层面,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与时间,积极主动地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需求,从而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促使教师能够及时感知学生的压力与情绪变化,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为了让学生表达更加真实的自己,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如实填写。通过后台数据,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本班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与问题,或者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为家校强强联合奠定基础。

2.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积极作用

新教育环境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教学工作更加强调有效性与实效性。基于此,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多种教学情境,从而创新德育方式,激发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学习兴趣。例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关于雷锋的电影,让学生通过电影情节体会雷锋叔叔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所向往的教学方式,能够快速接受电影所传递的各种信息,更加真实地体会优秀品德带来的感动与精神洗礼。

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建矛盾情境,让学生亲身加入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斗争中,通过反向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及道德认知。例如,教师可将学生十分熟悉的事情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对这件事的过程进行还原,另一组同学站在对立面重新对当时情景进行思考,并进行假设,编写剧本进行演绎。这样明显的情景对比,能够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有助于其道德认识水平的提升。

当然,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同时强化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迷你大赛活动,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认为最能够传播正能量、最有德育价值或最印象深刻的影视片段,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演绎。这样自主性较强的教育方法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模拟大赛中,也更愿意为模拟大赛献计献策。在一遍遍排练、修改剧本、研磨人物特点的过程中,学生也在接受德育熏陶,有助于德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渗透核心素养,树立良好榜样

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德育工作需要教师首先对核心素养概念有足够的了解,并将其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因此,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践,不仅要确保学生能够吸收相应的文化知识,还要保证学生懂得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自身行为有所约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如随手捡垃圾、不迟到早退等。除日常生活以外,通过视频也能够传播教师的思想道德,从而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影响。例如,教师可自创情境短剧,还原社会中震撼人的心灵的举动,如帮助深夜卖菜的老爷爷等,并将这一情境短剧上传到短视频平台供学生观看。

不仅如此,基于中学阶段学生复杂的心理变化,教师可与家长保持沟通,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推送与德育教学有关的文章,供家长观看,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家长思想层面的教育,使家长能够主动配合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并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为学生传输更多的正能量。

另外,为了打破前文提到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借助慕课等网络平台开展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这种教学方式更具创新性,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新鲜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挥。教学结束以后,教师可通过慕课等平台为学生发送拓展性资料进行德育的补充。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文化知识,为知识碎片的集中整理创造了条件。除此以外,通过上述网络平台的应用,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定期制作思维导图,对阶段性学到的德育知识进行总结与回顾,教师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了解其感悟,并对错误的或不严谨的德育观念给予指导。

4.重视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现阶段,中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多依赖于课堂教学。这种传统形式的教学方法的确能够保障课堂纪律、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论在课堂内的学习如何精彩,也多半是理论层面的教学,其教学成果难以过渡到实践层面。因此,中学阶段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并不理想。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课程的教学性质,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基于此,中学德育教学工作可实行室内加定期室外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可定期申请带领学生开展室外教学,通过参观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地方,如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等,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身临其境地感受每一代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的努力与牺牲。相较于室内教学,这样的室外活动更能够给予学生思想上的冲击,有助于德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此外,中学与中学之间可开展联谊,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或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大型联谊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德育实践与交流机会,同时也在实践活动中彰显学生的个人价值。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就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创新,如开展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活动。一方面,主题式课外实践活动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明确的方向,同时对于中学生来说,这样的主体性较强的活动符合其心理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多元化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思想及道德水平的考验。在一次次不同形式、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理解德育教学更深层次的含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建立德育活动基地,为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学生更好地落实德育实践创造条件。

值得提醒的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教学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再加上德育教学涉及的学科内容较多。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思想,摆脱传统应试教学模式对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等的限制,凸显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切忌过多地利用个人思想主导学生。否则,学生的发挥空间和思考空间将受到限制,不利于其对核心素养及正确价值观念的深入理解与掌握。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从多维度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学校并不是德育教学的唯一主体,同时需要家长和社会的配合。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教师需要对以往的德育教学过程、方式等进行反思,总结其中的问题。其次,还要明确新教育环境下中学德育工作应达到的要求,从而提出更具综合性的发展路径。本文提到了包含创设情境、加强实践教学及强化核心素养等在内的多个发展路径,希望能够通过该方案的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但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结合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学习需求等对上述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德育教学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助力。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中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在多解中学创新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