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视角下看网络词“薅羊毛”的衍生与发展

2023-03-20 12:34汝文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义羊毛义项

汝文慧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 230000)

近年来,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出现了大量的新兴词语搭配,例如“薅”,其本是一个手部动作,但是现在随着“薅羊毛”一词的广泛使用,延伸出“薅电商”“薅房地产”“薅停车费”“薅备用金”等这样的另类搭配,动词“薅”也衍生出了许多词典释义之外的新义项,甚至出现了万物皆可“薅”的搭配。本文对“薅”的这些新义项进行了梳理和细化,以“薅”字为对象,笔者考察了手机浏览器中语料的前500 条。其中旧义项约有50 条,占10%;新义项占90%,新义项的使用率明显高于旧义项,这说明“薅”的义项已不仅局限于工具书提供的释义,“薅”不仅已经衍生出了新义项,而且这些新义已经普遍、广泛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

“薅羊毛”现指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搜集金融机构以及各类线上线下商家开展的优惠活动信息,在网络和朋友圈中广为传播的行为。“薅羊毛”一词在各网络平台广泛传播,体现了大众在网络背景下共时的动态运动和社会心理之间的关系,“薅羊毛”一词广泛流传是春晚小品中白云大妈“薅羊毛织毛衣”的词语延伸。旧词新义是网络流行词产生的重要方式,隐喻是构造新词的主要方法,“薅羊毛”是通过隐喻,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来产生新义而形成的词义泛化。本文以“薅羊毛”这一网络流行语为例,考察其共时分布情况,探索其认知机制和流行动因。

1 新义“薅羊毛”共时分布

薅羊毛是由动词“薅”和名词“羊毛”构成,“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 版)中有两个义项。(1)用手拔(草等):薅草;薅苗。(2)<方>揪:一把把他从座位上薅起来。羊毛:羊的毛,通常指用作纺织原料的。此时的“薅”与“羊毛”都是未发生语义变化的,“薅羊毛”的最初意义也是指将羊毛从羊的身上拔下来这一动作行为,此时的“薅”也可以用“拔”代替。如今,“薅羊毛”一词普遍使用的都是引申义,“薅羊毛”不是“薅”和“羊毛”的简单相加,而是指以年轻人为主的群体搜集金融机构以及各类线上线下商家开展的优惠活动信息,并在网络和朋友圈中广为传播的这种行为。从语料中归纳总结可以发现其大致分布特点和用法。

1.1 分布特点

分布广泛,行业特征显著,使用语境集中在商业领域,电商平台尤为集中。以“薅羊毛”为对象,在微博和浏览器检索,发现存在大量语料,以微博中话题为例,从微博搜索“薅羊毛”相关话题,弹出来的话题数量多,并且从其讨论量和阅读量来看,“薅羊毛”一词已被普遍接纳和使用。以下话题的讨论量,是指网友通过带“薅羊毛”一词发帖量:

(1)# 薅羊毛up 主被b 站封号# 这一话题有3.3 万讨论、4.5 亿阅读;

(2)#百度app 全民薅羊毛# 这一话题有8.8 万讨论、948.2 万阅读;

(3)# 为薅羊毛加了十几个互助群# 这一话题有1.3 万讨论、1.4 亿阅读;

(4)#屈臣氏薅羊毛#这一话题有10.9 万讨论、1 亿阅读。

1.2 用法特点

1.2.1 意义定型性

意义的定型,即其整体义不是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是由于惯用语的意义不能由几个词分开来解释,所以在使用惯用语时,它的意义已从字面上的意义转化为一种更为深刻的抽象意义[1]。例(1)到例(5)中“薅羊毛”指的不是字面意义上动作“薅”和名词“羊毛”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由个体或群体搜集各种优惠活动获取相应的优惠的行为。

例(1):团伙不到3 天薅400 万,媒体:职业化薅羊毛影响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21-08-05)

例(2):“薅羊毛”反被“薅”! 这些骗局,坑你没商量!(手机搜狐网2021-04-24)

例(3):“薅羊毛”薅到犯罪,苏州警方揭露“羊毛党”运营内幕。(光明网2020-11-10)

例(4):“薅羊毛”竟然薅掉某“买菜平台”45.5 万元! 恶意刷单两人已被批捕。(新民网2021-07-12)

例(5):“薅羊毛”高手! 宁波男子“薅”到699 万。(深圳新闻网2020-09-21)

