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十卷书,孜孜四十年*
——评《钟桂松文集》

2023-03-18 09:58杨心悦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桐乡茅盾文集

杨心悦,李 玲

(北京语言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3)

深耘四十余年,《钟桂松文集》于2022年2月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文集共计十卷,可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茅盾生平传记,这部分作品主要叙写了茅盾波澜传奇的一生,内容涵盖了茅盾一生之中的重要转折、家庭生活与社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一部分是茅盾研究论文,重点围绕着茅盾研究中的经典问题展开学术性讨论;还有一部分则是关于桐乡另外三位名人先贤沈泽民、张琴秋、丰子恺的传记、散文与短评。

一、立足史料,审慎传评

翻阅文集,可以发现,文集最直观的特征便是史料的丰富翔实。横向来看,文集所涉史料类型多,史料来源范围广。以文集中的茅盾研究相关书目为例,书中所涉史料既有古籍地志,如《茅盾传》开篇便引乾隆二十五年版的《乌青镇志》,又有茅盾本人手稿原件等第一手史料,比如,在《茅盾传》中,作者在撰述茅盾学生时代经历时,援引了珍藏于桐乡市博物馆中的茅盾少年时代所写作文原件。同时,在叙写茅盾早年文学与政治活动时,作者也引用了《小说月报》《妇女杂志》《文学》《中国共产党党报》等近代杂志。此外,作者同茅盾后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络,获得了由茅盾家属所提供的文字史料、图像史料、口述史料。纵向来看,作者搜集整理史料经历了一个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像文集中的《张琴秋传》,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在张琴秋故里石门镇寻访史料,其后,作者又辗转联系到张琴秋同学的女儿、张琴秋后人,从开始搜集整理史料,到最后出版成书,跨度长达四十余年。因此,无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来看,作者在搜集、整理史料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严谨求实的态度,也正因如此,文集获得了坚实的史料支撑。

通过史料的搜集与考证,作者极力还原出了研究对象所处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以史料为引,继而进入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中。尤其是在文集中的传记作品中,作者采用传主视角,运用史料还原传主所处情景,并将自身带入到传主所处的情景之中,在充足的史料基础上,作者超越了当时的历史情境,秉持着严谨端正的态度对伟大人物做出了公正的点评。例如在《茅盾“懦弱”吗》一文中,钟桂松先生在将目光从茅盾的文学活动延伸至茅盾的政治生涯中。在重读茅盾书信、梳理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列举婉拒写批判文章等具体事例,作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被人评为“懦弱”的沈部长并非懦弱,而恰恰是一个坚持自己的人格立场,深知社会发展规律又极具政治智慧、柔中有刚之人。可见,在此类问题上,文集作者钟桂松先生坚持从史料出发,以事实为证,立场公允,力求在客观历史的基础上对伟大人物做出评价。

二、凝眸文化,志录桐乡

细品文集,可以发现,无论是文集中的乡贤传记还是研究专辑,都涉及对桐乡自然与人文风景的表述,这类志录桐乡自然与人文风光的文字简洁又不失优美。如果说作者对于史料的搜集与运用赋予了文集严谨与理性的色彩,那么文集之中这类对江浙一带,尤其是对桐乡风光的描绘,则展示出了作者在遣词造句时飞扬的文采,使文集呈现出清新俊雅的文化韵味。

作为名人同乡,钟桂松先生无比熟悉桐乡风光景致,在此类自然人文风景书写中洋溢着对家乡的热爱。譬如,在《茅盾传》中,钟桂松先生直接用“人杰地灵”一词来称赞乌镇,又运用大量笔墨描绘茅盾家乡乌镇整体的自然风光,通过自然风景意象的叠加,勾勒出诗意静谧的江南水乡风光,同时又接连列举大量的乌镇古今文化名人和小镇上的文化景观,溯源乌镇建地的历史,将乌镇的文化底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又如,在《丰子恺与石门湾》一文中,作者以春、夏、秋、冬时间为线,真实地描绘了京杭大运河石门湾一带独特的水乡田园风光,这些叙述自然风景的文字,既可以作为背景帮助读者走进传主的生活情景中,又可以当作一方地域风俗地志来读,身临其境地品味江浙自然人文风光。

作为一部辑录桐乡名人文化的文集,加之作者的同乡身份,文集本身就可视作为江浙文化影响下的文学结晶,文集也因此获得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属性。从文化的视角赏读文集,十卷文集亦可以为读者打开一个了解江浙古今文化的新视角。

三、研究好人,情味温和

在文集出版之际,钟桂松先生写道,“我在研究好人,碰到的也都是好人。”此言凝聚着钟桂松先生对自己四十余年文化研究的深刻感悟。

在思想性与文化性之外,文集还充盈着丰富的情感性内容,无论是叙写传记还是文学研究,钟桂松先生始终保持谦虚温和的姿态,在扎实丰富的论述中对故乡先贤致以敬意,同时,钟桂松先生以细腻的笔触触及人物的情感世界,在传记的日常化生活叙述中展现伟人先贤们平凡的一面,怜悯其在生活中所受的苦难,因而,文集又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具有“人情味”的文集。

纵观十卷,文集饱含着作者对故乡先贤的景仰之情。对于茅盾,作者称赞“茅盾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面对茅盾一生的坎坷起伏,作者既敬佩一代文化巨匠的成就,又颂扬着茅盾的奉献精神。对于张琴秋,作者歌颂张琴秋同志伟大的革命精神,并对张琴秋同志至死不渝的理想信念展现出着高度崇敬之情。对于沈泽民,作者同样流露出同样的敬佩之意,赞颂沈泽民同志为革命牺牲生命的伟大功勋。对于丰子恺,作者则仰慕其率真自然的性格和随性闲适的生活态度。透过文集的数篇序言和后记可以看出,几位故乡先贤,无一不是钟桂松先生的精神标引。

作为钟桂松先生四十余年文化研究的成果,十卷文集还见证了钟桂松先生的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文集按照所录书目成书年份编排,首卷成书于1996年,末卷成书于2020年,而史料的搜集工作则可追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将近四十余年的文化研究生涯中,钟桂松先生始终保持着踏实严谨的研究态度、勤耕不懈。

南京大学丁帆教授在文集序言中称赞皇皇十卷本的文集是“作者多年来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的展示,可谓笔墨酣畅、淋漓尽致”。钟桂松先生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上展开写作,以端正谨慎的历史态度传评研究历史人物,以地域文化视角志录剖析桐乡文化内容,又以温和谦虚的情感对待研究对象,使得十卷本的文集兼具思想性、文化性与情感性,既为专业的文学研究者提出了诸多参考性的见解,又为想要全面了解茅盾、丰子恺两位文化大师以及沈泽民、张琴秋两位革命先辈的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桐乡茅盾文集
《熊铁基文集》出版
茅盾的较真
茅盾不怕被骗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郭汉城文集》简介
桐乡翔云小学:用第三方评测激励学生阅读
茅盾手稿管窥
茅盾文革期间撰写回忆录
桐乡东池蚕种生产新模式试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