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
语文教学一般以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节。然而,一线教学中,一问到底、杂乱无章、无序琐碎的提问也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呢?2022年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该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组织和呈现。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问题具有导学功能,设计好任务群,能够更好地导教导学,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升学科素养。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笔者小结出以下策略。
课文标题是课文的眼睛,题好文一半,标题往往是作者或者编者匠心独运的体现。有的标题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着眼标题设计任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变色龙》一文,笔者借力标题,设计了以下任务。
任务一:变色龙是谁?变色龙为什么要变色?
任务二:前后一共变了几次?变色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任务三:变色龙是变色的,有没有不变的因素在里面?在“变”与“不变”中你发现了什么?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极具艺术价值,标题借“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暗含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新颖别致,令人深思。任务一要求学生浏览文本,能到文本中直接找到相关答案;任务二要求学生细读文本,寻找相关细节,作出比较和分析;任务三指向高阶思维,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变”与“不变”中寻找变色的根源。三个任务群围绕着标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变色龙”的变色行径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这是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最宝贵的时机。相反,如果按部就班地讲小说三要素,分析小说情节,运用这种千篇一律的学习小说的方法,学生会昏昏欲睡,教师也觉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借力课文标题,设计有价值、有深度的任务群能引领学生深度解读文本。
文眼就是文中最能概括内容、揭示主旨、表达情感、升华意境的关键性词句。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在情感凝练处往往直接点出文眼,当然有的文本见仁见智,有的文本认同度比较高。抓住文眼统筹任务,能体现任务的灵活性。教学《桃花源记》一文,笔者抓住“异”,进行了如下的任务设计。
任务一:默读课文第1段,找出能作为本文文眼的一个词。
任务二: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桃花源的“异”的?请用四字短语进行概括。
任务三:发挥想象,桃花源外是什么样子?用四字短语进行概括。
任务四:文章的结尾部分为什么要写“太守”和“刘子骥”的行为,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桃花源记》是一篇经典文言文,如果把精力放在文言字词的识记上,美感就无从谈起。本课中的任务一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去发现文眼,学生的认知不同,找到的答案肯定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和分析,绝大多数学生认可“异”这一文眼。任务二则是对课文主体部分的感知,学生可以从发现过程、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桃源历史等方面作答,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就其中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究。任务三则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根据桃源人的生活想象外面的世界,四字短语则强化了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任务四中,太守是一个地方的父母官,刘子骥是“高尚士”,他们对桃花源都有兴趣,说明桃源人的生活让人羡慕,两人的寻找都未果,说明桃花源有可能并不存在,只是寄托作者的理想罢了。从文眼出发,可以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灵动起来,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
初中阶段的不少课文都有线索,这些线索或显性或隐性,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都可以作为文本的线索。抓住线索设计任务群,能执一驭万,能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以及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如《台阶》中的“台阶”,《故乡》中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线索组织材料。牵引文本线索设计任务,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依据线索,可以这样设计任务。
任务一:依据情节划分,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以“盼于勒”这样的动宾结构表述。
任务二:能否删去“忆于勒”这一部分?能否将“忆于勒”和“赞于勒”调换顺序,为什么?
任务三:第9段和第33段与于勒并没有太大关系,这两部分有什么作用?
任务四:于勒为什么要选择离家很近的船上卖牡蛎?可以加入于勒认出菲利普夫妇的情节吗?为什么?
《我的叔叔于勒》的逻辑性很强,全文按照“盼——忆——赞——遇——躲”这样的线索展开。于勒的两封来信以及“有一位船长”的话让菲利普夫婦坚信于勒已经发财了,于是他们赞于勒,盼望好心的于勒能够回来改变他们拮据的生活;后来在轮船上偶遇穷困潦倒的于勒,克拉丽丝多年的希望化为泡影,暴怒起来,大骂于勒,最终改乘圣玛洛船,躲避于勒。令人深思的是:于勒有钱了,就是有良心的人、正直的人;于勒没钱了,则是贼、讨饭的人。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看上二姐的那个公务员之所以下定决心求婚,竟然是因为于勒的信。在金钱面前,亲情变得淡漠了,爱情变成了交易,这样的社会真让人害怕!
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往往也是学生最难把握的地方。教学时,要将重点难点进行分解,设置坡度,让学生拾级而上,最终达成教学目标。例如《雨的四季》中“形成美的享受”是教学重点,品味《散步》“回环句”“对称句”是教学难点。把握这些教学重点难点,都需要教师搭梯子、设支架,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教学《木兰诗》,为了立体赏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笔者设计了以下任务。
任务一:文中的木兰是个女英雄,猜一猜,文中写木兰是英雄的句子多不多?
任务二:找一找,文中到底哪些句子写木兰是英雄的?
任务三:文中别的地方写的是什么?请用四字短语进行概括。
任务四:文中大多数地方写木兰的女儿情怀,是不是弱化了木兰的英雄形象?
《木兰诗》中的木兰是立体的,她是个能征善战的英雄,更具有女儿情怀。然而,不少教师和学生都重视木兰的英雄形象,忽视了她的女儿特征。任务一中大多数学生认为写木兰是英雄的句子多。任务二中学生仅仅找到了一句。通过任务三学生发现,文中大多数篇幅写的是木兰的女儿情怀。任务四中,笔者引领学生分析,发现:英雄也是人,英雄也有血有肉有情感,这样安排更能够突出女英雄的不容易。木兰见到军书的焦虑、备战过程的缜密、远征途中的思亲、辞官还乡的坚决、爱美之情的急切无不显示出这位女英雄的女儿特征。如果直接让学生回答木兰的人物形象,学生一定会不知所措。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次学习,学生把握了立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任务群问题导学是2022年新课标出现的名词,借助任务群,能够更好地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愿我们语文人探索出更多的基于任务群的问题导学策略,助力语文教学再上新台阶!
作者简介:江苏省泰州市孔桥初级中学语文教师。