1.2.2 意义整体性

意义的定型保证了结构上临时分散而不破坏“薅羊毛”一词的地位,使其变形而不失去整体意义。例(6)至例(10)中,此时“薅”与“羊毛”分离,出现了多种分离情况,如例(6)中“羊毛”一词位于“薅”词之前,又如例(10)在二者中间插入了其他修饰成分,“羊毛”前加上了修饰成分“高新技术企业”,表达的意义仍然是“薅羊毛”的整体意义,并不影响对于“薅羊毛”一词的理解。

例(6):连骗子羊毛都薅,这届年轻人为了省钱有多狠。(手机搜狐网2018-08-24)

例(7):欧盟还“薅”得到美国“羊毛”吗?(新京报网2021-07-19)

例(8):羊毛虽好,“薅”之有道。(腾讯网2021-05-13)

例(9):薅薅在线办公的免费羊毛。(人民网2020-12-28)

例(10):薅高新技术企业羊毛,要坐牢。(腾讯网)

1.2.3 结构灵活性

在网页搜索“拔羊毛、扒羊毛”时,系统推送的内容仍然是与“薅羊毛”相关。同时网络用户在使用“拔羊毛、扒羊毛”时想要表达的意思与“薅羊毛”无异。表明网络流行语“薅羊毛”一词在用户使用时,可以将动词“薅”换成与之相近的动词,即“薅羊毛”一词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例(11):扒羊毛网站挂了???(浏览器搜索)

例(12):扒羊毛小分队/拔羊毛小能手(微博用户昵称)

例(13):拔羊毛也不能总这一拨人拔啊!(微博)

例(14):希望这些物资可以送到那些更需要它们的地方,而不是让这些爱心变成某些人拔羊毛的手段。(微博)

例(15):月入三千的我竟然半年还完了学费,还是要继续发扬拔羊毛的精神啊。(微博)

例(16):简直就是魔鬼,反正最后还是对着消费者拔羊毛。(微博)

例(17):又是去海底捞拔羊毛的一天,期待下周的小鸭子。(微博)

例(18):在高铁上信号太差,让我错过一次拔羊毛的机会!(微博)

例(19):实力带团找水军拔羊毛,懂的滴滴。(微博)

例(20):昨天是疯狂拔羊毛的一天但是这些羊毛还是出在我这只羊身上。(微博)

2 演化与发展

随着“薅羊毛”一词的大量使用,“薅”也具备了一些新义项,这些义项与“薅”的词典义相比存在词义范围上的扩大和词义色彩趋向贬义两种变化。

首先是词义扩大,指的是“薅”一词所能容纳的宾语更广泛,不止局限于“薅草、薅苗、薅秧”这种搭配,可以出现“薅+优惠券、补贴、红包”或者薅+各电商平台,甚至会出现“薅+某人”,这些另类搭配的出现给旧词“薅”提供了许多新内涵,如例(21)—(26)。

例(21):微信将给小程序按质量分级,还能愉快地「薅流量」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18-12-12)

例(22):中老年群体觉醒:大爷大妈排队薅支付宝红包,只为一棵白菜。(搜狐焦点网2019-01-02)

例(23):新东方转型“培训父母”引热议! 网友:薅完孩子,又来薅这群家长了(搜狐2021-08-12)

例(24):被“薅”数千万元优惠券?拼多多风控怎么了?(财新网)

例(25):17 元吃海底捞?该扣薅“海底捞”帽子吗?(同花顺财经2021-04-16)

例(26):商家变身“羊毛党”“薅”拼多多补贴510 万元被判刑。(每日甘肃网2021-05-18)

分析上述语料可以发现“薅”出现的一系列搭配都与“低价、优惠”语义相关,联想到“薅羊毛”的相关语义,可以将“薅”的新的语义归纳成以下两种:

a.低价获得(购买);

b.违法(道德、常理)获得。

a 的新义表示某人通过某种渠道低价获取某物,此时的动作行为是合理合法的。

b 的义项同样是指获取,但是这种行为于法理不容,是会受到人们谴责的,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受法律的制裁。

其次是感情色彩的变化,惯用语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传播、广泛应用,并得以发展的汉语短语。三字惯用语是惯用语的主力军,它在语义上往往表现出贬义的情感特征,并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段表达出深层次的引申含义[2]。从搜集的语料来看,“薅”一词的新义与其词典义感情色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词典义仅表示动作行为“拔起”,是中性义。但是通过上述对“薅”一词新义的归纳,可以看出“薅”已经具备了典型的贬义色彩。并且从不同的主体使用者出发具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整体上贬义多于褒义和中性义。按照感情色彩的不同可以将搜集的语料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2.1 褒义

这种感情色彩大多出现在以商家及相关营销组织的语料中,是为了增强营销效果。此时“薅”的意义是指“低价购买,高倍收入”,这种表述大多是商家或者电商平台使用,目的是吸引大批顾客前来购买,所表达的感情色彩是中性义偏褒义。

例(27):薅到飞起:盘点农业银行燃梦白金信用卡年费、额度和权益(卡宝宝网2020-07-31)

例(28):薅羊毛就要薅彻底! ?海信这波钜惠你造吗?(消费日报网综合2020-04-24)

例(29):世界读书日最值得薅的羊毛,百度App买书1 折起!(快科技2020-04-24)

例(30):掌握这几点?能让你从银行身上轻松薅到羊毛(金投网2020-04-09)

2.2 贬义

这种情况大多是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或者是不为道德层面所认可。如例(31)—(35)。

例(31):“羊毛客”恶意“薅”电商?黑灰产业链“失控”状态引关注。(东方财富网2020-07-09)

例(32):“薅薅薅”,涉嫌犯罪了知道吗?(中国青年网2020-06-04)

例(33):薅垮商家,良心不会痛吗?(广西新闻网2019-11-11)

例(34):农民一夜被薅700 万! 淘宝:坚决抵制恶意羊毛党(中关村在线2019-11-07)

例(35):深更半夜“薅”走造船厂5 千吨江砂,“一条龙盗卖”团伙被公诉。(北青网2020-08-14)

3 流行动因

3.1 隐喻认知

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最初源自Lakoff 与Johnson 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它更是认知语言学里一种重要的认知观念。隐喻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它代表了语言的常态,在日常语言中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隐喻映射涉及源域和目标域,一个命题结构或意象图式结构从某个认知域(源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里相应的结构上,这样形成的就是隐喻映射模式[3]。人们往往以这种方式,即通过已知的、熟悉的源域来认识周围的陌生的目标域。

用人们所熟知的常见动作行为作为源域来映射人们不易理解的抽象概念、思想等,这在日常用语中是十分常见的。“薅羊毛”实体隐喻,用具体的、有形的、明显的实体去理解抽象的、模糊的、难以阐述的概念,增加形象感,让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可以简单概括为表1。

表1 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关系

采用薅“羊毛”而不是其他动物毛发,与羊这一动物的意象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羊”具有许多象征意义[4],其中就有用羊来表达价值、利益的熟语表达方式,例如“羊毛出在羊身上、以羊易牛、顺手牵羊”等。于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的出现,需要新的表达式去满足大众需求,“薅羊毛”一词应运而生,并且这种形象的表达方式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这一现象与人们的认知有关。

3.2 传播属性

当今社会,网上冲浪的主力军依然是青壮年。他们富有想象力,充满创造性,易于接受与传播新事物。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他们会在语言表达时使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他们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语言表达中也强调语言的简洁,即语言经济学中的“省力原则”。网络语言是基于网络的一种聊天语言,它兼具书面语和口语体的特征。网络语言的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区别于常规语言的独特的词法、句法系统。网络语言的编码和解码呈现出明显的语言经济性特点[5]。“薅羊毛”一词一方面具备生动形象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使得语言表达更为简洁。

3.3 主观性

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主观化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6]。“薅”一词的感情色彩变化是由于说话人主观性表达,带有明显的说话人的态度、情感和立场。一般来说,“薅羊毛”一词的使用大多是在商业交易语境下,不同主体在使用“薅羊毛”来表达自己态度和观点时会考虑到对方的立场,例如商家若是遭到了大批顾客“薅羊毛”,此时他对“薅羊毛”的态度一定是十分不赞成并且强烈谴责这种行为。若是商家在主动搞营销,喊话“一年仅此一次的活动,大家赶紧来薅羊毛”,商家此时是希望用优惠力度吸引到大批顾客,此时使用“薅羊毛”一词感情色彩偏褒义。

4 结语

网络新词“薅羊毛”的频繁使用,使得原本使用频率不高的“薅”字广泛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演变,出现了新义,增加了感情色彩。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是与人类自身的认识有关,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新词语得到了不同的解读,这些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使得人类语言更加丰富多彩,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

猜你喜欢
新义羊毛义项
旧裙新义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Golden fleecers
从异解看成语新义的形成
摸羊毛
“奇葩”一词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Enhanced Precision
旧词衍生新义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